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化
搜索文档
葛红亮:东盟以合作韧性引领区域未来
搜狐财经· 2025-10-28 07:15
为实现这一目标,东盟国家对内强化经济共同体建设,例如推动《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 (DEFA)、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第二议定书的修订。对外,东盟则致力于深化现有合作、拓 展新伙伴关系,以编织新的国际贸易网络来增强区域韧性。 建立和推动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全面生效落实及 其持续深化是近些年来东盟以自身为中心增强区域发展韧性与包容性极具代表性的举措,而依据今年东 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所言,马来西亚举办第五届RCEP领导人峰会将继续为该协定的落实 与深化注入新动力。 今年,东盟与中国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谈判与签署,以自贸区3.0版的"蝶变"来直 面世界经济变局加速演进和"逆全球化""对等关税"等外部挑战,紧扣新科技革命、工业4.0的大潮与可 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 作为双向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拓展与成熟的同时,也双向展 现出对包容与韧性的坚定承诺,更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五大经济体的地位共同成为区域发展韧性与 包容性进步的关键支柱。(作者是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 如今,世界正在经历着 ...
为什么企业要推动稳定币?业内人士:赚取利息差仅是冰山一角
观察者网· 2025-07-22 10:32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与战略意义 - 企业发行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独立于传统银行体系的数据与价值闭环 直接捕获真实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和金融画像 这些高维度实时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训练优化商业模型的战略资产 其价值远超短期利差收益 [1] - 稳定币与RWA(真实世界资产)将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带来重大变革 其重要性不亚于人工智能发展 区块链代表生产关系变革 与代表生产力变革的AI共同推进 [1][3] 稳定币市场的健康发展路径 - 稳定币不能仅限于买卖交易空转 必须回归实体价值支撑 生命力源于对RWA的锚定 RWA代币化后需要稳定高效的链上交易媒介 创造真实应用场景和刚性需求 [2][3] - 需要通过DeFi等去中心化金融市场促进稳定币流通和市场活跃度 包括稳定币间的信用创造等创新方式 [2][4] 技术实践与数据可信度解决方案 - 资产上链的核心难题是"最后一公里"数据可信度问题 即如何保证源头数据真实性 物联网技术有效攻克这一难题 实现数据自动化无人化上链 从物理层面确保数据采集之初就无法篡改 [2] - 行业实践中提出"多中心化"概念替代"去中心化" 共识节点最低节点的设计更易被接受 当前处于传统中心化体系与去中心化技术并行发展的阶段 [3]
为什么企业要推动稳定币?业内人士解读
观察者网· 2025-07-22 10:30
稳定币发行的核心价值 - 企业发行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独立于传统银行体系的数据与价值闭环,以直接捕获真实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和金融画像 [1] - 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些高维度实时数据是训练优化商业模型的战略资产,其价值远超短期利差收益 [1] - 例如京东等企业可通过稳定币绕过银行直接获取客户数据,对自身场景发展特别有好处 [5] 稳定币市场的健康发展路径 - 稳定币不能仅限于买卖交易的空转,必须回归对实体价值的支撑,其生命力源于对现实世界资产的锚定 [2][3] - RWA为稳定币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真实应用场景和刚性需求 [2] - 需要通过去中心化金融市场等方式促进稳定币流通和市场活跃度,例如稳定币间的信用创造 [2][4] 资产上链的技术解决方案 - 资产上链的核心痛点是“最后一公里”的数据可信度问题,即如何保证数据上链前源头的真实性 [2][5] - 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数据自动化、无人化上链,并从物理层面确保数据在采集之初无法被篡改 [2][5] - 关键三项技术包括物联网作为数据“神经末梢”、区块链构建可信协作网络、AI进行实时风险监控与精准定价 [6][7] RWA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 智信数据平台是新一代RWA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引擎,为资产价值评估、合规代币化、投后管理提供核心基础设施 [8] - 智信物联平台是物理世界RWA的核心价值可信锚定引擎,用于确保物联网数据从源头得到验证 [8] - 平台实现资产运营数据的实时可信上链与权益收益的自动穿透分配 [8] 行业具体应用案例 - 上证链是证券行业首个可信数据基础设施项目,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证监会和复旦大学发起,实现自主可控并使用国内加密标准 [9] - 目前一半以上券商使用上证链,服务于核心数据存证溯源、业务合规、监管及金融数据跨境等 [9] - 汾酒老酒溯源交易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全流程溯源和供应链金融平台,为酒行业提供约400亿供应链金融支持 [10] 知识产权与数据资产化 - 可信数据空间为区块链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包括链源链头数据和预言机所需数据 [11] - 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发“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大模型”,利用AI Agent对IP价值进行可解释、多维度评估,为银行提供授信依据 [11] - 目前正探索知识产权RWA发行的全新模式 [11]
新闻分析|科研停滞,人才外流——特朗普政府政策引发美科学界“寒潮”
新华社· 2025-06-01 09:40
科研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拆解联邦科研机构,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国家卫生研究院支出削减37%,国家科学基金会支出削减超50%,取消对气候和生态研究的大部分资助,美国航天局的科学预算也大幅削减 [1][2] - 政府对顶尖高校采取打压措施,冻结哈佛大学数十亿美元拨款,威胁剥夺其免税地位,要求中止联邦合同,多项生命健康研究停滞 [2] - 联邦政府科学家队伍大幅缩水,国家卫生研究院、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机构数千个岗位被裁撤 [2] 科研生态影响 - 特朗普政府政策冲击国际科研合作框架,全球气候科研合作进程受阻,公共卫生领域限制数据访问权限,影响全球传染病防控研究合作 [3] - 科学与产业政策深度捆绑,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效用科学"得到优先扶持,基础研究和被贴上"自由派"标签的大学面临审查与经费被砍 [3] - 科研生态恢复需数十年,不仅依赖资金,更需重建国际社会对美国学术自由的信任 [3] 人才流动与全球科研格局 - 美国科研人员提交的海外工作申请较2024年同期增长32%,浏览海外工作岗位的美国用户数量同比增长35% [4] - 欧盟推出总额5亿欧元的"选择欧洲科研"人才吸引计划,法国启动"选择法国科研"平台,澳大利亚启动全球人才引进计划 [4] - 全球科研趋向"多中心化",多个区域力量在不同赛道各具优势,可能带来更多合作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