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弱现实与强预期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产销率突破100%!玻璃市场显著回暖
期货日报· 2025-10-30 07:24
自10月以来,玻璃期货市场走出了一波"先抑后扬"的行情,多空双方始终在"弱现实"与"强预期"之间博 弈。 期货日报记者观察到,国庆假期之后,玻璃期货主力2601合约自高点1233元/吨一路下跌至10月22日的 1072元/吨,跌幅为15.02%,市场悲观情绪浓厚。现货端也开启了降价模式。其中,湖北地区低价现货 降至1040元/吨附近。 据南华期货分析师寿佳露介绍,国庆假期期间,玻璃产销数据处于阶段性低位,累库幅度超过市场预 期;假期后产销数据依旧没有起色,中游高库存没有改观,现货市场承压。更关键的是,在10月终端需 求偏弱的背景下,玻璃日熔量小幅回升至16.1万吨上方,减产预期落空。多重利空因素叠加,直接导致 玻璃期货价格一路下行。 周小燕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她认为玻璃价格底部已在6月份出现。"6月份玻璃市场'现实弱、预期弱', 而当前除了'现实弱'外,政策预期和成本都已经发生转变,价格很难跌破前低。"周小燕解释道。 不过她也提醒,当前玻璃市场仍处在"弱现实"和"强预期"的博弈中,供给端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一方 面,"反内卷"政策对玻璃供给的影响仍停留在预期层面;另一方面,10月份以来玻璃现货降价、成本抬 升导 ...
弱现实与强预期博弈 焦煤冲高之后会有一定压力
金投网· 2025-10-29 15:02
恒泰期货指出,节后钢厂盈利率延续下降态势,利润是供给的诱导,上周长流程铁水日均产量下降0.27 万吨至241.54万吨,焦煤周度需求支撑力度有所收缩,旺季焦煤总库存去化趋缓。焦煤由于国内反内卷 查超产底部有支撑,而且下游铁水产量高位,目前仍处于钢材终端需求旺季,市场短期呈现修复行情。 长期由于钢铁需求不乐观,焦煤冲高之后也会有一定压力。 兴业期货表示,焦煤矿山超产治理尚处预期阶段,实际供给减量不明显,当前原煤日产已恢复至9月均 值区间上沿,弱现实与强预期博弈,煤价走势或暂震荡。 10月29日,国内期市煤炭板块多数飘红。其中,焦煤期货主力合约开盘报1242.0元/吨,今日盘中低位 震荡运行;截至发稿,焦煤主力最高触及1288.0元,下方探低1238.5元,涨幅达2.11%附近。 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煤炭需求正在增加,我们曾认为它会被天然气取代,但目前煤炭需求已达到创纪 录水平。 后市来看,焦煤期货行情将如何运行,相关机构观点汇总如下: 10月29日临汾市场炼焦煤价格偏强,乡宁低硫瘦煤1420元/吨,尧都区高硫主焦1089元/吨,以上均为出 厂价现金含税。 10月29日,秦皇岛港煤炭调出量为55.9万吨,环比前一 ...
钢价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搜狐财经· 2025-10-29 14:33
钢价已跌回年内低位 - 钢价深度回调至年内低位,上海市场螺纹钢现货价格较年初下跌5.8%,热轧板卷现货价格较年初下跌4.6%,均接近年内最低点 [1][2] - 钢价普遍触及钢厂成本线,全国主流样本钢厂平均钢坯每吨亏损86元,电炉谷电平均利润为-163元/吨,高炉螺纹钢平均利润为-67元/吨 [2] - 当前钢价为市场提供了心理安全边际,利空因素已很大程度上被市场计价,在成本未塌陷前提下,钢价继续深跌空间有限 [1][2] 高库存压制钢价反弹空间 - 钢材供应持续维持高位,钢厂铁水日均产量预估维持在240万吨,因维护市场份额、保障就业及高炉停启成本高昂等因素,主动大规模减产意愿不足 [5] - 需求端整体疲软,房地产下滑、固定投资放缓导致内需“旺季不旺”,钢材出口虽同比保持增长但环比已呈现下滑势头 [5] - 供强需弱导致库存持续累积,高库存使得任何价格反弹都会面临套保和现货抛售的压力 [5] 宏观政策或成为破局关键 - 市场进入宏观政策窗口期,宏观层面将成为主导行情走向的核心,后市存在三重预期:国内重要会议的稳增长政策、美联储可能降息25个基点、中美贸易关系缓和的预期 [8] - 在关键宏观事件落地前,钢价继续向下空间相对有限,大概率维持弱势震荡格局,行情易在宏观利好出现时迎来修复反弹 [9] - 若宏观面表现不及预期,“弱现实”和“负反馈”风险将重新主导市场,钢价或将继续向下测试更低的成本支撑位 [9]
甲醇反弹空间有限?
期货日报· 2025-09-08 08:43
当前市场状况 - 甲醇期货主力合约MA2601呈现震荡反弹走势 核心交易逻辑围绕弱现实与强预期的基本面博弈展开[2] - 现货端需求疲软且库存高企 期货端受宏观情绪及旺季需求预期推动出现短暂反弹但上涨压力较大[2] - 全国甲醇装置开工率达86.63% 推动甲醇产量持续增加[2] - 华东港口库存量达100.23万吨 华南港口库存量达42.54万吨 均处于累库周期[2] 供需结构分析 - 供给端高供应成为核心症结 港口甲醇库存创近五年新高 进口甲醇到港量创纪录叠加国内开工率高企[2] - 需求端下游尚未进入旺季模式 甲醛和醋酸开工负荷偏低 烯烃消费疲弱[2] - MTO利润存在回暖预期但实际开工仍受低利润制约 以刚需采购为主对价格支撑有限[2] - 甲醇现货价格承压导致基差走弱[2] 远期预期因素 - 市场围绕国庆节前备货需求 MTO装置重启 四季度海外季节性限气三大核心逻辑进行交易[3] - 伊朗作为进口核心来源国占比近50% 其天然气供应变化对市场影响深远[3] - 预期伊朗12月前后因冬季保民用需求限制天然气供应 可能导致甲醇减产[3] - 伊朗Kimiya的165万吨/年甲醇装置有检修计划 增加远期供应不确定性[3] 预期前置现象 - 市场对海外冬季限气的预期出现前置发酵 往年11月后关注今年9月初即开始交易远期供应收缩逻辑[4] - 历史经验显示2024-2025年冬季伊朗甲醇日产量从4万吨降至不足1万吨[4] - 在基本面偏弱背景下市场急于寻找远期利多因素对冲 放大海外限气预期影响[4] - 需重点关注伊朗甲醇装置开工动态[4] 季节性特征 - 甲醇2601合约往往呈现高升水 主因国内外天然气制甲醇供应存在季节性波动[4] - 国内外天然气制甲醇装置一般在11月至12月开始检修 次年1月至2月重启[4] - 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叠加国庆长假前下游备货 现货市场存在阶段性好转可能[4] - 预期9月甲醇库存存在去化预期 高供应压力有望缓解 港口将从被动累库转向主动去库[4] 后续走势关键 - 市场需重点关注预期能否兑现 前期价格下跌已基本计价港口大幅累库预期[5] - MA2601合约因时间周期较长更多交易远期预期[5] - 若限气复产等预期兑现 市场或将迎来趋势性机会 若预期落空弱现实仍将主导价格走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