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

搜索文档
苏州交响乐团2025-2026音乐季拉开大幕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06
公司新乐季规划 - 苏州交响乐团2025-26音乐季以“多元融合,经典传承”为核心理念,从2025年9月持续至2026年8月,计划呈现40场演出 [1] - 乐季涵盖乐季音乐会、大师系列、格调室内乐系列等核心板块,旨在以国际视野整合全球艺术资源 [1] - 乐季开幕音乐会名为“炽热”,由首席指挥许忠执棒,上演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瓦格纳《魏森东克之歌》和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1919版)三部作品 [1][11] 艺术家阵容与合作 - 新乐季汇聚众多中外指挥及独奏名家,包括国际指挥家萨米·拉希德、恩路易斯·蒙特斯·奥利瓦、维克多·雅各布等首次合作者,以及张国勇、李飚、秦立巍、沈洋等再度登台的艺术家 [3] - 国际著名小提琴家维多利亚·穆洛娃将携手音乐总监陈燮阳演绎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3] - 古巴裔牙买加小提琴家埃莉诺・德梅隆作为“2023年度新星”首次来华,将与首席指挥许忠合作拉威尔《茨冈狂想曲》 [4] - 多位国际中青年指挥家将在新乐季中实现其在国内乃至亚洲的乐季音乐会首秀,为乐团注入全球化艺术活力 [4] 核心演出系列与特色 - “音乐巨匠系列”构建古典音乐全景图谱,涵盖从巴洛克到当代先锋的各音乐发展阶段,并紧扣作曲家纪念节点 [5] - 为纪念拉威尔诞辰150周年,其作品将贯穿多场音乐会,许忠指挥的拉威尔专场将集中呈现其巅峰之作 [5] - 2026年4月,许忠将呈现瓦格纳歌剧选段专场音乐会,下半场将携手顶尖戏剧女高音凯瑟琳·福斯特等艺术家上演《女武神》第三幕,拜罗伊特音乐节乐团的演奏家也将加盟 [7] - 莫扎特专场、马勒《第六交响曲》及肖斯塔科维奇专场将系统梳理音乐巨匠的艺术脉络 [7] 室内乐与跨界创新 - “大师系列”以跨界融合打破艺术边界,许忠以钢琴家身份呈现“许忠和他的朋友们”室内乐音乐会,汇聚老中青三代艺术家 [7] - “格调室内乐”系列以精致阵容补充乐季版图,包括“轻古典之夜”、“浪漫三棱镜”等专场,涵盖伊贝尔、拉威尔、西贝柳斯、舒曼等作曲家的室内乐精品 [9] - 苏交木管五重奏组合将继续在岁末上演带有浓郁节日氛围的室内乐音乐会 [9] 原创作品与社会责任 - 获得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原创作品《盛世繁花》将继续巡演6场,辐射国内多座城市 [10] -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乐团联合国内14家交响乐团委约创作《大乐同和》,由陈燮阳指挥上演,诠释“和平共生”主题 [10] 首席指挥艺术见解 - 许忠选择开幕音乐会曲目时考虑了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超大编制和丰富精神内涵,希望给予新诠释 [11][12] - 许忠认为瓦格纳的作品是精神的永恒,充满鼓舞和攀登高峰的力量;而通过电影《波莱罗》可以更好地理解拉威尔的生活情趣和音乐执着 [13] - 许忠期待通过与埃莉诺・德梅隆等年轻音乐家合作,促进古典音乐观众的年轻化,认为年轻艺术家和观众都充满青春与希望 [14]
联通客户日 融合新生态 ——济南联通多元服务绘就惠民新图景
齐鲁晚报· 2025-08-04 09:16
核心观点 - 济南联通通过多元化客户日活动 成功服务近220人次 实现精准触达与跨界服务融合 强化品牌温度与客户信任 [1][3][5][7] 科技助老服务 - 针对中老年群体开展科技助老活动 讲解客户日权益并指导体验VIVO S30手机5000万超清主摄功能 [1] - 通过有奖问答送出定制折扇 现场座谈收集十余条适老服务优化建议 [1] - 成功推动融合套餐办理 获得客户"科技教学与实惠兼备"的正面评价 [1] 学生与年轻客群运营 - 为学生群体打造荣耀X70品鉴青春专场 结合终端优惠与砸金蛋活动激发参与热情 [3] - 联动VIP客户与199元融合套餐新客户80余人观看电影 创新融合"通信+健康"跨界服务模式 [3] - 联合华侨医院提供免费洗牙涂氟福利 单日带动新增融合套餐客户13户 [3] 战略合作与政企拓展 - 与华为联合举办品牌服务日 重要客户沉浸式体验华为全场景产品及问界享界智能汽车试驾 [5] - 提供VIP售后贴膜与旧机换新服务 深化"联通+华为"战略协同效应 [5] - 章丘分公司开展反诈宣传与手机优惠购活动 吸引20余位中老年客户体验5G网络 [5] - 长清分公司向政企客户展示智慧文旅解决方案及云平台数字治理模块 获得多客户主动社交平台好评 [5] 活动成效与未来规划 - 7月系列活动以精准触达多元融合为特色 覆盖中老年学生VIP及政企等多群体 [7] - 公司将持续以客户日为载体迭代服务场景与权益体系 强化城市生活渗透力 [7]
就在今天,国家电投10周岁,资产增长超1.1万亿!
中国电力报· 2025-07-15 13:10
公司重组与发展历程 - 2015年7月15日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 - 成立时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资源的综合能源集团 [3]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大型火电厂上海杨树浦电厂,拥有百年电力工业发展积淀 [4] 经营业绩与规模扩张 - 电力装机从重组当年1亿千瓦增长至2024年2.7亿千瓦 [9] - 清洁能源占比从38.47%提升至73.08% [13] - 资产总额从7738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增幅1.46倍 [14] - 年度营业收入从2015年不到2000亿元增至2024年接近4000亿元 [14] - 年度利润从2015年不到140亿元跃升至2024年接近500亿元,增长2.55倍 [14] 业务布局与国际化 - 业务区域从"三北"地区拓展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全国范围 [14] - 境外业务覆盖国家从24个扩展至47个 [15] - 境外装机容量从不到30万千瓦扩展至1267万千瓦 [28] 能源结构转型 - 光伏装机从485万千瓦增长至8673万千瓦,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企业 [17] - 风电装机增长5倍达到6253万千瓦,海上风电从无到有装机512万千瓦 [17] - 水电装机达2653万千瓦,强化黄河上游和长江支流流域梯级开发 [18] - 核电装机从224万千瓦增长至1074万千瓦 [19] - 完成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超67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超3400万千瓦 [20] 科技创新成果 - 主导"国和一号"三代核电自主化项目,掌握3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22] - 研发"国冉一号"30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2] - 累计获授权专利超1.8万件,突破晶硅光伏组件回收等核心技术 [22] - 自主研发"和睿"系列数字化仪控系统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23] 新兴业务探索 - 发展换电重卡和氢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电能替代业务 [25] - 建成"暖核一号"核能供热项目,供热面积达560万平方米 [25] - 构建全球首个"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模式 [25] - 建设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县(河南兰考) [25] - 发行REITs、碳中和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引入资金超1200亿元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