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
搜索文档
谁该为理想MEGA起火事故负责?律师详解→
第一财经· 2025-10-30 18:13
事件概述 - 一辆理想MEGA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起火事件 [3] - 事故车辆搭载的储能装置为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3] - 电池单体生产企业及总成生产企业均为宁德时代及其全资子公司 [3] 事故责任认定的复杂性 - 新能源汽车火灾调查是融合电化学、材料学与电子工程的跨学科领域 [4] - 电池热失控可能由电芯内部缺陷、电池管理系统故障、外部碰撞或充电管理异常等多种因素引发 [4] - 责任认定需通过权威专业的第三方鉴定才能确定真相 [4] - 责任链条存在多个争议焦点:电池生产商的设计制造缺陷与整车厂的电池包集成、热管理系统设计或整车安全防护不足 [5] - 车主的用车历史如私自改装、不当充电或意外损伤也可能成为责任分摊的考量因素 [5] 法律层面的责任界定 - 生产者可能承担产品侵权责任,销售者可能同时面临侵权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5] - 在极端情况下,若明知缺陷存在仍继续销售并导致严重后果,还可能触发惩罚性赔偿 [5] - 最终责任承担者需结合专业鉴定结论和案件具体事实综合判断,整车厂与电池供应商之间通过内部责任追溯机制划定责任 [5] 消费者维权路径与证据收集 - 维权成功关键在于构建完整坚实的证据链 [5] - 核心证明材料包括消防部门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和交管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6] - 现场视频如监控录像和行车记录仪影像是还原事实的最直观证据 [6] - 需系统整理保存车辆及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相关的各类票据和证明文件 [6] - 维权策略包括通过法律渠道提起诉讼,依据《民法典》向生产者及/或销售者主张侵权赔偿或追究违约责任 [6] - 其他有效途径包括向保险公司报案索赔,以及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机构投诉举报 [6]
小鹏汽车实现磷酸铁锂电池零自燃!
起点锂电· 2025-10-28 18:08
固态电池行业年会信息 -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定于2025年11月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主题为“聚焦新技术 共建新生态”,规模预计超过1000人 [2] - 年会由起点固态电池、起点锂电、SSBA固态电池联盟主办,总冠名单位为茹天科技,同期举办CINE固态电池展、钠电展及起点钠电行业年会 [2] - 首批参与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鹏辉能源、广汽、一汽、欣旺达、清华大学深圳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产业链核心公司及科研机构 [2] 小鹏汽车电池安全与技术 - 小鹏汽车宣称其新能源电池安全代表行业最高标准,99%新车搭载磷酸铁锂电芯,并保持创业至今零自燃纪录 [3] - 公司通过五年技术钻研,在电池包安全技术上形成自有路线,充电速度提升30%,并将在小鹏X9车型首发增程专属AI+5C超快充磷酸铁锂大电池,电耗低至16.5度/百公里,油耗低至2.53升/百公里 [3] - 电池包采用4-3-4模式立体框架,侧面碰抗压达80吨,底部可承受2000J冲击,配备AI电池医生实时监测电芯,已上架14种诊断策略,可提前三个月预测问题 [7] 小鹏汽车电池供应链演变 - 小鹏汽车电池供应商经历多次变更,早期供应商包括欣旺达、比克、联动天翼、德朗能,后因质量问题与德朗能对簿公堂并获赔 [5] - 2020年后引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供应商,其中亿纬锂能累计供应超15万台车型,2023年后中创新航成为最大供应商 [5] - 2024年新增弗迪电池为主要供应商,但MONA M03车型长续航版本后续供应商改为亿纬锂能,公司亦在2022年投资50亿成立电池公司广州鹏悦动力,目前PACK环节部分由武汉小鹏自主完成 [6] 动力电池安全挑战与行业趋势 - 动力电池自燃事故概率随新能源汽车普及而升高,安全隐患源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生产制造、回收及消费者使用习惯等多个环节 [11][13] - 生产制造环节的杂质混入、电极涂层不均、焊接缺陷等问题可能导致短路,而消费者充电不当、过度损耗、大功率快充等行为会增加自燃风险 [13] - 行业需从抢救逻辑转向预防逻辑,通过加强电池包内部软件功能、优化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测、改进电芯排列与隔热防护设计,并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安全标准来提升安全性 [14] 小鹏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 小鹏汽车在全国已落地自营充电站2500座,其中液冷超充站超1000座,计划至2026年布局充电站达10000座,液冷超快充站4500座 [9] - 电池包技术包含5C超快充、2000次循环无衰减及IP68级防水标准,热失控后24小时内可确保不起火不爆炸 [8][9]
上海一辆Mega爆燃,理想紧急回应:车门顺利打开
第一财经· 2025-10-24 13:25
事故概述 - 10月23日深夜,一辆理想Mega在上海市徐汇区行驶途中突发自燃,车辆在10秒内迅速燃爆并被大火吞没,最终烧成空架 [2] - 网传视频显示车辆底部率先出现爆炸并冒出火苗,随后10秒内火势快速蔓延,车底连续发生多次爆炸 [2] - 事故发生后,车内两名驾乘人员及时逃生,未造成人员伤亡 [2] 公司回应与处理 - 理想汽车表示事故发生时车门顺利打开,驾驶员和全体乘客全部安全离车 [2] - 公司已安排专人前往现场处理,目前消防部门已介入调查,公司将积极配合并依据调查结果开展后续工作 [2] 涉事产品信息 - 理想Mega是理想汽车旗下首款纯电车型,于2024年3月1日上市,起售价55.98万元 [3] - 目前在售车型为2025款Ultra智驾焕新版和家庭特别版,售价区间为52.98万至55.98万元 [3] - 两款车型均搭载由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共同研发的麒麟电池,采用三元锂材料,电芯由宁德时代生产 [3] 行业影响与关注 - 此次事故引发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高度关注 [3] - 业内认为新能源汽车自燃多与电池热失控相关 [3]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3.0》指出,交通体系正朝着"零事故、零伤亡、高效率"发展 [3]
上海一辆Mega爆燃,理想紧急回应:车门顺利打开
第一财经· 2025-10-24 13:06
作者 | 第一财经 武子晔 封图 | 网络视频截图 10月23日深夜,上海市徐汇区,一辆理想Mega在正常行驶途中突发自燃,车辆在10秒内迅速燃爆 并被大火吞没,最终被烧成空架。 针对此次事故,理想汽车方面表示:"事故发生时,车门顺利打开,驾驶员和全体乘客全部安全离 车。我们安排了专人前往现场处理,目前消防部门也已介入,会积极配合消防部门的调查,并依据调 查结果开展后续工作。" 据网传视频显示,车辆底部率先出现爆炸并冒出火苗,随后10秒内火势快速蔓延,车底连续发生多 次爆炸,整车迅速被大火包裹。事故发生后,车内两名驾乘人员及时逃生,未造成人员伤亡。 作为理想汽车旗下首款纯电车型,Mega于2024年3月1日上市,起售价55.98万元。目前在售车型 为今年推出的2025款Ultra智驾焕新版和家庭特别版2025款Home家庭特别版两款车型,售价区间 为52.98万至55.98万元。两款车型均搭载由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共同研发的麒麟电池,采用三元锂 材料,电芯由宁德时代生产。 2025.10. 24 本文字数:603,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此次事故引发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关注。业内认为,新能源汽车自燃多与电池热 ...
上海一Mega爆燃,理想紧急回应:车门顺利打开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4 12:47
10月23日深夜,上海市徐汇区,一辆理想Mega在正常行驶途中突发自燃,车辆在10秒内迅速燃爆并被 大火吞没,最终被烧成空架。 据网传视频显示,车辆底部率先出现爆炸并冒出火苗,随后10秒内火势快速蔓延,车底连续发生多次爆 炸,整车迅速被大火包裹。事故发生后,车内两名驾乘人员及时逃生,未造成人员伤亡。 作为理想汽车旗下首款纯电车型,Mega于2024年3月1日上市,起售价55.98万元。目前在售车型为今年 推出的2025款Ultra智驾焕新版和家庭特别版2025款Home家庭特别版两款车型,售价区间为52.98万至 55.98万元。两款车型均搭载由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共同研发的麒麟电池,采用三元锂材料,电芯由宁 德时代生产。 此次事故引发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关注。业内认为,新能源汽车自燃多与电池热失控相关。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3.0》指出,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交通体系朝着'零事故、零伤 亡、高效率'发展; 针对此次事故,理想汽车方面表示:"事故发生时,车门顺利打开,驾驶员和全体乘客全部安全离车。 我们安排了专人前往现场处理,目前消防部门也已介入,会积极配合消防部门的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 开展后 ...
行业聚焦:全球汽车电池泄漏检测传感器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29 09:56
文章核心观点 - 汽车电池泄漏检测传感器是保障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关键部件,通过检测电解液溶剂气体、冷却液蒸汽或氢气等特征信号来识别泄漏隐患 [1] - 全球汽车电池泄漏检测传感器市场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7000万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0.0% [1] - 行业由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电池安全标准趋严及安全事故关注度提升驱动,但面临核心元件进口依赖和复杂环境稳定性等技术挑战 [10][11] 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 预计2031年全球汽车电池泄漏检测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万美元 [1] - 未来几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0.0%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汽车电池泄漏检测传感器市场集中度高,前三大厂商在2024年占有大约76.0%的市场份额 [6] - 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INFICON、深圳维泰克智能仪器有限公司、Marposs等 [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环节由传感器核心元器件和基础材料供应构成,包括半导体芯片、气敏与压敏元件等,技术壁垒高,部分关键材料与高端芯片依赖进口 [7] - 中游环节负责泄漏检测传感器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产品类型涵盖气体泄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微型化及与电池管理系统深度集成 [8] - 下游环节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和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商,需求受新能源汽车销量攀升及电池安全法规趋严推动,并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 [9] 行业驱动与阻碍因素 -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电池安全标准日益严格、社会对电池安全事故高度关注,以及政策监管创造的刚性需求 [10] - 主要阻碍因素包括核心元件如高性能气敏材料与专用芯片部分依赖进口导致成本较高,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难度大,以及下游整车厂对成本敏感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传感器将逐步与电池管理系统深度集成,实现多参数智能检测 [12] - 监测范围将从单一电解液扩展至氢气、冷却液和环境湿度等综合指标 [12] - 随着国产替代推进和规模化生产成本下降,产品将向高可靠性、低功耗、微型化方向发展,并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配置的标配 [12]
模拟极端场景 检测机构推出超越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标准测试
央视新闻· 2025-06-27 08:13
新国家标准实施 - 我国将于明年7月1日起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国家标准 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试验项目 [1] - 新标准将动力电池起火、爆炸前5分钟报警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 从产品设计端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发生率 [1] - 近期多家检测机构围绕新国标的检测明显增多 并且新增了不少严于新国标的测试 [1] 测试内容 -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进行极端测试 车辆被架起至1米高度 4根钢针同时缓慢刺破电池板底部 远超新国标一根钢针的要求 [1] - 进行整车车辆托底叠加涉水测试 车辆以每小时30公里速度通过托底球 紧接着驶入最大深度300毫米、长度140米的涉水池 [1] - 电池包跌落测试将电池包从3米高度水平跌落至钢制工装上 模拟车辆跌落后遭遇底部撞击的场景 要求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 [2] 行业影响 - 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长表示测试模拟了极端真实场景 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车辆安全保障能力 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发展是有力推动 [1] - 中汽中心高级工程师表示进行超越新国标标准的测试 旨在验证极端场景下新能源汽车是否能真正保护消费者安全 [2] - 除已展示测试外 还有整车火烧、整车叠加碰撞等多种测试形式验证新能源车电池安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