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

搜索文档
北京汽车产业向“新”而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1 05:45
理想i8上市及技术突破 -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 i8在首都国际会议中心上市,是北京新能源车企快速成长的范例 [1] - 新车原计划去年推出,因首款纯电车型Mega口碑销量不及预期而推迟,公司转向技术研发 [1] - 公司投入超充网络建设,全国已建成近3000座超充站(含约1000座高速超充站),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2] - 自研主驱电机效率达93.08%行业最高水平,续航提升20-30公里,采用六边形碳化硅结构芯片提升15%电流能力 [2] - 智能驾驶搭载VLA司机大模型,可学习车主习惯实现个性化辅助驾驶 [3] - 智能座舱升级"理想同学"语音助手,新增自主点餐、识别停车场二维码等功能 [3] 北京新能源车产业表现 - 小米SU7、理想Mega Home、极狐阿尔法S5等北京新能源车型上半年销量表现亮眼 [3] - 北京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新能源汽车产量26.2万辆(同比增1.5倍) [3] - 新能源车占北京汽车产量比重达36.7%,同比提升18.4个百分点 [3] - 北京正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3]
迟到一年错失先机,理想i8要带着5C超充闯“红海”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18:01
理想i8上市概况 - 理想i8为品牌首款纯电SUV 共发布Pro Max Ultra三款配置 起售价32 18万 较预售价下调3万左右 [4] - 车身尺寸5080×1960×1740mm 轴距3005mm 延续MEGA前脸设计 配备星环灯带和贯穿式尾灯 [4] - 内饰采用双联屏+HUD布局 材质升级为环保皮质 二排右侧配备零重力座椅 [4] 产品性能参数 - 全系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 总功率400千瓦 最高车速180公里/小时 [5] - 标配5C三元锂电池 提供90 1千瓦时和97 8千瓦时两种规格 CLTC续航分别为670公里和720公里 [5] - 5C超充技术为核心亮点 搭配自建超充站可实现10分钟补充500km续航 [5] 产品设计缺陷 - 溜背造型导致风阻系数仅0 218 但牺牲第三排头部空间和储物空间 无前备箱且后备箱容积局促 [6] - 门店销售称后备箱可放置6个20寸行李箱 但未展示实际操作方案 [6] 上市前舆论风波 - 7月24日理想副总裁刘杰指控网友抹黑i8试驾体验 引发与蔚来高管沈斐的公开对峙 [8] - 后续调查显示涉事用户实为理想L9和蔚来ET7双车主 其承认编造试驾言论意图"钓鱼" [9] 市场竞争环境 - 迟到一年导致错失先发优势 面临小米YU7 乐道L90 问界M8等竞品围剿 [11] - 乐道L90起售价25 99万 电池租用方案下探至19 39万 配置对标理想但价格更低 [11] - 特斯拉Model YL将于9月上市 轴距3040mm 定价30-40万区间 [12] 公司战略背景 - 2025H1增程车型销量增速骤降至7 8% 6月单月销量同比下滑24%至3 63万辆 [13] - 2024年L8 L9销量同比下滑33 4%和24 5% 低价车型L6占比38 36%致单车均价降至33万 [13] - 2025年纯电车型销量目标从5万上调至12万 承担18 75%销量贡献 [13] - i8目标毛利率21% 若月销达1 2万辆则2026年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重返25% [13]
理想汽车-W(02015):如何看待i8纯电胜率?
长江证券· 2025-07-14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12][8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续航、补能焦虑影响,30万及以上热销纯电SUV车型稀缺,理想精确把握行业痛点,以高纯电地区和高速路段为重点,加快布局充电设施,同时纯电车型内部空间大、使用及维护成本低等优势,提升纯电车型胜率,以Mega为例,其改款大获成功,看好后续理想纯电销量空间 [3] 各部分总结 总量:30万及以上新能源SUV市场热销纯电车型稀缺 - 近年30万及以上SUV新能源渗透率约45%左右,近一年新能源SUV月均销量约7.8万辆,2025年1 - 5月销量71.3万辆,同比下降9.7%,其中混动保持增长态势,纯电下滑较多 [6][17] - 2024 - 2025年1 - 5月,30万及以上新能源SUV中,混动销量分别为62.9万、24.8万辆,同比增加17.4%、10.0%;纯电销量分别为32.0万、7.7万辆,同比下降2.8%、32.7% [17] - 分品牌看,2025年1 - 5月,BBA品牌30万及以上SUV销量为23.8万辆,同比下降20.6%;理想、问界、蔚来销量达8.4、7.0、3.4万辆,同比 - 30.3%、+56.6%、 - 13.5% [18] - 2025年1 - 5月30万及以上新能源SUV销量达1万辆以上车型中,插混、增程车型占10款,纯电车型仅蔚来ES6、小鹏G9两款累计销量破万 [6][24] 行业痛点:续航、补能焦虑影响中大型纯电SUV渗透 - 近年30万以上新能源SUV动力类型混动占比提升明显,新能源中纯电销量占比由2020 - 2022年的74.7%下降为2023年至2025年5月的31.7% [6][25] - 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受路况、驾驶习惯、气温影响大,冬季续航衰减明显,美国数据显示电动汽车低温下平均损失30%续航里程 [30] - 全国公共充电桩分布不均、功率不足,一二线城市占比超70%,低线城市少且维护差,低功率桩占比高,超快充技术应用处于早期阶段 [30] 理想破局之法:以高纯电地区和高速路段为重点,加快布局充电设施 - 理想加快布局超充站,截至2025年6月3日,全国布局13231根充电桩,其中5C充电桩1418根、4C充电桩5676根,目前已上线超2500座超充站,计划年底达4000座 [33][37] - 理想充电站重点布局长三角、大湾区等新能源渗透率高地区以及高速路段,截至2025年6月22日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布局城市达241个;6月9日覆盖高速超125条,高速理想超充站839座 [41] - 五一期间,全国理想超充站为新能源用户提供服务,理想汽车用户充电433万度,可行驶超2100万公里,理想MEGA单次平均充电时长13.9分钟 [48] - 2025年6月26日,全国首座穿梭式超级充电站投入运营,搭载5C/4C双平台超充系统,4台理想纯电车型同充时,均可实现充电10分钟增加续航500公里 [48] Mega为例:改款大获成功,理想纯电潜力巨大 - 新款理想Mega以智驾和座舱为核心升级,智能驾驶芯片算力提升,座舱后排液晶屏尺寸增大、类型升级,部分版本座椅功能增加 [54] - 改款后销量提升明显,2025年5月销量994辆,同比增长61.9%,预计稳定交付量达2500 - 3000辆/月,较2024款增长150% - 200% [55] 理想i8:汽车内部空间上限更大,使用及维护成本低,智驾能力持续领先 - 增程式电动车消除续航、补能焦虑,但内部使用空间和舒适性不足,保养成本高,纯电架构可提高汽车内部空间上限 [60][61] - 理想i8取消前备箱可获更大内部使用空间,采用三排六座布局,空间表现优于理想L9,后门尺寸更宽,后备箱容积与L9相当 [69] - 理想i8沿用MEGA低矮溜背造型,风阻系数低至0.23Cd,在动力续航和尺寸方面,同级别车型中较为突出 [73][76] - 理想i8搭载最新的VLA大模型,智驾竞争力强,硬件方面,AD Max系统芯片升级,配备ATL全天候激光雷达 [79] 投资建议:纯电新周期即将开启,打开百万理想销量空间 - 理想汽车产品优势和品牌设计深入人心,“双能战略”有望扩大优势,后续新车型上市完善产品矩阵,提升销量空间,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GAAP)分别为83.0、124.3、15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5X、17.1X、13.5X,归母净利润(Non - GAAP)分别为103.0、144.3、17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6X、14.7X、12.0X,维持“买入”评级 [10][85]
理想汽车(02015.HK)2025年6月销量点评:销量维稳 纯电有望打开市场空间
格隆汇· 2025-07-10 10:27
交付数据 - 2025年6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6,279辆,同比-24.1%,环比-11.2%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共交付111,074辆 [1] 产品结构优化 - 2025年5月完成Mega、L系列车型改款,产品力显著升级 [1] - 2025H2将推出两款高压纯电SUV:理想i8(7月上市)和理想i6(9月上市) [1] - 届时产品布局将包括4款增程电动SUV+1款旗舰MPV+2款高压纯电SUV [1] AI能力提升 - 理想汽车具备算力和数据规模优势,战略上加速AI投入和开发力度 [1] - 5月推送OTA 7.4版本更新,理想同学升级为生活助手Agent(测试版) [1] - 升级后的智能系统可自主操作软件和互联网应用,完成复杂交易 [1] 销售与服务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国已有530家零售中心,覆盖151个城市 [1] - 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511家,覆盖222个城市 [1] - 已投入使用2851座理想超充站,拥有15,655个充电桩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44/2396/3008亿元,同比增速13.8%/45.7%/25.5%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0/128.1/183.5亿元,同比增速19.6%/33.4%/43.2%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4.49/5.98/8.57元/股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化领跑,到智驾定义新未来
淡水泉投资· 2025-07-08 17:1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从2012年1.3万辆爆发式增长至2024年千万辆级别,渗透率超50% [1] -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登顶全球,某中国电动车品牌2025年5月在欧洲单品牌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2] - 本土品牌销量从2020年680万辆增至2024年1490万辆(增幅逾一倍),国际品牌同期从1250万辆萎缩至800万辆,市场份额实现历史性逆转 [5] 产业链与竞争优势 - 中国占据全球超三分之二动力电池制造份额,正极/负极材料及电池制造环节主导70%以上市场 [14] - 电动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显著:电费为油费五分之一,维保成本仅为燃油车三分之一 [8] - 自主品牌通过智能化与电动化技术打造高端爆款车型,同级别德系豪华品牌(BBA)被迫大幅降价应对市场份额流失 [10] 市场分化与竞争格局 - 行业平均售价连续三年下滑:2023年-0.1%、2024年-8.3%、2025年1-5月-6.4%,价格战短期内难以平息 [15] - 低端市场(15万元以下)供需失衡导致"增量不增利",高端市场(30万元以上)占行业20%销量却贡献50%利润,利润池超2000亿元 [15] - 2025年1-5月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场市占率43%,新能源渗透率37.1%,BBA产品真空期提供替代窗口 [15] - 中国品牌2025年一季度在欧洲销量同比增78%至14.8万辆,市场份额从2.5%跃升至4.5% [15]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当前批量智能车型已接近L3级能力,封闭场景L4级商业化落地,开放道路L4预计2030年实现 [21] - 城区NOA渗透率从预期2025年1%跃升至实际接近10%,技术进展超预期 [26] - 头部企业构建"芯片-硬件-算法"全栈自研体系,二、三线企业核心芯片依赖外部采购 [30] - 智能驾驶软件订阅模式展现高毛利潜力,智驾功能正下沉至10万级市场引发行业军备竞赛 [23][24] 行业转型方向 - 汽车产业从燃油时代机械工业转向新能源电化学,再向智能时代电子产业演进 [36] - 智能化比拼需融合AI、大数据、芯片等技术,软硬件一体能力成为新门槛 [36] - 中国车企通过技术结合用户需求实现"换道超车",未来将向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37]
二次元大师“真迹”,骗了B站百大UP主30万
虎嗅· 2025-07-05 09:46
签绘收藏市场现状 - 影视飓风老板Tim花费30万购买知名漫画家签绘后发现均为赝品 凸显行业造假问题[5][6] - 《七龙珠》作者鸟山明去世后 市面上涌现大量伪造签绘 价格区间为数万至数十万日元[9][10] - 正品签绘市场价极高 如MANDARAKE平台售出的"悟空"签绘达1500万日元(约75万元) "阿蕾拉"签绘达960万日元(约48万元)[11] 造假产业链特征 - 仿冒签绘成本低廉且利润丰厚 形成"一本万利"商业模式[8] - 造假技术升级 高仿品配备伪造证书及鉴定材料 售价仅略低于正品[25][27] - 日本存在专业造假集团 通过克隆真迹批量生产高仿签绘销往全球市场[40] 行业监管与鉴定困境 - 日本缺乏权威签绘认证机构 现有平台如MANDARAKE不承诺绝对真伪[12][28] - 签绘真伪鉴别难度大 外行买家主要依赖画风、签名和证书等表面特征判断[24][30] - 线下"手稿展"成为新型骗局载体 利用法律漏洞销售未授权展品[44][45]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驱动 - 二次元产业发展推动情怀消费 买家持续涌入为造假市场提供生存空间[22] - 消费者普遍存在"捡漏"心理 对签绘市场定价和作者技法缺乏专业认知[23][24] - 国内二手平台假冒签绘交易活跃 主要针对《七龙珠》《海贼王》等热门IP[17][19] 正品获取渠道建议 - 通过官方活动获取签绘真实性最高 如205位漫画家联合举办的赈灾拍卖会[51] - 直接参加线下活动获取现场签名 可保留照片等佐证材料[53][55] - 社交媒体成为重要信息渠道 建议关注专业UP主获取行业知识[42]
中金:维持理想汽车-W“买入”评级 年内增程基本盘无忧
智通财经· 2025-06-27 09:40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依次为1700亿元、2386亿元、2939亿元 [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依次为120.2亿元、160.3亿元、209.7亿元 [1]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2022年L系列通过增配智能、安全、舒适配置实现快速走量,L9/L8梯次减配扩大受众 [2] - 2023年L7成功下探五座SUV市场,助力年底月销破5万辆 [2] - 2024年纯电MPV遇冷,高端增程SUV竞争加剧,销量承压,4月L6上市后销量逐渐恢复 [2] - 2025年上半年L6/7/8/9/Mega相继改款焕新,增程基本盘稳固 [2] 战略调整 - Mega失利原因:纯电节奏误判、过于关注销量与预期、产品定义与用户需求错位 [3] - 补救方案:调整公司架构、纯电节奏,加速"双能战略"(电能、智能) [3] - 2024年公司架构调整:原CEO办公室聚焦产品业务,新增产品线部门,新设Go-to-Market部门 [3] - 2025年公司架构微调:新增基座模型部门,李想卸任"产供销联席会主任",引入芯片领域高管 [3] - 纯电节奏:以Mega为基础探索纯电市场,暂缓其他纯电车型上市 [3] 补能体系与AI投入 - 补能端超充、快充技术迭代,自建超充站/桩覆盖核心区域,接入优选、第三方站提高覆盖率 [3] - AI产品双线推进:智能辅助驾驶+多模态智能助手,VLA司机大模型2025年中旬发布 [4] - AI护城河搭建:百万车友数据储备+云端车端算力投入提升+AI底层软硬件基础设施自研 [4] - AI愿景:实现大模型融合,看齐iPhone4时代苹果公司,重塑AGI世代产品 [4] 未来展望 - 增程车型:2025款车型焕新升级加量不加价,行业旺季将至+暑期利好家庭用户购买 [5] - 中长期目标:国内自主品牌迈入中高端化,持续替代BBA等传统合资企业 [5] - 纯电车型:增程是阶段性差异化,未来"增程+纯电"双驱动 [5] - 纯电环境改善:国内补能网络+自建补能网络覆盖提升,电池原料成本下降,高压超充技术突破 [5]
【重磅深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二——理想汽车核心竞争力剖析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6-10 19:11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李想本人的极致产品经理思维方式和快速学习纠错能力,公司对标苹果和任天堂[2][3][9] - 公司使命"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保持不变,但愿景、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随环境变化逐步调整[3][21] - 在营收达3000亿元前专注SUV/MPV品类,之后拓展轿车品类[4] 市场规模与份额预测 - 20万元+SUV/MPV市场未来3-5年规模预计稳定在470万辆,混动/纯电渗透率分别达30%/35%[4] - 理想在20万元以上SUV市场已获份额第一,远期市占率空间17-25%,对应销量68-100万辆[4] - MPV市场份额预计10%(7万辆),轿车布局前国内销量天花板75-107万辆[4][58] 技术布局 电动化技术 - 增程技术:引领市场并迭代,REV3.0将搭载500km+纯电续航电池,增程器热效率43%+[5][96][99] - 纯电技术:拥抱800V架构,SiC产业链重点布局封装测试环节,自研芯片设计[5][104][114] - 电池技术:联合宁德打造麒麟5C电池,优化内阻,12分钟充电500公里[5][122][125] - 车身一体化:采用免热处理后地板骨架一体化压铸,后续拓展至前舱和后地板[5] 智能化技术 - 硬件:2025款L系列搭载700TOPS英伟达Thor-U芯片和禾赛ATL激光雷达[5] - 软件:自研端到端+VLM模型进入智驾第一梯队,2025H2上线VLA模型实现司机Agent[5] - 座舱:理想同学MindGPT 3.0上线深度思考功能[5] 产品矩阵 - 当前产品集中在20万元以上SUV市场(2024年规模393万辆),市占率13%[67][68] - 2025年推出两款纯电SUV i8和i6[67] - L6所在20-30万元SUV市场2024年规模248万辆,新能源渗透率61.7%[69][73] - L7/L8所在30-40万元SUV市场2024年规模7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65.8%[76][78] - L9所在40-50万元SUV市场2024年规模19万辆,新能源渗透率68.5%[81][83] 渠道策略 - 门店数量稳定在500家左右,单店效能多数月份超100台[84][88] - 采用华为模式管理渠道,将26个战区合并为5大战区[83] - 大多数门店选址综合商业体,覆盖更多四线城市[90]
蔚来和理想
数说新能源· 2025-06-06 17:47
理想Mega Home销售分析 - Mega Home当前订单过万且持续增长 一代Mega月销不足千辆 大量车辆通过内部渠道消化(0公里二手车、租车公司)[1] - 官方将一代Mega遇冷归因于外形争议 但二代同外形产品销量回升 反映特殊造型的高辨识度成为核心卖点 满足高端用户追求差异化的心理需求[1] - 旋转座椅设计精准击中目标客群痛点 虽非行业首创 但结合理想品牌力实现高效转化 同类设计在领克900也获验证 极氪MIX因营销不足未能复制成功[1][2] - 理想在部分地区已建立强势品牌认知 "销量从没输过"的市场表现与用户忠诚度形成正向循环[2] 理想应对一代Mega危机的措施 - 启动大规模组织调整 覆盖高层管理至工厂员工 实施供应链优化与成本削减[2] - 加速推出L6车型 通过更换低价供应商实现降本 支撑主力产品线销量[2] 蔚来经营风险分析 - 财务压力显著 现金流持续为负且账面资金紧张 二手车残值快速下滑:ET7年初30万+现降至25-26万 ES6从24-25万跌至20-22万[2] - 消费者担忧加剧形成反身性效应 潜在客户因品牌可持续性质疑推迟购买决策[3] 蔚来品牌力与销量错配问题 - 虽确立纯电豪华品牌定位 多款车型获细分市场冠军 但未能有效转化为规模销量[3] - 对比理想L6通过降本成功维持销量 蔚来推出乐道、萤火虫等子品牌未能打开市场 资源投入产出比失衡[4] 蔚来运营效率瓶颈 - 研发投入产出可见(如ET9技术成果) 但营销管理费用畸高 在销量未达预期情况下未及时调整成本结构[5] 行业动态 - 比亚迪加速东南亚市场布局 CATL储能业务增速超越动力电池板块[12]
理想汽车-W(02015):5月销量符合预期,新款Mega及L系列开启大规模交付
国投证券· 2025-06-03 21: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35.84 港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5 月交付量 4.1 万台,同比+16.7%,环比+20.4%,新款 Mega 及 L 系列交付带动环比提升 [1] - 预计 25Q2 交付 12.3 - 12.8 万辆,收入 325 - 338 亿元,智驾+AI 发力,纯电系列有望开启产品大周期 [2]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160、177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 22.6、14.6、13.2 倍,给予 25 年 26xPE,对应 6 个月目标价 126.96 元,折合港币 135.84 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情况 - 5 月交付量同比增长因去年同期 L6 爬坡,环比提升因 4 月新老款交替基数低,新款 Mega 及 L 系列 5 月大规模交付 [1] - Mega 焕新版销量持续突破,Mega Home 订单超预期,5 月下旬交付,产能爬坡,预计 7 月交付 2500 - 3000 台,较 24 年稳定月交付量增长 150 - 200% [1] - L 系列智能焕新版产品力提升,已大规模交付,随着终端需求回暖,预计月交付量逐步回到 5 万以上 [2] 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 - 截至 5 月底,理想汽车全国有零售中心 506 家,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 502 家 [2] 展望 - 25Q2 预计交付 12.3 - 12.8 万辆,收入 325 - 338 亿元 [2] - 智驾进入第一梯队,下一代智能驾驶架构采用 VLA 大模型,7 月随纯电 i8 上市,重塑智驾产品 [2] - 纯电系列布局扎实,MEGA 改款订单充沛,超充站超 2414 座,i8 预计 7 月上市,有望开启纯电产品大周期 [3] 财务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1238.5|1444.6|1673.3|2349.3|2819.1| |净利润(亿元)|117.0|80.3|103.3|160.3|177.4| |每股收益(元)|5.52|3.79|4.82|7.49|8.29| |市盈率(倍)|19.8|28.8|22.6|14.6|13.2| |市净率(倍)|3.8|3.3|2.9|2.4|2.0| |净利润率|9.5%|5.6%|6.2%|6.8%|6.3%| |净资产收益率|19.5%|11.3%|12.8%|16.5%|1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