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油田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煤矿实现采煤不下井、采煤不见煤的“智”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8:47
中国石化在新疆的油气生产成就 - 中国石化自1978年进入新疆以来累计生产原油超1.7亿吨、天然气超410亿立方米 [1] - 公司发现并开发17个油气田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6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387.03亿立方米 [1] 新疆油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新疆油田2002年启动"数字油田"建设工程 2010年向"智能油田"升级 [2] - 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86% 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 [1] - 2024年自主研发两大核心数据产品登陆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 实现数据资产化 [2]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 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 原煤产量达5.41亿吨 增速连续四年居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首 [3] - 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特厚煤层短壁综放无人开采工作面 [2] 新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疆煤外运"等能源通道 [3] - 构建多能互补现代化能源枢纽 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实现高效外送 [3] - 加强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3]
以“智”提质推动老油田数智转型
齐鲁晚报· 2025-05-23 07:28
智能油田建设进展 - 胜利油田首个自主研发的智能掺水装置可兼容地面与泵下多种掺水工艺,能根据油井工况自动优化掺水量,使油井保持最佳运行状态[1] - 孤岛采油厂作为中石化智能油田试点,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2%,油井生产时率达98.5%,质量安全管控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升级[1] - 公司创新构建"1+3+N"智能建设体系,包括1个油藏运营管理平台、3大智能决策系统和N个特色应用场景,推动生产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转变[1] 数据驱动与效率提升 - 油藏运营管理平台每日汇聚4500余条生产数据,动态监测油藏及生产状态,产量风险调控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15天[2] - 生产运行集控模块将人工巡检转变为自动巡检,视频巡检时长由3小时缩短至30分钟,停电恢复开井时长由32分钟缩短至5分钟[2] - "采—传—看—诊—决"智能管控体系优化471井次重点施工环节,减少低效措施井249口,日增油0.5吨[2] 站库管理与自动化升级 - 站库运维平台实现故障处置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生产异常事件数量同比下降27%[3] - 全流程自动化管控平台将单井注入误差从人工管控时的2.8%精确至1.4%,实时数据汇入油藏开发智慧大脑[3] - 公司计划两三年内建成全面感知、自动操控、智能优化、科学决策的智能油田[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智能油田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参与者结构及未来前景分析:技术驱动全链条智能化升级,行业迎来数字化蓝海[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8 09:14
智能油田行业概述 - 智能油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油田全生命周期进行智能化管理,打破传统数据割裂局面,实现降本增效、安全管控和绿色运营 [2] - 核心架构依托"8233工程"技术框架,形成覆盖8大专业领域的四维一体化支撑体系,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智能 [3] - 2024年智能油田服务市场规模突破190亿元,同比增长19.5%,2025年有望达221亿元,产业加速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11] 智能油田产业链 - 产业链形成"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场景应用"全链条生态:上游为华为、胜软科技等提供智能硬件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中游由中国石油、斯伦贝谢等主导系统集成,下游由"三桶油"推动落地应用 [5] - 应用场景贯穿油气田全生命周期,包括智能勘探、数字孪生开发、智慧工程建设等核心环节 [5] 中国原油市场运行 - 截至2024年中国已开发油田及含油构造1,159个,其中陆上950个(西北为主),海上209个(南海为主),33.4%油田已完成智能化改造 [7]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达2.13亿吨,同比增长1.9%,2025年一季度产量5409万吨,同比增长1.1%,连续三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 [9]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智能油田专利申请量18项,专利公开量32项,较2023年激增20项(增幅166%),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13] - 市场格局呈现"央国企主导、专业化企业补充":三大石油集团合计份额超60%,华为等ICT巨头占15-20%,专业服务商占10-15% [15][19] 行业竞争格局 - 央国企主导:中石油"梦想云"、中石化"石化智云"、中海油数字孪生技术分别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体系 [17] - 民企差异化竞争:胜软科技"胜软云帆"平台为最大油气民营软件服务商,力控科技专注工业物联云平台,安控科技深耕安全监控系统 [17] 行业发展趋势 - AI与数字孪生推动全流程协同:AI替代80%基础地质分析,数字孪生实现分钟级动态联动,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形成"端云融合"新范式 [22] - 绿色化与全球化协同发展:智能油田与碳中和深度绑定,如恩平15-1油田群实现无人化生产与CO₂封存,技术向海外输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