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货邮融合

搜索文档
今年杭州将开通26条客货邮融合线路
杭州日报· 2025-06-13 10:17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政策 - 浙江省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形成集约、规范、可持续的县域农村客货邮融合服务体系 [1] -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指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共享运行机制、基础设施、运输线路等资源,构建高效农村运输服务网 [1] - 杭州淳安县模式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客货邮融合典型案例 [1] 淳安县实施成效 - 淳安县通过"邮货车为主、客运车为补充"的配送体系,解决40%快递无法直达问题,实现337个行政村覆盖 [2] - 建立三级物流体系(县级共配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物流点),基本实现县域快递"一日达" [2] - 数字化平台集成320辆客货运车辆信息,实现智能调度 [2] - 2024年促进客运企业增收20余万元,节约快递成本653万元 [2] - 累计发送农产品39万件,产值超2000万元 [2] 全省发展规划 - 2025年目标:农村客货邮融合基本覆盖县级行政区(市场化服务平原地区除外) [4] - 2027年目标:建设500个乡镇综合服务站,开通1000条融合线路,基本实现建制村"县到村一日达" [4] - 杭州市2024年计划:新建6个乡镇服务站、45个村级服务点,开通26条融合线路 [4] - 推动客货邮与电商直播、农产品销售等产业融合 [4]
打通三个“最后一公里”,多地探索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6-06 13:00
政策导向与行业需求 - 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解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 [1] - 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仅覆盖乡镇,村级服务点缺失,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交流 [1] - 2023年12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1] 地方实践与创新模式 - 宁夏隆德县构建县、乡、村三级客货邮站点体系,整合7家快递企业,开通26条货运班车线路,累计代缴代购17万件,快递收发132万件 [2] - 隆德县运用"互联网+定制服务"模式,提供城乡客运定制服务1.9万车次 [2] - 内蒙古林西县启动"网点直送+邮政兜底"配送体系,一季度下乡快递量达79960件,同比增长300% [3] - 湖南安仁县开发综合服务小程序,累计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1000多万元,快递发货量增长20%以上 [4] - 广西恭城县物流配送时间缩短至1天,费用降低23%,2025年1-4月农产品发货量达540万件,惠及1800余农户 [5] 财政支持与市场培育 - 福建省对验收合格的试点县区给予每县100万元奖补,2025年投入1.2亿元支持农村客货邮融合 [4] - 山东德州市对村级站点补贴2000元,每年给予"快递进村"公益岗补贴760多万元,2024年争取补助资金近500万元 [4] 行业影响与经济效益 - 客运企业月均增收12万元,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5] - 打通农产品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4][5] - 交通运输部表示农村客货邮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5]
快递坐公交车来了,武汉再开3条“客货邮”专线
长江日报· 2025-05-28 08:38
武汉市"客货邮"公交线路开通情况 - 5月27日武汉市新洲区新增3条"客货邮"融合公交线路 使全市此类线路总数达5条 同时"蔬菜公交"线路累计11条 [1] - 新开通线路依托Z501 Z504 Z505三条公交线路运营 采用"定时 定点 定线 定车"模式 覆盖48个行政村 服务数万村民 [8] - 去年11月江夏区已开通2条示范专线 日均运输150个快件 服务21个行政村2.4万村民 [16] 运营模式与执行细节 - 邮政工作人员与公交司机通过"交邮融合交接单"完成快件交接 单次村级投递过程仅需30秒 [4] - 实现"一车多能 一站多用" 提升公交车利用效率 同时挂载红绸标识发车 [6][8] - 具体案例显示Z505路公交车10:30装载邮件 11:00即完成汉楼村投递 [4]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推动城乡客运车辆"带货" 协调省客集团新洲公交公司与邮政分公司开展交邮合作 [8] - 该模式降低邮政快递下乡成本30% 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16] - 作为乡村振兴举措 通过资源共享和运邮结合原则 促进农村客运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 [16] 基础设施与覆盖范围 - 三条新线路分别连接邾城客运站-蔡咀 潘塘-柳河 潘塘-管寨村等城乡节点 [8] - 示范案例显示潘塘街道潘塘东公交站与汉楼村寄递服务站形成完整物流链条 [4] - 全市已形成5条客货邮专线+11条蔬菜公交的复合运输网络 [1]
农村共配、无人车、客货邮,哪个快递进村模式更靠谱?
36氪· 2025-05-23 18:52
农村快递业务发展现状 - 中国每天5.4亿件快递业务量中,超1亿件流动在农村地区,农村快递已成为普遍服务[1] - 行业面临派费下滑连锁反应,农村快递同样需降本增效[1] - 快递进出偏远地区渠道日益畅通,无人机、无人车大规模应用于揽收派送,客货邮、邮快合作等模式推动农村共配提速[1] 客货邮与共配模式创新 - 云南昭通大关县采用"快递+超市"模式,由中通、韵达、极兔共同出资成立第三方公司,整合资源降低进村成本[2] - 大关县建成县级快递物流共配中心,升级乡镇客运站,改造农村客运班线,投入定制运输车辆,为42个村/社区提供快递服务[2][4] - 资源整合后人力成本从30人降至10人(减少66%),商业板块盈利可反哺快递业务[4] - 湖南汨罗市通过客运公司运力与邮政合作,30条城乡巴士线路覆盖154个行政村,实现客货邮融合[4][6] - 交通运输部将大关县模式列为2025年全国农村物流典型案例[4] 无人机与无人车技术应用 - 四川邛崃市南宝山镇使用无人机配送,5分钟完成11公里山区运输,相比传统陆运22公里大幅提升效率[7] - 无人机运输助力农产品上行,保障猕猴桃、山笋等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和价格[9] -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韵达网点测试无人车配送,可降低30%油耗成本,未来可能实现每日两频次配送[9] - 无人车适应夜间配送和复杂路况,覆盖传统配送盲区,正成为末端网点标配[11] 农村快递发展挑战 - 农村地广人稀、地形复杂导致配送成本高企,快递单量少难以覆盖人力成本[13] - 共配模式需整合场地、人力、设备等资源,但面临利益分配、数据孤岛、服务差异等问题[13][15] - 客货邮融合依赖政策补贴,部分区域派费高于企业自建代理点,缺乏自我造血能力[15]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 | 补齐农村寄递物流短板,偏远地区如何构建多元化快递进村渠道体系?
央广网· 2025-05-21 14:32
快递行业整体发展 - 4月全国快递业务量达163.2亿件,同比增长19.1%,其中农村地区日均超1亿件 [1] - 农村物流成为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战略意义 [1] - 青海省农村地区投递量同比增长21%,但派送费仅1元/件左右,末端网点收支勉强平衡 [11] 快递进村模式创新 - **邮快合作**:青海门源县将闲置汽车站改造为快递驿站,邮政与民营快递共享资源,村级站点以小卖部、商超形式代投 [8][9] - **快快合作**:青海互助县5家民营快递共建50多个驿站,采用统仓共配模式,日均进港量1.7-1.8万件 [7] - **客货邮融合**:云南大关县整合中通、韵达、极兔成立第三方公司,通过"快递+超市"模式实现商业反哺快递,人力成本降低三分之二 [13][14][15] 区域实践案例 - **青海省**:214个建制村站点设置率60%,服务覆盖率80%,目标2024年达90% [10] - **云南省**:计划2026年实现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全覆盖,2024年对16个"客货邮"示范县给予补贴 [16] - **昭通市大关县**:105个村中42个已建成快递超市,通过盘活国有运输企业闲置资产降低30%运输成本 [14][15]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互助县统仓共配中心日处理1.8万件,偏远乡镇配送距离达90公里 [7] - 大关县采用自动化分拣线后人力需求从30人降至10人,实现"专车专用"村级配送 [15] - 村级站点单日件量差异大,大村超100件,小村仅5-6件 [8][10] 政策与行业规划 - 交通运输部与国家邮政局联合推广农村物流典型案例,云南大关县"交快融合+商业赋能"模式入选 [11] - 云南省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26年建成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16]
一日邮政快递资讯(05.15)
搜狐财经· 2025-05-15 18:29
提振消费政策支持 - 广东省实施消费品质提升行动,加快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支持低空消费应用场景示范[2] - 广东省新增10个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支持新建改造县镇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2] - 甘肃省支持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推动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标准化建设[3] - 甘肃省统筹资金落实乡村寄递物流公益岗和"甘味出陇"寄递补贴政策[3] - 河南省推动县域流通服务网络转型升级,构建县级集采集配中心、乡镇综合超市、农村综合服务社三级网络[4] 农村寄递物流建设 - 江西省实现村级寄递物流公益性岗位全覆盖,提升农村服务力量与时效[3] - 河南省加快完善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和乡镇村级综合服务站[4] - 河南省支持供销合作社探索"互联网+第四方物流"集配模式[4]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 - 重庆市推动邮政快递领域超充应用场景建设,规划主城至区县试点线路[5] - 重庆市定点投用专用充电站,运用"渝易充"平台提供定制化服务[5] - 重庆市推广高性能电池技术,制定分时电价策略和"油电同速"车辆方案[5] 行业人才与服务质量 - 贵州省6名邮政快递从业人员获省劳动模范称号,强化行业典型引领[5]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邮政普遍服务监管培训,45名负责人参与[6] - 苏州市推动3000个暖"新"驿站升级,开发"苏城暖新"APP和"小哥码"[6] - 苏州市筹集200万元用于新就业群体急难救助,年内建设1000个友好场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