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体检
icon
搜索文档
先体检 后更新 住建部: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央视新闻· 2025-11-22 08:26
记者今天(22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为加快城市更新推进步伐,各地将不断完善城市体检评估制 度,加快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把城市体检查找出的问题转化为城市更新的规划、 计划和项目。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各地要加快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坚持体检先行,科学编制 城市更新规划,做好规划衔接,抓好项目谋划。 各地要把城市体检的"监测、评估、预警、反馈"工作方法贯穿于城市更新的全过程,评估城市更新工作 成效,统筹解决查找出的短板和问题,探索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少鹏:将持续做好城市更新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十五五"城市 更新规划,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土地、规划、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指导各 地科学制定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建立城市更新规划实施体系,精准推动项目落地。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今年以来,全国已有449个城市开展了城市体检工作,"十四五"期间,全国各地 通过积极行动,城市更新重点任务也在加快落地见效,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形成近3000个 完整社区样板,累计改造燃气、供水、排水、污水、 ...
住房城乡建设部:各地应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
央视网· 2025-11-22 07:03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今年以来,全国已有449个城市开展了城市体检工作,目前全国体检的住房、小区、社区和街区数量已达到一半以上。"十四五"期 间,全国各地通过积极行动,城市更新重点任务也在加快落地见效,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形成近3000个完整社区样板,累计改造燃气、供水、 排水、污水、供热等地下管网84万公里,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387个,改造老旧街区6500多个、老旧厂区700 多个,城市宜居水平大幅提升。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 陈少鹏:我们将持续抓好城市更新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十五五"城市更新规划,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土地、规 划、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坚持"先体检 后更新",指导各地科学制定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建立城市更新规划实施体系,精准推动项目落地。 央视网消息:记者22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为加快城市更新推进步伐,各地将不断完善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加快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 制,把城市体检查找出的问题转化为城市更新的规划、计划和项目。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各地要加快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坚持体检先行,科学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做好规划衔接,抓好项目谋 ...
城市更新 “体检”先行
经济日报· 2025-11-19 11:06
查找出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立行立改、限时解决。江西九江市以小区为单位摸清城市住房底数,精准梳 理问题清单,对问题突出的小区集中进行房屋安全和功能完备整治专项行动,完成14000余栋存在安全 隐患的自建房和1497栋存在外墙脱落隐患的房屋整治工作。 新疆哈密市建立"提了管用、边检边改"的工作机制,通过城市体检群众反馈平台,及时将群众反映 的"小事"交由有关部门办理并明确解决时限,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我国城市发展正将城市更新作为重 要抓手,而城市体检就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前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介绍,经过近几年的实 践探索,"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已逐渐成为共识。目前,全国已有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 150多个县级市全面开展了城市体检工作。 秦海翔强调,城市如同生命体,需要定期"体检"以维护健康。城市体检评估是精准发现问题、有效解决 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的创新性举措。 只有坚持体检先行,才能找准城市更新的着力点。在具体操作层面,城市体检围绕两大导向展开:一是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二是坚 ...
我省印发城市体检工作手册 查找城市发展问题
海南日报· 2025-11-02 08:27
政策发布与目标 - 海南省住建厅印发《海南省城市体检工作手册》要求各市县结合实际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1][2] - 城市体检工作旨在查找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和不足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1][2] - 城市体检最终目标是为地方政府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城市更新行动及城市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 [3] 体检工作范围与类型 - 城市体检工作包括城市综合体检、县城综合体检、重点更新片区体检及城市专项体检四种类型 [2] - 城市综合体检与县城综合体检需根据分项评估结果结合居民问卷抽样调查分析识别城市县城发展短板 [2] - 重点更新片区体检以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提升空间品质活力和功能为目标构建基础指标+省级特色指标+片区特色指标体系 [2] - 城市专项体检主要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人居环境等住建领域重点工作各市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展 [2] 工作方法与路径 - 城市体检工作将从住房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县城层层递进找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3] - 工作坚持目标导向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等为目标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3] - 工作要求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建议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与方式加强对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市民认识与支持度 [3] - 工作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确保数据结果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可靠性并鼓励方法技术不断创新探索 [3]
449个!从城市体检中感受民生“温度” 以“实”为要提升群众幸福感
央视网· 2025-10-28 10:19
城市体检工作进展 - 2025年全国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城市数量达到449个,较去年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的基础上,新增152个县级市[1][3] - 全国体检的住房、小区、社区和街区数量已超过一半,体检的城区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5] 专项体检重点领域 - 各地聚焦老旧街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领域积极开展专项体检[1][5] - 专项体检领域还包括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排水防涝以及足球场地设施等[5] - 针对划定的城市更新片区开展体检工作[5] 经验总结与推广 -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了首批城市体检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5] - 清单总结了27个省(区、市)在建立健全工作组织机制和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经验[5] - 相关经验供其他城市结合实际学习借鉴[5]
【城市风景】 从城市体检看治理创新
证券时报· 2025-10-28 05:37
城市体检工作覆盖范围 - 全国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城市数量达449个,较去年新增152个县级市参与[1] - 覆盖城区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全国半数以上住房、小区、社区及街区已完成体检[1] - 工作重点聚焦老旧街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领域[1] 城市体检技术方法与体系 - 采用三维建模技术量化评估地下管网老化程度,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指标[2] - 构建“诊断—治疗—康复”的闭环体系,推动城市治理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2] - 住建部首批27省经验清单包含组织机制创新和方法技术升级[2] 城市体检实践应用与创新 - 部分地区将排水防涝系统与海绵城市建设结合,提升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2] - 通过足球场地设施等专项评估,将体育惠民工程嵌入城市更新[2] - 实践案例包括杭州社区通过立体车库解决停车难,西安街区活化利用历史建筑[3] 城市体检的宏观意义与发展前景 - 城市体检工作标志着城市治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的深刻转变[1] - 工作已从试点探索迈向全面深化阶段,被视为一种发展范式的革新[3] -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将实现从静态评估到动态监测的跨越[3]
聚焦老旧街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 全国449城开展城市体检
央视网· 2025-10-27 17:07
城市体检工作进展 - 2025年全国已有449个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在2024年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的基础上,新增152个县级市参与 [3] - 全国体检的住房、小区、社区和街区数量已达到一半以上,体检的城区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 [5] 城市体检工作重点领域 - 各地聚焦老旧街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领域积极开展专项体检 [1] - 专项体检领域还包括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排水防涝、足球场地设施等,并针对划定的城市更新片区开展体检 [5] 经验总结与推广 -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了首批城市体检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对27个省(区、市)在建立健全工作组织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5] - 相关经验做法供其他城市结合实际学习借鉴,以深入推进城市体检工作 [5]
聚焦老旧街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 449个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央视新闻· 2025-10-27 13:33
城市体检工作进展 - 2025年全国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城市数量达到449个,较去年29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基础新增152个县级市 [1][1] - 全国体检覆盖范围广泛,住房、小区、社区和街区数量已超一半,体检城区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 [1] - 城市体检工作广度与深度均得到进一步拓展 [1] 专项体检重点领域 - 各地专项体检聚焦于老旧街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领域 [1] - 专项体检领域同时包括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排水防涝以及足球场地设施 [1] - 针对划定的城市更新片区开展体检工作 [1] 经验总结与推广 -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首批城市体检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1] - 清单总结了27个省(区、市)在建立健全工作组织机制和创新工作方法方面的经验 [1] - 相关经验做法供其他城市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1]
35%住宅楼步入“中老年”
第一财经· 2025-10-17 14:47
城市建筑老化现状与市场规模 - 截至2024年,中国城乡住房总建筑面积超过660亿平方米,其中房龄超过30年的建筑占比达35%,总面积超过230亿平方米 [1][2] - 大量建筑因材料老化、违规改造等问题,安全隐患逐渐凸显,问题包括外墙皮脱落、保温层失效、水管老化、房屋结构隐患等 [1][3] -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建筑修缮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未来五年建筑体检相关从业人员预计达50万人 [2] 城市体检工作框架与范围 - 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50多个县级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坚持城市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模式 [2][4][5] - 城市体检工作于每年3月至8月开展,资金支持模式为“政府主导+多元筹资”,包括中央财政补贴、地方配套资金、专项债及商贷等 [6] - 体检范围涵盖住房、社区、街区和城区四个层面,核心指标包括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的住宅数量、需适老化改造的住宅数量、未达标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小区数量等 [6][7] 城市更新行动与“原拆原建”模式 - 2025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包括加快拆除改造D级危险住房,对C级危房进行加固、改建或重建 [8] - “原拆原建”模式适用于结构严重老化、安全风险极高的小区,具备可行性因主要成本为建造成本,项目运作易实现资金平衡 [8][9] - 该模式潜在挑战包括需要业主自筹部分资金、利益协调难度高、部分地区对住宅增容限制大导致资金平衡困难 [9] 政策支持建议 - 金融方面需完善差异化支持政策,针对不同类型、实施主体和阶段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专项贷款,可研究“前5年免息,后续计息”等模式 [10][11] - 财税激励方面可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模式,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激发社会资本活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特许经营 [11]
35%住宅楼步入“中老年”
第一财经· 2025-10-17 14:32
城市体检的背景与规模 - 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50多个县级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3] - 截至2024年,中国城乡住房总建筑面积超660亿平方米,其中房龄超30年的建筑占比达35%,总面积超过230亿平方米[2][4] - 建筑修缮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未来五年建筑体检相关从业人员预计达50万人[4] 老旧住宅面临的主要问题 - 房龄超30年的老旧住宅普遍存在外墙皮脱落、保温层失效、墙壁开裂、水管破裂导致渗水、管道锈蚀、电线老化引发漏电风险等问题[5] - 从房屋结构看,老旧楼体可能出现墙体裂痕、楼体破损严重、外墙裸露等问题,根据鉴定情况可分为损坏房、严重损坏房和危险房[5] - 衍生问题还包括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抗震安全等[5] 城市体检的工作机制与内容 - 城市体检工作采用政府主导模式,由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具体工作[7] - 工作于每年3月至8月开展,资金支持模式为“政府主导+多元筹资”,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补贴、地方配套资金、专项债、商贷及超长期国债等[8] - 体检内容涵盖住房、社区、街区和城区四个层面,住房层面重点筛查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管线管道破损的住宅数量等[8];社区层面筛查未达标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小区、停车泊位缺口数等[8];街区层面筛查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需更新改造的老旧街区数量等[9];城区层面筛查城市黑臭水体数量、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等[9] 城市更新与“原拆原建”模式 - 城市体检服务于城市更新,2025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提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加快拆除改造D级危险住房,通过加固、改建、重建等方式改造C级危险住房[9] - “原拆原建”适用于结构严重老化、安全风险极高的小区,随着1980至2000年建设的小区进入“中老年”阶段,该模式有望成为危旧房改造主要路径[10] - 该模式具备可行性因项目运作更易实现资金平衡,居民可获得居住空间变大、购买新增面积价格优惠等好处,但存在业主需自筹资金、利益协调难度高、部分地区住宅增容限制大等挑战[10] 政策支持建议 - 金融方面需完善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实施主体、不同阶段城市更新项目的差异化支持政策,可研究出台专项贷款管理办法,对原拆原建用户建立“前5年免息,后续计息”等贷款模式[11] - 财税激励方面可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特许经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激发社会资本活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