城市体检

搜索文档
张家港借助城市体检主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定期“体检”让城市更“健康”
新华日报· 2025-08-01 08:01
城市体检机制 - 张家港建立"先体检、后更新"的城市更新共识 通过住建部门牵头组建专班形成分层分类体检机制 涵盖综合体检 专项体检 重点单元体检和网格体检四大类别 [1][4] - 综合体检以住建部60个基础指标和10个省级特色指标为基础 增设12项市级指标 包括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 道路无障碍设施设置率等专业计算指标 [4][5] - 专项体检针对公共交通 城市环境 园林绿化等特定领域 由相关部门牵头实施 例如交通运输局组织14名体检师检查50多个公交场站和200多辆公交车 [3][4] 体检执行与问题发现 - 重点单元体检覆盖1 87平方公里的万红片区 技术团队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检查围墙开裂 绿化布局等安全隐患 形成附问题清单的体检报告 [2][5] - 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扫描26条高风险道路 发现沙洲西路地下管线破损导致的空洞塌陷隐患 实现隐蔽问题可视化 [7] - 2023年累计检出数千处"城市病灶" 包括居住小区围墙破损 公交场站防护缺口 滨水绿道地被残缺等典型问题 [3][7] 闭环管理与成果转化 - 建立"发现问题-反馈-整改-提升"闭环机制 通过联络员会议解决权属不清问题 例如张杨公路裸土地块复绿责任归属争议 [5][6] - 每月编制体检进展报告 结合"回头看"动态监测整改成效 湖滨国际景苑通过网格化体检新增5个电动车充电棚 解决架空层违规停放问题 [6][8] - 推动体检成果对接城市更新 恬庄古镇专题巡检提出古宅修复与运营优化方案 促进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体验升级 [8]
多方“会诊”,为城市“把脉开方”(城市更新这样推进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8 06:10
城市体检核心概念 - 城市体检旨在识别城市发展中的短板弱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提升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 城市体检已成为城市更新行动的前置要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全面开展相关工作 [4] - 体检工作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闭环机制 [4] 体检指标体系 - 体检对象涵盖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4个维度,共设置61项基础指标 [5] - 小区维度指标包括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完善性指标 [5] - 街区维度指标涵盖中学、体育场地、老旧街区等功能性指标 [5] - 地方政府可增设特色指标,如厦门市设置"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遂宁市设置"存在二次供水需求的住宅数量" [7] 体检实施机制 - 体检工作由城市政府主导,住建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第三方专业团队执行 [6] - 专业团队通过数据采集、现场调查等方式诊断问题,如宁波市团队发现乱停车现象并提出整改建议 [6] - 成都市采用竞标方式选择体检团队,确保专业性,团队包含工程师、技术员、程序员等32人 [6] 市民参与模式 - 东营市通过12345热线、问卷调查收集民情数据,2025年计划投资191亿元实施52个重点城建项目 [8][9] - 广州市建立"城市体检观察员"制度,重庆市举办"居民议事堂"活动收集群众诉求 [10] - 济南市组建"市民医生"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包括社区工作者、大学生、热心市民 [10] 智慧技术应用 - 福州市城市体检平台整合35项城建数据资产,包括119431条路网数据、82178条建筑数据 [11] - 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功能,显示"小学学位缺口数""充电桩缺口数"等关键指标 [11] - 天津市开发数字采集程序实现"空间一张图",上海市创建大数据诊断实验室突破技术瓶颈 [12] 体检成果转化 - 体检报告需分解问题清单,明确整治措施和时限,优先解决安全、健康等突出问题 [7] - 东营市弘海小区通过改造新增20多个停车位,解决屋顶漏雨、照明不足等问题 [8] - 体检成果用于指导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制定,提升方案精准性和科学性 [7]
“体检套餐”上新 城市更新升级(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11 05:59
城市规划体检机制升级 - 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包含110项指标 进一步优化了不同尺度和领域的规划实施分析要求 [1] - 深圳通过城市体检发现生态断点问题 建设鲲鹏径一号桥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连通性 [1] - 厦门通过体检发现体育设施不足问题 推动多部门协同规划 2024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3平方米居全国前列 [2] 数字化技术赋能城市体检 - 配套智慧场景工具同步研发 搭建多主体协同的工作平台 实现动态监测和快速响应 [2] - 新技术应用解决数据获取难、协调难等问题 精简填报任务提升工作效率 [2] - 数字化系统将定期体检升级为持续监测 实现问题即时诊断 [2] 城市治理理念转变 - 形成"规划-体检-规划"决策闭环 建立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 [3] - 新版规程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评估列为必选项 关注通勤时间、绿地面积等民生指标 [3] - 治理思维从物理空间转向有机生命体 强调要素流动和系统协同 [3]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陕西:城市更新这样补短板
陕西日报· 2025-06-05 06:40
城市地下管网改造 - 陕西省自2020年启动城市更新行动以来,地下管网改造建设总长度达1.06万公里 [1][2] - 兴平市城区雨污分流EPC项目将污水处理负荷降低30%以上,提升防洪能力 [1] - 陕建十一建集团采用同径转换接头技术,成功对接30年前的镀锌下水管与新型聚乙烯管 [1] - 全省城市易涝点消除率达81%,雨污分流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2] 城市道路与交通优化 - 西安市明光路改造后交叉口车流顺畅,缓解了早晚高峰长期拥堵问题 [3] - 西安市住建局通过10余次协调会和40余次市民交流,实施夜间施工和动态围挡,减少对群众影响 [3] - 榆林市通过城市体检发现道路密度仅7.01%,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32%,再生水利用率7.6% [3] 生态治理与韧性提升 - 榆林市完成279个小区雨污分流整治,根治内涝问题 [4] - 榆溪河生态长廊采用透水铺装、石笼挡墙等海绵技术,实现"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 [4] - 新建10处应急避难场所,改造老旧管网20公里,城市安全韧性显著增强 [4] 县城基础设施规划 - 陕西省计划2025年实施862个项目,聚焦县城排洪防涝、雨污分流等领域 [5] - 当前县城基础设施指标如供水排水管道密度、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 - 未来将持续升级燃气、供水、污水等地下管网,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和实时监测系统 [5] 居民满意度与功能提升 - 榆林市通过"体检—规划—实施"措施,居民满意度跃升至92% [5] - 榆溪河生态长廊成为当地颜值最高的公园,涵盖园林、道路、给排水等多领域改造 [5]
焦点访谈|15分钟生活圈、社区食堂……城市更新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央视网· 2025-05-27 21:47
城市更新政策与行动 - 国家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和《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建立城市体检与更新一体化机制 [1][3] - 城市更新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如加装电梯)、地下管网更新(如重庆排水系统改造)、城中村升级(如上海红旗村转型)等多元化内容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67%,涉及9.4亿城镇人口,城市更新直接关系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 [5] 经济拉动效应 - 2023年城市管网建设直接投资超5000亿元,带动总投资8000亿元,显著贡献稳增长 [5] - 老旧小区改造2019-2024年累计开工28万个,惠及4800万户/1.2亿人,改造老化管线36万公里 [6] - 完整社区建设通过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如15分钟生活圈)可促进社区消费与就业 [8][11] 产业转型案例 - 广州发电厂老厂区投资20多亿元转型现代化都市产业园,保留工业遗迹并引入科创企业 [12][14] - 石家庄工业遗址公园改造后新增沉浸式体验馆,举办音乐节等活动吸引游客 [14] - 广州旧街区改造为时尚消费地标,验证场景理论对消费拉动的有效性(新加坡社区消费占零售总额50%) [11][14] 资金支持体系 - "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累计超4700亿元支持管网改造/老旧小区等基建 [14] - 政策部署多元化融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倾斜、税费优惠、政策性银行支持等 [15] - 需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协同投入机制保障项目可持续性 [15]
住建部:目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都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快讯· 2025-05-20 11:44
城市体检工作进展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1] - 城市体检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双结合 [1] - 问题导向侧重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1] - 目标导向侧重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1] 城市体检成果应用 - 将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 [1] - 下一步将拓展城市体检的广度和深度 [1] - 建立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评估实施效果、推动巩固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 [1]
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
经济日报· 2025-05-20 06:06
城市更新战略部署 - 城市更新是党中央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战略部署 [1] - 主要任务包括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等方面 [1] - 涉及城市经济、社会民生、人居环境、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 [1] 城市体检与更新关系 - 城市体检通过指标体系评估城市发展状况,为更新工作提供方向 [1] - "无体检不更新"理念强调体检与更新的紧密联系 [1] - 体检的"监测、评估、预警、反馈"方法应贯穿更新全过程 [1] 工作推进原则 - 系统思维:2025年住建部部署4个维度15方面60项体检指标 [2] - 因地制宜:各地应在国家60项指标基础上建立开放指标体系 [2] - 科技赋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3] 具体实施方法 - 体检工作涵盖住房、小区、街区、城区4个维度 [2] - 建立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和评估 [3] - 探索"一网统管"的城市治理创新方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