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成年人游戏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游戏上线未成年人保护新功能 协助家长管理游戏账号
广州日报· 2025-07-04 22:33
未成年人网游保护专项行动 - 公司启动"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场景下的教育引导与行为管控体系 [2] - 2021年"830新规"实施后,行业未成年人游戏时长与消费长期处于低位,家庭责任和作用愈发凸显 [2] - 调研显示73.8%家长知晓孩子曾使用成年人账号绕过监管,其中81.6%得到家长允许,近半数家长将绕过防沉迷作为奖励 [2] 防沉迷工作面临的挑战 - 家庭账号管理存在灰色地带,未成年人通过冒用家长身份注册游戏、共用设备等方式绕过系统 [3] - 亲子共号现象普遍,家长允许孩子使用自己账号时缺乏精细化管控工具辅助教育引导 [3] 新功能上线 - 推出"游戏临时开关"功能,允许家长临时设置单次账号游戏时长,满足灵活管控需求 [5] - 推出"家长自助下发人脸识别"功能,家长可隐蔽地通过人脸验证拦截孩子游戏,避免亲子冲突 [5] - 新功能正在灰度测试中,发券规则将不定时调整以保证使用有效性 [5] 家庭管控体系升级 - 两项新功能是平台持续洞察家庭需求后对管控短板的又一次迭代升级 [7] - 自2017年起公司陆续推出"自我账号管理""绿色手机上报"等功能,覆盖未成年人使用各类成年人账号的情况 [7] - 新功能推出后已全面覆盖家长使用的各个细节场景 [7] 家长支持服务 - 除电话咨询外,推出线上"家长柜台"提供一对一视频指导 [7] - 暑期新增"家长云辅导"直播,手把手教家长定制管控方案并讲解运营商及设备厂商的未成年人模式知识 [7]
安井食品7月4日赴港上市;暑假未成年人限玩游戏不超过27小时|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06:19
未成年人游戏限时政策 - 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在暑假期间对未成年人实施限玩政策,每周五、六、日的20点至21点开放,整个假期总时长不超过27小时 [1] - 限玩政策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游戏,但需要政策监管、企业责任和家庭引导多方协同 [1] 三只松鼠供应链投资 - 三只松鼠追加不超过2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用于完善华东、华北、西南三大区域供应链基地 [2] - 公司在安徽南陵零食园区新设三家子公司,聚焦方便速食及沙琪玛等品类生产,提升自产比例 [2] - 投资是落实"高端性价比"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优化区域产能布局 [2] 安井食品赴港上市 - 安井食品H股发行最终价格为每股60港元,预计7月4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3]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2023年市场份额为6.2% [3] - 赴港上市募资将用于全球供应链建设,东南亚市场或成为海外扩张重点方向 [3]
未成年人充值限制均落实;内容筛选机制仍待普及丨20款手游未保测评2025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8:21
防沉迷时间限制 - 2021年8月30日出台的防沉迷新规明确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1][3] - 测评的20款手游均落实了防沉迷时间限制 在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后非指定时间会强制下线或无法登录 [3] 未成年人充值限制 - 2019年规定要求未满8周岁用户不得提供付费服务 8-16周岁用户单次充值不超过50元人民币 每月累计不超过200元人民币 16-18周岁用户单次不超过100元人民币 每月累计不超过400元人民币 [2] - 测评中所有游戏都严格限制了未成年人充值 使用8岁以下身份信息时点击充值即被系统弹窗阻拦 [5] - 《云海之下》《开心消消乐》《仙剑世界》《弹弹堂大冒险》《球球大作战》5款游戏直到支付界面才提示限额 其中3款跳转到外部支付界面后才提示 [5][6] - 部分游戏在充值界面允许重新更改实名认证信息 存在引导未成年人更改认证的嫌疑 [11] 游戏内容防护 - 7款游戏在防沉迷模式下对未成年人可见内容做出筛选或提供外部成长守护平台入口 较2023年3款和2024年8款有所进步但仍集中在头部厂商 [12] - 腾讯《王者荣耀》对未满12岁用户开启"健康系统" 网易《蛋仔派对》提供"宝宝蛋模式"关闭部分个性化推荐 [12] - 腾讯 网易 米哈游和迷你玩推出家长监护平台 可查询游戏资料 管理游戏时间和消费 申请退款等 [13][15][16][19]
《决胜巅峰》要求未成年人账号关联家长身份证号;实名修改机制亟待规范化丨20款手游未保测评2025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6:49
实名认证机制 - 20款受测手游100%在游戏开始前弹窗中设置了用户注册/使用协议 并同步显示年龄限制 家长同意限制及适龄提示[4] - 所有游戏均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 强制要求真实身份信息注册 彻底取消游客体验模式[7] - 部分游戏存在实名认证后可无门槛修改信息的漏洞 大幅削弱防沉迷保护效力[7] 适龄提示标准 - 行业统一采用《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团体标准的8+(绿) 12+(蓝) 16+(黄)三级标识 需在官网 登录节点 付费界面等显著位置展示[4] - 腾讯《元梦之星》采用8+适龄提示 米哈游《原神》采用12+提示 均符合实际游戏内容分级[6][7] 未成年人信息保护 - 20款游戏均设置《儿童/青少年使用须知》或未保专章 超半数明确承诺不将未成年人信息用于商业用途[10] - 头部厂商如腾讯对生物识别信息做出单独保护承诺 行业整体对数据采集种类 用途和处理方式的披露较2024年显著细化[10][12] 家长监护机制 - 沐瞳科技创新性要求填写监护人身份证信息 较腾讯 网易仅收集电话姓名的做法更为严格[13][15] - 腾讯开发年龄差距校验功能 当监护人与用户年龄差过小时触发二次确认[16] - 目前家长关联机制仍集中在头部厂商 行业整体推进动力不足[13] 政策合规进展 - 游戏厂商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形成软硬件协同 强化防绕过功能设计[2] - 实名认证弹窗覆盖率已达100% 但个人信息保护承诺与监护人权限配置仍存在改进空间[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