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部性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讲解20250512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美联储、美国发钞银行、第二合众国银行、摩根财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联储重要原因**: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经济体,美联储是其央行,影响力大;美元是世界货币,美联储影响美元[1] - **中央银行的作用**:调节货币供应量,如买卖政府证券、调节法定准备金率;经营银行的银行,吸收商业银行存款、必要时放贷;是全国清算中心,负责外汇储备管理和国际金融合作[3][5] - **央行独立的好处**:发达国家建立央行独立性,避免现任总理为选举采取短期刺激政策造成长期经济恶果,研究表明央行独立有利无害;中国央行不独立但有纪律,隔离政府直接向银行借钱防止恶性通货膨胀[5][6][7] - **美联储的成立背景**:1907年美国金融动荡,传统模式不足以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美国社会各界商量成立美联储;此前美国经济自由,钞票民间自由发行,后为避免巨型私人银行影响国家经济,拆分发钞银行,如第二合众国银行案[7][10] - **美联储的性质**:可理解为银行业协会,是有股东的公司形式企业结构,股东为当时各大金融机构(私营企业),利润转交给美国财政部,股东不分配利润[11][12][14] - **美联储主席的产生**:按总统偏好,从金融机构资深成功人士、经济学家、学者中产生,如格林斯潘、伯南克[16] - **美元的地位**: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金融体系基础,该体系崩溃后美元仍为全球货币,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通用中介,人民币国际化份额低且未来也不会高[17][18] - **美联储的目标**:保持物价稳定,即保持美元购买力;适当地关注就业,不存在收割其他国家等目标[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央银行最早出现在英国,英格兰银行开创了中央银行制度[3] - 法定准备金率一般经验数据为8%、10%、15%,商业银行收100元存款,按法定准备金率留下部分存央行账户获利息[4] - 美国早期投票资格有限,有钱人、纳税人、男人、士兵等有资格,英国、中华民国早期也如此[8] - 摩根财团因美国政府要求分业经营被拆分成摩根大通和摩根斯坦利[10]
常州队和皇马队 已有“共同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13:20
常州队球迷在雨中为球队加油。中新社记者泱波摄 比赛日收入方面,"苏超"设置了较低的门票价格,通常在5元到20元之间。同时,"苏超"现场观众人数不断创新高。"苏超"第5轮比 赛,场均现场观众人数突破3万人,第6轮比赛更是超过3.3万人。 通常来说,一支商业化程度较高的足球队,其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比赛日收入,来自比赛日门票销售以及比赛日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第二,转播收入。第三,商业收入,包括赞助、商品 销售等。 目前,常州队等"苏超"球队,已具备这三部分条件。 常州队,"苏超"知名球队。皇马队,西甲知名球队。看似并无交集的两支队伍,已在收入结构上存在共同点。 转播方面,经过多轮发展,"苏超"的转播阵容已非常强大。"苏超"第6轮比赛,每场比赛都至少有10多家媒体进行转播。 商业收入方面,截至7月14日,"苏超"赞助商数量达到27家。据智通财经6月13日报道,"苏超"整个赛季的官方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 300万元,即便如此,一定程度上却是"一席难求"。 与此同时,"苏超"的十三支球队也有各自的赞助商。以常州队为例,常州队既有知名企业冠名,也有个体户烧烤店进行赞助。在商 品销售方面,各球队正通过多种渠道销售球 ...
特稿|彭文生:以科技金融促进创新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28
科技金融与规模经济 - 科技金融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加速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业本身也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强调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1] - 规模经济在科技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供给侧人力资本规模(中国超2亿高等教育人口)和需求侧大市场回报激励创新 [2] 创新模式与挑战 - 全球创新G2模式中,美国主导前沿科技,中国通过大市场降低商业化成本,但当前面临供给侧"卡脖子"和需求侧"去中心化"挑战 [3] - 追赶式创新需集中突破关键技术(如半导体),引领式创新需实现技术/商业模式颠覆性变革 [3] -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动态促进技术进步,分内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和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链协同)两类 [4] 金融支持创新机制 - 政策性金融通过信贷期限/利率优惠支持大企业追赶式创新,新版《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将服务国家战略列为首要目标 [7][8] - 资本市场通过注册制改革(科创板/创业板)促进引领式创新,需完善信息披露和集体诉讼制度防范逆向选择 [9][10][11] - 风险投资期限差异显著(中国平均3.3年 vs 美国8.2年),导致突破性技术研发(如新药/清洁能源)投入不足 [12] 金融结构优化 - "产融分离、分业经营"监管框架阻断政府信用担保延伸,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14][15] - 分业经营虽限制金融机构内部规模经济,但通过多市场协同促进外部规模经济 [16] - 混业经营可能削弱资本市场功能,培育一流投行应聚焦专业化而非牌照扩张 [16]
CEO为什么总被骂?
虎嗅· 2025-05-30 13:54
CEO被骂是在缴纳高管税。高管税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信息税、职位税和社会税。 CEO被骂是好事,要多鼓励,多支持。 信息税:差评 我刚踏入职场,发现很多事情老板和高层清楚,但我和其他普通员工可能完全不知道内情,比如公司真 实的财务状况、某个大项目是怎么谈下来的、高层之间有没有什么私下约定、老板和谁关系更好。这就 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老板们知道的信息远比我们多。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看,CEO被骂、被匿名举报或社交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对高管可能存在不当行为的内 外部约束,是他们为了保证自身行为符合企业和社会利益所需要承担的代价。这类似于一种"信息税"。 正因为这种信息差,老板们(尤其是CEO)如果做了些不太合适、甚至损害公司或大家利益的事(比如 乱花钱、任人唯亲、或者钻空子),普通员工、外部合作伙伴甚至公众一开始可能很难马上发现。 这时候,被人骂、被匿名举报、或者在网上被人批评吐槽,看起来是件坏事,让老板们很难堪,但其实 它有三种作用: 1. 匿名举报带来的内部警示 比如,有员工发现财务总监好像在做假账报销。他不敢实名说,就匿名举报了。这就是公司内部悄悄拉 响的警报,提醒更高层或董事会:这里可能有问题,查查!逼 ...
当多日游只需一张票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18
行业趋势分析 - 5A级景区如广西南宁青秀山公园、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正推行"一票游多日"制度,将单日门票改为多日有效[1] - 该模式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多要素联动[1] -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可激发周边消费(住宿、餐饮、文创、深度体验等),形成正外部性效应[1] 商业模式创新 - "一票游多日"边际成本极低(景区维护成本不随停留天数显著增加),但能带来更高边际收益[2] - 杭州西湖免费开放(20年前)和桂林象鼻山免费开放(3年前)已验证转型产业经济的可行性[2] - 部分城市发展"票根经济",通过票务凭证联动后续消费场景(折扣、积分等)延伸消费链[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新模式使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沉浸",有更充分时间体验景区魅力[1] - 延长门票时效实质是延长消费链长度,降低游客综合成本及城市产业协同发展门槛[2] - 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丰富消费业态以避免短期行为("一日看尽长安花")[2]
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要改?
盐财经· 2025-03-06 18:03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张强提出“高速公路年度免费额度”建议引发热议,该建议本质是重新定义公共资源分配规则的改革,解决高速公路拥堵问题需就效率提升与价格信号进行再校准,短期可部分地区试点,长期要纳入系统性改革 [6][7][9][17] 2025年春运拥堵情况 - 2月3日全国高速公路高峰时段拥堵里程达12902.9公里,某一线城市春节严重拥堵持续超3小时 [5] 两会代表建议 - 全国人大代表张强提出“高速公路年度免费额度”,为每辆车设固定里程年度免费额度(如每年5000公里,可动态调整),延长免费通行时间窗口,将节假日最后一天24时截止时间延后至次日6时,给符合条件小型载客车辆每年固定免费额度(如10天),可自主选择全年任意时间使用 [6] 建议引发的热议问题 - 技术层面,中国车辆基数庞大,需明确ETC覆盖率,完善车载芯片与AI图像识别联动 [8] - 公平层面,自驾频率不同可能导致某群体隐性补贴远超其他,缺乏差异化制度设计或加剧福利倒挂 [8] - 作弊层面,需防止一辆车套用多台设备共享额度,避免出现出售额度兑现福利情况 [8] 拥堵问题相关经济理论 - 庇古假设从甲到乙有A、B两条路,多数司机选A致拥堵,个体降低私人成本使社会整体成本上升,政府应通过税收管制,即“庇古税”,该理论适用于“负外部性”领域 [10] - 奈特认为庇古忽略生产要素私人所有权,若道路有主人,按出钱多少使用可解决堵车问题,全球解决拥堵核心思路在价格机制,遵循“谁使用谁支付”原则 [11] 中国高速公路收支情况 - 2024年除沪宁高速(日均收入超1000万元)、广深高速(日均收入近800万元)外,2023年收支缺口仍超6000亿元 [11] - 2021年全国收费公路支出总额12909.3亿元,偿还债务本金7164.8亿元、利息3426.8亿元,养护支出739.1亿元,占比分别为55.5%、26.5%,合占总支出82% [12] 高速公路属性及免费政策争议 - 高速公路具有非排他性但存在竞争性,属国家花钱提供的“私用品”,高速免费可能导致“公地的悲剧”,免费政策出台时引发争论 [13][14] 其他国家案例及免费政策目的 - 德国高速公路无收费站,通过让使用者支付其他税间接支持建设和维护,其油价超6成是各类税款 [15] - 2012年推出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核心是解决通行效率问题,当时收费站是拥堵痛点 [16] 拥堵问题解决办法 - 短期可在部分地区试点,长期需将高速问题纳入系统性改革,避免政策沦为零和游戏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