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极化世界
icon
搜索文档
美媒突然发现:中方虽已恢复稀土供应,但又狠狠将了美国一军
搜狐财经· 2025-11-20 15:55
从年初开始,双方的贸易谈判进入了拉锯战。4月份,美国加征了关税,中国则通过暂停稀土出口作为回应,导致美国企业的库存迅速下降,急需补充。5 月,两国在瑞士日内瓦达成了一个90天的关税停火协议,部分稀土供应得以恢复。然而,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开出口,依然保留了许可证审批,特别是对军用 申请进行严格审查,基本上将军工需求完全拒绝。美方媒体报道称,这种做法虽然让局势暂时缓和,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6月,双方又在伦敦进行了 新一轮谈判。中国同意恢复磁铁和稀土的出口许可证审批,但对于重稀土如钐、镝等军工专用材料,禁令依旧没有解除。 稀土在中美贸易争端中一直是一个敏感问题。美国在高科技和军工领域对稀土的需求非常大,而中国则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稀土供应,尤其在加工和精炼领 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随着2025年贸易摩擦的升级,美国媒体开始关注到,中国表面上放松了出口管制,但实际上却在军工领域严格限制稀土的供应,令美 国措手不及。稀土元素共有17种,广泛应用于从手机到导弹等各种产品中,而中国占据全球产量的70%以上。尽管美国一直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寻找其 他合作伙伴如澳大利亚、巴西等,但由于技术门槛高,进展缓慢。 2024年底,中国 ...
美俄硬刚委内瑞拉!俄罗斯划红线警告美国石油博弈恐引爆地区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1-19 14:37
1. 在西半球,一场备受全球关注的地缘政治对抗正在展开——美国与俄罗斯在委内瑞拉的直接冲突,使得这片南美洲土地成为了大国战略博弈的前沿阵地。 从今年10月开始,俄罗斯多次向华盛顿发出警告,明确表态在石油问题上设定了不可逾越的底线,要求美方停止干涉委内瑞拉的内政。这场对抗不仅涉及区 域安全形势,更关系到全球能源供应链的重组,以及国际法的权威性。 2. 石油与地缘政治的博弈,成了大国角力的核心动力。 3. 委内瑞拉之所以成为美俄对抗的关键焦点,根本原因在于该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储备,其储量甚至超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这一资源禀赋不容 小觑——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命脉,掌握石油的控制权意味着能够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战略位置,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 4. 从历史来看,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委内瑞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享有石油开发的权利,并从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然而,随着查韦斯时代的到来,直到马杜 罗执政时期,政府实施了资源主权回归政策,将能源产业收归国有,优先保障本国利益。自此,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尽管该国治理中存在问题,但 委内瑞拉"不依附"美国的独立姿态,却挑战了美国在西半球长期占据的传统影响力。 7. 制裁与人道 ...
多极世界的金融架构重组
经济观察报· 2025-10-27 16:52
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 - 美国占全球GDP比重从1990年的约26%下降,而中国从1990年的1.57%大幅上升至2023年的16.83%,与欧盟经济体量相当 [1]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目前占全球比重约30%,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国之和 [2] - 全球贸易格局变迁,中国占全球商品出口份额从2001年的不足5%上升至2024年的约15%,而美国份额从约12%降至不到9% [2] - 全球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聚合趋势,形成北美、欧洲和亚洲(以中国为中心,部分产业向东南亚、印度转移)三大板块 [2] 科技研发与创新实力对比 - 中国研发支出增长迅速,2023年增长率约为8.7%,显著高于美国(1.7%)和欧盟 [3] - 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0.89%增至2022年的2.56%,超过欧盟的2.24%,但仍低于美国的3.59% [3] - 中国在专利申请数量上领先,2023年发明专利申请约164万件,远多于美国的51.9万件 [4] - 在生成式AI领域,2014年至2023年间中国发明数量约为3.8万件,远超美国的6200件 [4] 加密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崛起 - 全球加密货币市值从2013年的不足千万美元增长至目前的4.17万亿美元 [6] - 稳定币成为跨境转账重要工具,日均交易额超过500亿美元 [7] - 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密码学和共识机制创造去中心化信任模式,旨在取代银行等中心化金融中介 [5][6]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与多元化趋势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61.49%降至2024年的46.74%,而黄金占比从13.57%上升至19.13% [10] - 在国际支付领域(SWIFT),美元占比约为49%,人民币占比从2010年的0.1%升至2025年2月的4.33% [11] - 多国推动贸易本币结算,并增持黄金储备以分散美元风险,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到1089吨,创历史新高 [10][11] 主要经济体的数字货币战略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推动合规美元稳定币,将稳定币供应扩张转化为对美元资产(如美国国债)的结构性需求,以巩固美元地位 [12][13] - 中国禁止私人加密货币但积极发展数字人民币(e-CNY),并利用香港作为试验田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旨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14][15] - 探索以黄金为锚定资产的稳定币(如PAXGold),结合黄金的价值稳定性和数字货币的便捷性,可能催生新型跨境支付系统 [18]
黄金史无前例地上涨,预示着美元霸权走下坡路
搜狐财经· 2025-10-17 18:40
黄金市场表现 - 过去12个月全球黄金市值飙升10万亿美元,涨幅高达55%,平均每月增值8330亿美元,超越了历史上任何资产的增长纪录 [2] - 本轮黄金牛市打破了传统金融市场逻辑,在美元指数未大幅下跌、美股仍处高位的背景下独自走出史诗级行情 [2] 驱动黄金上涨的核心因素 - 国际社会对美元信用根基产生信任危机,俄乌冲突中美国将美元“武器化”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促使各国重新审视美元资产安全性 [2] - 美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且仍在膨胀,黄金作为不依赖任何国家承诺的“终极货币”成为避险首选 [2] - 全球央行已连续多个季度以创纪录速度增持黄金,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连续18个月上升,波兰、土耳其、印度等国也在加速囤金 [3] - 多极化世界加速形成,俄乌冲突延宕、中东局势动荡、全球主要经济体选举密集等地缘政治风险促使各国寻求超越主权货币的财富储存方式 [3] - 金砖国家扩员、双边本币结算协定激增、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强化,弱化了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主导地位 [3] 资产配置策略转变 - 全球主要经济体政府债务激增,美欧日政府债务总额超过其GDP的300%,传统60/40股债组合的风险分散功能显著减弱 [4] - 机构投资者大规模增配黄金,既是对冲极端风险的战略需要,也是对法币信用持续稀释的被动应对 [4] - 黄金与其他资产的低相关性,使其成为资产组合中有效的稳定器 [4] 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 - 黄金本轮上涨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最深刻的货币秩序变革,美元独大的单极体系正让位于多极体系 [5] - 特别提款权篮子的扩展、数字货币的发展、区域金融架构的完善,都与黄金价格的上涨形成共振 [5] - 黄金市值的狂飙是对过去美元霸权过度扩张的修正,也是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预演 [5] - 在新的货币秩序形成过程中,黄金或将与特别提款权、数字货币等共同构成多元储备体系 [5]
突发!俄罗斯遭制裁
中国基金报· 2025-10-05 12:48
乌克兰对俄罗斯制裁措施 - 乌克兰总统签署多项针对俄罗斯的新制裁决定,涉及俄企业家、军工产业和石油行业等领域 [6] - 第一项法令对33名个人和27个法人实体实施制裁,旨在削弱俄罗斯军事工业潜力并阻止其获取关键技术,涵盖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和光学设备制造商 [7] - 第二项法令将2023年实施的制裁延长两年,名单包括与受制裁俄罗斯寡头彼得·阿文、米哈伊尔·弗里德曼和安德烈·科索高夫有关联的公司 [7] - 第三项法令对与俄罗斯石油部门有关联的四名个人和三家法人实体实施制裁,指其试图渗透乌克兰金融体系并对银行业产生隐性风险 [7] 俄罗斯军事行动与乌克兰反击 - 俄罗斯国防部称俄军继续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方向发动攻势,过去一天俄军防空部队拦截5枚航空制导炸弹、1枚"海马斯"火箭弹并击落314架无人机 [9] - 俄军对乌克兰军工企业、能源设施等目标实施了打击 [9] - 乌克兰武装部队过去一天前线地区发生159次战斗,并对俄罗斯列宁格勒州的基里希石油化工厂实施打击,该厂是俄罗斯最大炼油厂之一,年炼油能力达1840万吨原油 [9] 俄罗斯政治立场声明 -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方主张通过地区国家签署协议的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并准备有条件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结束加沙地带冲突提出的建议 [3] - 普京称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可覆盖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将意味着局势实质性升级并严重损害俄美关系,但不能改变战场力量平衡 [3] - 围绕巴以冲突,普京表示俄方一直主张"两国方案"是最终解决办法,但若特朗普建议能实现该目标,俄罗斯总体上准备支持 [4]
【环球财经】普京:主张通过协议解决乌克兰危机 有条件支持美结束加沙冲突建议
新华社· 2025-10-03 16:29
乌克兰危机立场 - 主张通过地区国家签署协议的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 [1] - 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可覆盖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 将意味着局势实质性升级并严重损害俄美关系 但不能改变战场力量平衡 [1] - 当俄罗斯主权、国家地位和安全、民众安定生活受到威胁时 会迅速作出反应 [1] 多极化世界与地区安全 - 在多极化世界中 各国确保自身安全和发展的努力正当合理 适用于俄罗斯、乌克兰及其邻国 [1] - 地区国家对构建地区体系拥有主要发言权 最可能就各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模式达成协议 [1] -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协议和相互尊重 而不是把意志强加于人或胁迫 [1] 巴以冲突立场 - 俄罗斯一直主张"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最终解决办法 [2] - 总体上准备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结束加沙地带冲突提出的建议 前提是能够实现"两国方案"的最终目标 [2] - 需仔细查看特朗普的建议 包括了解国际过渡机构监管加沙地带的期限和其他相关问题 [2]
普京:主张通过协议解决乌克兰危机 有条件支持美结束加沙冲突建议
新华社· 2025-10-03 15:25
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 - 俄罗斯主张通过地区国家签署协议的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 [1] - 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可覆盖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 将导致局势实质性升级并严重损害俄美关系 但不会改变战场力量平衡 [1] - 俄罗斯持续关注欧洲地区加强军事化的动向 并称当国家主权和安全受威胁时会迅速作出反应 [1] - 在多极化世界中 各国确保自身安全和发展的努力正当合理 地区国家对构建地区体系拥有主要发言权 [1] 巴以冲突立场 - 俄罗斯一直主张"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最终办法 [2] - 俄罗斯总体上准备有条件支持特朗普就结束加沙地带冲突提出的建议 前提是这些建议能够实现最终目标 [2] - 俄罗斯需仔细查看特朗普的建议 包括了解国际过渡机构监管加沙地带的期限和其他相关问题 [2] 国际关系原则 -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协议而不是把意志强加于人 解决问题需要相互尊重而不是胁迫 [1]
美国没想到!3500亿关税协议被拒,韩国外长当着中国面,罕见亮剑
搜狐财经· 2025-09-23 14:33
美韩特别经济协议 - 协议涉及3500亿美元现金投资,相当于韩国4162.9亿美元外汇储备的84% [2] - 美国将韩国汽车和半导体进口关税从25%下调至15%,但要求未来投资收益的90%需留在美国 [2] - 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协议将绑架韩国未来十年的发展 [2] 行业投资回报对比 - 三星电子在亚利桑那州芯片厂180亿美元投资,在美国条款下回报率不足5% [2] - 在韩国本土同类型半导体项目回报率高达18% [2] - 韩国商界将协议称为21世纪的经济不平等条约 [2] 韩国对华经济依赖 - 中国连续18年保持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3622亿美元 [2] - 韩国半导体出口的60%依赖中国市场 [2] - 韩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40%依赖中国市场 [2] 美韩关系紧张背景 - 美国移民局突袭现代汽车阿拉巴马工厂,475名持合法工作签证的韩国工程师被拘留 [2] - 驻韩美军费用分摊从2019年的9.2亿美元飙升至2021年的13亿美元 [2] -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强推选边站政策,侵蚀韩国民众对传统盟友的信任 [2] 韩国国内及国际反应 - 韩国国会出现朝野一致对外局面,在野党议员斥责协议为经济殖民条约 [4] - 首尔光化门广场聚集数万抗议民众,高举拒绝经济掠夺标语 [4] -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态强硬,称日本已签字,韩国没有例外选项 [4]
欧盟还是动手了,对购买俄油的中国公司进行制裁,美国得偿所愿?
搜狐财经· 2025-09-21 20:24
欧盟对俄制裁及对华政策 - 欧盟启动第19轮对俄罗斯制裁 制裁清单首次包含中国企业[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美国施压后推动对华制裁[1][3][5] - 美国以暂停对乌克兰武器和资金支持为要挟 迫使欧盟制裁中俄石油贸易[7] 欧洲行业依赖与潜在风险 - 2023年德国汽车业产值的28%依赖中国市场 新能源汽车所需稀土永磁材料100%从中国进口[10][11] - 中国是法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 2023年法国葡萄酒和奶酪对华出口额达45亿欧元[13] - 欧盟通过印度“曲线”购买俄罗斯石油 2024年上半年印度从俄进口原油量同比激增62% 6月向德国意大利出口上百万吨燃油[13][14] 中俄贸易结构与韧性 - 中俄石油贸易90%通过管道运输 直接输送至中国东北西北炼油厂 与欧盟企业几乎无业务交集[16] - 尽管欧盟制裁 2023年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同比仍实现增长[18] - 中国拥有完整工业体系 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能自主消化俄油俄气等资源[25] 美国对华依赖与贸易僵局 - 2023年美国90%以上的稀土加工原料依赖中国供应[5] - 美国本土稀土加工产能不足全球5% 重建完整产业链至少需10年 美军精确制导武器和隐形战机核心部件依赖中国产稀土永磁体[21] - 特朗普要求将对中国大豆订单增加3倍并提供优惠 但未能撬动中方订单[21] 宏观经济与贸易格局 - 过去十年欧盟经济年均增速仅1.2% 而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23] - 2023年中国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达8500亿欧元[23] - 欧盟对华制裁政策遭到法德等核心成员国反对 并引发欧洲企业集体不满[23]
从拒绝G2到平起平坐,中国如何用实力赢得美国尊重
搜狐财经· 2025-09-07 19:31
中美关系演变 - 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G2共治理念遭中国拒绝 中国认为该提议旨在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体系而非平等伙伴[1] - 十六年后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对美国关税战采取对等反制的国家 迫使美国两次延长谈判期限总计180天[3] - 美国财长公开承认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 需谨慎对待[3] 中国实力增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产业链 在稀土等关键资源领域占据不可替代地位[3] - 14亿人口庞大市场支撑 2024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3] - 科技领域从跟跑者转变为并跑者 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领先全球[3] 国际秩序愿景 - 中国推动公平包容的国际秩序 主张世界事务由各国共同决定而非一两个国家主导[4] - 追求多极化世界而非霸权 通过实力赢得平等地位[4] - 中国成为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力量[5] 经济发展成就 - 从一穷二白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4] - 高端制造能力显著提升 体现在高铁等基础设施和航空航天装备领域[4] - 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 既无法彻底脱钩也难以回到过去蜜月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