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矿
搜索文档
特朗普出手截胡!中企谈妥百亿钨矿遭美企夺走,哈为何“转向”?
搜狐财经· 2025-11-09 13:04
地缘政治博弈事件 - 哈萨克斯坦将一座全球最具价值的未开发钨矿开发权从中国企业转向交由美国企业Cove Capital LLC主导开发,中国企业多年谈判成果化为乌有 [1][3]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亲自出马,绕过常规商业谈判程序,白宫向哈方开出技术转让、金融贷款、额外投资套餐并捆绑一个42亿美元的铁路基础设施合同 [5] - 在特朗普政府以选边站相逼下,Cove Capital LLC最终拿下70%控股权,哈国国企Tau-Ken Samruk保留30%,交易结果是赤裸裸的政治博弈 [7] 钨矿资源价值与战略意义 - 该哈萨克斯坦钨矿是全球储量第二、全球罕见的高品位矿区,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 [3] - 钨熔点高达3410℃,硬度堪比钻石,是工业界的钢牙和军事中的战争之牙,用于制造穿甲弹、导弹推进器、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领域 [7][9] - 美国国防部将钨列入关键战略物资,但美国钨矿产量几乎为零,冶炼技术严重依赖中国 [9] - 中国掌控全球80%的钨产量并拥有最完整的加工链,但本土高品位钨矿逐年减少,需向海外延伸资源触角 [9] 交易各方的战略考量 - 中国企业如江铜集团等曾计划以百亿人民币的代价将钨矿收入囊中,几乎已谈妥交易条款 [5] - 美国的目标是削弱中国在全球矿产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并为本国关键行业寻找资源保障 [11] - 哈萨克斯坦转向是地缘政治权衡,旨在平衡中俄影响力,扩展外交回旋空间,美方方案提供了技术转让、西方市场准入等战略溢价 [12][14] - 哈方担忧与中企绑定过深可能激怒美国而落入次级制裁黑名单,且国内亲西方利益集团在游说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14][16] 对行业与战略格局的启示 - 事件表明资源外交不能只靠资金和订单,更需要政治敏感度和战略弹性,中企出海需学会玩资金、技术、本地化、外交话语权的组合拳 [18] - 资源的政治化正在加速,美国在拉美抢锂、非洲抢钴、中亚抢钨,旨在重构全球资源版图 [18] - 全球博弈已从资本层面转向战略层面,谁控制资源谁就拥有未来产业的底牌 [20] - 关键矿产的争夺才刚开始,中国需要打造更具韧性的全球资源战略网络,胜利在于长线布局的耐力赛 [21]
美国和中亚5国举行峰会,目的是关键矿产合作,还签了备忘录
搜狐财经· 2025-11-07 19:21
峰会性质与安排 - 会议形式为美国与中亚五国的C5+1峰会 会场座位安排是美国代表坐在正位 中亚五国总统坐在对面 呈现出非平等的姿态 [1] 核心议题与战略意图 - 峰会核心议题是关键矿产合作 中亚五国拥有丰富的具有战略价值的关键矿产资源 [3] - 美国旨在通过峰会提升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并削弱其他国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4] - 美国在峰会前已与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签署关键矿产合作备忘录 此次将目标转向中亚地区 [3] 美国的具体要求 - 美国在会议上要求中亚五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4] - 美国要求中亚五国投资美国产业 [4] - 美国要求获得优先开发中亚矿产资源的权利 [4] 各国的合作立场与可行性 - 中亚五国从地理位置上看与中、俄、伊朗接壤 并紧邻阿富汗 其中的土库曼斯坦是永久中立国 [5] - 中亚五国不太可能同意对俄制裁 也缺乏资金对美国进行投资 矿产资源开发需要美方提供资金 [4] - 对中亚五国而言 与任何国家合作的核心原则是获取经济利益 它们有权与域外国家合作 同时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也难以拒绝参会 [7] - 合作备忘录仅代表意向 不等于必然实施 美国政策存在反复性 若没有实质性的资金支持 中亚国家可能仅保持表面合作 [9] 已取得的合作进展 - 美国与中亚面积最大的哈萨克斯坦签署了关键矿产合作谅解备忘录 特别提及钨矿合作 哈国总统与美方议员鲁比奥合影并见证文件签署 [8]
钨矿战略地位提升,矿业ETF(561330)午后大涨超3%,年内涨超有色
搜狐财经· 2025-10-29 13:32
钨市场行情与供需 - 近期钨市场开启涨势,黑钨精矿报价28.8万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上涨3000元/吨,APT报价42.5万元/吨,上涨7000元/吨,钨粉报价635元/克,上涨5元/克 [3] - 2025年1月至6月,中国钨消费合计3.59万金属吨,同比增长2.1%,其中原钨消费3.04万金属吨,同比增长2.5% [3] - 国内钨价因需求增长、矿山安全生产及环保督察导致矿端供需紧张,可用库存已被消耗,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产能释放仍需时间,短期内供需缺口或加剧 [3] 矿业ETF表现与指数特征 - 矿业ETF(561330)午后大涨超3%,年内涨幅超84%,其跟踪指数相比中证有色指数年内超额收益近10% [1][4] - 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指数成分股数量为37只,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57.34%,高于中证有色指数的48.32%,龙头更集中 [4] - 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指数中“黄金+铜+稀土”合计权重占比56.2%,高于中证有色指数的52.5%,对热门板块催化更敏感 [6] 宏观环境与铜市场前景 - 美国9月核心CPI低于预期,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有色商品价格,中美经贸磋商成果良好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利多有色板块 [10] - 2025年全球铜矿增产不及预期,矿山干扰事件频发,SMM预计2025年全球铜精矿硫化矿产量为1948万金属吨,同比减量22万金属吨 [10] - 铜需求受新能源汽车、AI算力中心、电网投资等推动快速增长,供给相对刚性,铜价中枢有望持续抬高 [10] 矿业ETF产品概况 - 矿业ETF(561330)当前规模为7.84亿元,在同类指数下ETF产品中规模位居首位,流动性占优 [11]
采矿业投资连续4年增长 主要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
经济日报· 2025-10-29 10:46
地质勘查投入与发现 - 2024年投入地质勘查资金1159.94亿元,连续4年实现正增长 [1] - 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 [1] -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9处、锂矿8处、金矿8处和铁矿8处 [1]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2]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 - 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的新层系、新区带和新类型取得多项油气矿产重大突破 [1] - 非油气矿产方面,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资源量大幅增长 [1] - 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 [1] - “十四五”期间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深层煤层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2]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接近过去10年新增总和 [2] - 新增油气储量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2] 采矿业生产与投资 - 2024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连续4年增长 [1] - 10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 [1] - 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1] 矿业绿色发展与管理改革 - 2024年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完善标准规范,健全名录管理 [2] - 发布实施了125个矿种的“三率”标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国际领先 [2] - 完善矿区生态修复激励约束法律制度体系,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区生态修复 [2] -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围绕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等作出创新性制度规定 [3] - 深化矿业权市场化配置,持续优化外商投资导向 [3] 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 2024年发布实施了矿产资源领域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85项 [3] - 深地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实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3] - 加强矿产资源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矿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3]
矿产资源报告发布 主要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
经济日报· 2025-10-28 08:06
投资与增长 - 2024年地质勘查资金投入达1159.94亿元,连续4年实现正增长 [1] - 2024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连续4年增长 [1]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2] 勘探成果与资源发现 - 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 [1] - 新发现矿产地中,普通萤石、锂矿、金矿和铁矿各发现9处、8处、8处和8处,排名靠前 [1] - “十四五”期间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2] -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接近过去10年新增总和 [2] 矿产产量与供应 - 2024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1] - 新增油气储量支撑保障国内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2] 战略矿产与技术进步 - 战略性矿产如锂矿、锆矿、稀土等找矿取得进展,钨矿、钼矿等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 [1] - 2024年发布实施矿产资源领域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85项,深地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实施 [3] - 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3] 政策与行业改革 - 新《矿产资源法》围绕保障资源安全、维护矿业权人权益、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等作出创新性规定 [3] - 有关部门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引领,深化矿业权市场化配置,持续优化外商投资导向 [3]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实践 - 2024年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完善标准规范,健全名录管理 [2] - 发布实施125个矿种的“三率”标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国际领先 [2] - 完善矿区生态修复激励约束法律制度体系,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区生态修复 [2]
中美在哈国“钨矿争夺战“,特朗普用了私企不敢用的招
搜狐财经· 2025-10-26 17:03
地缘政治与战略资源争夺 - 特朗普政府直接介入帮助美国科夫哈萨克资本集团争夺哈萨克斯坦上凯拉克廷矿和北卡特帕尔矿的开发权 这两个钨矿总储量达130万吨 可满足全球30至40年需求 价值数十亿美元[1] - 美国政府将该项目定性为国家安全工程 考虑提供贷款支持但不获取股权 以政府信用背书帮助美国公司竞争[3] - 中国在竞争中优势明显 其国有企业报价高于市场水平 并已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稀土合作 拥有优先使用的跨境运输网络[3][4] 钨矿的战略重要性与市场格局 - 钨是美军关键战略物资 用于穿甲弹 F-35战斗机雷达和导弹红外系统等1900多种武器系统 美国国防部将其列为关键物资[1] - 中国在全球钨精矿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 产量占比达80% 美国对锑的供应缺口高达81% 严重依赖进口[1] - 中国于今年2月将25种钨产品纳入出口管制 直接影响美国海军91 6%的武器供应链[3] 全球供应链重构举措 - 美国通过C5+1机制向中亚投资10亿美元用于矿产融资 并与欧盟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 旨在构建去中国化的供应链[4] - 特朗普政府与澳大利亚签署价值850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 旨在简化矿山许可和提高产量 以应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垄断[6] - 中国利用全产业链能力 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26亿美元矿产项目 俄罗斯则依靠地缘优势控制塔吉克斯坦的锑矿并与中亚联合探矿[4] 哈萨克斯坦的立场与大国博弈策略 - 哈萨克斯坦采取平衡策略 一方面接受美国投资以弥补石油领域下滑 另一方面不愿得罪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4] - 美国在7月初对哈萨克斯坦发出关税威胁 警告若不签署协议将加征25%关税 哈方回应称此举可能将其推向中俄一方[6] - 哈萨克斯坦自身存在技术和资金缺口 需要外来投资 美国承诺在当地建设加工厂 矿产优先供应美国国防 并让哈国分享利润[3]
特朗普通告全球,刚拿下稀土大单,又要开第二枪,中国被做局
搜狐财经· 2025-10-26 14:47
美澳关键矿产合作协议 - 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一项金额高达85亿美元的重大矿产协议 [1] - 协议旨在使美国在一年内获得足量甚至过剩的关键矿产和稀土资源 [1] - 美澳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投资超过10亿美元启动首批合作项目 重点是在澳大利亚西部建设一座年产100吨镓的精炼厂 [3] - 澳大利亚总理表示该协议将两国经济和安全合作推向新高度 未来部分项目将邀请日本企业加入 [3] 美国全球矿产资源争夺战略 - 美国白宫正设法确保美国公司能争夺哈萨克斯坦一个重要钨矿 甚至考虑通过政府贷款直接资助竞标公司 [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表示正与澳大利亚等盟友商讨措施 以减少全球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5] 稀土资源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元素是现代科技产业的基础 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 F-35战斗机 5G基站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5] - 中国近期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 特别是对含稀土成分的磁体和微量稀土加工品的出口管理 [5]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 - 中国提供全球超过95%的稀土产量 并占据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 [7] - 中国在稀土精炼方面掌握关键技术 其优势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短期内其他国家难以超越 [7] - 尽管澳大利亚拥有丰富锂矿资源 但超过90%的澳大利亚锂矿需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7] 美澳稀土合作面临的挑战 - 专家对美澳稀土协议的实际效果表示怀疑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指出短期内无法解决稀土供应问题 [7] - 建立完整的稀土生产能力澳大利亚可能需要至少10年 并面临技术 人才 环境等多方面挑战 [7] - 美国能源部估算建立全新稀土供应链需长达十年时间和约3000亿美元投资 仅环保评估就可能需几年 [7] - 美国在稀土分离 精炼 磁体制造等领域存在技术和工人短缺 短期内无法重建完整产业链 [10] 协议背后的政治动机与前景 - 分析认为特朗普高调宣传协议更多是为展示对华强硬态度 而非关注产业链实际建成 [10] - 由于美国两党立场常变 特朗普推动的项目未必能在拜登政府下继续推进 民主党议员可能拖延或阻止计划 [10] - 澳大利亚稀土储量全球第四且近年产量提升 但特朗普推动的稀土计划可能仅是打造“备胎” 即便花费数倍高价推动本土生产 过程也将非常漫长 [10]
80%产量垄断被破?美中在哈萨克斯坦钨矿开采权上展开竞标战
搜狐财经· 2025-10-25 08:45
文章核心观点 - 哈萨克斯坦两座钨矿的开发权竞争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中美两国围绕关键战略资源供应链的国家级战略博弈 [1] - 美国旨在通过直接介入建立一条独立于中国的钨供应线,而中国则致力于维护其在全球钨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和战略资源控制权 [3][5][7][8][10] - 此次竞标反映了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争夺的新趋势,即资源分配逻辑从市场主导转向战略博弈,对未来全球产业链和地缘政治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19][21][24][26] 美国战略与行动 - 美国商务部长亲自带队介入竞标,将钨矿开发提升至国家安全高度,表明其国家级的战略意图 [3][5] - 美国企业提出的方案要求独立运营并在哈萨克斯坦当地完成矿石加工,旨在建立不依赖中国的完整供应链 [3][5] - 美国官方金融机构为关键矿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动用了从政治到金融等多方面资源 [5] 中国战略与行动 - 中国企业在美国参与竞标后立即跟进,并开出更优厚条件,核心目标是守住其在钨资源领域的战略主导权 [8][10] - 中国拥有全球钨产业主导力量,包括成熟的加工技术、产业链配套,以及长期在中亚地区积累的地缘政治和产业合作经验 [10][13] - 此次竞争关乎产业格局,若美国成功切入中亚资源,可能导致全球钨产业格局洗牌,是中国必须防范的风险点 [10][12] 哈萨克斯坦的立场与策略 - 哈萨克斯坦作为资源拥有者处于微妙位置,试图在中美竞逐中采取平衡策略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15][17] - 哈萨克斯坦政府可能倾向于采用合资模式,自身控股,以引入资金技术的同时保持资源主导权 [17] - 哈萨克斯坦面临在外交和商业双重博弈中保持平衡,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方且不被边缘化的考验 [17][19] 全球关键资源竞争趋势 - 以钨为代表的关键矿产资源正成为国家战略竞争新焦点,其配置逻辑从市场思维转向战略安全思维 [19][21][26] - 涉及军工、能源、芯片等关键领域的原材料被多国列入“安全清单”,未来类似竞争将扩展至锂、钴、稀土等资源 [21] - 资源丰富但技术资金不足的国家面临机遇与风险,需谨慎处理以在推动工业升级的同时保持自主性 [23]
刚拿下稀土大单,特朗普又要开第二枪,全球收到通告,东方被做局
搜狐财经· 2025-10-25 02:11
美国稀土供应链战略 - 美国政府宣布与澳大利亚达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稀土供应协议 [1] - 美国政府正策划以政府贷款形式支持美国企业竞标哈萨克斯坦大型钨矿,试图击败中国企业 [1] - 美国构建的供应链计划主要依赖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矿产开采阶段,但这些国家不具备稀土精炼能力 [7]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在稀土产业的优势地位不仅依赖丰富矿产资源,更在于掌握先进的稀土提炼技术 [5] - 澳大利亚开采的稀土矿石仍需运往中国进行精炼,缺少中国环节则稀土矿石无法转化为可用材料 [7] - 中国推出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引发美国焦虑,凸显稀土成品生产能力是关键 [5] 美国战略面临的挑战 - 美国国内政治复杂性为稀土合作增添不确定性,两党分歧可能阻碍合作推进 [7] - 美国试图构建“去中国化”稀土产业链,但自身缺乏独立构建完整产业链的能力 [7] - 美国以政府之力干预市场竞标钨矿,与其此前指责中国干预市场的立场形成双标 [3]
刚拿下澳大利亚稀土大单,特朗普又要开第二枪,我国被做局?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17
美国资源战略行动 - 特朗普政府高调推动与澳大利亚的稀土采购协议,旨在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打造“干净供应链” [2][4] - 美国提供政府贷款支持本国企业获取哈萨克斯坦的钨矿项目,目标涉及高端制造、军工及航空领域 [8][10] - 这些行动被视为美国试图在资源领域绕开中国制造,进行“资源博弈”的政治和战略举措 [2][12] 美国战略的局限性 - 美国从澳大利亚采购的是稀土矿石而非成品,澳大利亚缺乏精炼加工能力,大部分稀土矿仍需送至中国进行精细提纯 [4][6] - 美国在稀土和钨的提炼加工环节存在技术短板,缺乏将矿石转化为高端材料所需的完整技术链和产业链 [6][8][10] - 从哈萨克斯坦获取钨矿面临成本高、周期长、技术不到位等挑战,加工环节可能仍依赖中国 [10][16] 中国的产业优势 - 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从采矿、选矿、提炼到高端应用的完整技术闭环和产业链,这是几十年技术积累和投入的结果 [6][14] - 全球钨深加工能力最强的国家是中国,其钨深加工产品出口占全球大头,掌握核心技术和完整产业链 [10][14] - 国际大厂如苹果、特斯拉均在中国设立稀土加工或配套基地,依赖中国的技术和效率 [14] 全球资源竞争格局 -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国际合作采取“共建共赢”思路,与非洲、东南亚、拉美国家合作进行基础建设和产业链开发 [16] - 中国近期提升稀土产业链的监管和环保要求,表明其正从“卖矿”向“卖技术”、“卖产品”的战略方向迈进 [14][16] - 真正的产业竞争取决于技术积累、系统建设和长期投入,而非政治合同,中国凭借链条全、技术深、效率高保持优势 [1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