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

搜索文档
带着课题上清华
经济日报· 2025-06-22 06:26
行业技术升级 - 采用磁控感应、电阻应变、感应电容等低成本技术结合"简易硬件+智能算法"模式,实现对抽油机盘根漏液、螺栓松动、液位降低等故障的精准监测,单套成本仅需百元但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1] - 该技术既解决油田安全生产的实际痛点,又为传统油田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助力 [1] - 培训营学员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2个行业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 [3] 人才培养计划 - 2024年10月发布的政策提出以培养大国工匠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目标到2035年培养2000名大国工匠、10000名省级工匠、50000名市级工匠 [2] - 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吸纳220名培育对象,其中54%来自制造业一线,6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40%为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80%以上从事省部级科研项目攻关 [2] - 培训采用"理论导师+技能导师"双导师制,邀请清华大学教师、两院院士和大国工匠联合指导 [2] 创新实践案例 - 学员邓晶通过优化阀组设计和燃料气管道,仅花费4万元解决预热炉烟气硫化物超标问题,相比原方案大幅降低成本 [3] - 学员刘可夫研制出低成本抽油机远程监测装置,取得15项国家专利 [1] - 工匠们在实践中展现出精益求精的精神,为0.01毫米的误差反复验证实验数据 [3] 行业发展现状 - 当前中国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 [4] - 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相比,仍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 [4] - 培训营强调"一人强变成一片强"的理念,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技术培训教材,开展多场技术培训 [4]
记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建工无损检测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袁玉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0 14:58
行业技术发展 - 无损检测公司焊工袁玉掌握11项特种设备作业证,涵盖镍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焊接,成为国内少数可从事化工、军工、航天等高难度焊接的青年技工[2] - 袁玉参与焊接工艺评定500余项、焊接接口4635道,一次性合格率达99.8%[2] - 研发"Incoloy800H铁镍合金管道焊接施工技术及局部充氩装置"获重庆市市级工法,应用于光伏组件等项目,实现降本增效403万元[4] - 参与重庆大学高强钢、耐磨钢焊条研发及焊接工艺研究,技术可拓展至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4] 企业创新与人才建设 - 重庆安装集团子公司无损检测公司通过袁玉累计培训焊工4807名,受训学员实作考试通过率达99%[7] - 企业安排全国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专家指导袁玉,强化技术传承与人才梯队建设[8] - 袁玉提案推动焊接智能化发展,认为机器人焊接可解决高技能焊工短缺、人工成本高问题,提升效率与质量稳定性[6] 重大项目应用 - 袁玉主导中盐榆林盐罐项目,攻克直径12米、高25.5米双相不锈钢覆层焊接难题[3] - 技术成果应用于新疆大全新能源15GW光伏组件配套项目,实现规模化降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