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问题

搜索文档
质量和售后问题占比超半数
新华日报· 2025-08-05 05:52
消费者投诉数据分析 - 长三角四地消保委2025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14826件 [1] - 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269.73万元 [1] 投诉性质分类 - 质量问题投诉82988件占比26.36% [1] - 售后服务问题投诉81697件占比25.95% [1] - 合同问题投诉67467件占比21.43% [1] - 虚假宣传问题投诉54496件占比17.31% [1] - 安全问题投诉28177件占比8.95% [1] 投诉类型分布 - 商品类投诉17.75万件占比56.33% [1] - 服务类投诉13.64万件占比43.67% [1] 投诉热点领域 - 网络购物痛点难除 [1] - 教育培训投诉居高不下 [1] - 智能产品频遭吐槽 [1] - 旅游投诉热度不减 [1] - 情绪消费暗藏风险 [1] - 宠物消费乱象丛生 [1]
美国人最痛恨的四家企业,为何他们会如此招黑?
搜狐财经· 2025-05-23 19:22
核心观点 - 四家企业在商业成功的同时因不同问题长期位居"公众反感榜单"前列 [1] - 争议涉及用户隐私、服务质量、市场垄断和商业伦理等领域 [1][12] - 公众抵制正在推动市场变革和行业规则重塑 [12] Meta(原Facebook) - 2018年"剑桥分析事件"导致8700万用户数据被违规用于政治广告 公司支付50亿美元和解金创美国企业罚款纪录 [3] - 2022年皮尤调查显示72%美国社交用户认为公司数据收集缺乏透明度 [3] - 广告推送精准度与用户隐私的平衡持续引发公众疑虑 [3] 康卡斯特(Comcast) - 连续7年蝉联《美国消费者报告》"最差客户服务企业" [5] - 2021年收到12万起联邦投诉 涉及隐性收费和账单纠纷 实际账单金额比广告价高出40% [5] - 2022年宽带业务利润率达40% 但客户满意度低于行业均值15个百分点 [5] Ticketmaster - 通过收购Live Nation控制全美80%大型演出票务市场 [7][8] - 服务费最高达票面价格75% 2021年手续费收入突破20亿美元 [8] - 动态定价机制导致布鲁斯·斯普林斯汀演唱会门票5分钟内从199美元飙升至5000美元 [8] 波音(Boeing) - 737 MAX两起空难致346人死亡 调查显示公司隐瞒MCAS系统设计缺陷 [10] - 内部文件证实工程师2016年已警告系统风险 [10] - 2022年净亏损50亿美元 市场份额被空客反超 [10] 行业影响 - Meta事件引发数据所有权争议 推动用户转向Signal等隐私优先平台 [12] - 康卡斯特垄断促使Starlink等替代方案发展 [12] - Ticketmaster模式催生区块链票务平台等新兴竞争者 [12]
【图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Top 30:阿里、拼多多、网易排在前三位!
搜狐财经· 2025-05-17 09:49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概况 - 阿里巴巴是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企业,达到2850亿美元,也是本世纪最大的IPO之一,自IPO以来市值增长13倍 [1][2] - 拼多多市值约为阿里巴巴的一半,排名第二,该公司从农业领域起步的在线零售商 [2] - 网易排名第三,市值未明确提及,是中国最大的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业务拓展至游戏、音乐流媒体和在线教育领域,也是前30名中历史最悠久的公司(2000年上市)[1][2] - 腾讯未直接出现在列表中,但其子公司腾讯音乐排名第10位,腾讯主体在香港上市 [2] 中国公司在美国IPO动态 - 2024年1月以来,已有48家中国公司在美国完成IPO,多数为小型企业,平均IPO规模为5000万美元,显示市场复苏迹象 [3] 前30名中国公司市值统计 - 30家公司的总市值为8730亿美元,不到苹果公司市值的一半 [4] - 具体公司市值数据:阿里巴巴(2850亿美元)、拼多多(未明确数值,约为阿里巴巴一半)、网易(未明确数值)、蔚来(260亿美元)、理想汽车(未明确数值)、百济神州(120亿美元)、腾讯音乐(未明确数值)[2][4] 行业分布 - 主要行业包括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拼多多)、互联网服务(网易、腾讯音乐)、新能源汽车(蔚来、理想汽车)、生物科技(百济神州)[2][4]
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超46万件 虚假宣传、假冒、安全问题投诉比重同比上升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19
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461767件,同比增长33 33% [1] - 解决投诉2612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723万元 [1] - 因经营者欺诈行为获得加倍赔偿的投诉585件,赔偿金额38万元 [1] - 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165608人次 [1] 投诉性质分布 - 合同问题占比最高,达26 56%,其次是售后服务问题26 07%和质量问题19 67% [1] - 虚假宣传问题占比7 27%,安全问题5 8%,价格问题4 18%,假冒问题3 54% [1] - 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虚假宣传、假冒、安全问题投诉比重上升,质量、合同问题投诉比重下降 [2] 投诉类别结构 - 商品类投诉245964件,占总投诉量53 27%,比重同比上升6 38个百分点 [2] - 服务类投诉190382件,占比41 23%,比重同比下降5 00个百分点 [2] - 其他类投诉25421件,占比5 51% [2] 商品大类投诉情况 - 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2] - 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投诉量比重同比上升,农用生产资料类投诉量比重下降 [2] - 具体商品投诉量前五位:服装、通讯类产品、普通食品、鞋、日用杂品 [2] - 日用杂品、鞋、服装、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同比上升,普通食品投诉量下降 [2] 服务大类投诉情况 - 互联网服务类、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销售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2] - 金融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公共设施服务类投诉量比重同比上升 [2] -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电信服务类投诉量比重同比下降 [2] - 具体服务投诉量前五位:经营性互联网服务、餐饮服务、移动电话服务、培训服务、远程购物 [3] - 交通运输、远程购物、教育服务投诉量同比上升,住宿服务、餐饮服务投诉量下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