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周期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雷·达利欧的终极警告:一个国家,两种命运,美国经济对TOP 1%的“致命依赖”……
搜狐财经· 2025-10-29 08:50
图片 | 来自网络 原创整理 | TOP创新区研究院,FTA Group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近期在财富全球论坛(Fortune Global Forum in Riyadh)上发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警告: 美国经济正在形成一种对顶层1%精英劳动力的"致命依赖", 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底层60%正在生产力层面被"淘汰"。 美国经济 三重结构性撕裂 要理解达利欧警告的严重性,我们要把美国拆成多个"美国"来看。 达利欧所描述的,也正是一个内部已经高度分化、数据极具欺骗性的"拼合体",这种内在的断裂,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进行观察: 第一个断裂: 生产力——问题根源 一切都要从创造财富的能力——生产力说起——这道鸿沟是所有后续问题的根源。 达利欧反复强调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 约60%的美国成年人阅读能力仅相当于或低于小学六年级水平。 也就是说,在目前这样一个由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复杂信息流驱动的现代经济体中,超过一半的劳动力在知识经济的主赛场上,几乎不具备有效的竞争资 格。 图源:US Census Bure ...
特朗普捅破天,华尔街敢怒不敢言?美国经济进入拐点,或将暴雷
搜狐财经· 2025-09-03 16:12
通胀与债务压力 - 7月美国通胀率反弹至4.2%创18个月新高[1] - 2025年第三季度通胀压力大幅上升受能源价格反弹和服务业价格坚挺影响[3] - 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将突破110% 债务利息支出逼近GDP的3%[3] 经济与政策风险 - 零售销售增速降至1.6%创近四年最低水平 汽车房地产耐用品行业销售持续走弱[3] - 标普全球评级下调美国国债展望 因赤字持续失控和财政可持续性极度恶化[5] - 美联储面临加息遏制通胀或维持低利率缓解债务压力的两难选择[5] 市场信心与资本流动 - 日本和中国减持美债 全球央行增持黄金数量创近十年新高[7] - 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份引发华尔街警惕 被指扰乱市场机制[7] - 2025年上半年美国FDI净流入同比减少22% 投资环境不确定性成资金外流主因[15] 产业与结构性挑战 - 半导体产业补贴总额近1.2万亿美元但实际产能提升不足8%[15] - 产业回流法案实际落地率极低 新增就业岗位远低于预期[9] - 美国国内制造业企业被迫提价直接推高CPI指数[15] 社会与政治因素 - 前1%富裕阶层资产比例创新高 中产阶层实际收入连续两年负增长[9] - 超过63%受访者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不信任 62%认为社会分裂到危险边缘[9] - 美联储理事被强制免职加剧外界对美元长期信用的疑虑[11] 机构预测与警告 - 美银预测2026年美国经济增速或低于1.5% 失业率有上升压力[13] - 穆迪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前景下调至负面 指三年内债务违约风险显著上升[13] - 桥水基金警告三年内美国或将迎来经济爆雷 金融市场信任体系可能重塑[16]
达利欧痛斥:华尔街敢怒不敢言,怕被特朗普报复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09
政治经济环境分析 - 美国国内财富差距和价值观分歧推动极端政策出台 导致民主制度削弱和威权领导强化[2] - 特朗普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份被解读为政府对私营部门的干预行为 属于为掌控金融经济局势的专制领导行为[2] - 冲突加剧时期各国领导人往往对市场和经济实施更强管控 这与20世纪30至40年代全球情况高度相似[3] 货币政策与央行独立性 - 特朗普试图解除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职务并提名亲密盟友 威胁美联储独立性[5] - 政府被指越来越多控制央行和企业运作 政治上被削弱的央行被迫保持低利率[5] - 低利率政策削弱对美联储维护货币价值能力的信心 导致美元计价债务资产吸引力下降[5] 债务与财政状况 - 美国联邦政府年支出约7万亿美元而收入仅5万亿美元 存在严重收支失衡[6] - 巨额赤字和不可持续债务增长将经济推向债务危机边缘 可能引发债务导致的"经济心脏病"[5][6] - 偿债支出挤压其他支出空间 收支失衡迫使发行大量新债[6] 市场反应与投资趋势 - 国际投资者开始从美国国债转向黄金资产 因质疑美国国债作为可靠财富储存工具的地位[5][6] - 债务需求可能无法跟上供应步伐 市场开始质疑美国财政可信度[6] - 美联储面临两难选择:允许利率上升引发债务违约危机 或开动印钞机购买债务 两者均对美元造成冲击[6]
达利欧痛批特朗普“独裁”倾向:美国债务和货币秩序面临崩溃的风险!
金十数据· 2025-09-02 13:03
政治经济环境 - 美国政治和社会层面发生与1930-1940年全球类似的事件 包括财富差距扩大 价值观分歧加剧和信任崩塌 推动更极端政策出台 [1] - 政府对私营部门干预增强 包括持有英特尔10%股份和对英伟达 超威半导体征收出口关税 属于为掌控金融经济局势的强硬独裁式领导 [1][5] - 民主制度弱化导致更多独裁式领导涌现 因民众希望政府领导人掌控体系为自己服务 [6] 货币政策与债务风险 -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威胁 若因政治压力维持低利率将削弱人们对美联储维护货币价值的信心 降低美元计价债务资产吸引力 破坏当前货币秩序 [2][3] - 美国政府年支出约7万亿美元而收入仅5万亿美元 巨额赤字和不可持续债务增长将经济推向债务危机边缘 预计3年内可能引发经济心脏病发作 [4] - 债务需求可能无法跟上供应步伐 投资者质疑美国国债是否仍是可靠财富储存工具 国际投资者已开始从美国国债转向黄金 [4] 市场影响与行业动态 - 知名金融人物对特朗普公开批评较少见 因大多数人担心批评招致报复保持沉默 [2] - 各国领导人在冲突风险高企时期对市场和经济实施更强控制 符合大周期理论规律 [5] - 美联储面临艰难抉择:允许利率上升引发债务违约危机 或印钞购买其他人不愿接手的债务 两种选择都会损害美元 [4]
李公明︱一周书记:国家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破产?
新浪财经· 2025-07-31 14:36
书籍背景与作者 - 瑞·达利欧新著《国家为什么会破产:大周期》英文版于2025年3月出版,中译本由中信出版社于2025年6月推出,翻译出版周期仅三个月[2] - 作者为桥水基金创始人,管理资产规模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5位(《财富》杂志),被CIO称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2] - 书中附赠解读本手册,包含15位金融机构人士、经济学家和财政官员的推荐语及5篇评论文章,目标读者为经济决策者、金融从业者及投资人士[2] 核心理论框架 - 提出"整体大周期"理论,由五大驱动力量构成:债务/信贷/货币/经济周期、内部秩序周期、外部秩序周期、自然力量及人类创造力[7] - 短期债务周期平均持续6年(±3年),长期债务周期约80年(±25年),不可持续的债务创造是引发危机的永恒普适因素[8] - 当前处于大周期第80年,特征为:主要国家高负债、内部政治分裂、国际关系紧张、自然灾害频发及技术加速创新[9] 债务与货币体系分析 - 国家破产本质是央行丧失正常偿债能力,印钞偿债将导致货币贬值与通胀性衰退[12] - 历史大周期晚期典型应对措施包括:强制他国购买债务、选择性冻结资产、债务货币化重组、资本管制及创造新货币[9] - 美国2025年面临五大挑战:巨额债务、国内政治冲突、中美科技战、气候变化及国际秩序重构[14] 政治经济周期 - 民主国家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同步,领导人支持率随承诺落空而下降,可能转向极端政策[10] - 专制制度常取代失效的民主制度,通过民粹主义宣传、简化复杂问题及权力集中实现转型[10] - 国际秩序正从多边主义转向单边主义,联盟关系随利益快速重组,特朗普政策加速这一进程[11] 技术与其他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与其他四大力量交互影响,在良好金融环境下加速发展,但依赖信贷扩张易引发泡沫[12] - 自然灾害成本持续上升,主因包括环境污染、人口密度增加及全球化接触[11] - 应对大周期需采用"3%三部分"方案(削减支出、增税、降利率),配合"和谐去杠杆化"[16] 投资方法论 - 建议依据概率行事,进行全球化多样化投资,重点关注基本面稳健的国家[17] - 强调风险意识原则:"无担忧者应担忧,忧心者无须过虑",主动防范优于被动暴露[17] - 未来5-10年将现秩序巨变,当前强势主体可能衰落,需动态调整投资策略[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