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保密

搜索文档
日韩电池,难逃“二八定律”
投中网· 2025-08-13 12:09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504.4GWh,同比增长37.3% [6][7] - 中国企业在TOP10中占据六席,装机总量347GWh,市场份额达68.8%,同比提升4% [8] - 韩系三巨头(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和松下四家装机总量101.6GWh,市场份额合计20.1%,同比下降6.1% [8][10] 主要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装机量190.9GWh,市场份额37.9%,同比增长37.9% [7] - 比亚迪装机量89.9GWh,市场份额17.8%,同比增长58.4% [7][10] - LG新能源装机量47.2GWh,市场份额9.4%,同比增长仅4.4% [7][13] - 三星SDI装机量16.0GWh,市场份额3.2%,同比下滑8.0% [7][14] - SK On装机量19.6GWh,市场份额3.9%,同比增长10.7% [7][14] - 松下装机量18.8GWh,市场份额3.7%,同比增长14.4% [7][18] 技术路线与竞争态势 - 磷酸铁锂电池全球占比从2020年不足20%升至2025年7月的78% [17] - 韩系企业因押注三元锂电池错失技术转型,LG新能源波兰工厂磷酸铁锂电池良品率仅70% [17] - 中国商务部将磷酸铁锂制备技术列入限制出口目录 [21] - 韩企开启"挖人"模式,LG新能源引入中国捷威动力200人团队 [23] 企业经营动态 - LG新能源压缩30%年度资本投资,退出印尼84.5亿美元项目,追加17亿美元投资合资工厂 [20] - 三星SDI预计2025年运营亏损3980亿韩元(约20.6亿人民币) [14] - SK On 2024年亏损1.127万亿韩元(约17.97亿人民币),2025年预计亏损扩大至3.4亿美元(约24.4亿人民币) [14] - 松下推迟美国第三工厂建设,专注堪萨斯州30GWh工厂 [20]
中国稀土行业人事变动频繁,核心人员离职为哪般?国家已出手!
搜狐财经· 2025-06-28 15:14
稀土行业人才流失问题 - 稀土行业出现多名核心人员陆续离职现象,这些人员掌握大量机密技术资料[2] - 人员离职已从普通跳槽演变为行业警示信号,涉及高管和技术专家等关键人才[4] - 核心人才被视为"活的稀土",其掌握的工艺技术价值远超矿产资源本身[6] 技术泄密案例与后果 - 南方某稀土集团副总曾将整套提纯工艺出售给国外竞争对手,导致国家几十年技术优势被抹平[8][9] - 技术泄密造成的损失无法用金钱衡量,涉及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结晶[9] - 单个关键人才流失的破坏力远超百吨矿石走私,可能动摇国家产业根基[11] 中国稀土技术发展历程 - 上世纪中国虽拥有丰富稀土资源但缺乏提纯技术,被迫低价出口原料高价进口成品[13] - 徐光宪院士1972年创立"串级萃取理论",攻克高纯度稀土分离难题[15] - 该技术使中国稀土产量在1990年跃居世界第一,导致全球稀土价格下降70%[17] 人才保护措施 - 对核心岗位人员实施离职后3-5年境外同业任职禁令[21] - 关键技术人员子女出国留学需提前报备,防范境外势力渗透[21] - 考虑为关键人员配备定位系统,加强物理安全保障[21] - 核心人员家属出国审批程序大幅收紧[22] 技术保护机制 - 采用区块链技术为技术文件创建不可篡改的数字追踪记录[24] - 部署电子水印系统实时监控文件流向,境外出现立即报警[26] - 2024年出台《稀土管理条例》和修订《反间谍法》强化法律保障[26] 行业影响 - 稀土永磁板块出现明显波动,6位基金经理同期发生任职变动[29] - 中国稀土副总经理廖春生等高管近期辞职引发市场关注[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