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科技

搜索文档
联易融科技20250604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联易融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表现**:2024 年服务资产规模达 4112 亿元,同比增长 28%,市场份额 21.1% 位居行业第一;营收 10.3 亿元,同比增长 19%;毛利率提升至 70%,毛利额增长 36% [2][3] - **市场地位**:2020 - 2024 年连续五年服务资产规模排名行业第一 [3] - **股东结构**:腾讯持股 15%,渣打银行、中信资本等战略股东持股超 5%,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整体持股约 25% [6] - **业务板块** - **核心企业云**:帮助核心企业打造一站式综合产业链融资平台,2024 年增长 34%,多级流转业务占比超 60%,同比增长 52% [7] - **金融机构云**:围绕金融机构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交易量翻倍增长,风联 AI agent 产品 2024 年收入贡献超 2000 万元 [8] - **跨境云**: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在多地设办事处,成立合资公司、参股数字银行,开展数字代币项目 [9] - **区块链布局** - **底层技术**:2016 年开始布局,2017 年自主研发底层链 Be Trust [12] - **核心产品**:数字贸易代币平台(DTT)和贸易金融资产代币化平台(ABT) [14] - **合作项目**:参与 Project Dynamo、Project Guardian 等项目 [4][13] - **稳定币业务** - **发展前景**:稳定币发展前景良好,不同规范转化会形成新服务机会 [25] - **对业务影响**:稳定币生态发展将带来增量市场,但规模无法定论 [23] - **业务进展**:子公司正在推进稳定币发行牌照申请,但无法确认进展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供应链金融角色**:连接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间接服务超 30 万家小微企业,客户留存率 2025 年一季度达 99% [5] - **账面情况**:账面现金储备 51 亿元,市净率 0.3 倍,处于明显低估状态 [3] - **AI 应用**:开发 AI DocChat 产品,为银行提供 AI 服务,未来有望应用到区块链场景提高效率 [19] - **资产筛选**:筛选适合代币化的 RWA 资产将聚焦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领域,预计未来规模显著增长 [26] - **稳定币结算影响**:稳定币结算可能带来增量市场,促进全球贸易单据和流程标准化,但受关税、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 [27]
CIC灼识咨询:2025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蓝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6-02 10:25
行业基本概况与市场规模 - 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商业模式涉及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与第三方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协同合作 [1] - 2020至2024年中国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从127.2万亿元增长至133.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1%,其中应收账款占比超40% [1][16][17] - 同期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从22.7万亿元快速增长至41.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5%,AI技术应用与宽松货币政策是主要驱动力 [1][18][19] 核心发展趋势 - 科技赋能深化:AI大模型提升审核效率达95%,区块链技术增强数据透明度与资产流转效率 [2][26][27] - 司库管理模式兴起:整合企业资金池、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核心企业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 [2][25] - 政策支持强化:普惠金融政策鼓励ABS发展,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2024年明确"保量、稳价、优结构"目标 [2][21][24] 技术应用与市场痛点 - 传统痛点包括信息孤岛、中小微企业征信不足,科技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提升风控精准度 [3][28][29] - 第三方科技解决方案渗透率从2020年5.2%提升至2024年11.7%,预计2029年达20.2%,开发周期短(1.5个月内)、成本低(较自研节约70%以上) [3][31] 竞争格局与头部企业 - 2024年联易融、中企云链、蚂蚁集团、京东科技、金网络五大机构占据供应链ABS/ABN市场74.2%份额,联易融以29.2%市占率居首 [4][23] - 第三方平台凭借技术专业性与生态整合能力成为市场主流,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通过引入外部科技提升服务能力 [4][33] 未来展望 - 技术融合(AI+区块链+物联网)将优化风控模型,推动行业渗透率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9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62.9万亿元 [5][19][27] - 智能化、生态化方向明确,新兴产业扩张与新质生产力落地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5][24]
政策规范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微众信科探路“去中心化”供应链金融新范式
财富在线· 2025-05-08 10:17
政策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 [1] - 政策建立全口径债务监测机制防控核心企业信用扩张风险,明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付款期限最长不超1年,严禁强制链上企业接受高息融资 [3] - 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需回归"信息中介"本质,未持牌不得开展支付结算、融资担保等业务,所有金融活动须纳入监管 [3] - 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多样化供应链金融模式,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创新,为科技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提供政策接口 [3] 行业影响 - 政策强化监管框架的同时为数字创新留出发展空间,科技企业正通过"去中心化"模式重塑供应链金融生态 [1] - 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应通过"四流合一"数据整合,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 [3] - 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双难"困境被数字化创新破解,既避免核心企业过度授信风险,又解决链上中小企业确权成本高企问题 [4] 公司实践 - 微众信科CEO王锦胤表示其"票链贷"解决方案通过解析企业涉税经营数据等信息,替代传统依赖核心企业确权的强资源模式 [4] - 微众信科已助力17家银行实现"去中心化"授信,累计为2万家链上中小微企业提供超300亿元融资 [4] - 在某国有大行深圳分行的合作案例中,微众信科赋能银行通过交易数据分析评估企业信用情况,替代原有的核心企业担保模式,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4] - 微众信科作为企业征信持牌机构,创立标准产品"票链贷"解决方案,聚焦出口、白酒、电子商务、政采、医药等供应链细分产业 [5] - 微众信科预计未来三年助力的小微企业量级将从1000万家扩大到2000万家 [5] - 微众信科基于300余家银行客户基础,在小微企业与细分行业场景下的评分模型具备差异化优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