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搬家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点评报告:弱主体加速退出,票息稀缺性增强
华安证券· 2025-06-05 20: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城投债供给季节性转弱,弱资质主体加速退出,票息稀缺性增强;长久期维持主导,各等级全面缩量,认购倍数震荡,中低久期需求抬升;存款搬家催生信用行情,二级交投活跃度提升,收益率单边下行,中长久期涨幅居前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弱主体加速退出,票息稀缺性增强 发行偿还:城投债供给季节性转弱 - 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3797 家 HA 口径城投发行 2802 亿元,偿还 3515 亿元,净偿还 713 亿元,净偿还规模环比减少约 102 亿元,同比增加约 373 亿元;受财报数据更新影响,5 月发行季节性缩量,为近三年同期新低,年内累计净偿还 884 亿元,自 2024 年以来累计净偿还 25 亿元,AA 及以下弱资质主体累计净偿还 5857 亿元,AAA 主体净融入 5190 亿元 [16] - 行政视角:5 月各行政级别主体均净偿还,净偿还额地市级 243 亿元、区县级 171 亿元、省级 168 亿元、园区级 131 亿元,省级与地市级环比增长,区县级与园区级环比缩量 [16] - 评级视角:5 月各评级主体均净偿还,净偿还额 AA 主体 277 亿元、AAA 主体 256 亿元、AA+主体 158 亿元、AA 以下主体 14 亿元、无评级主体 9 亿元 [17] - 品种视角:5 月公司债净融资 114 亿元、私募债 66 亿元,SCP 净偿还 442 亿元、企业债 214 亿元、MTN 102 亿元、CP 86 亿元、PPN 49 亿元 [17] - 期限视角:5 月仅 3Y 以上期限债券净融入 359 亿元,其他期限债券净偿还,2Y 净偿还 463 亿元、6M 至 1Y 净偿还 390 亿元等 [17] - 区域视角:5 月山东净融资 73 亿元、福建 25 亿元、西藏 10 亿元;江苏净偿还 182 亿元、浙江 92 亿元、湖北 85 亿元;江苏、山东、福建环比增加,陕西、上海、北京环比下降 [18] - 主体视角:5 月 228 家主体净融入,净融资规模前五为泰安市泰山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0 亿元等 [18] 到期压力:26 年末前到期约 7.7 万亿元 - 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3797 家 HA 口径城投债 2026 年末到期约 7.7 万亿元,2025 年 3.4 万亿元,2026 年 4.4 万亿元;2025 年底剩余到期压力约 33506 亿元,到期高峰在 6 月 5693 亿元、8 月 5309 亿元、9 月 5712 亿元 [39] - 2025 年末剩余到期额 TOP5:省份为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湖北;地市为青岛、南京、苏州、成都、南通;区县为南京市江宁区等;园区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主体为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等 [40][41] 一级认购:平均 3.00 倍,配置情绪延续高位 - 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当月发行的城投债中 1033 亿元披露招投标数据,投标规模 3097 亿元,平均认购倍数 3.00 倍,较前月回落约 0.06 倍 [44] - 行政级别方面,省级主体平均认购倍数 1.99 倍,环比减少 0.26 倍;地市级 3.16 倍,环比减少 0.23 倍;区县级 4.09 倍,环比增长 0.98 倍;园区级 3.47 倍,环比增长 0.45 倍 [46] - 债券评级方面,AAA 等级平均认购倍数 1.26 倍,环比减少 0.36 倍;AA+等级 2.94 倍,环比减少 0.08 倍;AA 等级 4.24 倍,环比增长 0.75 倍;AA(2)等级 3.51 倍,环比增长 0.27 倍;AA-等级 2.53 倍,环比减少 0.26 倍 [46] - 债券期限方面,1 年以内平均认购倍数 2.14 倍,环比减少 0.4 倍;1 至 2 年 3.57 倍,环比增长 0.18 倍;2 至 3 年 4.2 倍,环比增长 1.19 倍;3 至 5 年 3.27 倍,环比减少 0.15 倍;5 年以上 3.47 倍,环比增长 0.4 倍 [47] 存款搬家催生信用行情,成交活跃度提升 估值利差:受需求侧提振,收益率持续下行 - 2025 年 5 月,货币宽松使资金利率中枢下移,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存款搬家效应抬升理财对信用债配置需求,城投债收益率单边下行,但月末债市有调整,中长端风险不可忽略 [54] - 短久期各隐含评级利差触及历史低位,短期内进一步下行概率不高,主要资本利得空间在于等级利差与期限利差压缩;1 年期各评级收益率下行 9.1bp 或 10.1bp;3 年期各评级收益率下行 9.0bp 或 14.0bp 或 16.0bp;5 年期各评级收益率下行 7.5bp 或 12.5bp 或 13.5bp [55] - 短久期利差创新低,期限利差与等级利差尚存空间,1 至 5 年期各隐含评级城投债估值收益率多至历史低位,信用利差收窄触及低点,仅 5 年期品种有压缩空间 [59] 二级成交:活跃度环比上升,中长久期涨幅居前 - 2025 年 5 月城投债样本成交约 1.6 万笔,日均成交约 841 笔,环比增长 1.1%,日均成交笔数创年内新高;taken 成交笔数约 1.2 万笔,占比 76%,较前月增加 3 个百分点,多空比 3.41,较前月增加约 0.46 个基点 [63] - 债项评级方面,AAA 等级成交占比 9.7%,环比增加 0.4 个百分点;AA+成交占比 21.5%,环比减少 0.6 个百分点;AA 成交占比 23.7%,环比增加 2.2 个百分点;AA(2)成交占比 35.8%,环比小幅减少 0.1 个百分点;AA-成交占比 9.4%,环比减少 1.8 个百分点 [64] - 期限方面,1 年期以内成交占比 31.2%,环比大幅降低 7.4 个百分点;1 至 3 年期成交占比 44.7%,环比增加 1.9 个百分点;3 至 5 年期成交占比 21.0%,环比大幅增加 4.9 个百分点;5 年期以上成交占比 3.3%,环比增加 0.7 个百分点 [64]
【银行理财】低利率运行周期加速深化下的银行理财变局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5-29 17:40
低利率环境下的银行理财市场演进 核心观点 - 2024年我国低利率周期深化导致结构性资产荒 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存款搬家效应强化 规模重返30万亿 产品业绩承压驱动多资产配置转型 监管框架升级重塑行业格局三大特征 [1] 存款搬家效应强化 规模重返30万亿 - 2022年末银行理财规模因债市调整跌破25万亿 2024年4月监管取消"手工补息"政策后叠加存款利率下行 资金加速转向理财产品 推动规模重返30万亿关口 [3] 产品业绩承压 驱动多资产配置转型 - 2024年招银理财 兴银理财 农银理财等多家子公司密集下调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部分产品基准下限已接近同期限定存利率 [6] - 理财公司加速布局固收+产品 引入红利+ 量化+ 黄金+策略 红利+策略发挥高股息稳定器作用 量化+通过多因子选股剥离市场Beta 黄金+策略凸显抗通胀价值 [8][9] - 2024年以来日开型 最小持有期固收类产品规模扩张 反映投资者在流动性与收益性间的平衡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优势收窄后此类产品成为资金迁徙主要方向 [11] 监管框架升级 重塑行业格局 - 2024年监管严控净值平滑技术应用 整改信托平滑估值 债券收盘价计价等操作 2025年4月交易商协会发布债券估值自律指引 压缩估值技术操作空间 [14] - 2025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资管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规范业绩基准设定 强化收益穿透披露 降低信息不对称 [14] - 理财公司牌照审批趋缓 行业进入存量博弈 已获批公司侧重特色化产品体系 中小银行加速向代销转型 2025年3月发布的代销业务管理办法强化合规要求 [15]
银行理财专题:低利率运行周期加速深化下的银行理财变局
华宝证券· 2025-05-29 17: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低利率运行周期加速深化,低利率环境对银行理财形成双重传导效应,负债端受益于存款搬家效应,资产端面临收益下行压力,银行理财市场围绕低利率环境展开战略调整,呈现存款搬家效应强化、产品业绩承压驱动多资产配置转型、监管框架升级重塑行业格局三大演进特征 [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存款搬家效应强化,规模重返30万亿 - 2022年末债市调整使银行理财存量规模一度跌破25万亿,2024年4月监管取消“手工补息”政策,叠加存款利率下行,存款加速向理财产品迁移,推动理财规模重返30万亿 [9] 产品业绩承压,驱动多资产配置转型 - 2024年多家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调降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2025年5月超百只产品密集下调业绩基准,部分下限接近或低于同期限定存利率 [12] - 理财公司加速布局固收+产品,引入红利+、黄金+、量化+等多元策略破解“收益荒” [13] -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优势收窄,投资者偏好转向日开型、最小持有期固收类理财产品 [19] 监管框架升级,重塑行业格局 - 监管陆续对信托平滑估值等行为整改,2025年4月明确估值规范,未来通过“估值技术”平滑净值波动的操作空间或压缩 [21] - 2025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征求意见稿,统一规范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信息披露标准 [22] - 监管对理财公司牌照批复放缓,推动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获批公司打造特色化产品体系,小银行向全面代销转型 [22]
存款降息幅度大跟进快 折射银行息差压力大
中国证券报· 2025-05-29 04:34
存款利率下调情况 - 多家城农商行、民营银行快速跟进下调存款利率,部分银行下调幅度高达30个基点[1] - 上海华瑞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活期、3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这是该行4月以来第三次下调[2] - 沪农商行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3个月期至2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2] - 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长沙银行等城商行均已完成存款利率调降[2] - 宁波银行调整后利率相对其他城商行要高,3个月期至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0.80%、1.05%、1.25%、1.30%、1.55%、1.60%[3] - 长沙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较大,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3个月期至2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20个基点,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30个基点[3] 存款利率下调特点 - 本轮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呈现"幅度大、跟进快"的特点[1] - 1年期与5年期以上LPR均下降10个基点,六家国有大行及招商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1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5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降幅高于同期限LPR下调幅度[4] - 与去年10月那轮存款降息相比,此轮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较大[4] - 本轮银行存款利率下调速度快于以往,5月20日国有大行启动降息,截至5月22日所有股份行已下调完毕,城农商行和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调整节奏也快于以往[4] 银行净息差压力 - "幅度大、跟进快"的特点反映出银行当前仍然面临较大的净息差压力[5] - 2025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净息差水平分别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11个、5个、1个、15个基点,至1.33%、1.56%、1.37%、1.58%[5] 存款搬家效应 - 此次存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大于LPR下调幅度,体现了对银行息差的呵护,据测算此次LPR与存款利率下调对银行息差的影响为增加7个基点[6] - 此次较大幅度的存款利率下调可能引发较为明显的存款搬家效应[1] - 存款利率下调主要引发银行体系负债的结构性调整,表现为储户将资金从利率较低银行转向相对高息的银行,或部分存款转化为非银产品[6] - 本次降息是各类银行同步下调,原本存款利率较高的中小银行降幅更大,因此不太可能重演去年4月国有大行存款大规模流失的情形,而是由存款转向非银产品[6] - 此轮较大幅度的存款利率下调可能引发显著规模的银行资金出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