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仲恺科技特派员直播助农,汕尾陶河荔枝俏销云端
南方农村报· 2025-06-29 18:30
活动概况 - 汕尾市海丰县陶河镇举办荔枝丰收季暨农特产品推介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展销"双轨模式推动荔枝销售 [2][3][4]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深圳龙岗驻镇帮扶工作队参与活动,通过直播带货形式推介陶河荔枝 [3][6] - 直播团队在荔枝林间搭建直播间,结合品种特性、种植故事和文化内涵进行沉浸式展示,强调产品新鲜度与冷链运输保障 [6][7][8][9] 产业规模与销售成果 - 陶河镇拥有6400亩荔枝果园,涵盖桂味、妃子笑等十余品种,预计年产值超6000万元 [13] - 活动促成汕尾市乐陶陶农旅公司与科来蔬果种养场签订购销协议,稳定农户销路 [14][15] - 线上直播带动线下销售同步增长,展销区展示丝苗米、莲藕、铁皮石斛等20余类农产品吸引采购商 [11][12] 乡村振兴创新模式 - 科技特派员团队构建"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人才反哺"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17][18] - 开发番薯叶系列文创产品(含吉祥物IP、明信片等)及预制菜品,实现农产品向文化商品升级 [19][20] - 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平台,组织学生参与产业调研和直播实践,形成产教融合生态 [21][22] 未来规划 - 团队计划持续探索助农新路径,为陶河镇特色农产品销售提供科技支持 [23][24]
省农信联社:“慧农通”助力数字化方案 赋能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齐鲁晚报· 2025-06-25 23:13
核心观点 -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慧农通"产品获评"好品金融——数字金融"产品,成为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乡村振兴的标杆实践 [1] - "慧农通"通过数字化赋能农产品交易全链条,打通农户与收购商的金融堵点 [1] - 该产品实现了从"手工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跨越,做到交易可追溯、结算零时差、风控智能化 [2] - 平台已覆盖全省140万用户,累计交易48万笔、28亿元,为收购双方节省了手续费和运营成本 [5] 产品创新 - 以手机银行为入口构建农产品线上收购服务闭环,支持农户一键生成专属收款码,收购商可扫码下单、批量结算 [3] - 提供"支付+管理+融资"一体化服务,包括政务信息、进销存管理、贷款授信等功能 [3] - 无设备投入、零交易手续费,推动农商银行服务从"人力帮工"转向"数字赋能" [3] - 新增微信便捷入口、智能交易撮合等多元化服务,强化金融科技应用 [4] 解决痛点 - 破解农产品交易中结算效率低、缺少专用工具等痛点,如"白条"频发、赊账模式普遍等问题 [2] - 缩短结算时间,避免业务纠纷,从田间地头到数字云端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5] - 通过推广电子支付和数字化交易,大幅减少传统现金和凭证印制、运输等环节的能源消耗 [4] 社会效益 - 显著降低碳排放,助力实现绿色金融目标 [4] - 系统积累的海量交易流水数据为涉农贷款提供精准征信支撑,提升贷款审批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4] - 推动农产品销售全链条标准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4] - 是山东金融系统深化服务实体经济的缩影,彰显了以场景化服务破解"三农"难题的担当 [5]
科技助力让“三夏”插上“智慧的翅膀” 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央视网· 2025-06-19 10:43
小麦机收进度与效率 - 截至6月18日全国小麦收获进度达96% 标志着"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1] - 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已圆满收官 总体进度比常年快2到3天 [1] - 国产9~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主力机型 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 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3] - 安徽累计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6万台 高峰期日收获小麦超700万亩 进度较去年提前3天 [3] 农机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 - 河南推动"耕、种、管、收"全流程数字化 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数字平台实时监控农机上线情况、分布及运行轨迹 [5] - 山东组织28万名农机手和技术人员参与作业 烟台莱州投入318台携带智能终端和北斗导航的智慧农机 [5] - 江苏镇江使用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覆膜一体机 当地供电部门安装约1万套新型农业接电箱支持农机充电 [13] 减损增产与产量提升 - 河北投入低损高效小麦联合收割机2.7万台 比去年增加1820台 预计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7] - 青岛即墨区小麦亩产达1400-1500斤 比去年增长20%左右 [8] 夏种夏管进展与技术应用 - 湖南益阳135.3万亩中稻播栽进入尾声 通过集中育秧和合理密植使每亩田平均苗数增加10% [9] - 江西南昌中稻播栽进度超70% 使用水稻精量直播机械使每亩种子成本降低10% 出苗率和结实率显著提升 [11] - 山东临沂采用"土地托管"形式集约化管理2700多亩玉米播种土地 [15] 气象与农事建议 - 中央气象台提示夏种区需利用6月18日至20日降水后的有利墒情加快播种 已播种地区需查苗补苗 降水强度大地区需防范渍涝 [17]
“智慧田”增产有良方
齐鲁晚报网· 2025-06-12 09:15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潍柴雷沃无人农场采用搭载北斗导航和AI视觉系统的12公斤喂入量雷沃谷神收割机 实现自主收割作业 驾驶室无人操作 [1] - 收割机通过实时监测损失率 杂余率 破碎率 动态调整割台 滚筒 筛板参数 误差极小的笔直收割路径 [1] - AI大模型首次应用于"三夏"作业 包括作物 养分 灌溉 灾害4个模型 打通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与智能农机 [1] 产量预测与作业优化 - AI大模型整合遥感 气象数据 预测小麦产量分布 预估亩产600至650公斤 自动生成最优收获方案 [2] - 收割机根据产量分布自动调整作业速度 高产区域降低速度并增大风机滚轮脱粒清选动力 降低机械损耗 [2] - 无人机巡田数据与产量数据结合 生成变量作业处方图 为不同区域定制差异化水肥方案 [2] 农田监测与管理 - 淄博禾丰种业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200余个田间传感器及气象站实时回传32项环境数据 [3] - AI算法提前72小时预测病虫害发生概率 自动生成全周期栽培方案 包含播期 密度 水肥管理等内容 [3] - 无人机航拍图以红黄绿三色标注麦田成熟度 实时掌握几千亩麦苗长势 [3] 智能农机与仓储 - 胶州农机服务队加装防缠草装置 智能农机作业效率明显提升 [3] - 麦粒存储筒仓配备18个测温传感器 智能通风系统在仓温超过28℃时自动启动 控制粮堆温度 [3] - 多光谱相机与激光雷达协同作业 构建农田三维高程模型 实时传输麦苗株高 亩穗数 穗粒数等指标 [2]
“田管家”上手 增产又增收
辽宁日报· 2025-05-09 09:04
公司业务发展 - 海城万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代耕代种服务已有12年历史,服务面积从最初的800余亩增长至现在的2.3万亩[1] - 公司通过辽宁万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业务扩展至东北三省及陕西等地,去年托管服务面积达30.6万亩,今年签约面积超35万亩[2] - 公司采用"田管家"模式,通过专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产量,2013年启动宽窄行密植技术使保苗亩株数从3500株提升至4500株[1]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公司率先实施叶面肥作业,使托管农田亩产提高100至200公斤[1] - 辽宁万盈建立"云服务"数字中心,可记录每块地的233项信息,农户可通过手机查看播种、施肥等全流程细节[2] - 数字化技术实现前端数据精准化,使生产端物料准备更加精细[2] 行业动态 - 辽宁省今年组织3.1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农机检修和机手培训[3] - 全省春耕主要农资商品总需求量约327.9万吨,各地正推动服务主体与农资公司对接[3] - 政府计划持续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推动粮食单产提升技术应用[3] 运营模式 - 农机手需经过十次培训、十次考试、一次检修和一次拉练才能上岗[1] - 作业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包括检查垄距、株距、下种深度等50米试播流程[1] - 托管模式解决土地分散问题,实现片区化统一管理,提升作业效益[2] 市场影响 - 2014-2015年公司托管农田大面积实现"吨粮田",带动农户增收并促进业务快速增长[2] - 典型合作农户将300亩土地托管后,解决了出苗不齐和倒伏等问题[2] - 公司经验已在辽宁省内形成示范效应,被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推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