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易融科技(09959)

搜索文档
非银行业周报20250706:IPO受理加速,重视头部券商-20250706
民生证券· 2025-07-06 16: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利好创新药支付与中高端医疗发展,科创板“1+6”新政推进,2025年上半年港股募资额高增、6月A股IPO受理加速,券商投行收入有望修复,建议关注保险、证券及相关非银机构标的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2025.06.30 - 2025.07.04主要指数上涨,非银板块调整,保险指数抗跌,部分券商和保险个股有涨有跌 [8] 证券板块 证券业务概况 - 经纪业务本周沪深两市成交股数、成交额及A股日均成交额环比和同比均有增长 - 投行业务截至2025年7月4日,年内累计IPO承销规模357.84亿元,再融资承销规模7835.44亿元 - 信用业务截至7月4日,两融余额较上周和同比均增长,占A股流通市值2.19%;场内外股票质押总市值较上周和同比也增长 [16] 保险板块 - 展示2024年1 - 12月累计寿险、财险保费增速及12月单月寿险、财险保费增速图表 [19][20][21][22] 流动性追踪 流动性概况 - 货币资金面本周央行逆回购操作净回笼1.38万亿元,跨季后资金利率下行 - 债券利率本周多数下行,1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0年期基本持平 [27] 行业新闻与公司公告 行业新闻 - 7月5日上交所与头部股权投资机构交流,推进科创板“1+6”政策,多家未盈利企业申报科创板IPO获受理、首家过会 - 7月4日商务部回应美取消对华经贸限制措施,双方落实伦敦框架成果 - 7月3日港交所推出综合基金平台订单传递服务,多家券商加入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海洋经济发展,国家医保局等印发支持创新药发展措施 -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PMI,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变化 [35] 重点公司公告 - 多家公司发布股权变动、债券发行、业绩分红、人事变动等公告 [36] 投资建议 - 政策落地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和推动估值修复,险资入市权益投资端受益 - 券商交投活跃度和稳市力度推动业绩修复,关注IPO提速期投资机遇 - 保险建议关注中国太保等标的,证券关注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标的,相关非银机构关注众安在线等标的 [38][39]
异动盘点0604| AI, 健康, 物流齐爆发, 多股创新高;优趣汇暴涨24%;Corewave再涨25%;HIMS跌超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04 11:57
港股市场表现 - 优趣汇控股(02177)涨超24%,公司布局大健康领域,推出含麦角硫因活性成分的抗衰老健康食品品牌Vanpearl [1] - 布鲁可(00325)涨超5%,参与墨西哥CCXP展会并在上海首发小黄人积木人产品 [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涨近10%,武汉基地首片6寸碳化硅晶圆下线 [1] - 华南职业教育(06913)涨超10%,运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及技师学院 [1] - 顺丰控股(06936)涨超5%,4月全国快递件量同比增长19.1%至163.2亿件 [1] - 阿里影业(01060)涨超4%,拟更名大麦娱乐并聚焦线下演出及IP衍生 [2] - 信达生物(01801)涨超4%,IBI343药物获NMPA和FDA认定 [2] - 康耐特光学(02276)涨超4%,计划在日本投资400万美元建设树脂镜片产线 [2] - 佑驾创新(02431)午后急升17%,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国标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2] - H&H国际控股(01112)涨近5%,中国口服美容市场2024年规模达240亿元 [3] - 德翔海运(02510)涨近6%,东南亚航线运价最高涨幅达75% [3] - 中国抗体-B(03681)涨近24%,配股筹资1.24亿港元用于新药布局 [3] - 理想汽车-W(02015)涨超6%,5月交付新车40856台同比增长16.7% [4] - 联易融科技-W(09959)涨超7%,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立法 [4] - 大唐黄金(08299)涨超9%,合资公司推进矿业AI应用 [4] 美股市场表现 - Ferguson(FERG.US)涨2.9%,Q3销售额76.21亿美元超预期 [5] - 美国达乐公司(DG.US)涨超15%,Q1净利润同比增长7.9%至3.92亿美元 [5] - SharpLink Gaming(SBET.US)跌超9%,完成4.25亿美元定向增发 [5] - 博通(AVGO.US)涨3.2%,费城半导体指数涨1.5% [5] - 黄金股走低,现货黄金跌1.2% [5] - Credo Technology(CRDO.US)涨超14%,Q4收入1.703亿美元同比增179.7% [6] - CoreWeave(CRWV.US)涨近25%,AI数据中心协议预计创收70亿美元 [6] - 英伟达(NVDA.US)涨2.8%,"星际之门"项目或带来200亿美元GPU收入 [6] - Hims & Hers Health(HIMS.US)跌超3%,收购欧洲数字健康平台ZAVA [7] - 核电股分化,Energy Fuels(UUUU.US)涨超14% [7]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反弹 联易融科技涨近6%
快讯· 2025-06-04 09:31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反弹 - 联易融科技(09959 HK)股价上涨5 77% [1] - 连连数字(02598 HK)股价上涨3% [1] - 众安在线(06060 HK)股价上涨1 21% [1]
稳定币开启合规新纪元,联易融科技(09959.HK)如何抢占万亿赛道制高点?
格隆汇· 2025-06-04 08:59
行业动态 - 金融科技行业近期迎来爆发,尤其是涉及"稳定币"概念的公司表现突出,联易融科技在6月2日单日暴涨15.57%,并在6月3日延续涨势 [1] - 中国香港、美国、英国等地相继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其中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于5月21日正式通过,有望带动更多合规稳定币项目落地香港 [1]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截至今年5月达到2380亿美元,渣打预测2028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花旗银行乐观预测2030年可能达到3.7万亿美元 [2] 政策影响 - 中国香港与美国同步推进稳定币立法,要求锚定港元的稳定币发行人需申请牌照,发行人的资本实力、风控能力等将被严格审查 [3] - 政策红利挤压非合规企业生存空间,同时为合规企业打开万亿级市场 [4] - 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入"合规纪元",合规成为企业入场券 [8] 公司战略与优势 - 联易融科技早在2019年联手绿地金融获得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绿联银行),服务数字资产客户,并计划拓展香港业务,为申请香港稳定币发行牌照奠定基础 [5] - 公司与渣打集团共建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覆盖跨境融资和结算场景,并参与Project Dynamo,将国际贸易应收账款代币化为RWA资产包,通过稳定币实现跨境流通 [5] - 联易融科技与渣打银行合作的资产代币化试点项目成功发行业内首笔由贸易资产支持的代币化产品,并获得渣打银行的信用背书与合规路径支持 [5] - 公司年处理量超4000亿元的供应链金融网络成为稀缺资产端的"链上入口",通过"发行、结算、供应链资产"的三角架构构建以稳定币为核心的全球贸易金融系统 [6][7] 行业前景 - 稳定币从"支付工具"蜕变为"金融基础设施",稀缺的是横跨合规牌照、银行网络与实体资产的系统级整合能力 [8] - 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与美国《GENIUS法案》的落地为行业划定生死线,资产和场景成为企业护城河 [8]
稳定币爆火引热潮 联易融(09959)迎来发展新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09:32
稳定币监管动态 - 中国香港立法会5月21日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1] - 美国参议院5月20日通过《GENIUS法案》[1] - 香港、美国、英国等地相继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1] 港股金融科技板块表现 - 6月2日港股金融科技板块爆发式增长[1] - 联易融(09959)股价当天收盘涨超15%[1] 联易融跨境业务布局 - 2019年联手绿地金融获得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绿联银行[1] - 绿联银行服务于新加坡加密货币生态圈客户[1] - 未来有望延展香港业务并获取牌照发行稳定币[1] 联易融区块链合作项目 - 2021年8月30日与渣打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浩立(Olea)[1] - 共同打造区块链驱动的数字化贸易金融平台[1] - 2023年参与Project Dynamo资产代币项目[1] - 结合加密货币技术实现RWA到稳定币的闭环使用[1] 新加坡数字货币发展 - 2023年新加坡金管局发布《数字货币白皮书》并推出Project Guardian[2] - 联易融与渣打银行合作的资产代币化试点项目成功发行首笔贸易资产支持代币化产品[2] - 产品登陆新加坡交易所数字债券(沙盒)平台[2] 联易融DeFi领域布局 - 2024年参与创立SuperFi Labs[2] - SuperFi Labs是DeFi创新实验室,提供RWA和DeFi产品[2] - 公司在数字货币领域具备深厚布局和创新能力[2]
联易融科技-W(09959.HK)6月2日收盘上涨15.57%,成交5680.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02 16:38
市场表现 - 6月2日联易融科技-W股价上涨15.57%至1.41港元/股,成交量4111.85万股,成交额5680.1万港元,振幅31.15%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5.17%,但年内累计跌幅28.65%,跑输恒生指数16.1%的涨幅 [1] - 软件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7.28倍,联易融科技-W市盈率-3.09倍,行业排名第129位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18.83% [1] - 归母净利润-8.35亿元,同比减少89.33% [1] - 毛利率69.56%,资产负债率8.85% [1] 公司背景 - 2016年成立于深圳,2021年港交所主板上市,为首家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上市公司 [2] - 主要股东包括腾讯、中信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GIC)及渣打银行等 [2] - 连续五年在中国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 [2] 业务与技术 - 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在供应链生态的应用 [2] - 推出业界首个轻量级供应链金融智能体(AIAgent) [2] - 云原生解决方案优化支付周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2] 业务规模 - 累计服务供应链资产规模超1.5万亿元 [2] - 合作2533家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覆盖29个中国省级行政区及27个国家和地区 [2] - 服务超33万中小微企业 [2]
联易融科技-W(0995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49
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情况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为1031173千元,较2023年的867764千元增长18.8%[9]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为10.312亿元,较2023年的8.678亿元增加18.8%[36][37] - 2024年收入及收益达10.31亿元,同比增长19%[18]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收入为970540千元,较2023年的823548千元增长17.8%[9] - 2024年新兴解决方案收入为60633千元,较2023年的44216千元增长37.1%[9] - 2024年核心企业云收入及收益为6.637亿元,较2023年的5.239亿元增加26.7%[37][38] - 2024年金融机构云收入及收益为3.069亿元,较2023年的2.997亿元增加2.4%[37][38] - 2024年跨境云收入及收益为5110万元,较2023年的3510万元增加45.4%[39] - 2024年中小企业信用科技解决方案收入及收益为960万元,较2023年的910万元增加5.2%[39] 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 2024年毛利为717273千元,较2023年的526515千元增长36.2%,毛利率为69.6%,较2023年的60.7%提升8.9个百分点[9] - 2024年毛利率从60.7%上升至69.6%,毛利提升36%达7.17亿元[18] - 2024年毛利为7.173亿元,较2023年的5.265亿元增加36.2%;毛利率从2023年的60.7%增至2024年的69.6%[41] 亏损情况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亏损为835381千元,较2023年的441240千元增长89.3%[9] - 2024年经营亏损为6696.93万元,较2023年的3405.76万元扩大[36] - 2024年年内亏损为8355.21万元,较2023年的4432.98万元扩大[36] - 公司2024年和2023年分别录得亏损8.355亿元和4.433亿元[61] - 公司2024年和2023年经调整亏损分别为67927万元和28927.2万元[64]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为6.793亿元[18] 合作伙伴及客户情况 - 2024年核心企业合作伙伴数量为2156家,较2023年的1488家增长44.9%;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数量为377家,较2023年的318家增长18.6%[11]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核心企业客户数目为962家,较2023年的604家增长59.3%;金融机构客户数目为146家,较2023年的131家增长11.5%[11] - 2024年客户留存率为96%,较2023年的86%提升10个百分点[11]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新增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373家,客户数增长51%至1108家[19] - 2024年新增核心企业客户358家,同比增长59%[19] - 2024年整体客户留存率从86%回升至96%,多级流转云业务留存率维持在99%[19] 供应链资产处理情况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389544.3百万元,较2023年的308644.4百万元增长26.2%[16] - 2024年新兴解决方案促成的融资总额为21666.5百万元,较2023年的13332.6百万元增长62.5%[16] - 2024年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4112亿元,同比增长28%[18]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3895亿元,同比增长26%[24] - 2024年AMS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750亿元,同比增长16%,同期供应链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规模同比下滑18%[24] - 2024年多级流转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52%,占交易总体规模比重从2023年的43%提升至50%,新增客户370家,总客户数达928家[25] - 2024年ABS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5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26] - 2024年e链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530亿元,同比下降34%,“蜂联AI”与18家银行与产融平台开展合作或完成产品交付[26] - 2024年跨境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207亿元,同比增长64%,为超1000家平台中小商户提供服务[27] - 2024年所服务的可持续供应链资产规模达371亿元,同比增长93%[23] 市场占有率情况 - 2024年公司市场占有率为21.1%,连续五年蝉联行业榜首[21] 公司业务覆盖行业情况 - 公司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覆盖申万行业分类31个行业,2024年为核心企业客户及合作伙伴处理交易量超50亿元的行业有14个[31] 公司成本及费用情况 - 2024年主营业务成本为3.139亿元,较2023年的3.412亿元减少8.0%[36][40] - 2024年研发费用为3.308亿元,较2023年的3.658亿元减少9.6%[36][42] - 销售及营销费用从2023年的1.378亿元增加8.1%至2024年的1.49亿元[43] - 行政费用稳定,2023年为2.077亿元,2024年为2.081亿元[44] - 股权激励费用从2023年的7810万元减少89.4%至2024年的830万元[45] - 减值损失从2023年的2.144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6.403亿元[47] - 2024年确认的重大减值损失中,应收核心企业款项为4.451亿元,供应链资产为1.765亿元[47] - 其他净收益从2023年的5870万元变为2024年的净亏损5870万元[56]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830万元增加37.4%至2024年的1140万元[58] - 公司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的1940万元增加374.2%至2024年的9210万元[60] - 2024年汇兑亏损为3353.1万元,2023年汇兑收益为300.5万元[64] - 2024年组织优化相关费用及减值为4723.5万元,其中一次性人力优化费用960万元,无形资产减值3760万元[64][68] - 2024年并购相关费用为485.2万元[64] 公司资金及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合计为50.72亿元[1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的主要为过桥目的持有的供应链资产未偿还余额为20.966亿元[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跨境雲項下自有資金交易未償還餘額為2180萬元,中小企業信用科技解決方案項下自有資金交易未償還餘額為5520萬元(含應計利息收入為6270萬元),保障融資交易承擔敞口共2.442億元[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自有資金及保障融資交易的M3+逾期比率為19.1%[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由2023年的47.192億元增加1.792億元至48.984億元[73] - 2024年12月31日,集團借款賬面值為3000萬元(2023年為3400萬元),按2.35% - 2.55%固定利率計息,到期日一年以內;未動用銀行授信額度為34.8億元(2023年為70.76億元)[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團權益負債比率為1.5%(2023年為1.4%)[81] 公司收购情况 - 2024年10月29日公司附属公司签订收购拜特科技股权协议,完成后其财务业绩将纳入合并报表[30] - 2024年10月29日,聯睿達擬收購拜特科技1930.835萬股股份,佔股約29.3763%,代價4749.8541萬元;截至年報日期,已轉讓482.7087萬股,合共持股約32.3441%;完成後將持股約54.3763%[75]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26名雇员,其中研发402人、销售及营销138人、一般行政186人[96][97] - 公司2024年度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495.9百万元,2023年度为人民币536.0百万元[97] 公司客户及供应商占比情况 - 2024年度单一最大客户占总收入及收益的13.5%(2023年:13.3%),五大客户占总收入及收益的34.4%(2023年:35.3%)[98] - 2024年度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7.9%(2023年:14.4%),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24.4%(2023年:33.6%)[99] 公司慈善捐赠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作出慈善捐赠人民币50,000元[109] 公司股息派付情况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特别股息每股股份0.03港元,待股东在2025年6月17日股东大会批准,预期2025年7月17日派付[112] 公司证券发行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未发行任何债权证[110] 公司股票挂钩协议情况 - 除2019年股权激励计划披露外,2024年度公司未订立或存在任何股票挂钩协议[111]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各重大方面均已遵守相关法律法规[94] - 根据可公开资料及董事所知,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维持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08]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情况 - 公司2025年6月12日至6月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身份,6月24日至26日暂停办理以确定末期特别股息配额[113]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79.75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7.105亿元[116] 公司董事合约情况 - 各执行及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4年3月26日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或委任函,任期三年[118][119] 公司重大交易及权益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公司或附属公司等无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使董事或其关连实体有重大权益[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的重大合约[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与除董事或全职雇员外人士的管理合约[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使董事可购入股份或债权证获利的安排[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及董事无在竞争业务中的须披露权益[128] 公司关连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与腾讯云持续关连交易年度上限为1500万元,实际交易金额为540万元[132] - 2024年2月5日环融联易科技与微众银行订立合作协议,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与微众银行持续关连交易年度上限为人民币20百万元,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0百万元[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中披露的关连方交易不属上市规则第十四A章定义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5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年内持续关连交易按相关条文订立,符合集团日常业务[156] - 公司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已披露持续关连交易按正常或更有利商业条款订立,符合相关协议且未超年度上限等[158]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联易融数科由深圳简慧链投资合伙企业拥有33.4023%、深圳市本源乐动资本管理中心拥有16.6605%、林芝利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拥有12.5259%、林芝腾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拥有11.5768%、上海檀英投资合伙企业拥有11.6449%、浙江义乌乐云投资合伙企业拥有4.1346%、上海乾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拥有0.6931%、深圳亚蓝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拥有6.8567%、北京嘉运华钰投资有限公司拥有2.5052%[138] 公司业务资质及规定情况 -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限制外国投资者持有经营增值电信服务企业50%以上股权[143] - 修订后的《外商投资电信规定》规定在中国内地提供增值
联易融科技-W(09959):2024年报点评:收入毛利双升,AI商业化初步落地
华创证券· 2025-03-28 18: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联易融科技2024年营收和毛利双升,AI商业化初步落地,但受地产业务减值拖累净利润为负,非地产业务增长强劲,预计AI助力下未来盈利空间逐步释放 [1][8][12]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18.8%),归母净利润-8.3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6.79亿元(2023年为-2.89亿元);24H2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29.6%),经调整净利润-4.75亿元 [1]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97亿元、15.75亿元、19.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81%、21.41%、22.51%;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0.60亿元、1.93亿元 [11] 业务情况 电子债权凭证业务 - 2024年促成融资额2603.3亿元(同比+19.8%),多级流转云融资额为2073.5亿元(同比+51.5%),客户留存率维持99%;E链云融资额为529.8亿元(同比-34.1%) [3] 资产证券化业务 - 2024年促成融资额为1292.1亿元(同比+41.4%),AMS云融资额为750.1亿元(同比+16.4%),ABS云融资额为542.1亿元(同比+101.1%) [3] 新兴解决方案 - 跨境业务:2024年跨境云促成融资额206.8亿元(同比+63.6%),为超1000家平台中小商户提供服务,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9] - 中小企业信用科技解决方案:2024年下半年启动战略重组,预计未来降低持股比例,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9] 客户情况 - 截至2024年,合作核心企业2156家(较2024H+23%),合作金融机构377家(较2024H+12%);核心企业客户962家(较2024H+33%),金融机构客户146家(较2024H+12%);客户留存率同比提升10pct至96% [9] 其他情况 - AI助力:打造供应链金融垂直领域大模型LDP - GPT,推出智能体AI Agent“蜂联AI”,2025年接入Deepseek推进模型迭代 [8] - 特别派息与回购:2024年已累计回购2.88亿港元公司B类股份,占回购上限金额的37%;拟于2025年7月17日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03港元 [9][10]
联易融科技-W(09959)2024年核心财务数据表现亮眼 实现毛利约7.17亿元 同比增长36.2%
智通财经网· 2025-03-25 19:26
文章核心观点 联易融科技 - W(09959)2024年业绩亮眼,执行“战略聚焦 + 创新驱动”模式实现发展动能切换与运营质量提升,在客户拓展、产品创新、AI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1]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及收益达10.31亿元,同比增长19% [1] - 2024年毛利约7.17亿元,同比增长36.2%,毛利率从60.7%上升至69.6%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合计为50.72亿元 [1] - 2024年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4112亿元,同比增长28% [1] 客户拓展 - 2024年全面重构客户拓展体系,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新增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373家,客户数增长51%至1108家 [2] - 核心企业端聚焦“大基建 + 新能源 + 先进製造”,新增核心企业客户358家,同比增长59% [2] - 金融机构端扩大合作类型和区域覆盖,深化场景化产品共创,服务金融机构达377家 [2] - 整体客户留存率从2023年的86%回升至2024年的96%,多级流转云业务留存率维持在99% [2] - 助力超33万家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享受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2] 产品创新 - 国内市场核心企业应收类创新产品规模化落地,ABS云业务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01% [3] - 落地全国首单技术产权资产支持票据,助力发行大湾区首单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3] - 加速供应链金融“脱核”业务模式场景创新实践,为多家企业加载“弱信用链接”解决方案 [3] - 海外市场“Go Early”产品矩阵为跨境电商平台物流服务商构建全链路物流融资解决方案 [3] AI技术应用 - 构建围绕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全栈式AI技术矩阵,筑牢技术护城河 [4] - 打造垂直领域大模型LDP - GPT,实现通用AI能力向供应链金融场景适配 [4] - 推出业内首个轻量级供应链金融智能体“蜂联AI”,在多家金融机构交付应用 [4] - “蜂联AI”荣膺《亚洲银行家》2024年度“最佳AI技术”大奖 [4] - 2025年1月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进LDP - GPT技术迭代,助推集团发展 [4]
联易融科技-W(0995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8:59
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情况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为10.31亿元,同比增长18.8%[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867764千元增加18.8%至2024年的1031173千元[37] - 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为103117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67764千元人民币[110]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收入及收益为1031173千元,成本为313900千元,毛利为717273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67764千元、341249千元、526515千元[135]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收入为9.71亿元,同比增长17.8%;新兴解决方案收入为6063.3万元,同比增长37.1%[3] - 核心企业云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523897千元增加26.7%至2024年的663655千元[37][38] - 金融机构云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299651千元增加2.4%至2024年的306885千元[37][40] - 跨境云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35120千元增加45.4%至2024年的51061千元[37][40] - 中小企业信用科技解决方案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9096千元增加5.2%至2024年的9572千元[37][40]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收入970,540千元,2023年为823,548千元[120] - 2024年新兴解决方案收入60,633千元,2023年为44,216千元[120] - 2024年核心企业云收入663,655千元,2023年为523,897千元[120] - 2024年金融机构云收入306,885千元,2023年为299,651千元[120] 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 2024年毛利为7.17亿元,同比增长36.2%;毛利率从60.7%升至69.6%[3]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的526515千元增加36.2%至2024年的717273千元,毛利率从60.7%提升至69.6%[44] - 公司2024年毛利为71727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26515千元人民币[110] 亏损情况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亏损8.35亿元,同比增长89.3%;经调整亏损6.79亿元,同比增长134.8%[3] - 2024年经营亏损6.697亿元,2023年经营亏损3.406亿元[62] - 2024年亏损8.355亿元,2023年亏损4.433亿元[67] - 2024年年内亏损8.35521亿元,2023年为4.43298亿元[70] - 2024年年内经调整亏损6.7927亿元,2023年为2.89272亿元[70] - 公司2024年年内亏损为83552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43298千元人民币[110] - 公司2024年全面亏损总额为8312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95493千元人民币[111]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摊薄亏损为0.410元人民币,2023年为0.208元人民币[111]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分别为835,381千元和441,240千元,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0.410元和0.208元[150] 合作伙伴及客户情况 - 2024年合作伙伴中核心企业2156家,同比增长44.9%;金融机构377家,同比增长18.6%[4]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核心企业客户962家,同比增长59.3%;金融机构客户146家,同比增长11.5%[4] - 2024年客户留存率从86%回升至96%,多级流转云业务留存率维持在99%[4][11] 业务处理资产总量情况 - 2024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处理资产总量为389.54亿元,同比增长26.2%;新兴解决方案为21.67亿元,同比增长62.5%[6] - 2024年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411.21亿元,同比增长27.7%[6] - 2024年公司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3895亿元,同比增长26%[18] - 2024年公司AMS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750亿元,同比增长16%,同期供应链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规模同比下滑18%[20] - 2024年公司多级流转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52%,占交易总体规模比重从2023年的43%提升至50%[21] - 2024年ABS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542亿元,同比增长101%[22] - 2024年e链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530亿元,同比下降34%[24] - 2024年跨境云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207亿元,同比增长64%[25] - 2024年为核心企业客户及合作伙伴处理供应链资产交易量超50亿元的行业有14个[31] 多级流转云业务情况 - 2024年多级流转云业务新增客户370家,总客户数量达928家[21] 项目合作情况 - 2024年公司携手35家央国企及头部民企落地综合产融平台项目[21] 市场地位情况 - 公司以21.1%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蝉联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榜首[14] 可持续供应链资产及ESG情况 - 2024年公司所服务的可持续供应链资产规模达371亿元,同比增长93%,在万得评级的181家软件服务行业公司中ESG分数位列第5[1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合计为50.72亿元[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98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792亿元[77] 业务交易规模情况 - 2024年公司ABS云业务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01%[12] 业务损失情况 - 2024年“小微蜂电商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服务近3000家中小微商家,引入35家金融机构合作,业务重组产生一次性损失4720万元[27] 收购情况 - 2024年10月29日公司附属公司拟收购拜特科技,完成后其财务业绩将纳入合并报表[29] - 2024年10月29日,联睿达拟收购拜特科技1930.835万股股份,占股约29.3763%,代价4749.8541万元;截至公告日,已转让482.7087万股,占股约32.3441%;完成后将占股约54.3763%[80] - 2024年公司以4749.9万元购买拜特科技股份,已支付1474.8万元,授出2750万元年利率4%贷款[177] 行业占比情况 - 2024年核心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供应链资产交易总量中,基础设施/建筑行业占比37%[32] - 2024年核心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供应链资产交易总量中,房地产行业占比14%[32] - 2024年核心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供应链资产交易总量中,电力设备行业占比9%[32] - 2024年核心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供应链资产交易总量中,交通运输行业占比4%,商贸/零售行业占比4%[32] 成本费用情况 - 主营业务成本从2023年的341249千元减少8.0%至2024年的313900千元[41][43] - 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365801千元减少9.6%至2024年的330838千元[46] - 销售及营销费用从2023年的137835千元增加8.1%至2024年的149012千元[47] - 股权激励费用从2023年的78114千元减少89.4%至2024年的8293千元[50]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830万元增加37.4%至2024年的1140万元,因过桥应收账款总量增加[63] - 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成本为3139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41249千元人民币[110] - 2024年财务成本中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利息费用为6655千元,租赁负债利息费用为4755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716千元、3589千元[138] - 2024年员工成本为387030千元,2023年为417522千元;2024年及2023年分别有108867000元及118506000元员工成本资本化[138] - 2024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41743千元,减值损失为640297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34473千元、214437千元[141] - 2024年专业服务费用为35238千元,核数师薪酬为5445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9251千元、6183千元[141] 减值损失情况 - 2024年确认的重大减值损失中,“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中应收核心企业款项减值4.451亿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中供应链资产减值1.765亿元[53] 其他净亏损情况 - 2024年其他净亏损5870万元,2023年其他净收益5870万元,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及政府补贴减少、汇兑差额亏损增加及无形资产减值所致[61] 应占被投资公司亏损情况 - 2024年应占以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亏损6230万元,2023年为7500万元,2024年主要因浩立、拜特科技及绿联数字银行经营亏损[64] - 2024年应佔以权益法计量的被投资公司的亏损6234万元,2023年为7500万元[70] 所得税费用情况 - 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的1940万元增加374.2%至2024年的9210万元,因多家附属公司的递延税项资产拨回[66] - 2024年即期税项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48518千元,香港利得税为0;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1787千元、230千元[146] - 2024年递延税项为43560千元,2023年为 - 22600千元[146] - 2024年所得税费用总计为92078千元,2023年为19417千元[146] - 2024年和2023年税前亏损分别为743,443千元和423,881千元,实际所得税费用分别为92,078千元和19,417千元[148] 自有资金及保障融资交易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以自有资金出资的主要为过桥目的持有的供应链资产未偿还余额为20.966亿元[72] - 2024年12月31日,以自有资金出资的过桥供应链资产的信用风险预期损失总额已计入相关资产减值拨备及投资亏损[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跨境云项自有资金交易未偿还余额为2180万元,中小企业信用科技解决方案项自有资金交易未偿还余额为5520万元(含应计利息收入为6270万元),保障融资交易承担敞口为2.442亿元[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自有资金及保障融资交易的M3+逾期比率为19.1%[76] 借款及授信额度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00万元),利率2.35% - 2.55%,到期日一年以内;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为34.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76亿元)[82] 权益负债比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负债比率为1.5%(2023年12月31日为1.4%)[86] 雇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726名雇员,其中研发402人、销售及营销138人、一般行政186人[91][9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中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角色应区分的条文,宋群先生兼任两职,董事会认为该安排有好处且不会损害权责平衡[97] 董事操守守则情况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操守守则,报告年度内董事均遵守该守则[98] 业绩审核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由审核委员会审阅,该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9] 股份购回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购回147403000股B类股份,总代价为287827025港元[102][104] 股息派付情况 - 董事会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特别股息每股0.03港元[106]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特别股息每股0.03港元,2023年末期特别股息每股0.1港元已支付[153] 股份登记手续暂停情况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12 - 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身份[108]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24 - 26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确定可收取末期特别股息股东[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