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矿山

搜索文档
数智赋能 山西华阳集团泊里煤矿描绘煤业新图景
新华财经· 2025-07-22 11:02
智能化矿山建设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自动化改造实现智能化矿山建设突破,赋能传统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2] - 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井上看见井下,井上控制井下",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指挥 [2] - 管控系统与视频监控"双向联动"实现矿井生产设备"集中智控",故障预警和远程控制显著缩短设备故障响应时间 [2] - 智能化建设延伸至地面辅助系统,构建"井上井下一体化"和"采掘辅助一体化"的智能管控体系 [2] 生产效率提升 - 技术赋能打破"一人一岗、一岗一责"模式,人力资源从"看设备"转向"管系统",岗位工转型为多面手 [3] - 井下机电、提升、运输"三大系统"智能化升级减少固定岗位人员30余人 [3] - 设备综合效能提升25%以上 [3] 战略转型与创新 - "合岗重组减员增效"战略变革实现安全高效、集约发展的转型 [2] - 以"数智"为先导构建创新体系,成为"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运营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智能化矿山典范 [3]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全力以赴稳保供 迎峰度夏战酷暑
中国能源网· 2025-07-18 20:19
电力供需形势 - 全国16个省份电网用电负荷36次突破历史新高,7月16日全国单日用电峰值达15.06亿千瓦创纪录 [2] - 蒙东地区作为跨区域输电枢纽,承担向东北、华北、华东输送富余电力的关键任务 [2] 发电侧保供措施 - 火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力:6月15日以来火电累计发电43.88亿千瓦时(同比+1.01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10.99亿千瓦时(同比+1.05亿千瓦时) [5] - 新增装机贡献显著:通辽2×350MW智慧热电联产项目投运后累计发电3.07亿千瓦时,兴安盟445MW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投产使公司新能源总装机达797万千瓦 [5] 煤炭供应保障 - 通辽和锡林郭勒盟五座煤矿满负荷生产,迎峰度夏期间累计产煤638万吨(环比+57万吨) [6] - 智能化技术应用:240台采煤设备+1160台剥离设备作业,其中300+台无人驾驶宽体车效率达有人驾驶92%以上 [8] 物流运输网络 - 自有627公里锦华铁路日均最高发运26列(运量8万吨/日),累计输送煤炭201万吨 [8] - 锦州港口具备72小时紧急调拨20万吨煤炭能力,年吞吐量350万吨 [8] 跨区域协作 - 公司通过"蒙电外送"主干道持续向江苏、山东等负荷中心输送电力,缓解用电紧张 [3] - 建立"路港联动"体系,实现煤炭生产-运输-应急调拨全链条协同 [8][9]
海域金矿投产预期进一步强化,招金矿业(01818)有序推进项目节奏再释积极信号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6:40
海域金矿项目进展 - 海域金矿项目智能化选矿生产线于6月底正式启动带水联动试车,设计年处理量396万吨(1.2万吨/日),标志着项目从基建期向生产期过渡 [1] - 选矿系统采用"SABC磨矿+浮选"工艺,处理能力处于国内黄金行业第一梯队,设备选型和技术集成度达到全球一流水准 [1] - 成功攻克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4420立方米,精度±2mm)和海岸高腐蚀环境防腐两大技术难题,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2] - 2024年完成"五竖一斜"工程贯通,解决井下通风、运输问题;TBM掘进机应用填补国内深埋金属矿山采掘工程技术空白 [5] 海域金矿战略地位 - 海域金矿被定位为公司"十五五"期间一号工程,资源禀赋丰厚,预计投产后年产矿产金15吨以上,有望成为世界级单体黄金矿山 [6] - 项目计划2027年底建成达产,将大幅提升公司黄金产销量水平 [6]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实施"国内一半,国外一半"双H战略,外延并购非洲阿布贾(已稳定达产)、科马洪(位于黄金成矿带)等金矿,构建全球资源网络 [7] - 阿布贾金矿新破碎系统提升矿石处理能力,APG第二矿山可研贡献远期增量;科马洪金矿具有较好勘探前景 [7] 行业与公司发展前景 -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推动黄金价格屡创新高,黄金兼具货币、金融和避险属性,后市高位运行确定性较高 [6][7] - 公司资源禀赋出众,海域金矿建设与海外资源拓展同步推进,多个潜力项目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7]
平庄煤业元露天矿:生态与科技的“双向奔赴”
中国能源网· 2025-06-12 16:15
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 公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13446"工作方略,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1] - 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1.74亿元用于土地复垦,完成8385亩治理面积,种植樟子松20.6万株、灌木220万株,复垦率100%,林草覆盖率86.53%[4] - 创新采用"钻孔挂网+高压喷播"技术,试验数十次配方实现岩壁绿化,2019年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并持续达标[4][5] 智能化建设 - 构建5G全域感知体系,通过人员定位芯片追踪450余名作业人员,智能巡检机器人搭载热成像仪实现设备状态监测[9] - 数字孪生系统实现12个子系统毫秒级联动,无人驾驶卡车与电铲协同作业延迟仅28毫秒,单班人员需求从5人降至2人[9] - 选煤厂巡检机器人具备红外测温、AI视觉识别等功能,完全替代人工点检,实现岗位无人值守[9] 循环经济与低碳技术 - 建立"双水循环"体系,年处理10.7万立方米污水并入市政管网,矿坑水经净化后供应工业园区[14] - 采用永磁直驱电滚筒技术,传动效率提升22%,年节电84万度,减排二氧化碳810吨,日检修时间缩短2小时[15] - 立体抑尘系统使PM2.5浓度下降1/3,通过"定点喷淋+移动洒水"模式保持路面湿度10%以上控制扬尘[14] 工业旅游规划 - 规划建设"一河两岸三园五区"生态景观,融合工业遗产与园林绿化,打造工业旅游目的地[6] - 筹建露天印象馆展示煤矿发展历史,形成"工业+旅游"特色文化高地[6]
禾草沟煤业:绿色引领矿山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5-29 10:35
公司概况 - 禾草沟煤业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自2010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现年产能力500万吨 [1][10] - 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安全环保低碳的现代矿山,荣获"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和"环境优美矿区"称号 [1][10] 安全环保措施 - 公司将安全环保置于首位,推动绿色低碳、清洁生产,党委多次召开环保专题会议强调生态优先理念 [2][11] - 建立日巡查、旬通报、月考核制度,修订30余项安全制度,完善411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人防+技防"体系 [2][11] - 完成生活水净化站改造和污水处理厂扩容,通过绿色矿山验收,获评"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 [3][11] 投资技改成效 - 投资6666.28万元升级矿井水处理系统,实现分质供水,深度处理水达饮用水标准 [4][11] - 采用3000米中深层地热井及热泵系统,提升供能效率,降低成本 [4][11] - 优化3-2煤巷道支护参数,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零星工程成本降低超5%,生产系统优化实现降费增效657.84万元 [4][12] 智能矿山建设 - 建成智能化生产指挥中心,集成智能传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矿山数据实时采集与可视化展现 [5][12] - 实现井下设备地面集中控制和一键切换,24小时实时监控采掘运输流程,智能抓拍违章行为 [5][12] - 配备两台智能综掘机,应用11套X射线胶带检测装置,精准识别运输损伤信息 [5][12] 智能运销管理 - 2023年4月投用智能煤炭运销管理系统,实现发运计划网络审批、称重数据实时监控、合同管理电子化 [6][12] - 系统实现车牌自动识别(准确率100%),车辆出入矿时间缩短至3-5分钟,装车效率提升50%,日最高汽车发运量达两万吨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