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退出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鼓励设立并购基金等拓宽基金退出渠道
快讯· 2025-07-02 11:58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近日发布,其中提出,优化基 金退出机制。鼓励设立并购基金、私募股权市场二级基金(S基金)等,拓宽基金退出渠道。推动省股权 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权市场提高服务基金份额转让、股权投资退出的能力,研究制定政府投资基金退出 政策指引。(人民财讯) ...
有GP用自有资金炒股,一个季度就挣了60%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7 17:32
一级市场机构转向二级市场 - 越来越多一级市场机构正在加大对二级市场的关注度,部分机构已开始配置二级市场团队并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1] - 某VC机构通过二级市场投资在一季度获得60%收益率,显示出短期高收益特性[2] - 一二级市场联动并非新现象,但近年参与机构从头部GP扩展到更多中小型GP[3] 转型动因分析 - 一级市场面临募资难(2024年新设基金数量同比下降44.1%)和退出难的双重压力,迫使机构寻求二级市场流动性[4] - 2024年私募股权基金新备案募资总额4121.42亿元,同比减少近40%,单支创投基金平均规模1.338亿元创十年新低[5] - 行业监管趋严,2024年116家新登记管理人的同时有928家注销,注销数量达新登记量的8倍[6] 行业生存现状 - 2024年12083家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较2023年减少810家,百余家因"12个月无在管"被注销[7] - 2025年被视作中小GP生死存亡关键年,硬科技投资周期长、回报倍数收窄加剧生存压力[8][9] - 行业出现"募投管退都难"现象,2015-2016年基金普遍延期,2024年大量机构"零出手"[10] 转型策略与争议 - 二级市场定增成为部分产业投资人的重要转型策略[5] - 头部机构通过二级市场实现资产配置,但单纯因一级市场困难转向二级被视为冒险行为[11] - 当前项目竞争导致硬科技等领域估值高企,机构更重视DPI指标筛选项目[10]
“脱口秀”创投大佬为何被法院冻结2亿财产?
36氪· 2025-06-26 16:25
吴世春资产冻结事件 - 梅花创投吴世春所掌控的超2亿元资产遭查封、扣押或冻结,具体金额为212618707.99元 [1] - 财产保全申请由某投资基金等四家机构提出,担保人为阳光财产保险北京分公司 [1] - 吴世春回应称此为正常诉前保全,涉及基调网络C轮融资后未上市触发的回购条款,仅以其持有的听云公司股权价值为限 [1] 吴世春投资风格与业绩 - 投资风格以"快、准、稳"著称,最快决策仅20分钟,陌生人项目回复周期不超过两三天 [2] - 第一期基金募资7000万元并在当年5月全部投完 [4] - 代表案例包括大掌门(1500倍回报)、趣店(超1000倍回报)、理想汽车、小牛电动等 [4] - 多个项目投后四年内实现上市,如小牛电动和悦安新材 [4] 个人IP与行业形象 - 2023年5月因募资转变短视频出圈,被称为创投圈"脱口秀演员" [4] - 积极布局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主张企业家应建立真实IP为主业赋能 [5] LP与GP关系现状 - 2023年私募股权市场LP出资总规模超1.8万亿元,同比下跌8.75% [10] - 部分基金DPI小于0.5,意味着多数LP本金回笼不足一半 [12] - 有LP指控梅花创投存在基金套利、职业操守等问题,涉及金额200万元 [12] 行业退出困境与解决方案 - 国内VC/PE机构90%以上依赖IPO退出,而美国市场并购退出占52%、S基金43%、IPO仅5% [14] - 2024年A股IPO收紧,并购退出因周期短、程序简单成为更理想选择 [16] - 思瑞浦收购创芯微85.26%股权案例显示并购退出可行性 [18] - 国内S基金存量占比不足10%,远低于国际43%水平 [18] S基金发展前景 - S基金通过收购二手份额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解决方案 [19] - 2020年至今国内已在7地成立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S交易 [21] - 未来可能允许金融机构设立S基金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1]
知名机构,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5:55
(原标题:知名机构,发声!) 并购退出方式正在蓄势 在此次研讨会上,安永华北区战略与交易咨询主管合伙人朱盎以最新市场数据,阐述了近年中国股权投 资市场退出的分布特征,包括方式、行业、地区等方面。 近年来,受资本市场IPO监管的影响,IPO估值下降以及投资机构对流动性需求的增加,投资机构也在 寻求更多元化的退出路径。在对比了美国股权投资市场中并购退出的现状及相关成因后,朱盎表示,中 国控制权并购市场趋于活跃,并购退出方式正在蓄势,但整合过程将是长期的。 【导读】香港公司治理公会、安永、奋迅·贝克麦坚时等详解港股基金退出与并购秘籍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2024年1月至今,香港恒生指数最高涨幅达65.43%。在此背景下,作为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在基金投 资退出与企业并购领域,港股市场的作用愈发凸显。 6月24日,"港股市场的进与退:基金投资退出路径与并购实务"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安永大楼成功举办,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基金报、安永(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奋迅·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及思 治企业咨询联合主办。 围绕港股市场基金退出策略与并购实务,香港公司治理公会、安永、奋迅·贝克麦坚时等机构与会者进 行了深度探讨。 ...
知名机构,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5:03
【导读】香港公司治理公会、安永、奋迅 · 贝克麦坚 时等 详解港股基金退出与并购秘籍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香港公司治理公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高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香港不仅是中国企业的 IPO 市场,也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资产重组、收购兼并,以及基金退出的最为重要的国际市场,公 会愿意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助力更多的内地企业有效利用香港的市场化机制实现高质量发 展。 并购退出方式正在蓄势 在此次研讨会上,安永华北区战略与交易咨询主管合伙人朱盎以最新市场数据,阐述了近年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的分布特征,包括方式、行业、地区等方面。 2024 年 1 月至今,香港恒生指数最高涨幅达 65.43% 。在此背景下,作为重要的资本运作 平台,在基金投资退出与企业并购领域,港股市场的作用愈发凸显。 6 月 24 日, " 港股市场的进与退:基金投资退出路径与并购实务 " 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安永 大楼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基金报、安永(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奋迅 · 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及思治企业咨询联合主办。 围绕港股市场基金退出策略与并购实务,香港公司治理公会、安永、奋迅 · 贝克麦坚时等机 构与会者进行了深度探讨 ...
为什么现在业务这么难做?投行大佬们总结出了一些实用建议
梧桐树下V· 2025-06-19 11:52
| 年中惠热销课程免费学 | 时长 | 原价 | The Dollea | | --- | --- | --- | --- | | | | | 5 折 |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2025年中惠专辑 | 12h | 899 | 449.5 | | 企业合规实务解析-2025年中惠专辑 | 12h | 899 | 449.5 | | 私募基金实务解析-2025年中惠专辑 | 13h | 799 | 399.5 | | 投行AI应用技巧-2025年中惠专辑 | 11h | 599 | 299.5 | |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专题(140案例) | 4.9h | 399 | 199.5 | |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的15种方式 | 1h | 129 | 64.5 | | 并购交易精讲 | 2.7h | 269 | 134.5 | | 并购六条之后跨界并购实务与典型案例 | 1h | 88 | 44 | | 借壳上市与类借壳的模式解析 | 2h | 169 | 84.5 |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7大法律要点 | 2.8h | 299 | 149.5 | | 企业出海全攻略 | 12h | 899 | 449.5 | ...
2024年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项目数创近三年新高
快讯· 2025-05-31 13:07
深圳私募股权创投行业退出情况 - 2024年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项目数量1954个 为近三年最高 较2023年增长94.62% [1] - 2024年退出本金430.69亿元 实际退出金额588.31亿元 较2023年分别增长71.06%和70.28% [1] - 截至2024年末累计退出项目11484个 退出本金2556.89亿元 实际退出金额4373.29亿元 [1] - 累计退出项目 退出本金 实际退出金额较2023年末分别增长20.43% 3.26% 3.66% [1]
百济神州再遭高瓴减持,持股比例已不足5%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5-15 17:19
5月14日晚,百济神州披露公告称,公司股东HHLR Fund, L.P.及一致行动人于5月9日减持公司境外流 通股1600万股,持股比例从6.03%降至4.89%,不再是百济神州持股5%以上股东。资料显示,HHLR Fund, L.P.是高瓴旗下投资二级市场的平台。 具体来看,高瓴对百济神州的此番减持是从2023年6月开始的。此前公告显示,2023年6月8日到2024年 12月2日减持了百济神州2199.73万股,从百济神州的第二大股东降为第三大股东,持有其9.02%的股 份。 据了解,早在2014年,高瓴就领投了百济神州规模约7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累计参与了其8轮融资, 是百济神州早期重要投资者。2020年7月,高瓴还参与了百济神州的股权融资。彼时,百济神州的股权 融资为20.8亿美元的,高瓴作为锚定投资者认购了其中不少于10亿美元的份额。 从基本面来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百济神州,已在今年一季度中开始向好发展。该季度营收为80.48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3.59亿元增长50.2%;净亏损为9450万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19.08亿元,同比 大幅收窄。不过,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百济神州已 ...
有LP吐槽:GP收益不如余额宝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30 16:57
"又到了每年盘点子基金表现情况的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 即使是偏头部 GP的基金,也有几支收益还不如余额宝 。 IRR尚且如此,DPI更是没戏,昔日的明星项目、 独角兽,估值普遍回调和打折,并且收不回来钱,老股转让都没人接。 "某LP人士告诉母基金 研究中心。 退出困境下, LP与GP的矛盾正在激化。 在当下这个时间点,踩着 2 0 1 5 - 2 0 1 6年的"双创"浪潮募集设立的基金正进入到了退出的关键阶 段。GP现阶段正面临着,大批存量已投项目等待退出,DPI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退出策略上,国内一直以来高度依赖IPO的单一退出路径。在国内,此前创投基金9 0%以上 项目退出主要通过IPO实现,随着IPO节奏放缓,一级市场出现退出"堰塞湖"。 而对 GP而言,也有苦衷——" 既要收益回报,又要招商引资,还要产能落地 ……现在的这种 退出形势,我们作为管理人只能积极寻找退出机会同时给基金做延期。在向LP征求延期意见的 时候,LP对我们灵魂拷问:延了就能退吗?延到什么时候能拿回来钱?还有国资LP对我们发 函,不同意延期,就是要退出。"某北京VC机构合伙人李力(化名)对母基金研究中 ...
蜜雪冰城创港股IPO新纪录背后
吴晓波频道· 2025-02-26 23:43
港股新消费企业IPO热潮 - 2024年以来港股消费企业扎堆IPO,恒生指数涨幅达18.58%,香港消费ETF基金大涨29.41% [1][3] - 蜜雪冰城港股公开发售认购资金1.77万亿港元,融资认购倍数5125倍创纪录 [5] - 部分个股表现亮眼:老铺黄金市值增长659.28%,毛戈平增长38.02%,小菜园增长10.35% [5] 港股IPO优势分析 - A股IPO收紧:2024年仅100家企业上市同比降68.05%,437家终止审核 [13][14] - 港股政策宽松:无行业限制,内地企业获国务院5项措施支持 [18][19] -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如郑州为蜜雪冰城开通上市绿色通道 [20] 市场流动性对比 - 港股日均成交额1318亿港元,A股单日成交达2万亿约为港股8倍 [28][29] - 流动性不足案例:布鲁可上市后日成交额不足3000万元,茶百道仅348.5万元 [32] - 私募退出需求驱动:投资周期5-8年,头部企业需趁高估值退出 [23][24] 行业长期表现与趋势 - 港股消费龙头历史涨幅显著:安踏体育1824.35%,李宁786.51% [26] - 新消费三阶段演变:2012-2018野蛮生长,2019-2022泡沫出清,2023后理性复苏 [45][46][47] - 未来方向:AI技术赋能(动态定价)和出海本地化2.0(椰枣茶饮等) [49] 专家观点补充 - 餐饮行业上市计划多为延续性动作,受政策与资本周期双重驱动 [33][34] - 港股匹配新消费需求:兼顾科技叙事与美元基金退出,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 [43][51] - 竞争门槛提高:价格战加速出清,投资聚焦硬科技与中餐出海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