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算法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研团队创奇迹,力位混合算法让机器人“无传感器也能控力位”!“全市场唯一两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 盘中稳步攀升,结构性分化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1:04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早盘最新价1.012元,上涨0.40%,表现强于上证指数(下跌0.15%)和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0.25%)[1] - ETF早盘低开后快速拉升,一度上穿均线,成交额约3.21亿元,成交量约3190万份[1] - 成分股中73只持仓股有40只上涨,33只下跌,中信重工涨停领涨,华中数控、信邦智能、华东数控等涨幅居前[1] - 近五日内ETF净流入高达7.5亿元,显示市场对机器人板块维持高关注度[1] 机器人行业技术进展 - 中国科研团队在机器人算法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出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1] - 该算法无需依赖力传感器,能让机器人同时学习位置与力的控制,相关任务成功率较只使用位置控制的策略提高约39.5%[1] - 相关论文已获得国际机器人学习大会杰出论文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由全中国籍学者团队获得[1] 机器人行业前景与催化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大单已开始涌现,板块中期向上方向明确[2] - 第四季度特斯拉机器人G3发布进入预热阶段,国产机器人链亦多点释放催化信号,板块或迎来实质性拐点[2]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两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2]
需依赖力传感器,机器人算法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选股宝· 2025-10-20 23:13
核心技术突破 - 科研团队提出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 无需依赖力传感器即可让机器人同时学习位置与力的控制 [1] - 搭载新算法的机器人任务成功率较只使用位置控制的策略提高约39.5% 可在无传感器条件下完成位置跟踪、柔顺施力等六类操作 [1] - 算法赋予机器人实时“感知-响应”交互能力 受到外力作用时能立即调整运动状态 极大增强人机协作安全性 [1] 技术优势与影响 - 算法具备强大泛化能力 突破设备限制 经测试可在不同构型的机器人平台上稳定运行 [1] - 相关论文荣获国际机器人学习大会杰出论文奖 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由全中国籍学者团队获得 [1] - 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在机器人智能控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智能制造、康复医疗等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1] 市场相关公司 - A股市场相关概念股包括雷赛智能、禾川科技等公司 [2]
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提出
新浪财经· 2025-10-20 19:25
技术突破 - 科研团队提出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 [1] - 该算法无需依赖力传感器即可让机器人同时学习位置与力的控制 [1] - 相关任务成功率较只使用位置控制的策略提高约39.5% [1] 行业认可 - 相关论文已斩获国际机器人学习大会杰出论文奖 [1] - 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由全中国籍学者团队摘得 [1]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下半年拟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9-26 15:31
公司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预计下半年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配备31个关节以提升灵活性和动作精准度 [1] - 算法经历多次迭代后稳定性大幅提升 理论上可完成舞蹈及武术动作 [1] - 现有产品线包括R1(1.2米/3.99万元起)、G1(1.3米/9.9万元)和H1系列(1.8米/47公斤/65万元) [4] 公司经营与商业化 - 2025年工业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220% 合同金额突破12亿元 [4] - 中标中国移动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 金额达4605万元 为国内该领域最大规模公开采购 [4] - 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 G1四足机器人贡献60%营收 [4] 行业发展态势 - 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100% [1]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入实质性阶段 [4] 公司资本运作 - 目前正处于上市辅导阶段 中信证券将于2025年10-12月评估上市条件 [5] - 实际控制人王兴兴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5]
开足马力冲刺全年目标
苏州日报· 2025-08-25 07:19
公司动态与业绩 - 苏州小顺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仅用半年时间即完成年初设定的全年产值目标,并招聘1200人以补充人力 [1][2] - 小顺科技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将实现同比增长300% [2] - 苏州深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将突破2.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上涨超过40% [3] 产能扩张与建设 - 小顺科技在一期扫地机器人智能工厂建成落地仅半年后,已紧锣密鼓启动二期厂房规划,产能扩张加速 [1] - 深视科技新厂房改造正全力推进,设置4条智能化生产线,预计今年10月竣工投产,将实现年产300台高端检测设备 [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小顺科技核心竞争力在于自研的优越电机和全栈算法,拥有全球专利超1500件,其离心风机产品已完成领先全球的20万转速产品研发 [1] - 小顺科技在机器人算法层面实现全栈式自研,覆盖基于视觉、激光雷达、AI等技术路线的算法 [1] - 深视科技核心团队拥有超过10年AI算法、硬件工程和光学成像研发经验,源自Intel机器视觉实验室 [3] - 深视科技自主研发的AI模型训练平台"DeepInspect"检测精确度和覆盖率均达99.9%以上,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3] - 深视科技预计今年投入研发费用1800万元人民币,致力于开发更多细分领域高端智能检测设备产品 [2] 市场拓展与客户 - 深视科技自研的工业AI视觉平台及全智能AVI产品已服务宝洁、米其林、商飞等数十家行业头部企业,总计部署上线数百条工业智能检测线 [3] - 小顺科技致力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产品线包括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 [1] 融资与发展 - 深视科技已完成由IDG资本、国发创投、基石资本参与的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3] - 深视科技在2025年新晋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库 [3]
清华大学火神队:从实验室到世界之巅
新京报· 2025-08-07 11:48
赛事筹备与基础设施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台等机构联合主办,北京国资公司作为承办方正全力开展筹备工作[1] - 赛事实训基地位于国家速滑馆,面积1800平方米,内设5块足球场,集赛队训练、产品测试、数据采集、技术验证功能于一体[1] - 北京联通组建专项技术攻坚组,通过部署多个适配机器人高并发数据交互的网络服务点位,构建新一代智能网络架构,实现全场馆网络信号完全覆盖[4] 参赛团队与技术发展 - 清华大学火神队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人形成人组决赛中夺冠,是该赛事自1997年举办以来中国队首次夺冠[2] - 机器人足球赛的核心环节是算法系统的调试与配合,清华大学火神队在巴西夺冠时使用了端到端的技术路线,从而快速实现控球和射门[3] - 参赛队伍在赛场外共同商讨技术改进、算法部署与迭代,例如清华火神队与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共同研发5V5对抗赛的基础算法,但在战略决策逻辑上各自研发[6] 行业长期规划与应用 - 实训基地并非应一时之需,赛后将持续常态化运营,在原有功能外还将承担比赛场地功能,举办机器人比赛[7] - 国家速滑馆计划打造富含机器人元素的新业态,实训基地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数据采集功能,为机器人产业更新迭代提供助力[7]
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需求同比增长409%,技术岗位占比超6成
凤凰网· 2025-06-16 18:36
行业供需状况 - 2025年前5个月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 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 实现供需双增[1] - 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9% 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96% 增速远超行业整体水平[1] - 技术岗位在招聘职位数中占比62% 在求职人数中占比71% 远超生产岗位和销售岗位[1] 人才结构特征 - 机器人产业求职者男性占比77% 女性占比23% 性别差距达54个百分点[1] - 35岁以下求职者占比达72% 其中25-34岁群体占比43% 16-24岁群体占比29%[2] - 本科及以上学历求职者占比66% 其中本科学历56% 硕士及以上学历10%[2] 技术岗位需求 - 技术岗位学历要求呈现高学历特征 本科要求占比51% 硕博要求占比11% 分别高出行业整体12和4个百分点[3] - 算法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8% 调试工程师增长45% 机械结构设计与仿真工程师增速均超20%[4] - 人形机器人领域算法工程师招聘增长479% 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增长239% 呈现井喷式增长[5] 薪酬水平分析 -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平均招聘月薪达25368元 5年以上经验者达33665元/月[6] - 人形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平均月薪31512元 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22264元 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7] - 5年以上经验的人形机器人算法岗位招聘月薪达38489元 反映高端技术人才稀缺性[7] 区域分布特点 - 算法工程师招聘需求前三城市为北京 深圳 上海 分别集中在IT互联网和汽车领域[8] - 南京凭借政策支持在算法工程师招聘城市中排名第四 长沙 杭州等城市展现强劲竞争力[8] 专业技术岗位特征 - 技术岗位男性求职者占比88% 较行业整体高11个百分点[9] - 技术岗位16-34岁青年人才占比82% 较行业整体高10个百分点[9] - 技术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9% 较行业整体高3个百分点[9] 人才来源构成 - 技术岗位求职者主要来自传统制造业 高端技术产业和IT互联网行业[10] - 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占比最高[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等专业在算法 测试 导航等岗位渗透力强[12] 岗位竞争状况 - 导航与定位工程师竞争指数15.6 算法工程师12.5 仿真工程师10.5 门槛较高人才稀缺[11] - 测试/验证工程师竞争指数50.2 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40.3 调试工程师39.0 竞争较为激烈[11] 行业应用分布 - 工业自动化以10%占比位居机器人技术人才需求行业榜首[2] - 电气机械/器材制造 人工智能 仪器仪表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等制造业需求集中[2]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人才需求增长[2] 技术发展特点 - 机器人在硬件技术 结构设计等方面与传统机械 汽车产业存在技术相通性[3] - 人形机器人需要强智能交互能力和复杂环境运动能力 对算法和机械结构要求更高[4] - 算法是机器人感知 决策与控制的核心技术载体 决定产品性能边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