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产业化

搜索文档
让AI听懂行业,火山引擎如何拆掉大模型落地的「墙」?
36氪· 2025-06-10 21:34
大模型产业化趋势 - 2025年大模型在产业端加速渗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融入金融、汽车、科技等核心业务领域[3][6] - 大模型应用从早期探索迈向规模化落地,2024年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达114.2万亿tokens,火山引擎以46.4%市场份额居首[5] - 企业从被动创新转向主动寻找落地点,基于明确业务痛点开发解决方案,云厂商角色扩展至业务陪伴与咨询[7] 行业落地案例 - **金融领域**:国信证券基于豆包大模型打造股市助手智能体,处理超百万份研报、十亿条财经短视频数据,覆盖70%系统重要性银行[13][15] - **汽车行业**:覆盖80%主流车企,上汽大众实现跨端交互,奔驰CLA车型接入情感识别功能,宝马聚焦智能营销缩短决策链路[16][17][19][20] - **教育科研**:南开大学共建AI+教育标杆,浙江大学打造全学科科研平台,同济大学开发校园智能助手覆盖多系统互通[21][22][24] - **智能终端**:联想通过Jeddak AICC平台实现全链路加密,推理效率无损且延迟接近明文模式[25][26] - **消费零售**:瑞幸利用意图识别引擎预测点单需求,高峰时段算力资源保障流畅体验[27] 云厂商核心能力 - 火山引擎提供多云多模型基础服务、Agent开发平台及全栈工具链,解决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10] - 豆包大模型日均调用量12.7万亿tokens,千tokens输入成本降至0.0008元,推理成本进入厘时代[36][38] - AI云原生服务整合全栈推理加速与分布式优化,企业API调用延迟可控制在20ms以内[39] 未来发展方向 - 多模态模型与Agentic AI将爆发,中国B端AI Agent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1718亿元[40][41] - 技术挑战聚焦能力与安全平衡、成本压力及系统集成难度,需持续优化算力调度与工程化能力[33][34][35] - 大模型未来3-5年或成企业基础设施,云厂商需降低技术门槛推动产业自由生长[42]
“智改数转”再提速,百度智能云发布千帆慧金金融大模型
环球网· 2025-06-06 16:09
央企合作与行业覆盖 - 目前已有65%的央企选择与百度智能云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AI创新 [1] - 百度智能云正式发布千帆慧金金融大模型,并推出覆盖能源、交通、汽车、医疗、环境等领域的精选行业场景智能体家族 [1] - 百度智能云依托千帆大模型平台,面向企业用户推出覆盖金融、电力、交通、环保、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场景智能体"解决方案 [1] 金融大模型技术突破 - 千帆慧金金融大模型在充分吸收海量金融语料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专用数据生成体系,优化推理与知识增强算法,形成兼具知识广度与逻辑深度的模型能力 [2] - 已推出千帆慧金金融知识增强大模型和千帆慧金金融推理增强大模型,提供8B和70B两个版本,支持最长32K上下文输入 [2] - 百亿级参数版本在多个任务中已超越通用千亿级模型 [2] - 该模型能更精准识别业务流程关键要素,完整列出贷款资料清单、梳理操作步骤、强化风险提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与风控能力 [2] 基础设施投入与成果 - 昆仑芯P800已实现大规模商用 [2] - 今年成功点亮昆仑芯三代万卡及三万卡集群,并与国家电网、招商银行、长安汽车等单位联合开展算力合作 [2] - 百度百舸平台实现对多种国产芯片的高效调度与兼容,在3万卡大集群中实现训练时长利用率超过95% [3] 发展战略与愿景 - 大模型赋能产业是一场长期接力,公司将坚定投入打造更先进、高效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4] - 目标服务更多中国企业,加快推动大模型产业化发展,释放更多场景价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