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保障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市领导调度检查假期城市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工作
苏州日报· 2025-10-04 08:45
10月3日,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视频调度假期城市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工作,并赴太仓市 实地检查文旅项目开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 部署要求,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做好各项保障,让 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 会后,吴庆文赴太仓市,实地检查苏州后浪·元气森林音乐节交通保障、秩序维护、消防安全等工 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意识,把安全防范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周密细致做好停车引导、散 场疏导等,坚决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苏州市副市长周达清、施嘉泓,市政府秘书长徐本参加,各县级市(区)及 相关部门设分会场。 会上,在听取各板块及相关部门关于假期安全生产、文旅消费和城市运行保障等工作汇报后,吴庆 文指出,当前正值客流车流高峰,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绷紧安全之弦,聚焦旅游景区、道路交 通、密闭空间、建筑工地等关键领域和重点场所,推动人员力量下沉一线,加强安全巡查,做好服务保 障,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要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旅游 ...
张玉卓检查国资央企国庆中秋假期值班工作
新浪财经· 2025-10-01 20:44
10月1日上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检查国庆中秋假期国资央企值班工作,视频连线部 分中央企业值班室,看望慰问值班工作人员,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向节日期间坚守一线的国资央企广 大干部职工致以节日问候和祝福,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以高度 的责任感做好假期安全生产、值班值守、服务保障工作。在国务院国资委值班室,张玉卓详细了解假期 值班工作安排,视频连线兵器工业集团、中国雅江集团、中国南水北调、中国稀土集团、中国安能等5 家中央企业,与值班带班的企业负责同志交流,详细询问节假日期间生产经营重点工作。强调要以"时 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节假日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畅通信息报送,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
把城市安全服务保障抓得更实更细 陈吉宁与龚正分别检查城市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工作
解放日报· 2025-10-01 09:57
随后,陈吉宁来到设在市公安局的国庆安保联勤指挥部,听取国庆中秋期间城市运行安全保障相关 工作汇报,了解公安机关以新质战斗力提升助力城市安全治理的经验做法,就节假日期间"大客流"应 对、风险隐患排查、执勤备勤安排等作了具体了解。相关负责同志告诉市领导,为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 行,市公安局搭建起"1+4+17"安全保障指挥体系,统筹做好交通组织管理、大型活动保障、社会面整 体防控等各项工作。陈吉宁向坚守在城市运行服务保障岗位上的同志表示慰问和感谢。他说,让广大市 民游客度过一个安全、祥和、欢乐的国庆中秋假期,离不开包括公安民警在内的各个方面同志的辛勤付 出和有力支撑。是大家在第一线的值守奉献换来了人民平安、社会有序。要持续坚守、主动作为,针对 国庆中秋"两节"特点,既要用好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又要做好应对具体问题的充分准备,以"时时放 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数"的执行力,把预案做扎实,把工作做到位,把处置做稳妥,让群众 安心放心过节,让城市始终安全有序。 世博文化公园内的上海大歌剧院项目,已进入最后施工阶段,成为黄浦江畔又一标志性建筑。龚正 察看大歌剧院建设施工进展、功能设计亮点,听取国庆期间全市重大工程建 ...
让群众安心放心过节!陈吉宁龚正检查国庆期间城市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工作
第一财经· 2025-09-30 21:14
世博文化公园内的上海大歌剧院项目,已进入最后施工阶段,成为黄浦江畔又一标志性建筑。龚正察看 大歌剧院建设施工进展、功能设计亮点,听取国庆期间全市重大工程建设组织情况。龚正说,建筑工地 是安全事故集中多发区域,要严格规范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要强化脚手架、深基坑等重点部位安全管 控,严格高危环节制度执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强化文明施工,努力做 到少扰民、不扰民,减少工地扬尘和噪音污染,减少对周边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把各项工作预案、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科学精准做好运力保障衔接和供需匹配。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近日分别前往综合交通、安保联勤、 医疗急救等市级指挥中心及重大工程施工现场,检查国庆期间城市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工作。陈吉宁指 出,确保超大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市民群众欢乐祥和过节,决不能有丝毫侥幸麻痹,必须始终绷紧安全 这根弦。要坚持在岗在职在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精细下好"绣花功夫",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把城市 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抓得更实更细,全力维护城市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今年国庆、中秋八天长假,上海预计迎来大客流、大车流,保障市 ...
从“真房源”到“真保障” 贝壳发布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2 18:13
公司举措 - 贝壳发布"真保障"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 旨在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1] - 该体系覆盖35项服务承诺 包括6项平台级承诺和29项品牌级承诺[1] - 体系依托"1套标准+2个能力+1亿元保障金"机制实现[1] 历史数据 - 2001年至2025年8月期间 贝壳平台服务承诺累计退赔垫付金额达55.6亿元[1] - 从"真房源"承诺逐步拓展至"3+3"平台级服务承诺 最终形成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1] 战略定位 - 公司持续践行"对消费者好"理念 通过长期能力建设和投入完善保障体系[1] - 致力于推动行业向更规范、更有保障的高质量阶段发展[1] - 坚持提升服务能力 为消费者提供更省心、安心的服务体验[1]
东航浙江分公司:暑运实现“安全零差错、服务零舆情、运行少延误、效益创新高”工作目标
中国民航网· 2025-09-05 12:51
运营表现 - 暑运期间累计执行航班1.38万班次 同比增长16.5% [1] - 服务旅客202.1万人次 同比增长15% [1] - 浙江始发国际中转人数4.34万人次 同比增长30.3% 创历史新高 [11] 安全管控 - 完成航前督导280班次 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检查覆盖 [2] - 修订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 形成一岗一清单标准化管理 [2] - 加强季节性风险管控和人员疲劳管理 科学安排机组派遣 [2] 服务保障 - 设立服务保障专席协调处理各类事件132起 [4] - 保障无陪儿童4007人次 实现特殊旅客服务零差错 [4] - 组织25名机关志愿者124人次参与支援 累计服务620小时 [4] 运行效率 - 航班正常率达84.58% 刷新浙江辖区民航保障纪录 [6] - 无人站点正常率79.01% 同比提升16.33个百分点 [6] - 建立运行服务会商机制和班子成员结对值班机制 [6] 收益管理 - "E码通"升舱应用创收212万元 同比增长27% [4] - 新开杭州—伊宁直飞航线平均客座率超92% [8] - "千古情优享"航旅产品实现30万元销售额 [11] 航线网络 - 加密浙江始发航班266班次 [8] - 重点拓展新疆西北西南华中地区航线 [8] - 恢复宁波—南昌航线 加密宁波—成都广州及杭州—太原班次 [8] 产品创新 - 升级杭州机场跨航站楼国际通程航班服务 [11] - 启动东山大会民营企业开发项目 [11] - 建立与民营企业家群体直接服务通道 [11]
95598电话与在线服务量双双创年内新高
中国能源网· 2025-08-06 16:44
用电负荷与服务需求 - 受暴雨和高温天气影响 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 国网客服中心业务量持续高位运行[1] - 8月4日95598电话呼入量达28.17万通 人工服务请求量18.34万通 在线服务接入量25.72万通 核心业务数据刷新年内新高[1] - 电话与在线服务双渠道服务量均创年内最高纪录[1] 运营保障措施 - 贯彻国家电网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会议精神 执行2025年全渠道供电服务保障方案[3] - 加强业务运营 细化现场管理 科学调控资源 确保服务力量充足[3] - 优先保障暴雨洪涝受灾地区客户诉求的及时响应与快速处置[3] 应急响应机制 - 北方分中心针对北京天津暴雨启动"一省一策"保障 调集708人次参与应急抢险[5] - 南方分中心与冀北河北电力实时交互信息 组织390人参与先锋应急 1182人次参与跨时段应急[6] - 将受灾地区服务权限调至最高 持续做好民生和人身安全紧急诉求的提级传递[5][6] 资源调配与人员管理 - 强化值班值守 组织各级干部深入一线参与话务接听[5] - 管理人员驻守现场 做好调度安排和员工状态关注[6] - 加强员工心理关爱和后勤保障措施[5] 未来应对策略 - 持续跟踪极端天气发展态势 做好全渠道业务量预测和人员统筹调度[6] - 加强省市公司联动协同 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
交通运输部审议《关于严格规范交通运输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等
快讯· 2025-05-23 21:04
交通运输部会议内容 - 交通运输部召开部务会审议《小长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机制》[1] - 会议审议《关于严格规范交通运输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1] - 会议由部党组书记、部长刘伟主持[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2 09:00
核心观点 - 该法旨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各类经济组织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 - 国家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 总则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 - 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 -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协调机制[4] - 国家加强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队伍建设,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 公平竞争 -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8] -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涉及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应经过公平竞争审查,及时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8] - 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数据、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9] - 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应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平等对待各类经济组织[12] -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预防和制止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良好市场环境[13] 投资融资促进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14]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再投资能力[16] - 金融机构应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16] - 国家推动构建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风险的市场化分担机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17] -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获得直接融资[20] 科技创新 - 国家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作用[21]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2]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数字化、智能化共性技术研发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22] - 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强化标准制定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23] - 国家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原始创新的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27] 规范经营 - 民营经济组织应遵守劳动用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29] - 支持民营资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资本行为制度规则,引导其健康发展[29] - 民营经济组织应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行为,强化内部监督[30] - 国家推动构建民营经济组织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支持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31] - 民营经济组织应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防止财务造假[32] 服务保障 - 各级人民政府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听取民营经济组织意见建议[34] - 登记机关应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高效便捷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服务[36] -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培养符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37] - 行政机关开展执法活动应尽量减少对民营经济组织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39] - 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制度,实施失信惩戒应根据行为轻重采取适度措施[40] 权益保护 - 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42] - 民营经济组织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43] -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开展调查应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43] - 征收、征用财产应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45] - 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47] 法律责任 - 违反公平竞争审查规定或限制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的,对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53] - 违反法律规定实施征收、征用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依法予以赔偿[53] -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的,应予以纠正并赔偿[54] - 大型企业拖欠中小民营经济组织账款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55] - 民营经济组织采取欺诈等不正当手段骗取优惠政策等的,应撤销荣誉并处罚[56]
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公布,5月20日起施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30 18:17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观点 - 国家将民营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 - 法律明确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原则,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3][12] - 通过优化市场准入、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系统性措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16][27] 公平竞争 - 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外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10] - 要求各级政府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11][14] - 反垄断执法机构需预防制止垄断行为,查处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15] 投资融资促进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投资[16][17] - 金融机构需开发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提供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等多样化融资服务[21][23] -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通过股票、债券获得直接融资[25] 科技创新 -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发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学研融合[27][28] - 支持参与数字化共性技术研发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依法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资源[29]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提供海外纠纷应对指导[33] 规范经营 - 要求民营经济组织遵守劳动用工、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法律法规,防范财务造假[36][40] - 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审计和廉洁风险防控机制[38][39] - 鼓励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慈善,促进员工共享发展成果[41][42] 服务保障 - 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制定涉企政策需留出适应调整期,优惠政策申请程序公开透明[44][45][46] - 登记机关需提供高效便捷的设立、变更、注销服务,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48][22] -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除特殊领域外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52] 权益保护 - 严禁利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63][29] - 规范查封扣押冻结程序,禁止超范围超时限采取强制措施[62] - 建立账款支付保障机制,国家机关、大型企业不得拖欠中小民营经济组织账款[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