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价值重估

搜索文档
构建央企投资新范式,博时助力把握央企价值重估新机遇
新浪基金· 2025-07-04 11:07
央企投资新范式 - 央企战略价值被重新定义,政策红利、新兴产业崛起和资本市场改革推动投资逻辑从传统低估值转向高股息和硬科技双轮驱动 [1] - 公募基金加速布局央企赛道,2023年央企主题基金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产品形态从宽基指数向行业主题、跨境产品延伸 [1] - 博时基金构建差异化优势,产品矩阵覆盖央企改革多元化场景,投研体系深度融合AI技术,实现从被动跟踪到主动赋能的跨越 [1] 政策与产业升级驱动 - 2024年《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推动长期破净央企通过并购和产业链整合修复估值 [2] - 国资委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倍增计划",2024年央企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2]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和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等创新工具应运而生,精准覆盖央企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核心资产 [2] 指数表现与特征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注重创新驱动特征,截至2025年3月31日,通信、计算机、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行业合计权重超40%,前十大成份股中四只聚焦计算机、电力设备、通信板块,合计权重占比16.68% [3]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3.59%,优于创业板指(1.33%)、中证500指数(2.02%)、沪深300指数(3.41%)和上证指数(2.99%),自基日起累计收益率134.33%,年化收益率7.43% [3]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自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高于沪深300、国新央企综指和全指能源,年化波动率和年化夏普比率均优于同类指数 [4] 博时基金产品布局 - 博时基金旗下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及其联接基金、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及其联接基金等产品以低门槛、高流动性优势连接政策导向、产业升级与市场需求 [5] - 央企创新驱动ETF过去一年、三年和五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06%、19.89%、66.24%,均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2%、11.01%和47.71% [5] - 央企现代能源ETF自成立至2025年一季末份额净值增长率5.3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4.94%,持仓集中在能源、公用事业领域 [6] 博时核心竞争力 - "战略账优先于财务账"的投资哲学,平衡传统资源要素价值重估与战略新兴产业成长空间,例如能源领域既配置传统能源保供龙头又重仓新能源技术领军企业 [8] - 数智化转型构建投研能力,AI技术应用于智能因子配置、深度学习因子挖掘和文本因子挖掘,实现95%准确率的研报观点批量提取 [9][10] - 生态化布局通过与国新投资等机构深度合作定制指数工具,成为央企改革的重要推手,并通过分红再投资、定投策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10]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强化市值管理 年内回购增持实施金额逾16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41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概况 - 截至6月12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65家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86.72亿元,53家股东增持,增持金额合计73.9亿元,回购增持总额达160.62亿元 [1] - 回购增持是上市公司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市值稳定的重要方式,短期可提振股价,长期强化"央企价值重估"逻辑 [1] - 市值管理类回购明显增多,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目的为市值管理,去年同期仅4家 [2] 重点公司回购情况 - 1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1亿元,中远海控、海康威视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分别为14.42亿元、14.38亿元 [2] - 海康威视计划回购20-25亿元,已累计回购15.63亿元 [2] - 中远海控回购5241.76万股A股股份(金额7.42亿元)并完成注销 [6] 回购目的分析 - 65家回购央企中,40家回购目的为股权激励注销(去年同期34家),6家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去年同期8家) [2] - 市值管理类回购侧重传递企业价值低估信号,注销式回购直接提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3] 股东增持情况 - 2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东增持金额超1亿元,中国巨石获控股股东及第二大股东合计增持16.09亿元(控股股东增持10.17亿元,第二大股东增持5.92亿元) [4] 新增计划推进动态 - 27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回购计划,24单在4月份首次公告(占比88.9%) [5] - 3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55单股东增持计划,49单在4月份首次公告(占比89.09%) [5] - 国投智能高管增持322.95万元,中国电研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增持1.41亿元 [5] 政策与市场影响 - 证监会及国资委政策推动央企建立常态化回购增持机制,6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公告市值管理制度 [3] - 回购增持常态化标志着央企市值管理从"被动维稳"转向"主动经营",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估值水平 [3][6]
2024年报业绩盘点:大盘蓝筹业绩稳健,AI点燃电子板块增长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4-27 14:46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下,A股上市公司陆续交出2024年业绩成绩单,一批高韧性行业和龙头企业率先突围,科技硬核创新加速突破,消费复苏蹄疾步 稳,央企价值重估成效显著,为2025年市场注入强劲信心。 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15日,A股共有242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报,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64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超700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 润超20%增长,约223家公司实现业绩翻倍。 上证50企业成为全市场盈利的"稳定器",39家已披露业绩的上证50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10.65%;分行业看,农林牧渔、非银金融、 电子、汽车、交通运输等多行业实现2024业绩同比超20%增长。 过半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龙头企业"压舱石"作用明显 上述已发布2024年报的2426家上市公司中,有963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约40%,1252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50%。 归母净利润增速方面,934家公司实现双位数增长,396家公司实现超50%增长,223家公司实现超100%增长;归母净利润规模方面,365家公司超10亿元, 104家公司超50亿元,66家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