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融资
搜索文档
蔚来获11.6亿美元注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7:50
融资概况 - 公司成功完成11.6亿美元股权融资 [1] - 融资通过公开增发新股方式进行 [1] 资金用途 - 资金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 [1] - 资金将用于新一代技术平台及车型开发 [1] - 资金将用于充换电基础设施扩展 [1] - 资金将用于优化资产负债表并增强资金实力 [1]
蔚来又融到钱了:到账70亿
36氪· 2025-09-12 22:11
最新融资情况 - 蔚来近期完成1.818亿股A类普通股及ADS配售 募集资金10亿美元(约71.2亿元人民币)[12][13] - 融资由摩根士丹利、瑞银证券、德意志银行等国际投行承销 获美英瑞挪及亚洲长线投资机构支持[12][16] - ADS每股定价5.57美元 普通股每股43.36港元[15] 资金用途规划 - 主要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 包括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及下一代电驱系统[18] - 部分资金投入新一代技术平台开发、车型研发及充换电网络扩张[19] - 部分用于优化财务状况 强化资产负债表以支撑长期战略[20] 财务现状分析 - 2024年上半年末总资产1000.46亿元 总负债934.3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93.4%[24] - 流动负债622.82亿元 高于流动资产525.08亿元 应付贸易款与票据349.51亿元[25] - 现金储备272亿元(含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 较2024年末419亿元显著下降[26] 经营表现与目标 - 2024年Q2交付量72,056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71.2%[40] - Q2综合毛利率10.0% 较Q1的7.6%提升 净亏损49.95亿元但同比环比收窄[41] - Q3销量指引87,000-91,000辆(同比增40.7%-47.1%) 营收指引218.1-228.8亿元[41] - 目标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需通过销量攀升及毛利率提升至16%-17%达成[33][36] 历史融资能力 - 成立11年累计完成至少18次融资 包括三次IPO 总融资额近千亿元[48] - 2025年内两次融资:2月募35亿港元 9月募71.2亿元 年内累计超百亿元[47] - 融资规模与次数居新势力前列 显著高于小鹏(750亿元)、理想(830亿元)及零跑(超200亿元)[49][50]
蔚来融资正式开启,为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新浪科技· 2025-09-10 17:06
融资计划 - 蔚来集团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81,818,190股A类普通股 [1] - 公开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 [1] - 资金将用于开发旗下品牌的未来技术平台及车型 [1] - 资金将用于扩大充换电网络 [1] - 资金将用于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并增强资金实力 [1] - 融资旨在为蔚来公司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
哪吒汽车危在旦夕,股东:可以出手救,条件是罢免创始人方运舟
36氪· 2025-05-30 20:48
债务危机与债转股失败 - 哪吒汽车"债转股"方案失败,原计划化解30亿元债务,实际仅完成20亿元,剩余债务无法解决[1][2] - 公司欠供应商总款项约60亿元,134家核心供应商曾签署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2][3] - 债转股失败导致融资受阻,复产复工及出海计划受挫[2] 管理层动荡与经营危机 - 创始人方运舟被要求罢免作为新资金注入条件[4] - 2023年12月方运舟接任CEO启动自救,但2024年3月CTO戴大力与智驾负责人王俊平离职[6] - 2024年4月300家经销商集体讨债,要求赔偿运营损失、返还拖欠返利及恢复售后服务[6][8] - 方运舟承诺4月30日前解决配件供应及车主维修问题,但5月其个人股权被冻结2000万元[10] 法律与财务风险加剧 -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涉及司法案件400余条,被执行95次,总金额达1.45亿元[10][13] - 关联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债权人称哪吒资产不足偿还530万元债务[14] - 上海总部LOGO被拆除,公司解释为办公场地搬迁[15] 销量与战略失误分析 - 2022年销量15.2万辆(同比+118%),2023年下滑至12.75万辆(-16.16%),2024年暴跌至6.45万辆(-49.37%),2025年1-2月仅售487辆[20][23] - 高管频繁更替(10年内法定代表人变更3次),营销体系6次调整,项目因资源挤占流产[25] - 战略失误:2022年低价车型哪吒V成功,2023年转向中高端市场导致品牌混乱,哪吒S及哪吒GT销量惨淡[25][27] 历史融资与高光时刻 - 累计融资超200亿元,关键投资方包括360、宁德时代、中国中车等[20] - 2022年凭借低价策略成为新势力销冠,但未能持续[20][23]
经销商“上门”要钱,哪吒汽车还能撑多久
北京商报· 2025-04-14 18:51
核心经营危机 - 公司遭遇经销商集体维权,约20家经销商代表参与,要求返还打款未发车所拖欠的返利和补贴 [1] - 经销商反映已按厂家要求支付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购车全款,但公司未发出车辆,部分经销商因贷款担保面临银行追债和客户起诉困境 [2] - 经销商要求公司赔偿自去年9月以来的运营损失、预支经营成本,并在5月11日前一次性返还欠款,同时恢复售后服务体系 [4] 财务与运营状况 - 公司账面资金从2022年末的67.57亿元大幅减少至2023年末的28.37亿元,借款余额为57.6亿元 [8]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亏损由48.4亿元扩大至68.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4%、-22.5%、-14.9%,未能转正 [8] - 公司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共有35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1.6亿元 [8][9] 市场表现与战略转型 - 公司2022年以15.2万辆年销成绩成为新势力销冠,但去年前三季度仅交付8.6万辆,完成全年目标的28.63%,9月交付量同比下滑23.41%,环比下滑8.06% [8] - 公司从主攻中低端市场转向推出哪吒S、哪吒L等车型以求利润,但效果不理想 [8] - 为缓解资金压力,公司与134家核心供应商签署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并计划通过E轮融资引入30亿元投资 [9] 终端市场与售后服务 - 公司对线下门店进行调整,多地店面关闭,经销商表示目前仅销售库存车,无法预订新车 [6] - 售后服务出现严重问题,多位车主投诉厂家无法提供零部件,导致车辆无法维修 [6] - 公司计划通过开拓海外市场缓解危机,已在泰国获得100亿泰铢(约21.5亿元人民币)授信,并计划7月启动本地化生产 [10] 管理层动态 - 公司原CEO张勇转任顾问,其本人澄清仍在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