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程学
icon
搜索文档
Aflac Data Breach By Scattered Spider Hackers Is No Quacking Matter
Forbes· 2025-06-22 00:10
数据泄露事件 - 公司于6月20日披露数据泄露事件 可能涉及数百万客户的敏感个人信息 包括社保号码等[3] - 公司于6月12日发现网络异常活动 目前正在外部网络安全专家协助下调查事件影响范围[3] - 公司声明未发现勒索软件证据 但尚不确定数据泄露的具体程度[3] 攻击者信息 - 攻击被归因于知名黑客组织Scattered Spider 该组织以针对特定行业发动攻击著称[4] - 该组织2023年9月曾对MGM度假村和凯撒娱乐发动勒索软件攻击[4] - 根据谷歌威胁情报组 该组织目前正瞄准保险行业 本月已对Erie保险公司发动类似攻击[5] 攻击手法 - 攻击主要通过社会工程学手段实施 黑客伪装成目标公司员工欺骗IT支持人员重置密码或多因素认证[6] - 该组织还攻击管理服务提供商(MSP) 这些第三方服务商常成为安全薄弱环节[7] - MSP为多家公司提供服务 攻破其安全系统可同时获取多个目标公司的访问权限[7] 客户应对措施 - 公司为受影响客户提供为期两年的免费信用监控和身份盗窃保险服务[8] - 建议客户冻结信用报告以防止身份盗用 该措施对所有主要信用报告机构均适用[9][10] - 提醒客户警惕以数据泄露为由索取个人信息的可疑来电 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附件[11]
MIT工科生跨界AI,独作论文登Nature:只需3.5小时修复600年前名画
量子位· 2025-06-16 14:59
不过需要揭晓的是,修复后画作并非数字复制品,而是真真切切的原画(doge)。 他在原画表面贴上了一层"遮罩" (很薄的塑料薄膜) —— 一水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MIT理工男跨界艺术,一不小心就以一篇独作论文登上Nature?! 由他设计的AI算法,将原本需要数月/数年才能搞定的名画修复工作,极限压缩至几小时。 Alex Kachkine,打破画作修复只能对原作数字扫描品进行"缝缝补补"的传统艺能,提出一种 "以数字方式修复一幅画,并在物理上实现效果" 的全新方法。 以下面这幅15世纪的油画为例,从左到右依次为受损原画、具体受损类型扫描、修复后画作,一眼看去修复效果确实还不错。 贴上后能直接修复画上的破损、褪色等问题,而且能在不损害原画的情况下,被化学品轻松去除。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由于新方法引入了AI算法,这一修复过程从数年、数月转变为几小时。 拿上面的油画来说,面对5612个需要修复的区域 (需要用57314种不同的颜色填充) ,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耗时 3.5小时 ,这比传统修 复方法快了 约66倍 。 下面揭晓Alex Kachkine修复油画的具体过程。 "缺损越多,新方 ...
避坑“美丽陷阱”!上海九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骏博士起底玻尿酸与胶原蛋白科学美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21:31
当"早C晚A"成为护肤公式、玻尿酸与胶原蛋白争议不断,中国美妆市场在成分浪潮中迎来高增长的繁 荣期。在"成分至上"的营销口号下,消费者对功效的狂热追求与尚待完善的国家标准体系之间,正形成 一道日益扩大的认知鸿沟。 监管标准的滞后性成为争议发酵的关键催化剂。伴随"生物活性肽""天然植物提取物""基因工程技术"等 新兴词汇爆发式涌入,美妆产品的技术复杂度已显著超越现有国标的覆盖范围。 21世纪:当下玻尿酸和胶原蛋白在医疗美容的主要应用场景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核心适应症和针对的皮 肤问题有何显著区别?在实际选择时,医生的决策依据是什么? 陈骏医生:玻尿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结缔组织和关节中的天然多糖,具有保湿和填充功能。 在医疗美容领域,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主要用于面部填充与塑形,如法令纹、苹果肌、泪沟、鼻背、下 巴等,帮助恢复面部轮廓的立体感。 而胶原蛋白是皮肤的主要结构蛋白,占皮肤干重的70%以上,对维持皮肤的紧致度和弹性至关重要。在 医疗美容中,主要用于皮肤紧致与修复,刺激皮肤自身胶原蛋白的生成,增强皮肤的保水能力,使皮肤 更加水润、光泽,改善皮肤松弛、毛孔粗大等问题。 从核心适应症来看,玻尿酸主要针对皮肤 ...
让未来汽车设计融入表演艺术和自然之美
中国青年报· 2025-05-22 18:21
在初期创作期间,朱晨澜度过了无数个推翻重来的夜晚。他面临的首个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车载空间 内实现"功能"与"疗愈"的平衡。传统汽车设计强调人机工程学,而《MOS》则试图在此基础上叠加"情 感工程学"——通过动态投影、生物反馈、场景化交互等技术,构建多维度的治愈体系。 据介绍,车身搭载的可编程LED屏与投影系统,并非单纯的视觉噱头,而是希望借此打破车与人的边 界。当车辆行驶时,车身图案可随环境动态变化,也可自行设置场景主题;当车辆停靠广场时,乘客可 通过触摸、声音参与画面创作,让汽车从"私有空间"转化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参与者"。事实上,这种设 计逻辑,暗合了95后、00后对"社交化出行"的隐性需求。 "东风梦想车"大赛自诞生以来,为汽车相关专业学子求学就业、创新创造提供了许多支持。图为加兰德 队的朱晨澜与获奖作品《MOS-mind open space》。 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领域青年设计大赛,"东风梦想车"大赛自诞生以来,为汽车相关专业学子求学就 业、创新创造提供了许多支持。近日,第七届"东风梦想车"中国青年汽车创意设计大赛决赛在东风汽车 全球创新中心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清华大学的"绝对队"凭借作品《灵驭 ...
科普书单·新书|鸟界戏精观察报告
新浪财经· 2025-04-22 14:13
数学类 - 《证明的故事:从勾股定理到现代数学》涵盖代数、微积分等数学分支证明故事,讲述证明演变及重要作用,展现数学大师发现发明 [2] - 《非凡之数:9个神奇数字中的宇宙真相》展示9个神奇数字在黑洞、相对论等领域作用,探索万物理论 [3][4] 科学史类 - 《DK时间线上的科学史》通过历史绘画等呈现科学发展,将300万年科学技术史提炼为1400个重要时刻 [6] 物理类 - 《怀疑的首要性》指出世界本质充满不确定性,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决策等领域,强调养成“怀疑”思维方式 [8] - 《物理视角读唐诗》从物理学视角解读唐诗,阐述人情即物理道理,收录43篇可引发物理阐述的唐诗 [15] 天文学类 - 《地出: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球》从“地出”照片展开,阐述人类见识地球全貌后形成的全新宇宙观 [11] - 《天文学家的椅子:19世纪的科学、设计与视觉文化》探讨19世纪天文学家观测椅的意义,及其在建构自我形象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13]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记录科学家从贝努小行星获取样本的探险,以解开生命起源之谜和防范灾难 [17] 人类文明与自然史类 - 《人类文明的自然大历史》认为应将文明史解读为自然史,追溯从“原生汤”到化石能源时代演变,探索竞争与合作对人类等的影响 [19] 气候变化类 - 《气候变化问题的真相》指出气候变化问题研究、报道和大众媒体存在误解和错误信息,核心问题仍未解答 [21] 矿物学类 - 《世界矿物图鉴》基于博物馆和私人藏品编写,收录500余种矿物,用高清彩图和文字介绍矿物信息 [23] 鸟类与动物类 - 《鸟事一堆:鸟界戏精观察报告》对全球六大洲59种鸟类进行个性化分类描述,有配对游戏等内容 [25][26] - 《动物建筑》跨界融合建筑学与生态学,探讨人类与动物共享星球,展示动物建筑智慧为人类提供灵感 [28] - 《雪豹一家:卓玛王朝》记录作者跟拍中国野生雪豹卓玛一家的纪实,展现雪豹社会化行为和故事 [30] 植物类 - 《树叶的故事》以树叶为主题,精选50种树叶,讲述其科学与历史及生命故事 [32] - 《如何阅读一棵树:探寻树木的生命密语》揭示树木隐藏线索,帮助读懂树木生命故事和寻找自然方向 [34] 人类与自然情感类 - 《到自然中去:人类与自然的情感关联》展示人与自然共处及与人建立关系可带来内心平和与满足,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7] 工程学类 - 《再造世界:工程师的冒险》讲述19个工程学领域传奇故事,展示工程师工作及成功前的挫败,提醒失败是新发明必经之路 [40] 心智与人工智能类 - 《心智简史》再现30亿年心智演化历程,阐述意识等起源,回答哲学追问并对人工智能挑战提供见解 [42] - 《智能涌现——AI时代的思考与探索》阐述人工智能技术演变趋势等,分析发展背后问题和风险及应对措施 [44] 饮食与健康类 -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引用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对流行饮食法提供可信任健康建议 [47] 长寿科学类 - 《长寿简史:解码长寿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围绕人口趋势,探寻寿命延长原因及未来方向 [49]
中国开盒产业链
创业邦· 2025-03-25 16:35
以下文章来源于卢克文工作室 ,作者高原 卢克文工作室 . 尽可能坚持实地调研 来源丨卢克文工作室 作者丨高原 图源丨midjourney 3月20日下午,闹的沸沸扬扬的"百度副总裁女儿开盒孕妇事件",总算等来了百度的通报。 百度主要通报了三点调查结果。第一,百度副总裁谢广军没有调取百度用户个人数据的权限,第二,所谓副总裁女儿承认"家长给的",其实给的是红包,而不是 数据。第三,开盒数据并不是来自百度,而是主要来自境外软件。 为了便于理解,你可以将"开盒",视为"人肉搜索"的升级版,本质上都是在网上曝光你的真实身份。 在互联网的上古时代,所有人都是匿名的。 那时候有一句话叫: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但是随着博客、QQ空间的问世,大家在发布动态和晒照片的时候,也往往会暴露出一些个人信息,如果有心人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拼凑,那就能基本还原出这 个人的真实情况。 这就是人肉搜索。 这个事情的背后,埋着一个巨大的问号,为什么开盒别人会如此容易?因为在我们看不见的阴暗面,有一条隐秘且门槛非常低的—— 开盒产业链。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开盒。 比如早期的网红芙蓉姐姐、毒药等,都遭遇过人肉搜索和网上曝光。 在"人人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