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
搜索文档
上调!刚刚,利好来了!外资,最新表态
券商中国· 2025-11-15 12:55
外资继续看好中国资产! 11月14日消息,花旗将腾讯控股目标价上调至751港元/股,并重申"买入"评级;美银证券也维持腾讯控股"买 入"评级,目标价780港元/股。 摩根士丹利(大摩)将哔 哩哔哩美股目标价由23美元/股上调至25美元/股,花旗上调哔哩哔哩美股目标价至27 美元/股;里昂上调哔哩哔哩目标价至29.1美元/股,并维持"跑赢大市"评级;大和将哔哩哔哩港股目标价由220 港元/股上调至245港元/股。 此外,摩根大通大幅上调小鹏汽车港股目标价至195港元/股,瑞银上调中国宏桥目标价至38.60港元/股。 近日,不少外资发表观点,表示看好中国股市。瑞银称,中国股市估值和资金流状况良好,维持对中国股票的 超配评级。摩根资产管理、宏利资产管理、淡马锡等多位全球领先资管机构和主权财富基金的高管表示,全球 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愈发看好。 密集上调目标价 日前, 花旗发布报告称, 腾讯控股在推动营收与利润稳健、可持续增长的同时,积极在企业级及用户端人工 智能应用领域保持前沿布局,体现出卓越的执行力。花旗将腾讯控股目标价从735港元/股上调至751港元/股, 并重申"买入"评级,继续视其为首选及AI主题 ...
简评腾讯Q3财报!
搜狐财经· 2025-11-14 15:25
昨日盘后,大家心心念念的腾讯控股最新三季报终于发布,业绩整体表现靓丽,各个业务线的增速也都延续此前增势。对此我们已于价投圈第一时间做了 点评,相信已经有朋友提前看到了。 以下为价投圈节选: 腾讯的三季报出来了,财报没出之前圈友说莫名对腾讯业绩自信,我说,放心,我也自信。没想到自信就来了——Q3营收同比15%,经调整利润同比增 长18%至705亿,自由现金流585亿。维持H1的增速略高1个和2个百分点。 当然,腾讯在公域我们也经常提及,不少小伙伴的关注度也是相当之高。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就结合价投圈最新点评,再来看一看当下我们对于腾讯的 看法(详细估值定量大家详见价投圈)。 另外,时下港股季报密集披露,企业经营现状、抗压能力、财报亮点几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借助我们的免费AI助理"问小巴"工具,一探究竟。 但我想说,这个数字的绝对值其实已经非常夸张了。单季度700亿!感觉腾讯的Q3财报对比一众其他公司,好得不像是同一个国家的企业。 对我而言,如果一辈子只打20个孔,腾讯就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打孔的公司,25%以上大仓位底仓我不会轻易卖出,除非40-50倍。部分仓位会依据估值做 下估值低买估值高卖,持续的新现金流会尝试 ...
腾讯第三季度营收1929亿元 同比增15%
中国新闻网· 2025-11-13 19:13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具体来看,今年第三季度,腾讯增值服务业务收入为959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腾讯本土市场游 戏收入达到428亿元,同比增长15%;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208亿元,同比增长43%;社交网络收入为 323亿元,同比增长5%。 今年第三季度,腾讯营销服务业务收入为362亿元,同比增长21%;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为582 亿元,同比增长10%。 用户数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4.14亿,同比增长2%;QQ 的移动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5.17亿,同比下降8%;收费增值服务付费会员数达到2.65亿。(完) 中新社广州11月13日电 (记者孙秋霞)腾讯控股有限公司13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实现 营收19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腾讯第三季度经营盈利达726亿 元,同比增长18%。 今年第三季度,腾讯三大主营业务呈现全面增长态势。其中,游戏业务在国际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广告 业务在AI技术驱动下保持高速增长,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也实现稳健提升。 ...
腾讯控股第三季度营收1929亿元 经调净利润706亿元
新浪科技· 2025-11-13 16:40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631亿元,同比增长19%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706亿元,同比增长18% [1] 各业务板块收入 -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16% [1] - 本土市场游戏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5% [1] - 国际市场游戏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43% [1] - 社交网络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 [1] - 营销服务业务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21% [1] -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10% [1] 用户运营数据 - 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数达14.14亿,同比增长2% [2] - QQ移动终端月活账户数为5.17亿,同比下滑8% [2] - 收费增值服务注册账户数为2.65亿,同比保持稳定 [2]
从「中国制造」到「全球风尚」:腾讯、小米、SHEIN问鼎Z世代品牌榜
新浪科技· 2025-11-07 22:54
榜单核心发现 - 首个“Z世代最喜爱的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由Snapchat与凯度联合发布,排名前三的品牌为腾讯(品牌力1391)、小米(品牌力1241)和SHEIN(品牌力1197)[1][2] - 榜单调研覆盖欧洲、北美、中东等多个市场,评估标准包括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联结、对品牌特性的认可度以及品牌首选度[2] - Z世代(出生于1997年至2012年)约占全球人口的25%,拥有全球视野和数字技术精通度,对中国品牌接受度最高,正成为重塑全球消费市场的主力军[2] 游戏行业表现 - 共有9家游戏品牌入选榜单,腾讯游戏位居游戏品类榜首[3] - 腾讯游戏国际市场收入持续增长,今年第二季度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占比已超过30%[3] - 腾讯游戏通过行业领先的IP吸引Z世代流量,利用团队协作游戏打造沉浸式社区,并借助社交媒体AR滤镜丰富游戏体验[3] 3C行业表现 - 共有26家3C品牌入选榜单,小米在3C品类中排名第一[1][3] - 3C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质优价宜契合Z世代“价值优先”理念、聚焦Z世代需求的创新以及构建互联互通的智能生态[3] 电商行业表现 - 共有7家电商品牌入选榜单,SHEIN在电商品类中排名第一[1][4] - 电商品牌通过融入短视频内容营销、提供便捷沉浸的社交购物体验,获得Z世代青睐[4] SHEIN案例分析 - SHEIN以创新的“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将库存率降至低个位数,破解行业高库存难题[5] - 公司对供应商进行数字化赋能,实时洞察流行趋势并按需生产,同时提供技术工具和培训支持,推动绿色减碳[5] - 自2023年推出平台模式以来,SHEIN平台已吸引全国近400个城市产业带的第三方卖家与品牌入驻[5] - SHEIN累计投资超150亿元,以广州为中心构建覆盖肇庆、佛山、江门等城市的智慧供应链体系[6]
海外 Z 世代最爱哪些中国品牌?Snapchat 联手凯度发布出海 50 强榜单
经济观察报· 2025-10-31 22:05
榜单核心发现 - Snapchat与凯度联合发布首个“Z世代最喜爱的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腾讯游戏、小米和SHEIN位列前三甲 [1] - 榜单评选基于凯度MDS模型,从“有意义”、“差异化”、“活跃度”三个维度评估品牌力,调研覆盖欧洲、中东及北美超4000名Z世代消费者 [3] - 上榜品牌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塑造与长期影响力”的跃升,与全球Z世代建立深层情感共鸣 [4] 榜单行业分布 - 50强榜单涵盖26家3C品牌、9家游戏品牌、7家电商平台品牌及8家新能源汽车品牌 [3] - 榜单前十名中3C品牌占比达50%,其余为4家游戏品牌与1家电商平台品牌 [3] 各行业领先品牌优势 - 3C行业前三名为小米、华为、海信,凭借高性价比、卓越品控、前沿科技及智能生态布局融入本地生活场景 [3] - 游戏行业头部阵营为腾讯游戏、米哈游、点点互动,依托强大IP破界能力、用户共创及融合本土文化的内容与Z世代对话 [3] - 电商行业前三席位由SHEIN、AliExpress、SHEGLAM占据,以视频驱动内容、A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及社交化购物模式激活社群 [3] - 新能源汽车行业领跑者为BYD、Chery、Geely,凭借数字互联功能、真诚品牌叙事及灵活用车方案凝聚用户社群 [3] Z世代消费群体洞察 - Z世代约占全球人口的25%,其消费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9.8万亿美元,到2030年将增长至12.6万亿美元 [2] - Z世代中活跃于社交媒体的人群比例高达90%,具有“数字原生”、“兴趣为先”、“内容社交”的特征 [6] Snapchat平台价值 - Snapchat作为全球社交平台拥有9.32亿月活跃用户,Z世代与Y世代用户合计占比高达94% [6] - 平台上日均发布的Snaps超过50亿条,其独特的视觉与交互语言为品牌与Z世代构建了真诚沟通的场景 [6] - 平台从“深耕社群”、“营造体验”、“借力生态”三大核心要素为品牌提供全链路广告解决方案,助力用户转化与复购留存 [7]
腾讯(00700)首次系统披露研发进展:AI生成50%新增代码 研发自动化水平同比提升67%
智通财经网· 2025-10-26 08:17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公司研发体系,成为推动内部革新和保持长期竞争力的核心引擎 [1] - AI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研发效能、自动化水平及产品交付速度,并直接转化为各业务线的实际成果 [1][2][3][4] - 公司持续的高额研发投入和开源技术战略是其AI能力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5][40][42] AI在研发体系中的深度应用 - 超过90%的工程师使用AI编程助手,50%的新增代码由AI辅助生成 [1][2][11] - AI参与代码质量控制的比例高达94%,在人类工程师介入前进行预审,由AI发现并被采纳修复的代码缺陷占28% [2] - AI的深度参与推动代码评审环节有效问题检出量增长44% [2] - 工程师的平均编码时间缩短40% [2][16] - 研发自动化水平同比提升67%,平台每月帮助节省530万次手工操作 [1][3][18] 研发效能与交付速度提升 - AI驱动整体研发效能提升超过20% [1][16] - 2025年公司日均完成需求1.6万个,同比增长25%,平均完成时长缩短12小时 [3][13][15] - 平均BUG解决时长缩短8小时,全年修复超过540万个代码缺陷与安全漏洞 [3][16][21] - 研效工具间每日数据互通超8000万次 [12] - 月均代码评审29万次,同比增长27%,代码评审参与率达77.8% [20] 各业务线具体成效 - 微信后台团队编译耗时降低50% [4][27] - 微信支付需求交付周期缩短31%,发布质量提升14% [4][29] - 腾讯游戏美术制作自动化率达到95% [4][33] - 腾讯云65%的新增代码来自AI代码助手,人均千行代码BUG率降低31.5% [4][35] - 腾讯广告迭代效率提升2倍,90%的版本发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AI助力线上故障减少75% [4][37] - 81%的研发团队依托WeDev平台实现全流程效能提升 [4][25] 研发投入与组织规模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6% [1] - 公司第二季度研发投入达202.5亿元,自2018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795亿元 [5] - 每月新增代码超过3.25亿行 [1][9] 技术平台与基础设施支持 - AnyDev云研发平台将环境准备时间从一天压缩至1分钟 [3] - 月活跃开发环境1万个,月创建开发环境4万个,实现秒级就位的开发环境和分钟级就位的测试环境 [22] - 平均每周代码构建630万次,同比增长23.5%,制品年产量达17PB [21] 自研技术与开源生态 - 自研混元大模型持续迭代,一年发布30+新模型,形成全模态模型矩阵 [40] - 混元图像3.0在国际测评平台LMArena全球用户盲测中获第一名 [5][40] - 混元3D系列模型社区下载量超过260万,是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3D开源模型 [40] - 公司在GitHub的开源项目累计Star数突破52万,位列全球前十,对外开源项目200+ [5][42] - 公司内部代码开源率连续七年保持在80%以上 [41]
腾讯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端游外挂增238%,手游外挂增162%
36氪· 2025-10-23 18:11
行业整体外挂态势 - 2025年上半年游戏黑产愈发活跃,PC端游戏外挂数同比增长238.2%,达到61465款,为历史之最[1] - 移动游戏外挂数同比增长162.5%,达到100927款,上涨幅度和外挂数量均达到历年之最[2] PC端游戏外挂详情 - 射击类游戏(FPS+TPS)外挂数占比最高,达到总体端游外挂数的81.9%,共50320款,连续三年超过整体端游外挂大盘的一半且创历史新高[1] - 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MOBA)和休闲竞技类游戏外挂数相较往年均有所下降[1] 移动游戏外挂详情 - 移动游戏外挂主要集中在射击类游戏(FPS+TPS)和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游戏(MOBA)上[2] - 定制类外挂占比高达86.62%,较2024年同期的97.60%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2][4] - 针对安全方案的攻击型外挂占整体外挂样本的5.44%,表明攻击安全方案已成为外挂开发者重要手段[2][4] - 其他外挂类型分布为:模拟器外挂占比3.51%,修改器占比3.31%,其他类型占比1.13%[4]
顶会直聘!大厂ICCV现场玩出新模式,还是鹅会玩
量子位· 2025-10-23 13:18
文章核心观点 - AI行业人才竞争加剧,大厂通过顶级学术会议直接招聘成为新趋势 [3][6] - 腾讯在ICCV 2025采取“顶会直聘”模式,将技术展示与人才招聘深度结合 [7][9][30] - 大模型时代,拥有前沿技术洞察力的人才被视为最关键的资源,是抢占未来技术竞争主动权的核心 [36][37][40] 腾讯ICCV参会策略 - 腾讯作为最高档赞助商,搭建了全场规模第二大的展台,进行重磅投入 [8][11][35] - 公司旗下核心AI业务全员出动,包括混元、微信、游戏、ARC、优图、腾讯广告等 [13] - 技术展示覆盖3D生成、视频生成、世界模型、数字人等前沿领域,共40多篇论文被大会接收 [13][21][25] 技术展示与交流 - 腾讯混元有9篇学术论文被接收,并进行了多场boothtalk分享,现场反响热烈 [13][16] - ARC Lab展示GenConstruction等成果,解决开放世界视频的深度序列生成等核心问题 [20] - 优图实验室有8篇论文入选,聚焦可变场景数字人生成技术 [21] - 公司多位技术专家频繁出现在各workshop和Oral环节,与参会者积极互动 [27][29] 人才招聘新方式 - 腾讯在展台安排多位核心业务负责人“坐班”,与参会学生直接交流技术细节和招聘机会 [7][29][30] - 交流内容具体深入,包括技术路线选择、方案优劣比较以及直接邀请投递简历 [7][8] - 线下交流有效打破信息壁垒,让海外留学生等人才更全面地了解公司业务和岗位 [33][34][35] - 原计划邀请20位同学交流,实际因人才质量高而发出了超过40份邀约 [36] 行业趋势与公司优势 - 国内大厂对AI研究投入持续加大,腾讯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达391.6亿元人民币,一二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21%和17% [43] - 公司拥有丰富的亿级用户产品转化经验和多元业务场景构成的平台优势 [44][45] - 通过“青云计划”等顶级人才招聘计划,在待遇和资源上竞相押注 [46][47][48]
美联储9月降息后,港股要走“分裂行情”?中美周期拧着走!
搜狐财经· 2025-10-09 15:49
美联储降息类型对港股的影响 - 美联储降息分为“预防型”和“衰退型”,对港股影响差异显著 [3] - 预防型降息期间港股表现良好,例如2019年降息后港股上涨1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 [6] - 衰退型降息期间港股表现惨淡,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港股下跌40% [8] 不同降息环境下的板块表现 - 衰退型降息期间,公用事业和必选消费等防御性板块表现相对稳健 [8] - 预防型降息期间,科技等成长型板块受益于融资成本降低和估值提升,涨幅领先 [6][13] 当前周期影响港股的三个关键变量 - 美国政治压力可能扰乱美联储降息节奏,增加市场不确定性 [10][11] - AI技术发展改变了科技股的投资逻辑,降息提供的低成本资金将助推AI研发和产能扩张 [13] - 中国经济基本面是港股的核心驱动力,半数港股公司的业务依赖于内地经济表现 [15] 未来港股走势的情景分析 - 若美国温和降息且中国经济温和修复,科技、医药等成长股将领先 [17] - 若美联储激进降息且中国消费超预期,地产、工业等重资产板块将受益于融资成本降低 [17] - 若美国停止降息且中国经济无起色,公用事业、高股息股票(如银行、电力)将成为防御性选择 [17] 港股投资的核心关注点 - 港股表现同时受美国利率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双重影响 [19] - 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中国工业利润、消费数据等基本面指标,而非仅关注美联储政策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