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要素
icon
搜索文档
企业营销的本质:做合适的事情,回归事务的本质,站在用户的角度用心去做。
搜狐财经· 2025-06-02 17:48
理解产品一定要回归到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价格。产品只是连接公司和客户的一个媒介和载体而已,客 户需要产品的目的是要解决某个方面的问题。 就像梁宁在产品思维中讲到:音箱调研的例子,人们说是喜欢黄色的,但自己却带走了黑色的,人为什 么会口是心非,因为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识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 正确的话;但是,这些正确的话,并不代表用户的真实选择。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 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 新产品一定要有新要素,否则没有竞争力。新要素有两种:第一种,在现有体验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科 技等新要素,提升用户体验,或者改变成本结构。第二种,用整个社会经济升级、产业升级所产生的其 他领域新要素,变革内在的商业逻辑。也许用户的前端体验,依然是那个产品、那个服务,但公司背后 的商业运作,已经成为了完全不同的新物种。 什么是做合适的事情,营销的本质就是理解消费者; 就如陈春花教授,去参加一个微波炉产品设计团队的一个案例,她说看到微波炉的面板上写着解冻,煮 饭,煮粥等字,觉得很难看,说能不能像手机一样,正面一个按键,这样就特别漂亮了,这个时候,设 计师就告诉她,你是把自己当成消费者了,需 ...
提升京津冀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3
不过,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空间结构仍需完善,城市层级存在落差,抑制了超大 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内创新要素资源分布不均衡,梯度差过大,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仍有壁 垒;等等。接下来,应在空间治理、要素流动、链条融合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发挥京津冀地区辐射带动 作用。 优化京津冀创新要素流动体制机制。构建京津冀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建设技术交易生态,推动科 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数字化实现京津冀科技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支持高 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攻关,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京津冀 职业教育发展。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探索税收分成等制度创新。 完善京津冀空间结构与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统筹推进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协同圈建 设。例如,采用"圈层+廊道式扩散"的模式,将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河北地缘 优势转化为协同发展的新动能。抓住北京加快建设平原新城的契机,天津、河北应积极对接、主动融 入、及早谋划,优化调整相邻区域的城市功能和定位,实现这些区域城市组团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京津冀区 ...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期货日报网· 2025-05-27 00:15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从党的领导、公司治理、管理水平、创新激励、社会责任、监管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 [1] - 目标为5年内推动有条件企业建立符合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2035年实现制度更加完善、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 [1] - 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党的建设、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强化创新支撑和产业升级作用 [1] 创新激励制度设计 - 专设"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章节,聚焦创新组织形式、要素配置效率、激励机制设计三大方向 [1][2] - 鼓励大型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格局形成 [2] - 完善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化贯通 [2] - 赋予项目团队自主权,运用多元化激励方式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强化企业中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2] 企业发展目标 - 到2035年建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基础 [1] - 通过制度优化全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支撑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 [1] - 国家发改委强调政策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生态 [1]
江苏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
新华日报· 2025-05-09 05:43
江苏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会成立 - 江苏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南京召开 审议通过《章程》《选举办法》《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等文件 [1] - 选举产生学会第一届理事、监事和负责人 提名并审议通过副秘书长人选 [1] 学会发展定位与职能 - 学会定位为"一库三平台" 包括新型高端智库、学术交流研究平台、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创新要素集聚平台 [2] - 聚焦国家战略 建设政府和企业信赖的物流与供应链新型高端智库 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问题开展研究 [2] -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依托江苏科教资源优势 组织专家研讨会、青年学者沙龙等活动 [2] - 推动产学研融合 联合打造校企合作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 促进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 [2] - 构建创新生态 整合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 通过校企合作、职业认证等形式助力产业发展 [2] 学会背景与行业基础 - 学会由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及专家联合发起 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3] - 江苏省物流教育资源丰富 120余所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包括47所本科高校和80余所职业院校 [3] - 江苏省物流产业发达 拥有702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和超200家物流园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