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创建
icon
搜索文档
风采 | 为使清风润古都记全国文明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纪委监委
党建引领与文明创建 - 洛阳市纪委监委构建"1+4+N"学习体系,以常委会学习为龙头,运用4个载体开展N种特色活动,形成共建共创热潮 [5] - 持续开展"党员学习日"活动,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等形式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 [3] - 组建"清风志愿服务队",开展清洁家园、文明助交通等志愿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5] 监督执纪与服务发展 -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任务,通过清单化、台账化管理,打好监督"组合拳",2024年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536份,推动完善机制2130项 [6] - 在养老社保、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开展常态化监督,严肃查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6] - 规范政商关系,制定24类正面清单和18类负面清单,查处涉企行政执法中的腐败问题,优化营商环境 [7] 激励保护与澄清正名 - 出台保护干事创业25条措施,2024年从轻或免予处分165人,开展澄清正名87人,纠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529个 [8] - 采取书面澄清与公开通报结合方式,为受不实举报干部正名,营造干事创业环境 [8] 廉洁文化建设 - 联合文物局打造廉洁教育课堂,挖掘文物中的家风故事,如洛阳匾额博物馆"德重闾里"匾额 [9] - 利用VR技术、互动展陈创新廉洁教育形式,如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重现革命先驱清廉风范 [9] - 制作H5、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传播廉洁文化,提升文明宣传穿透力 [10] 队伍建设与荣誉成果 - 2021年以来获国家级表彰2人、省部级表彰3人,4人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5] - 2024年5月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将文明创建与队伍建设深度融合 [2][11]
菏泽|菏泽城市名片缘何熠熠生辉?
大众日报· 2025-07-16 08:44
牡丹产业 - 菏泽是全球最大牡丹种植与科研加工基地 拥有9大色系 10大花型 1308个品种 种植面积与品种数量居世界首位 [2] - 通过反季节催花技术实现"花开四季"供应 每年春节销售60余万盆牡丹 [2] - 构建全产业链条 拥有120余家生产企业 20所科研机构 开发260多种深加工产品 包括牡丹籽油 化妆品 保健品等 2023年总产值达130亿元 [2] 羊肉汤产业 - 单县羊肉汤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60亿元 区域品牌价值达366亿元 带动15万群众增收25亿元 [3] - 全国关联门店达3万家 年营业收入550亿元 [3] - 通过延长产业链 提升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优势 [3] 生物医药产业 - 未元大健康产业园创新"智能化柔性共享产业化平台" 拥有100多个标准化生产单元 可智能化组合生产线 [3] - 该平台将传统制药产业化周期压缩90%以上 节约2/3成本 突破"一品一线"生产限制 [3] - 已吸引湖北 海南 江苏等地多家知名药企项目落地 [3] 高端电子材料 - 天厚新材料自主研发20微米超薄导电布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 [4] - 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联合山东大学突破技术瓶颈 从50微米提升至20微米 [4] - 孵化的PVD设备制造项目成立一年获1.3亿元订单 获多家投资机构青睐 [4] 城市配套服务 - 创新"菏泽智泊"小程序整合机关单位 商场闲置车位实现错时共享 [5] - 拆除街巷拦路杆 清理空中线缆等民生问题 [6]
文明之光映税徽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52
"所有文明创建活动,我必带头参加!"时任党委书记、局长方新平在局2023年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冲 刺动员会上的承诺铿锵有力。这并非一句空话。此后,局党委将文明创建列为"一把手"工程,构建 起"党委领导+层层落实"的责任链、"党建引领+文明提升"的联动网、"考评督导+正向激励"的评价环, 形成了一张纵横交织的文明创建网,将责任压实到每一根"神经末梢"。 新安江畔,碧水东流。当晨曦微露,喜讯传来,国家税务总局建德市税务局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 位"称号。 文明单位,重在建设,贵在坚持,严在经常,功在平时——这不仅是一句感言,更是建德税务人十 六载赓续奋斗的精神密码。如何让文明意识如春水浸润人心?建德市税务局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专题规划文明创建蓝图,精心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将文明创建从"活动"升华 为"常态"。 文明之行的广度,也在志愿服务中无限延展。全局6支志愿服务队、216名注册志愿者,用累计 37231.6小时的服务时长,书写大爱篇章。"亲清税小二"冲锋在文明城市创建前线;"穿税服的第一书 记"以脚步丈量民情,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爱心妈妈"巾帼服务队十一年如一日资助困难留守儿童, 以女性 ...
菏泽|菏泽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持续破解民生痛点提升群众获得感
大众日报· 2025-07-02 08:46
为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菏泽市编纂出版了全国首部《见义勇为志》,建成全省首家见义勇为展 览馆,让"崇尚英雄、争当好人"成为社会共识。同时,菏泽积极发挥以文化人作用,打造"牡丹文化会 客厅",深化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建设,让文明新风生长于邻里对话间。 文明的种子,往往在最贴近生活的实践中生根发芽。在菏泽的社区广场、街道角落,一场场"烟头 换礼"活动正以最朴素的方式"唤醒"全民文明的意识。在菏泽天香公园的志愿服务台前,市民李立超提 着装着烟头的环保袋,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兑换了自己心仪的礼品。"以前遛弯见了烟头懒得管,现在既 能换礼品又能给街道'洗脸',挺好。"李立超告诉记者,"烟头换礼"活动既让他得到实惠,又提高了他的 文明意识,让他成为全民创城中的一员。 "菏泽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烟头换礼"等主题活动正是菏泽以"小行动"撬动"大文明"的生动实 践,让市民从创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除此之外,菏泽开发"绣菏城市放大镜"小程序,市民可通过 小程序上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曾经的"牛皮癣"墙面、占道经营点,在群众的"随手拍""即时改"中焕发 新颜;280余支志愿服务队、近4000名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以"星星之火" ...
以文明之光 筑绿能未来
人民网· 2025-06-12 14:42
公司荣誉与定位 - 公司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1] - 公司本部办公楼实现100%绿电运营 [3] - 2024年ESG评级跃升至AA级,问鼎电力行业最高水平,并入选2024人民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企业履责案例 [8] 党建与文明创建 - 公司将文明创建定位为"一把手工程",构建"党委统领、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立体化工作格局 [4] - 2024年公司组织开展理论学习28次,制定落实措施109项 [4] - 公司48个党支部达标创优,3个获评集团示范 [4] - 公司选拔一线优秀青年党员组建宣讲团,深入29家所管单位,面向4000余名员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宣讲 [4] 绿色办公与员工行为 - 公司推动绿色办公模式,员工节约行为显著,如一年节省100多个一次性纸杯 [6] - 公司食堂"零残留"餐盘叠放整齐,午休关灯成为员工习惯 [6] - 公司组织2600余人次参与劳动技能竞赛,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7] 社会责任与志愿服务 - 公司11支志愿者协会、4000余名职工开展30余场助学敬老活动 [8] - 公司长期帮扶留守儿童,如白城市青山学校志愿者活动 [8] - 2024年公司慰问救助困难员工96人次、一线员工3473人次,累计发放慰问金超百万 [9] 绿色能源与项目发展 - 公司资产总额跃升至829.64亿元,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80%,年减排二氧化碳逾千万吨 [11] -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全球最大的绿氢制绿氨项目 [11] - 公司在吉重点开发建设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千万千瓦基地和绿色氢基能源基地 [11] 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 公司在吉林查干湖风电场守护候鸟回归线,在山东潍坊风光储基地反哺盐碱滩涂 [13] - 公司在蛟河市投资兴建5.12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助力其成为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 [14] - 公司派驻"驻村第一书记"推动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村设施升级、产业兴农 [14]
福州机场:文明创建领航空港新征程
中国民航网· 2025-06-08 12:41
不久前,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布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运营管理福州机场的元 翔(福州)国际航空港有限公司成功入选。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标志着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的文明创建 之路迈上新台阶,以文明创建领航空港发展的持续努力结下了新的硕果。 近年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福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民航局、民航华东管理局的关心指导下, 福州机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创建总要 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与党建工作、业务发展有机融合在一 起,从党建引领的坚定笃行,到基层组织的活力迸发;从硬件设施的迭代更新,到人文环境的精心雕 琢;从旅客需求的精准洞察,到服务体验的极致追求;从运营管理的智慧革新,到连续盈利的稳健跨 越;从绿色发展的积极践行,到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全面展现了文明创建实绩,生动书写了优异 的"福州机场答卷",为推进福建民航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全员参与,凝心共铸文明力量 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是淬炼本领的"熔炉"、检验作风的"标尺"、升华精神的"灯塔"、践行担当的"旗 帜"。福州机场坚持一体推进、全员参与,成立工作 ...
小积分引领文明新风尚
经济日报· 2025-06-02 06:28
初夏,阳光洒落在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新村的"幸福礼堂",一场简约又热闹的乡村婚礼即将举 行。"喜公公"冯志波在乡亲们的祝福声中迎来送往,喜悦的神情中透着一股自豪。除了儿子的大喜之 外,还有他身后家庭道德积分公示牌带来的"里子"和"面子"。 在积分制的激励下,沟东新村120户村民共同将村庄打造为拥有40户美丽庭院、10户精品美丽庭院和美 丽庭院一条街的美丽乡村。过去让人头疼的"三大堆"不见了,村民自觉打扫门前落叶、积雪;邻里妯娌 之间别扭争吵少了,孝老爱亲的故事在村里不断涌现。 为了尽快提升道德积分,冯志波铆足了劲儿,村里一有公益活动,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当冬天雪花开 始飘落时,他拿起扫帚成为清雪队伍里的"急先锋";在老人活动室,他笨拙地学着理发手艺……半年 间,硬是让积分榜上的数字像拔节的麦苗般向上蹿升,如愿以偿地为儿子挣得了"幸福礼堂"的使用资 格。 "当初我也嫌麻烦,如今才懂这个理——面子不是自己跑来的,而是平日里一件件好事垒起来的。"在尝 到道德积分的甜头后,冯志波在村里主动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通过积分让大家看得见榜样的力量,这比光喊口号管用多了。"对于道德积分所带来的改变,高维玉深 有感触,"现在 ...
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文明叙事
新华网· 2025-05-28 16:44
文明,是浸润城市肌理的精神基因,更是民生幸福的绚烂底色。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 小组正式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名单,杭州高新区(滨江)再添2项国家级 荣誉——东冠集团有限公司、长河街道闻涛社区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为区域文明建设再添生动注 脚。 创建于1975年的东冠集团,在通信服务与智慧城市、楼宇物业等六大主导产业稳健前行的征程中, 将文明创建与社会责任熔铸为发展基因。疫情防控中逆行而上,抗台防汛时坚守岗位,汶川地震后捐资 援建过渡安置房,持续助力社区助老助残事业,对口帮扶贵州、湖北、衢州等地……一系列善举构筑起 企业的大爱坐标。意义更为深远的是,集团积极探索创新文明共建模式,联动园区上百家企业构建文明 生态圈,让"七一献血"成为十年如一日的公益品牌,培育新生代职工成为文明传播火种。这种政企民协 同共创的模式,恰似星星之火,点燃了社会新风尚建设的燎原之势。 钱塘江畔的闻涛社区,是"最美现象"的发源地。14年前,"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高空坠落女童 的英勇善举,就发生在这里。自此,"最美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植入社区治理的文化脉络。 以"最美闻涛、拥抱美好"为核心的" ...
昌江:三重文明“技法”织造黎乡“新锦”
海南日报· 2025-05-26 09:57
文明创建成果 - 昌江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市场整洁有序,摊主自觉清洁摊位,顾客不乱扔垃圾[2] -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打造山海黎乡现代文明新形态[2] - 实施176项基础设施工程,提升21条主次干道路、景观绿化等设施,升级改造58条背街小巷[7] 文旅产业发展 - 王下乡打造"黎花里"文旅小镇,以"深山藏王下,黎花三里寻"为主线,展现生态景观和人文内涵[3] - "黎花里"开业后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改建民宿和农家乐,节假日满桌满房[3] - 王下乡三沛河一桥和二桥改建工程竣工,道路、水利、照明等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陆续建成[3] 文化品牌培育 - 开展"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项目,两年多共开展120多堂,直接受益村民超4000人次[4] - 推进信冲洞、皇帝洞等文化遗存修复保护工程,挖掘黎族文化、峻灵王文化,培育昌江特色文化品牌[4] 民生实事推进 - 完成5个农贸市场和8个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摊位用水泥砌成并贴瓷砖,排水沟盖铁盖[5][6] - 市场外围增设电动自行车停车位,避免乱停乱放,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舒心[6] - 石碌镇内环二路从坑洼土路变成平整柏油路面,添置路灯,小区专门打开侧门方便居民出行[6] 基层治理创新 - 设立"鞋、伞等修补便民疏导点",用黄线画出"小方框"允许摊贩合法经营,解决占道难题[8] - 城北社区探索"五社联动"服务模式,创建社区公益基金募集25万元,用于济难救困和基础设施建设[9] - 和泰小区用公益基金购置16立方米沙子填进沙池,解决积水安全隐患[9] - 建立"健康小屋"和儿童之家,开展科普讲座、亲子阅读等活动,推动文明创建成果共享[10]
文明的力量|贵州龙里:院坝会里看“文明之光”
新华社· 2025-05-26 08:44
开栏的话: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新时代新征程, 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并鲜明提出"四个要"的要求。 进入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涌现出一大批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成效突出、群众高度认可、具有全国性示范引领作用的文明 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和道德模范。即日起,新华社推出"文明的力量"专栏,聚焦各地蓬勃生长、向上向善的文明力 量,发掘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记录凡人善举的温暖故事,展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 背街小巷换新颜,文明花开满城香。从2018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到今年5月23日入选全国文明城市,贵州省黔 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的文明蜕变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文明创建中的群众自觉行动。 "各位邻居,咱们就这么办,每家每户出资300元,修缮小区脱落的墙皮。明天,我们就联系施工方准备动工。"5月22日,在龙里县冠山街道冠山 社区,一场例行院坝会上,经过社区干部和农牧局宿舍小区居民近一个小时的讨论,冠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袁琳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