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资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联易融科技-W(09959)涨超22% “AI+产业金融”双轮驱动 未来12个月回购不少于8000万美金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0:16
股价表现 - 联易融科技-W(09959)股价大涨22.32%至2.74港元 创逾两年新高 成交额达1.1亿港元 [1] 2025年中期业绩 - 上半年供应链资产服务规模达2036亿元 总收入和收益为3.7亿元 [1] -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新增244家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 客户总量达1352家 较2024年增长22% [1] - 累计助力超38万家中小微企业享受数字普惠金融科技服务 [1] 技术战略布局 - 公司采用"AI+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战略 通过并购拓宽产品矩阵 [1] - 已建立全栈式AI技术矩阵 接入DeepSeek和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 [1] - 深度融合自有供应链金融场景知识图谱与多维数据 加速推进垂直大模型LDP-GPT升级迭代 [1] 全球贸易金融创新 - 上半年推出以数字贸易代币DTT和贸易金融资产代币化ABT为核心的"稳定币+"创新解决方案 [2] - 前瞻性布局基于合规稳定币的全球供应链金融应用与场景 [2]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不少于8000万美金的股份回购 [2]
联易融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未来12个月回购不少于8000万美金
智通财经· 2025-08-26 19:50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上半年供应链资产服务规模达2036亿元人民币 总收入和收益为3.7亿元人民币 [1] - 现金储备54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底增加3亿元人民币 经营费用下降 [1] - 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总量达1352家 较2024年增长22% 新增客户244家 [1][3] - 客户留存率从96%提升至99% [3] - 累计助力超38万家中小微企业获得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1][7] 业务板块表现 - 多级流转云处理资产13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4% [2] - ABS云业务处理供应链资产96亿元人民币 实现大幅增长 [2] - e链云业务处理供应链资产260亿元人民币 [2] - 跨境云资产服务规模与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6] 技术创新与AI布局 - 推出智能体"蜂联AI" 升级智能贸易审单和智能登记应用 [4] - 在超过30家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完成SaaS或本地化部署 包括渣打银行 [4] - 接入DeepSeek和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 升级自有垂直大模型LDP-GPT [4] - 战略并购拜特科技 拓宽产融司库矩阵解决方案 [4][5]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实施Go Early和Go Deep双引擎战略 [6] - Go Early聚合全球12家平台资源 助力超1100家中小商户获得数字化融资服务 [6] - 在英国和美国设立区域运营中心 构建多边贸易走廊端到端服务网络 [6] 数字资产与区块链创新 - 全面启动全球贸易金融数字资产化战略 推出DTT和ABT为核心的"稳定币+"解决方案 [1][8] - 2019年推进全球化 2020年获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成立绿联数字银行 [9] - 2023年参与Project Dynamo首创可编程数字贸易代币DTT [9] - 同年参与Project Guardian完成业内首笔贸易资产代币化产品发行 [9] ESG与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供应链资产规模突破29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7% [7] - 中小微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仅为2.86% [7] - 获得华证与商道融绿ESG"A"评级 位列软件行业前10% [7] - 荣获"2025中国最杰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企业"等称号 [7] 战略规划与股东回报 - 未来12个月内进行不少于8000万美元股份回购 [1][11] - 聚焦AI+产业金融、战略并购及数字资产三大核心战略 [11] - 积极探索与全球合规稳定币发行方在供应链金融场景的创新应用 [10]
联易融2025年中期业绩:资产服务规模达2036亿元,启动全球贸易金融数字资产化战略
格隆汇· 2025-08-26 18:5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供应链资产服务规模达2036亿元人民币[1] - 总收入和收益为3.7亿元人民币[1] - 现金储备达54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底增加3亿元[1] - 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总量达1352家 较2024年增长22%[1][4] - 累计服务超38万家中小微企业[1] 业务板块分析 - 多级流转云业务处理资产13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4%[3] - ABS云业务处理供应链资产96亿元人民币 实现大幅增长[3] - e链云业务处理供应链资产260亿元人民币[3] - 客户整体留存率从96%提升至99%[4] 技术创新布局 - 推出智能体"蜂联AI" 已完成30家以上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部署[6] - 战略并购拜特科技 拓展产融司库矩阵解决方案[6][7] - 构建全栈式AI技术矩阵 整合DeepSeek和通义千问等大模型[6] - 推进自有垂直大模型LDP-GPT升级迭代[6] 国际化发展 - 跨境云资产服务规模与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9] - "Go Early"战略聚合12家全球平台资源 服务超1100家中小商户[9] - "Go Deep"战略为中国出海企业打造全链路智能供应链融资体系[9] - 在英国及美国设立区域运营中心 覆盖欧美核心市场[9] 数字资产战略 - 全面启动全球贸易金融数字资产化战略[11][12] - 推出数字贸易代币DTT和资产代币化ABT为核心的"稳定币+"解决方案[1][13] - 参与Project Dynamo和Project Guardian项目 完成首笔贸易资产代币化发行[13] - 在新加坡推进DTT合规化发行 在香港拓展稳定币+解决方案[14] 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供应链资产规模突破29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7%[9] - 中小微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仅为2.86%[10] - 获得万得ESG"A"评级 稳居软件行业前10%[10] - 荣获"2025中国最杰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企业"称号[10] 战略规划 - 围绕"AI+产业金融"、战略并购及数字资产三大核心战略[15] - 承诺未来12个月内进行不少于8000万美元股份回购[1][15] - 深化跨境金融数字服务能力 持有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13] - 构建覆盖企业级数字资产安全托管、跨境支付清算的数字资产基础设施[12]
贝瑞基因携手京北方、国富量子,开启医疗大健康资产代币化新纪元
新财富· 2025-08-26 16:05
合作概况 - 公司与京北方(002987.SZ)、国富量子(00290.HK)达成合作 共同推进医疗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通过数字资产化在多场景试行RWA应用探索[1] - 合作以三代HiFi测序技术、GENOisi™智能体等核心技术为基础 旨在重塑全球基因诊断资产价值链并寻求资产价值最大化[1] 技术优势 - 公司率先开启三代HiFi测序技术临床转化并实现多产品落地 构建覆盖生育健康、遗传病检测等多领域的解决方案[2] - 自研GENOisi™智能体通过AI算法与测序数据深度融合 能高效精准解决复杂基因病诊断问题并大幅提升诊断效率[2] 资产数字化路径 - 以三代HiFi测序产线稳定收益和GENOisi™智能体技术服务收入作为底层资产 进行数字确权探索和RWA代币化探索[4] - 项目包含AI智能体新型数字化资产形式 通过代币化实现技术价值量化 加速技术与资本融合[4] 合作价值 - 京北方-国富量子联合体将推动数据资产确权落地和RWA代币发行 吸引科研机构及药企等潜在投资者[4] - 合作提升医疗健康企业的数据确权能力、资产流动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 打破传统数据孤岛促进跨机构协作[4][5] - 推动医疗健康特殊资产在技术层面实现数据确权标准化 促进数据价值深度释放和精准医疗普及[4][5]
渣打香港上半年收入增26%,高管:香港经济较半年前更乐观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2:4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上升26%达到约28亿美元 [1] - 未计减值及税项前的经营溢利同比增加41%达到约16亿美元 [1] - 除税前基本溢利同比上升近四成达到约14亿美元 [1] - 信贷减值支出同比上升79%但贷款组合信贷质量保持稳健 [1] 业务板块表现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两成 主要受财富方案产品增长和存款增长带动 [1]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7% 主要受交易需求强劲推动 [1] - 两大主要业务上半年收入和溢利均创新高 [1] 市场表现 - 香港继续成为渣打集团收入和溢利贡献最大的市场 [1] - 香港地区收入和溢利均创新高 [1] 未来战略 - 将专注跨境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 [3] - 数字资产化将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3] 行业环境 - 香港第二季度GDP预估增长率为3.1% [3] - 香港经济较6个月前乐观 但各行业表现不一 [3] - 金融市场活跃 内地资金流入利好香港股市和IPO市场 [3]
关税重压撕裂利润幻象,Lululemon股价暴跌逾两成
搜狐财经· 2025-06-07 11:10
公司表现 - 公司股价在2025年6月5日美股盘后交易中暴跌23%,从每股330美元跌至256美元,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 [1] - 当季财报显示销售与盈利双双不及预期,美洲市场可比销售额下滑尤为显著 [3] - 管理层试图通过温和涨价对冲成本,但市场对其消费力枯竭持冷眼旁观态度 [3] - 公司面临销售乏力与运营成本飙升的双重压力,高估值泡沫被快速戳破 [1] 行业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30%关税,其他亚洲国家商品追加10%关税,严重依赖亚洲供应链的服装品牌成本结构直接推高 [3] - 从耐克、阿迪达斯到Under Armour,全球服装零售板块在2025年遭遇不同程度的业绩收缩与市场动荡 [6] - 生成式AI与元宇宙热潮对传统线下品牌价值形成挤压,品牌面临数字资产化的战略焦虑 [6] - 服装业成为贸易保守主义打击的低科技目标,缺乏核心技术壁垒与产业安全议价能力 [6] 供应链挑战 - 特朗普贸易政策扩大至整个亚洲低成本制造体系,打乱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口的完整链条 [5] - 通过越南、孟加拉等中转国规避关税的策略失效,品牌商被迫重新评估全球生产分布 [5] - 全球制造成本高企,重新迁移工厂将面临成本定时炸弹 [5] 宏观环境与估值 - 高估值消费品牌在宏观环境反转中表现脆弱,依赖高价不敏感客户的估值模式受到挑战 [5] - 消费信心疲软、信用卡违约上升、美国家庭可支配收入缩水,核心客户出现退订、等待打折、转投替代品行为 [5] - 品牌光环无法对抗宏观冷风,依赖情绪价值和品牌幻想的估值模式在衰退阴云中被反噬 [5] 政策与战略调整 - 全球化红利退潮,政策风险成为品牌命运的最大变量 [8] - 公司需从去中国化供应链转向去高端化品牌战略,应对不可预测的宏观风暴 [8] - 特朗普关税加码是对亚洲制造的制度排斥,也是对美国本土企业的隐形税收 [8] - 依赖全球分工体系的品牌需重新评估供应链+品牌+故事的护城河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