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

搜索文档
大摩:AI吞噬软件又一案例?谷歌Nano Banana走红,美图股价重挫
美股IPO· 2025-09-03 12:09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图的增长轨迹未受AI模型Nano Banana影响 其真正价值在于提供基础AI模型无法企及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1][3] - 公司凭借垂直领域积累、专有数据及核心付费功能专注度构筑护城河 并保持AI模型中立策略[1][3][21] - 重申对美图"增持"评级 目标价15.70港元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将达40.21亿/51.20亿/67.71亿人民币[3] 市场反应 - 谷歌Nano Banana模型8月26日发布 8月30日因照片转3D模型功能引爆舆论[4][5] - 投资者担忧基础AI模型侵蚀应用软件业务 导致美图股价单日暴跌14%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2%[6][7] - 类似GPT-4o或谷歌Veo3等重量级AI模型发布时 美图股价均出现类似波动[9][12] 竞争优势分析 - 视觉行业"最后一英里"存在两大复杂性:场景碎片化与需求多样性、个人偏好的高度主观性[20] - 公司专注非专业休闲与非专业生产力场景(如电商设计) 通过深度场景认知优化工作流程[18][19] - 拥有海量垂直领域私有数据(人像美化/电商设计) 通过后期训练打造效果优于通用模型的小模型[21] - 商业模式清晰:用户为AI人脸精修等核心功能付费 而非趣味性功能(如AI表情包生成)[21] - 采用AI模型容器技术 已提前将Nano Banana整合至美图秀秀、BeautyPlus等海外产品[22] 行业价值定位 - 应用软件在AI时代的价值在于提供通用模型无法实现的端到端优化服务[13][16] - 专注于特定场景的应用软件价值未被削弱 反而因用户体验优化需求凸显重要性[17]
创新消费力|铁路“轻装”继续“行” 打开“最后一公里”经济新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8-14 21:48
服务试点与推广 - 铁路部门于6月28日起在19座车站试点"轻装行"服务 包括北京西 北京南 上海虹桥等车站 [4] - 暑期结束后将继续开展试点 并按需扩大至更多车站和城市 [1][4] - 订单量呈平稳增长状态 北京南站营业部反馈服务收获好评且需求提升 [3] 服务模式与定价 - 提供"门到站"和"站到门"同城行李搬运服务 通过铁路12306App及微信小程序线上预约 [4] - 按件计费:出发地至车站/车站至目的地68元每件 出发地至站台/站台至目的地98元每件 [4] - 服务范围覆盖距离车站35公里内 承诺最快1小时内上门取件 5小时内送达指定地点 [1] 生态协同与互补 - 与站内智慧寄存及"小红帽"行李搬运服务形成互补 轻装行服务聚焦跨空间跨时间的无缝接驳 [6] - 在不冲突车站既有寄存业务前提下 部分车站协商开办行李暂存服务 [6] - 需通过统一入口(如12306)打通服务 实现一键选择与全程打通 形成协同效应 [6][7] 经济价值与延伸潜力 - 挖掘"最后一公里"消费潜能 填补出行起点与车站间的服务空白 [8] - 有望提升旅客对铁路出行的黏性 未来可叠加接送人 旅游接驳 城市内快运等增值服务 [9] - 数据沉淀将助力开发精准配套产品 包括跨城行李直送 航空/酒店行李直挂及高端行李管家服务 [9] - 带动相关服务产业发展 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促进交通行业整体发展及周边产业繁荣 [8] 服务创新与需求导向 - 除轻装行服务外 北京南站同步试点高铁宠物托运 遗失物品快运送回等便民服务 [9] - 服务设计基于市场需求导向 后续将优化同城搬运范围 上门取件时间及安全时效保障措施 [4][9]
巨头们的外卖大战,打的究竟是什么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14:28
外卖行业核心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竞争焦点从烧钱抢份额转向零售底层逻辑变革 核心围绕"最后一公里"效率展开 [2] - 2024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65% 饿了么33% 其他平台合计仅2% [3] - 预计2024-2027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将从1 64万亿元增长至1 96万亿元 [3] 消费需求升级趋势 - 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 45亿人 日消费近33亿元 [3] - "半小时达""1小时达"从餐饮延伸至全品类 成为新刚需 [3] - 即时满足心理预期重塑零售行业底层逻辑 [3] 美团竞争策略与表现 - 2025年7月5日美团即时零售单日订单量达1 2亿单 7月12日突破1 5亿单 [5] - "神抢手"业务贡献超5000万单 "拼好饭"业务量突破3500万单 [5] - 全量订单平均配送时间稳定在34分钟 [5] - 非餐饮品类增长亮眼 运动品类销量较去年翻倍 江苏球拍类商品成交额倍增 [5] 京东竞争策略与表现 - 2025年6月18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6] - 上线4个月内近200个餐饮品牌单量破百万 瑞幸等成为首批单量破亿品牌 [6] - 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类标杆品牌 [6] - 品质外卖市场份额45%位居行业第一 [6] 阿里(饿了么)竞争策略与表现 - 2025年5月2日淘宝闪购上线 奈雪的茶订单同比暴涨超200% [7] - 7月14日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不含自提及"0元购") [7] - 淘宝闪购日活用户突破2亿 本周环比净增15% 订单准时率96% [7] - 1205个品类订单量环比增速超100% 3074个商家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 [7] 行业分层格局 - 时效性极致场景(30分钟内履约)由美团、饿了么主导 [9] - 时效性中等场景(准即时)京东与美团持续较量 [9] - 时效性宽松场景传统电商仍占优势 如家电品类市场份额超70% [10] - 消费者习惯"半小时达"后难以接受更长等待时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