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资源安全

搜索文档
【石化化工交运】中国钾肥海运进口合同达成,持续关注钾肥行业——行业日报第78期(20250613)(赵乃迪/周家诺/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3 21:29
2025年中国钾肥海运进口合同 - 2025年印度钾肥进口大合同价格确定为349美元/吨,较去年上涨70美元/吨,涨幅25%,货量65万吨 [2] - 中国钾肥进口合同价格为346美元/吨CFR,折合60%含量氯化钾港口成本约2830元/吨(汇率7.18) [2] - 新合同将保障下半年及明年春季货源供应,提升钾肥供应链保障能力并支撑农业稳产增收 [2] 全球氯化钾供应链与战略资源安全 - 钾肥在植物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及抗病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3] - 俄乌冲突及欧美潜在制裁导致全球氯化钾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 [3] - 国家可能加强钾资源安全重视,钾肥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 [3] 2030年全球氯化钾需求展望 - 2030年全球氯化钾需求预计达8000-8500万吨,较2023年增长1200-1700万吨(CAGR 2.3%-3.2%) [4] - 中国为最大需求市场,2024年需求量约1750-1850万吨 [4] - 亚洲其他地区(不含中印)需求增速最高,2030年需求量较2020年增长37.4%-48.4%,达1250-1350万吨 [4]
石化化工交运行业日报第78期:中国钾肥海运进口合同达成,持续关注钾肥行业-20250613
光大证券· 2025-06-13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仓储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钾肥海运进口合同达成,6月4日印度钾肥进口大合同价格确定为349美元/吨,较去年上涨70美元/吨涨幅25%,6月12日中国钾肥进口谈判小组与迪拜公司达成合同价格为346美元/吨CFR,折合中国标准氯化钾60%含量港口成本约2830元/吨,新合同将保障货源供应 [1] - 全球氯化钾供应链存在不确定性,国家或将加强对钾等战略资源安全重视,钾肥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 [2] - 2030年全球氯化钾需求预计超8000万吨,2023 - 2030年CAGR约2.3% - 3.2%,中国是最大需求市场,亚洲其他地区增速较高,看好钾肥行业长期发展,推荐盐湖股份、藏格矿业,建议关注亚钾国际、东方铁塔 [3] - 投资建议包括持续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材料企业、地产链及龙头公司受益的农药化肥及民营大炼化板块、维生素及蛋氨酸板块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日化工品行情回顾 石油石化 - 炼化化纤产品中,布伦特原油最新价格71美元/桶,近一月均价66美元/桶,30日涨幅6.3%;WTI原油最新价格69美元/桶,近一月均价63美元/桶,30日涨幅8.6%等,各产品价格有不同变化及对应代表上市公司 [10] 基础化工 - 煤化工产品价格大多下跌,如环渤海动力煤秦皇岛(5500K)最新价格665元/吨,近一月均价670元/吨,30日跌幅0.7%等,各产品有对应代表上市公司 [15] - 化肥产品中复合肥、磷酸一铵等价格有不同变化,如复合肥最新价格3187元/吨,近一月均价3190元/吨,30日跌幅0.4%;农药产品中草甘膦、草铵膦等价格有不同变化,如草甘膦最新价格23900元/吨,近一月均价23638元/吨,30日涨幅1.9%,各产品有对应代表上市公司 [17][18] - 聚氨酯产品价格大多下跌,如纯MDI最新价格17350元/吨,近一月均价17843元/吨,30日跌幅1.4%,代表上市公司为万华化学等 [20] - 钛白粉产品中钛精矿价格持平,钛白粉价格下跌,海绵钛价格上涨,各产品有对应代表上市公司 [25] - 硅产品价格大多下跌,如金属硅最新价格8620元/吨,近一月均价8996元/吨,30日跌幅10.3%,各产品有对应代表上市公司 [37] - 饲料及添加剂产品中维生素A、维生素E等价格有不同变化,如维生素A最新价格68元/公斤,近一月均价70元/公斤,30日跌幅6.9%,各产品有对应代表上市公司 [42] 新材料 - 新能源材料产品价格大多下跌,如碳酸锂最新价格58533元/吨,近一月均价60264元/吨,30日跌幅9.8%,各产品有对应代表上市公司 [43] - 半导体材料产品中电子级双氧水G5级价格大幅下跌,电子级硫酸G5级价格持平,各产品有对应代表上市公司 [49]
部分战略金属价格分化,全产业链管控再加码,板块或迎价值重估
华夏时报· 2025-05-17 09:58
战略金属出口管制政策 - 国家多部门联合部署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加强镓、锗、锑、钨、中重稀土等战略矿产出口管制 避免非法外流并维护国家安全 [2] - 商务部表示将加强战略矿产全产业链管控 深化2024年以来对相关金属出口管制的新一轮落实举措 [3][5] - 出口管制政策是对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战略回应 旨在防止战略资源外流 降低关键技术被"卡脖子"风险 [5] 管制措施时间线 - 2023年7月起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 2024年8月起对锑实施管制 12月《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生效 [6] - 2025年2月起对钨、碲、铋、钼、铟实施管制 4月起对钐、钆等稀有金属实施管制 [6] - 12月3日起原则上禁止镓、锗、锑等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尤其禁止军事用途出口 [6] 价格影响 - 欧洲镝、铽产品价格4月以来飙升3倍 氧化镝达700-1000美元/公斤 氧化铽达2000-4000美元/千克 [6] - 国内外价差扩大至历史峰值 如锑价差达18万元/吨 国内市场价格因配额制仅上涨15%-20% [6] - 欧洲钨精矿价格从1月260-270美元/dmtu升至310-320美元/dmtu 创2017年11月以来新高 [7] 价格上涨原因 - 海外库存告急 日本电子企业铟库存仅能维持2-3个月生产 [7] - 中国海关查获多起稀土走私案件 如深圳查获6.8吨纯锑案值5070万元 [7] - 期货市场投机资本介入 伦敦金属交易所钨期货持仓量同比激增120% [7] 价格走势预测 - 短期价格可能呈现20%-50%涨幅 但夸张涨幅通常不超过2个月 [8] - 中期价格预计维持高位运行 2025-2030年保守预计年化20%涨幅 [8] - 长期钨价有望突破20万元/吨 国内锑价中枢上移至15-20万元/吨 海外可能维持30-50万元极端高位 [8] 行业影响 - 钨供给增速低于需求增速 上游受开采配额管控和环保监管影响 长期价格有支撑 [9] - 政策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虽占全球钨供应80%、铟供应50% 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9] - 管制政策实现三重突破:延伸国家安全边界、推动产业升级、构建资源-技术-市场战略闭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