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

搜索文档
上海上半年新拍宅地1/3已开工 本月将竞拍今年以来地块最多品质最优供应批次
解放日报· 2025-07-06 10:25
土地市场热度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公开出让19幅商品住宅地块中15幅溢价成交,其中7幅溢价率超过30%,最高突破40% [1] - 土地出让楼面地价屡创新高,区域地王频出,溢价圈拓展到金山、奉贤、松江、青浦、嘉定等远郊新城 [1] - 上海土地市场热度持续时间长达一年半,在全国走出独立行情 [1] - 上半年上海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1311万平方米,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同比增加17% [4] 供地策略与规划 - 供地逻辑紧扣城市发展战略,强调"一江一河"沿岸、中城地区、五个新城与传统内环内优质区位共同发力 [2] - 通过差异化供地+空间远近搭配策略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打造优质社区和好房子 [3] - 年内已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1265公顷,包括住房用地169公顷、产业用地238公顷 [2] - 土地投放采用"小步快跑"方式,每月一拍,平均每次4至5幅地块,维持市场热度 [3] 企业参与情况 - 全国百强房企上半年拿地总额同比增长33.3%,重点聚焦热点城市与核心板块 [5] - 上海土拍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包括大型央企、外地国企、民企和外企加速回归 [5] - 今年供应的19幅宅地中已有6幅全面启动建设,反映开发商超强执行力 [5] - 大宁"地王"项目从竞得地块到正式开工全程不到3个月,比原计划节约3个月时间 [6]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部门审批流程迭代升级提速 [5] - 静安区首创"五证齐发"模式,企业中标后相关部门上门辅导审批,提前介入指导设计方案 [6] - 项目交地一月内可同时拿到五张证书,包括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复等关键证照 [6] 市场预期 - 土地市场热度传导对楼市产生积极信号,郊区市场暖意外延明显 [3] - 奉贤、松江、嘉定新城地块溢价率均突破10%,金山汇龙湖地块溢价率接近10% [3] - 第六批次地块将于7月24日竞拍,是今年地块最多、品质最优、货值最高的供应批次 [6]
看,武汉有好“彩”头!都是拼出来的
长江日报· 2025-07-05 11:03
城市景观建设 - 武汉正在建设第13座长江大桥汉南长江大桥 北岸锚碇沉井基础首次下沉到位 规划采用蓝色系设计[2] - 武汉攻克高架桥上种月季技术难题 全市道路月季种植量达160余万株 形成特色"空中花廊"[2] - 杨泗港长江大桥采用"金秋黄"桥身 鹦鹉洲长江大桥采用"国际橘" 形成"一桥一色"特色景观带[3] 公园与绿化 - 武汉61座公园可赏荷花 新建优化赏荷点打造"湿地花城"[3] - 东湖绿道三期骑行道采用珞珈蓝和珞珈绿两色沥青铺就 配色由武汉大学提供[4] -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建设6座特色栈桥 园林路"彩虹桥"为武汉首座室外彩虹玻璃桥[4] 城市色彩管理 - 武汉对黄鹤楼周边建筑实施严格色彩管控 禁用高饱和色彩 主基调限定为青灰色等传统色系[4] - 城市色彩设计经过严格论证 如杨泗港大桥与鹦鹉洲大桥形成鲜明对比[3] - 三阳路地铁站樱花气球打卡墙以粉萌风格吸引游客 成为网红打卡点[3]
浦发银行持续赋能城市更新 共筑人民城市美好未来
国际金融报· 2025-07-02 00:17
城市更新政策与规划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要求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 浦发银行的城市更新战略 - 2019年推出首个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成为沪上首家推出城市更新贷款品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 - 围绕"八大服务场景"迭代推出城市更新2.0产品,覆盖水电气暖、交通仓储、通信、城市管网等领域,截至今年6月末城市更新贷款余额近1600亿元 [3] - 在"数智化"战略引领下持续探索城市更新未来路径,助力城市空间升级和民生改善 [8] 具体项目案例 - 无锡老东门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30亿元授信支持,助力文化保护、产业焕新和市政景观提升 [4] - 上海东安一村、二村片区旧城区改建项目:提供近150亿元资金支持,担任银团牵头行并承接集中代发 [5][6] - 南京梅园地块城市更新项目:提供5亿元授信支持,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和文旅产业发展 [7] - 江西景德镇陶溪川、陶阳里景区项目:参与8亿元银团项目,提供8000万元资金支持,助力陶瓷文化传承 [8] 金融服务特色 - 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推进城市更新方案迭代升级 [2] - 提供丰富多样、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主体、项目、阶段的金融需求 [2] - 通过银团贷款、授信支持等方式为城市更新注入金融活水 [4][5][7][8]
上海徐汇发布区域发展重点项目:“科创绣带+文化高地+人民城市”
新华财经· 2025-07-01 01:39
科创绣带 - 上海徐汇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 -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推动政府、企业、高校、资本等多方协同发力,为产业发展打造"热带雨林"式生态体系 [2] - 推出"企事快办"工作机制,构建覆盖全区4.6万法人主体的高效服务网络,依托城运派单系统开发二维码,建立分级分类快速响应和限时办结机制 [3] - 开展"AI+垂类场景应用"项目,在15个重点领域建设上海市级赋能和应用示范基地,已开展10余场场景活动,参与30余个市级标杆场景重点项目立项,总投资额近10亿元 [3] - 成立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挂牌建设19个高质量孵化器,筛选储备待转化成果218个,促成10余个成果与区内企业合作转化 [4] 文化高地 - 徐汇区集聚30余家文博场馆资源,依托"光启博物馆联盟"平台开发40余个研学课程、10余条多馆联动研学线路 [5] - 发布游戏产业"全程陪跑"项目,联动20余个区级部门及2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为游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5] - 联动漕河泾开发区、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及米哈游、鹰角等区域游戏企业,形成政企资源协同机制,目前孵化器在孵和储备企业30余个 [5] 人民城市 - 徐汇区持续改善城区环境,实施美丽街区和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推动优质服务直达基层 [6] - 湖南街道等深耕"街区治理力工程",优化治理共同体、深化发展共同体、扩展区域共同体,实现"三区共治" [6] - 东湖路-延庆路街区打造"潮玩乐活"街区,形成"精品零售+特色餐饮+文化体验"业态架构,营造"梧桐树下、海派肌理、潮流基因"独特氛围 [7]
10分钟逛到公园绿地,新时代山东“百姓园林”打造五类主题园林
齐鲁晚报· 2025-06-17 18:16
城市园林绿化提质赋能 -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提质赋能,打造新时代山东"百姓园林"[1] - 将建设"绿色""休闲""体育""文化""科技"五类主题园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1][3] 五大主题园林建设 - 建设"绿色园林":通过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城市绿量,消除公园覆盖盲区,打造"10分钟公园绿地生活圈"[3] - 建设"休闲园林":加强适老化、适幼化、无障碍设施建设,打造全龄友好的绿色休闲空间[3] - 建设"体育园林":深入实施绿道建设集中行动,打通绿道断点,织密城市绿道网络,因地制宜配建非标足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4] - 建设"文化园林":加强园林历史遗存保护利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感受"诗和远方"[4] - 打造"科技园林":建设智能感知与控制体系,探索智慧公园,提升游园互动感受和服务效能[4] 实施理念与目标 - 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聚焦百姓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优质园林生态产品和服务[3] - 坚持"两山"理念,加强保护修复,科学增绿扩绿,构建完整连续稳定的城市绿化体系[3] - 从"小切口""微改造"着手,形成百姓可感可及可享的工作成果,激发园林绿化行业新质生产力[4]
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人民城市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城市发展核心观点 -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 人民城市理念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精髓要义,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2] - 城市贡献了80%以上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载体 [3] - 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978—2012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7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19881个,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1亿,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52.6% [4]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5] - 截至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超过9.3亿人口生活在城镇 [6] - 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数量达到694个,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29个,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11个 [6] - 2023年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7.0万亿元,贡献了61.1%的国内生产总值 [6] 人民城市理念 - 人民城市理念深刻阐明党的领导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 [5] - 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5] - 需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5] -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8] 城市现代化发展 - 城市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10] -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城市是推动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场所 [10] - 杭州依托数据底座与算力基础,加强城市大脑建设,打造运行数据化、治理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10] - 需要践行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的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从传统的增量扩张向高质量的提质增效转变 [11]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 [9] - 北京确定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9] - 推动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融入城市更新之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9]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 城市只占地球表面不到2%的面积,但消耗了全世界78%的能源,超过6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城市地区 [12] - 福州串联公共空间与生态资源,建设城市森林步道 [12] - 成都构建山水城园相融合的公园城市 [12] - 需要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2] 城市发展关系处理 - 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形成具有完整性、创新性、前瞻性的城市建设规划 [14] - 需要统筹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关系 [15] - 需要统筹城市集中发展与分散发展,合理确定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 [16] - 需要处理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关系,实现城乡互补、协同发展 [17]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议会副议长:上海发展以人为本
中国经济网· 2025-05-31 20:52
上海与里约热内卢的合作 - 上海和里约热内卢都是大型城市,拥有重要机场和港口,双方希望展开更多合作 [3] - 里约热内卢州州长访华并与上海市有关方面进行友好对话,邀请更多中国投资以提升巴中合作水平 [3] 科技与产业发展 - 上海的科技发展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3] - 上海在科技领域取得显著进步,AI产业给弗雷塔斯留下深刻印象 [3] - 中国电动车、自行车等品牌进入巴西市场,为巴西低碳发展和绿色出行作出贡献 [3] - 中国科技产品、化妆品、服装品牌在巴西广受欢迎 [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 里约热内卢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改造海滩并提升水质 [4] - 上海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得当,里约可借鉴上海经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 文化交流与投资 - 里约正在对华合作开展文化项目,包括在里约推广中国文化 [3]
北外滩未来五年“长个子”“壮筋骨” 塑造多港并进功能矩阵 促进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高度集聚高效配置高速增值
解放日报· 2025-05-14 09:37
北外滩建设成果 - 五年来累计开竣工重大建设工程46个 总体量超过300万平方米 [1] - 引进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335个 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1] - 建成重大项目23个 共计155万平方米 包括世界会客厅 480米浦西新地标 320米白玉兰广场 北外滩来福士 雅诗阁国际人才公寓等标志性项目 [1] 产业集群发展 - 航运和金融产业区域贡献超45% [1] - 集聚港航企业4700余家 运力占全市近七成 [1] - 集聚各类金融机构2100余家 资产管理规模超8万亿元 [1] - 布局绿色低碳产业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贡献全市"双碳"立项标准的三分之二以上 [1] 未来发展规划 - 从建设施工加速期转向塑造核心功能的转型提升期 [1] - 打造全要素 一站式 共享型法律服务高地 启动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 [2] - 以"枢纽即港"为价值取向 塑造服务贸易港 科技创新港 总部经济港 国际活力港 国际人才港等功能矩阵 [2] - 集聚更高能级总部企业 国际功能性机构 促进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集聚 [2] 产业创新与空间规划 - 加快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 发展航运保赔 海事仲裁 贸易融资担保等业务 [3] - 推动航运 金融 商贸等支柱产业与绿色低碳 高端智能检测装备 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融合 [3] - 核心区有待开发地块8幅 100万平方米 将建设4.5公里空中连廊 22公顷无车区 [3] - 提篮桥和虹口港片区将激活历史风貌 推动文化资源转化 [3] 公共服务配套 - 引进上中国际 金光国际等优质教育卫生资源 [4] - 配套建设人才公寓 低密度住宅等多层次居住产品 [4] - 规划6公顷中央绿轴 实现滨水可达性 [4]
入城口变身花海,武汉“绣”出城市新封面
长江日报· 2025-05-01 12:0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 武汉以"四线一口"(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进出城道路沿线及入城口)为重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形象 [1][3] - 近一周清运沿线垃圾145吨,腾退违规菜地2万余平方米,移植补栽苗木170株,新增绿化面积超4000平方米 [3] - 东西湖区累计增绿约4万平方米,补种树木550棵,打造1万余平方米月见草花海景观 [7] 重点区域整治成效 - 汉孝城际高铁沿线整治后形成"花海+菜园"模式,桥下空置地试点6亩共享菜园,既美化环境又满足民生需求 [7] - 武汉火车站周边清走50多吨垃圾,移栽170棵树苗,4000平方米土地披上绿装 [8] - 青化立交桥下7000平方米区域完成立体绿化改造,上层栽植栾树、香樟,中层点缀海棠、栀子花,底层铺设麦冬草 [11] 生态景观提升 - 武荆高速东西湖段沿线打造2万平方米月见草花海,夹竹桃与月季错落交织 [12] - 新沟镇将武荆高速匝道旁3.6万平方米裸露土地变成"四季画廊",实现四季不同景观 [17] - 岱黄高速前川段桥下空间种植波斯菊、金盏菊等花卉,取代原有违规菜地和窝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