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G1
icon
搜索文档
王兴兴职务变更,任宇树科技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10-23 22:27
10月23日,据天眼查App显示,宇树科技完成更名。"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王兴兴由执行公司事 务的董事变更为董事长。 目前,宇树科技正处上市辅导阶段。根据其IPO计划,将在今年10月至12月之间提交上市文件,届时将披露相关运营数据。 今年7月8日,中信证券与宇树科技通过公开发行辅导监管系统提交了辅导备案登记材料;7月18日,中国证监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对辅导备案报告进行了 公示。 今年9月2日,宇树科技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声明称,"公司正积极推进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筹备工作",并表示"预计将于10月至12月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 上市申请文件,届时相关运营数据将正式披露。" 王兴兴 资料图 图源:国新网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新华社发 10月21日,据报道,宇树科技IPO辅导机构中信证券近日提交了"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一期)"。 报告透露,本期辅导过程中,宇树科技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独立董事暨调整董事会成员的议案》《关于取消公司监事会的议案》等议案。同时,鉴 于原董事秦诗春、王其鑫、赵永政已先后在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前辞任公司董事,接受辅导的人员不 ...
坚持新发展理念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三
新华网· 2025-10-16 22:52
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与实践 - 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 [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2] - 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内在统一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3][8] 创新驱动发展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5] - “十四五”期间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创新“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推出科技金融政策“组合拳” [11] - 中国创新跑出“加速度”,国产大飞机C919、“天宫”、“嫦娥”等大国重器惊艳世界,杭州“六小龙”等科技企业“出圈” [10][11]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稳居世界第二 [8] 协调发展 - 2024年10月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布新行动方案,列出30项具体任务,聚焦6个都市圈的协同联动 [11] - 系统部署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深化区域协调发展 [11][12]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 - 乌梁素海通过系统生态修复治理,从“酱油湖”变身为“候鸟家园”,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 [2] -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7] - “十四五”前4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8]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全社会每3度电中有1度是绿电,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13] 对外开放 - 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 [7][13]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3] - 连续多年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单方面免签“朋友圈”扩大至47国 [13] 经济发展成效 - “十四五”前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 [8] - 2025年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 [8]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逐步向更高质量、更加平衡、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模式转变 [8] 未来发展方向 - 面向“十五五”,明确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 [15] - 2024年9月国务院批准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16] - 未来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消除地方保护、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 [16] -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8]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下半年拟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9-26 15:31
公司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预计下半年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配备31个关节以提升灵活性和动作精准度 [1] - 算法经历多次迭代后稳定性大幅提升 理论上可完成舞蹈及武术动作 [1] - 现有产品线包括R1(1.2米/3.99万元起)、G1(1.3米/9.9万元)和H1系列(1.8米/47公斤/65万元) [4] 公司经营与商业化 - 2025年工业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220% 合同金额突破12亿元 [4] - 中标中国移动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 金额达4605万元 为国内该领域最大规模公开采购 [4] - 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 G1四足机器人贡献60%营收 [4] 行业发展态势 - 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100% [1]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入实质性阶段 [4] 公司资本运作 - 目前正处于上市辅导阶段 中信证券将于2025年10-12月评估上市条件 [5] - 实际控制人王兴兴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5]
快讯|宇树机器人“围殴”测试展硬实力;Optimus AI灵魂人物接连出走;智元机器人GO - 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全面开源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3 21:24
宇树机器人G1性能测试 - 宇树科技公布人形机器人G1最新训练成果视频,展示其在遭受多位成年男子飞踢、横踹、用椅子推倒等强力攻击后,均能迅速起身的强大抗干扰与自我恢复能力[3] - 视频末尾G1成功完成连续空翻,动作流畅自然,凸显了公司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上的深厚功底[3] - 此次测试直观呈现了人形机器人G1在应对复杂环境与突发状况方面的潜力,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范例[3] 特斯拉Optimus团队变动 - 特斯拉Optimus AI核心成员Ashell Kumar确认离职并将入职Meta,此前工程主管Milan Kovac在效力9年后离开并创办初创公司,运动控制负责人Aleksander Madry处于学术休假状态[5] - 三位技术核心先后离场,给Optimus2025年小批量量产宣言蒙上阴影[5] - 特斯拉坚持硬件先行、软件后补策略,但核心人才流失、量产延期等问题导致公司市值蒸发,并被华尔街下调目标价[5] 智元机器人GO-1模型开源 - 智元机器人将其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在GitHub上正式开源,该模型是全球首个采用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架构的通用具身智能模型[8] - 此次开源面向全球开发者免费开放,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强大技术支撑,降低进入具身智能领域的难度,激发更多创新应用[8][9] - GO-1大模型的开源有望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投入,推动具身智能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9] 海晨股份与乐聚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 - 深圳赛联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销售以及工业机器人的制造与销售等业务[13] - 该公司由海晨股份与乐聚机器人关联公司乐聚智能共同持股,将聚焦工业物流场景,并已启动首款人形机器人赛联Aura的研发工作[13] - 两家企业联手成立新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布局新动作[13] 盛视科技成立机器人子公司 - 深圳盛巧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3000万元,业务布局广泛,涵盖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销售以及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等AI业务[17] - 该公司由盛视科技全资持股,显示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布局意图[17] - 盛视科技此番成立新公司,或将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结合领域展开新的探索,有望凭借自身技术积累与资源优势在相关市场占据一席之地[17]
DeepSeek更新;OpenAI与英伟达合作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9:58
巨头合作与投资 - OpenAI与英伟达签署合作伙伴关系意向书 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支持数据中心建设 双方合作将部署至少10吉瓦英伟达系统 首批系统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2] - 供应链消息称OpenAI硬件设备大概率采用歌尔声学MEMS硅麦器件 歌尔声学已与AirPods、Meta Ray-ban及小米眼镜等产品开展解决方案合作[4] 人工智能技术进展 - DeepSeek-V3.1更新至Terminus版本 优化语言一致性缓解中英文混杂问题 增强Code Agent与Search Agent表现[3] - 百度智能云千帆开源视觉理解模型Qianfan-VL 包含3B/8B/70B三个版本 基于自研昆仑芯P800完成全流程计算[6] - 美团开源推理模型LongCat-Flash-Thinking 训练速度提升200%以上 在DORA强化学习基础设施训练 AIME-25基准测试平均token消耗减少64.5%[8] - 文远知行与Grab合作在新加坡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i.R项目 初期投入11辆自动驾驶车辆[9] 半导体与芯片技术 - 华为自研HBM内存公布 HiBL 1.0容量128GB带宽1.6TB/s HiZQ 2.0容量144GB带宽4TB/s 昇腾950PR采用HiBL 1.0提升推理性能 昇腾950DT采用HiZQ 2.0提升训练性能[12] - 联发科发布天玑9500芯片 采用台积电N3P制程 首发Arm C1系列CPU集群和G1-Ultra GPU 搭载双NPU和ISP影像处理器[15] - 芯动科技发布国产全功能GPU"风华3号" 实现RISC-V CPU与CUDA兼容GPU融合 支持PyTorch/CUDA等主流AI生态[16] - 鼎信通讯获平头哥E801/E802/E803技术授权 仅用于自主研发MCU芯片 应用于传统电表及安防领域[10] 资本市场动态 - 摩尔线程概念股爆发 和而泰持股1.03% 盈趣科技持股0.34% 宏力达与初灵信息通过产业基金间接参股[13] - 天普股份股价14交易日累计上涨279.73% 收购方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14] - 佰维存储拟发行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7] - 道通科技以1.09亿元转让塞防科技46%股权 不再持有其股权[18] - 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由云时资本与祥源文旅参股基金联合注资 资金用于新能源航空器整机研制[19] 企业治理与产品发布 - 甲骨文任命云基础设施业务总裁Clay Magouyrk与工业业务总裁Mike Sicilia为联合首席执行官 原CEO Safra Catz转任董事会执行副总裁[5] - OPPO宣布Find X9系列于10月16日全球首发 搭载天玑9500平台 vivo X300系列于10月13日发布 搭载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20] 机器人技术展示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展示抗干扰能力 在多人攻击后能迅速起身 具备连续空翻能力[7] 行业观点与学术合作 - 脑虎科技创始人陶虎认为中国脑科学研究处于从"跟跑"向"并跑""领跑"关键阶段 公司向复旦大学捐赠支持脑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11]
宇树机器人遭“围殴”能迅速起身;百度搜索上线免费学习机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7:24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在受多人攻击倒地后能迅速起身并展示连续空翻能力 体现硬件与软件显著进步 [1] - 该技术突破为未来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1] AI教育产品创新 - 百度搜索上线AI伴学模式 包含AI精准练和AI口语功能 使普通手机变身学习机 [2] - 用户通过移动端搜索关键词即可自由切换该模式 以AI技术驱动并融合优质教育内容 [2] 职场AI工具应用趋势 - 近八成职场人每周使用AI工具 47.4%最常使用通用对话型AI [3] - 七成职场人借助AI提升工作效率 56.1%愿意为AI服务付费 [3] - 24.1%的高管愿为高阶AI服务支付单月超200元费用 反映人机共生职场环境形成 [3]
宇树机器人遭“围殴”能迅速起身;百度搜索上线免费学习机模式|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7:19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在受多人攻击倒地后能迅速起身并展示连续空翻能力 标志着人形机器人硬件和软件显著进步 [1] 教育科技产品创新 - 百度搜索推出AI伴学模式 包含AI精准练和AI口语功能 使普通手机变身学习机 用户可通过移动端搜索自由切换该模式 [2] 职场AI工具应用趋势 - 近八成职场人每周使用AI工具 47.4%最常使用通用对话型AI 七成职场人因AI辅助提升工作效率 [3] - 56.1%职场人愿为AI服务付费 24.1%高管愿支付单月超200元高阶AI服务费用 [3]
AI进化速递丨宇树机器人遭“围殴”后仍能迅速起身
第一财经· 2025-09-22 20:41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进展 - 公司展示人形机器人G1最新训练成果 在遭遇"围殴"后仍能迅速起身[1] 智元机器人认证突破 - 公司获得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CR认证 认证编号为"001"[1] DeepSeek模型升级 - 线上模型升级至当前版本号DeepSeek-V3.1-Terminus[1] 美团推理模型发布 - 公司发布高效推理模型LongCat-Flash-Thinking[1]
宇树机器人遭“围殴”,仍能迅速起身
第一财经· 2025-09-22 18:15
9月22日下午,宇树科技展现了人形机器人G1最新的训练成果。在官方发布的视频中,多位成年男 子对G1进行了"围殴"。第一财经记者在视频中看到,G1遭遇了飞踢、横踹,并被工作人员用椅子推 倒。在任意攻击倒地后,G1都能够迅速起身。在视频末尾,G1还展现了连续空翻的能力。 (封面图来源:Unitree宇树视频号截图) ...
宇树机器人遭“围殴”,仍能迅速起身
第一财经· 2025-09-22 17:07
公司技术进展 - 人形机器人G1在遭受多位成年男子飞踢、横踹和椅子推倒等任意攻击倒地后均能迅速起身 [1] - 机器人展现出连续空翻的高阶运动能力 [1] 产品演示活动 - 宇树科技于9月22日下午通过官方视频公开展示G1最新训练成果 [1] - 演示内容包含抗冲击测试和复杂运动性能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