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干兴邦
icon
搜索文档
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 2025-10-18 19:3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强调实干是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事业是靠拼搏和实干创造出来的 [1][8] - 核心观点指出实现民族复兴、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均需依靠奋斗和实干 [2] - 文章通过回顾历史与领袖言行,阐释实干精神是民族特质和政党成功之道 [6][7] 历史发展进程 -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连续性的规划逐步推进 [1] - 百年党史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历史,从革命年代到新时代均体现实干精神 [7] 领袖实干理念与实践 - 领袖在地方工作期间提倡“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理念 [4] - 领袖早期在基层工作时展现出苦干实干精神,致力于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领袖持续强调为实干者撑腰,号召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 [5] 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 -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通过革故鼎新、开拓山河等实践锻造出实干笃行的民族特质 [6] - 古代贤哲的论述如“知行合一”等被引用,以说明中华文明注重实践的精神气质 [7] 政党成功之道 - 政党在抗战期间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7] - 政党的成功之道在于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立足点,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7]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这是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工业脊梁
人民日报· 2025-09-25 08:59
中国石化南化公司 - 公司前身为爱国实业家范旭东于1934年创办的永利铔厂 [3] - 抗战期间拒绝与日军合作,将关键设备西迁至四川五通桥重建工厂 [4] - 总工程师侯德榜于1943年研发“侯氏制碱法”,将食盐中钠利用率从35%提高到96%以上,成本降低近四成 [4] - 公司正将90年历史的工业硫酸装置更新用于生产高纯度电子级硫酸,以满足芯片制造需求 [5] - 在CCUS领域建成中国石化首个碳捕集重点实验室,每年可捕集40万吨二氧化碳用于油田驱油 [5] - 耗时9年研发的C307—M型甲醇催化剂市场占有率达30%,橡胶防老剂成为全球首例获国际认证的碳中和产品 [6]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公司 - 公司前身中国电力制钢厂和云南钢铁厂成立于1939年,在抗战期间贡献了1万多吨铁水和4000多吨钢材 [11] - 建厂初期屡遭日军空袭,但于1941年炼出第一炉钢水,1943年实现云南首次高炉炼铁 [11] - 现今厂区通过智能化改造,每天可自动生成3500余个生产技术指标并实时调整生产计划 [12] - 作为中国高强抗震钢研发先行者,2024年研发生产工业线材25.03万吨,形成焊丝、拉丝及冷镦用钢三大系列产品 [12] - 自主研发的矿用U型钢补齐了云南省及周边地区该产品生产的短板 [12] 南方电网开远南桥电厂 - 电厂始建于193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座水电站,旨在为个旧锡矿提供动力 [13][16] - 1940年遭日军两次空袭,1942年重建时采用分段施工法,动员民工110万人次,在悬崖峭壁间开凿引水渠 [16] - 通电后个旧锡矿日产量提升30%,被誉为“抗战工业之柱石” [16] - 目前3台老机组经改造后年发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80多年来累计发电量超过6.5亿千瓦时 [17] - 2009年数字化改造后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机组效率从85%提升至92%,总装机容量2792千瓦 [17] - 2023年入选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计划投入约70万元改造展厅,并投资300余万元用于长期智能化升级 [17] 中国制造业宏观背景 -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拥有最齐全的产业门类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 [22] - 产业发展正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从“大而全”迈向“精而强” [24] - 截至去年底,中国经营主体数量近2亿户,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企业家创造沃土 [26]
实业兴国 实干兴邦(观象台)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核心精神,企业家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将企业发展与国家繁荣紧密结合 [1][10] - 中国制造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产业体系完整,并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3][5] -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呼唤企业家精神,期盼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造,办好一流企业,以应对新挑战满足新需求 [8][9] 历史传承与企业家贡献 - 战争年代企业家实业报国,例如顺昌铁工厂西迁、永利铔厂拒绝合作并西迁研制出中国第一袋化肥 [2] - 建设时期企业家勇挑重担,如鲁冠球、张瑞敏等老一辈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中带动企业发展壮大 [7] - 截至去年底,中国经营主体数量已近2亿户,企业家群体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7] 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成就 -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拥有最齐全的产业门类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 [3] - 当前发展聚焦于先进技术,例如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麒麟9020芯片使手机性能提升36%以上、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5] - 制造业正从“大而全”向“精而强”转型升级,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 [5] 新时代的机遇与呼唤 - 通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为企业家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 [7] - 新时代呼唤企业家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探索解决如何推出中国创造、突破核心技术、打造世界级品牌等课题 [8] - 企业家需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通过微观场景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9]
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01
中国式现代化与实干精神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核心路径,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2][11] - 党的二十大提出"两步走"战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通过实干落实规划目标[2] - 新能源汽车产业案例显示,通过长期技术研发投入(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关键领域突破)实现全球领先,印证实干成效[8] 产业发展实践案例 - 自贸试验区建设体现从实际出发的实干精神,基于全球贸易规则重塑和开放需求,现已成为高水平开放新高地[9] - 雄安新区采用"三城协同"(地上/地下/云上)规划模式,通过精细化实干打造未来之城典范[9] 干部队伍建设要求 - 党员干部需摒弃空谈作风(如口号式落实、消极懈怠),必须真抓实干才能推动改革落地[5][10] - 优秀干部典范(焦裕禄、谷文昌、廖俊波)证明实干需结合"敢干愿干+能干会干"的双重能力[10] - 主题教育明确"实干担当促进发展"目标,要求干部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部署[10][13] 方法论与实施路径 - 坚持系统观念方法论:统筹全局/局部、当前/长远等关系,科学推进改革[14] - 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原则,需下足细功夫/苦功夫确保政策不偏离[13] - 掌握历史主动精神,主动破解发展难题(如新能源产业机遇捕捉)[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