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游客成袋带走茶卡盐湖铺路盐? 景区最新回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5 18:17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海西州乌兰县,近年来,凭借独特的美景,成为很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近日,有网友拍到了一段视频,几位游客竟然用塑料 袋,将茶卡盐湖路边的盐装袋带走,此举引发公众质疑。有网友认为,这些行为不符合景区规定。这段视频是真的吗?景区是什么态度? 网传的视频中,几名游客蹲在路边,将铺路的盐装入塑料袋中。工作人员表示,这段视频属实,之前也发生过游客将盐带走的情况。一些游客会捡拾几 颗盐晶体留作纪念,但用塑料袋大量装盐带走的情况比较罕见。 原盐含有杂质 不符合卫生健康标准 游客成袋装盐带走的行为引发关注后,一些网友对这些铺路盐的成分及用途展开了讨论。有网友认为可以直接食用,也有人表示,这些盐中含有毒物 质,不能吃。那么,这些盐究竟含有什么成分,是否可以食用? 茶卡盐湖景区的盐桥,就是网传视频中游客们成袋装盐走的地方。记者在现场随手抓一把盐,可以看到盐中,有石子、头发和很多其他杂质。 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孔会民:这个盐产品的主要成分还是氯化钠,氯化钠的含量也能到97.5%以上。虽然从含量上来说,是满足国家食品 食用盐要求的,但是我们从卫生条件上来说,它是因为铺在道路两旁的,人来人往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
以规范公示倡导文明旅游(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52
在规范中推进公示机制,在平衡中彰显治理智慧,方能让文明成为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公示违法行为,有效提升违法成本,直击"微小违法"治理的痛点。文旅场景中的违法行为,往往具有单 次危害小、取证难度大的特点。游客在景区刻字留名等行为,单次造成的损失或许有限,对景区来说, 受制于人力、技术等条件,往往难以及时取证,即便查处也多以口头警告或小额罚款了事,难以形成有 效震慑。公示相当于引入社会监督,倒逼游客文明素养提升。 公开公示的价值,不仅在于对个体的惩戒,更在于对社会心态的引导,有利于推动形成不敢违、不能 违、不想违的文明旅游生态。对违法者而言,这种"名誉代价"往往比单纯的经济处罚更具约束力,有利 于规范行为;对潜在违法者而言,公示的案例是最直观的警示教材。网友普遍认为曝光比罚款更有用, 这种共识背后,是社会对文明旅游的集体期待。当公示行为与公众价值观形成共鸣,也许能逐渐催生行 动自觉。 当然,公示也要把握尺度,在惩戒与尊重间找到平衡。八达岭长城景区的此次公示便模糊了当事人姓 名,将其中一个字用"某"代替,没有暴露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同时,公示机制可以逐步完善,如根据 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社会危害程度,差异化设置公示时长 ...
2025“文明旅游 美丽杭州”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7-31 10:36
旅游消费趋势 - 新旅游消费趋势包括Z世代偏好"反向旅游"寻找松弛感 亲子游和研学旅游向沉浸式 场景化深度推进 银发族将"康养旅居"发展为新型养老方式 [2] - 旅游消费需求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价值 新需求包括"观"(沉浸式场景体验) "拍"(社交媒体创作) "知"(深度文化知识) "人"(个性化服务和情感连接) [4] - 自由行产品占比从2024年的50%上升至2025年的65% 传统团队游占比从50%降至27% [3] 杭州旅游市场表现 - 2024年杭州接待游客2 4亿人次 同比增长7 5% 其中入境过夜游客116 69万人次 同比增长107 8% [2] - 杭州连续16年获"全国游客满意十佳城市"荣誉 旅行社数量自2023年起以10%速度增长 2025年在册旅行社达1243家 [2] 文明旅游建设 - 2025年"文明旅游 美丽杭州"活动新聘5名"文明旅游宣传大使" 包括旅行社 酒店 演艺公司高管 [2][4] - 杭州城市形象"最美杭州""善城杭州"等金名片构成文明旅游独特气质 影响游客出行决策 [4] - 深度游项目如南宋御街汉服旅拍 龙井茶园制茶体验预订量涨幅明显 [4] 行业转型挑战 - 传统旅行社面临阵痛 自由行 私家团产品占比已显著超过传统跟团游 [3] - 数字化时代需关注AI技术赋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文明旅游行为规范等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