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区域银行样本观察:十五年磨一剑的成长答卷——专访苏州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强
第一财经· 2025-07-28 09:1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由农商行改制为城商行,资产规模突破7200亿元,较成立初期增长近15倍,较上市时增长112% [1][4] - 公司构建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驾马车"驱动模式,形成"科创+跨境"与"民生+财富"双引擎战略 [2][5] - 公司不良贷款率长期控制在1%以内,2024年末降至0.83%,实现"六连降" [4] - 公司在《银行家》全球银行排名中跃居第237位,较15年前提升735位 [5] 区域金融服务 - 公司推出"五个一批"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未来3年对苏州工业园区提供不低于200亿元信贷及100亿元债券等支持 [6] - 公司实施"345"专项行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活动超500场 [7] - 公司子公司苏新基金完成利率债基、中证500指数增强等产品募集发行,布局公募REITs创新 [8] 跨境金融服务 - 公司国际结算量2024年较上年翻番,推出"五维十策"支持外贸经济 [5] - 公司2024年外汇衍生品签约量同比增长34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92亿元,同比增长209% [10] - 公司与近270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服务上下游客户近2500家 [11] 零售金融服务 - 公司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超470万张,服务养老客户超200万人 [5] - 公司"苏心生活"平台注册用户超20万户,2024年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120万人次 [12] - 公司推出"苏心康养"品牌,全年开展康养主题活动270余场 [13] 科创金融服务 - 公司服务科创企业超1.3万家,科创企业授信规模突破1300亿元,企业贷款中20%流向科创领域 [14][15] - 公司参与6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完成8个地市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质押登记累计金额超100亿元 [15] - 公司人才卡累计发卡超2万张,服务人才企业超2500户 [16] 普惠金融服务 - 公司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705亿元 [17] - 公司推进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转贷"四贷联动"机制 [18] - 公司上线"苏心惠"、"票链贷"等普惠产品,推动"政采贷"全流程线上化 [19]
青海银行高规格“取经”交流!投资逆势承压、三大经营短板待强化
搜狐财经· 2025-06-23 12:11
公司动态 - 浙商银行与青海银行高管团队在杭州会面,围绕业务创新、科技支撑和战略投资等开展深入交流 [1][3] - 青海银行董事长蔡洪锐对浙商银行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产业链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的表现表示高度认可 [11] - 青海银行当前坚持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经营,致力于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科技金融 [9]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青海银行总资产1178.87亿元,同比增长1.78% [4] - 2024年营业收入13.31亿元,同比增长19.40%,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6.57% [4] - 2021年营业收入曾达26.95亿元,2024年已下跌过半至13.3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5.35亿元跌至2024年的2.24亿元 [7] - 2024年净息差1.09%,同比扩大0.2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2.65%,同比微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7.18%,同比提升2.7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29%,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4] 投资收益分析 - 2021年广义投资收益合计15.91亿元,占营业收入59.04%,其中投资净收益8.0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7.89亿元 [8] - 2023年和2024年广义投资收益分别降至4.38亿元和4.1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9.39%和31.18% [8] - 投资收益的大幅回落叠加利息净收入增长乏力和手续费佣金收入疲软,导致营业收入腰斩 [8] 经营挑战 - 净息差偏低:2024年净息差仅1.09%,低于A股上市银行最低水平(厦门银行1.13%) [11] - 不良贷款率偏高:2024年末不良率2.65%,虽逐年走低但仍高于同处西北的兰州银行(1.83%) [12] - 成本控制待优化:近三年管理费用分别为8.06亿元、8.36亿元和8.28亿元,2024年成本收入比0.62,高于兰州银行的0.31 [14]
苏州银行(002966) -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记录表
2025-05-19 19:46
战略规划与业务重点 - 2025年是三年战略规划承启之年,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江苏省“1650”和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建设,构建“金融 +”服务生态 [1] - 坚定“科创 + 跨境”“民生 + 财富”业务双引擎,完善科创金融和“苏心”民生金融生态圈 [1] -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1] - 以精细管理夯实发展基盘,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客户体验和管理效能 [1] 地域布局 - 2024年新设徐州分行,实现江苏省内机构布局全覆盖,截至2024年末,在江苏省境内开设13家分行、185家网点,发起设立4家村镇银行,入股2家农商行,设立苏州金融租赁公司、苏新基金公司,境外开设新加坡代表处 [2]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 加大产品创新迭代,推动小微贷款产品标准化、平台化、线上化,针对中小科创企业打造“伴飞”品牌系列全生命周期产品 [3] - 加大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支持力度,提升企业融资获得性和便利性 [3] 资产结构优化 - 信贷资源优先向高收益资产倾斜,增配特色类贷款产品和租赁资产 [3] - 统筹控制低收益资产规模,优化票证类资产管理模式,提高综合收益回报 [3] 资产质量与息差 - 力争2025年净息差走势逐渐趋于平稳 [5] -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提高数字化风险监测与管理水平,完善预警体系,加强贷后管理,力争全年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5] 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 针对小微企业打造“抵押、担保、信用、场景”四大快贷体系,迭代升级线上化服务 [6] - 科创金融打造“6大伴飞产品 + 1个苏心科创力评价模型 + GOAI科创金融生态”的服务范式 [6] 零售金融品牌 - 2024年推出“苏心零售”金融服务品牌,涵盖“苏心财富”“苏心生活”“苏心康养”“苏心贷”“苏心服务”等子品牌 [8] - 2024年管理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突破3600亿元,增幅超16%,自营理财均按期兑付,产品收益率超市场平均水平 [8] 资产托管业务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托管规模达到2325.57亿元,较上年末增幅68.36%,其中公募基金托管规模占比达10% [9] - 2025年继续坚持一体化经营,扩大托管业务规模,丰富品类,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升对全行中收的贡献度 [9] 数字化转型 - 2025年推动全行审批流程、报表报送线上化,加强数据源头治理能力,实现全行数据统一管理、融合共享 [10] - 探索大模型在办公、风控、客服等场景的应用,助力客户体验优化和管理效率提升 [10] 盈利增长与财务表现 - 通过“科创 + 跨境”“民生 + 财富”双引擎战略驱动,叠加科技赋能与区域优势,加强风险管理,推动盈利可持续增长 [11] - 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0.68亿元,同比增长10.16%,增速在A股上市银行中处于较好水平 [12] 跨境业务成果 - 2024年上线新一代国际结算系统,国际结算量突破168亿美元,较上年翻番 [13] - 贸易融资服务全面升级,全年外币融资发生额同比增长286% [14] - 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深化,全年外汇衍生品签约量同比增长340% [14] - 跨境人民币业务突破性增长,实收实付结算量突破192亿元,同比增长209% [14] 深化区域经济融合 - 以“科创 + 跨境”“民生 + 财富”双轮驱动,提升能级,匹配区域定位、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15] - 立足全省“1650”及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 [15] 负债端成本 - 2024年付息负债付息率下降10BP至2.18%,其中存款付息率下降12BP至2.09% [16] - 2025年强化负债端成本管控,一季度存款付息率1.84%,较年初下降25BP,超去年同期改善幅度 [17] 股票表现与分红 - 2025年5月14日,股票收盘价(8.48元/股)创近年来新高(前复权),市净率水平稳居A股上市银行上游 [17] - 近5年来,现金分红比例持续维持在30%以上 [1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分配现金股利8.94亿元(含税),加上中期已派发的7.53亿元(含税),全年股利总额合计16.47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4.07%,较上年提升2.20个百分点 [18] - 拟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制定并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19] 市值管理举措 -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实体质效,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0] - 强化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推动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 [20] - 合规开展信息披露工作,保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透明度 [20] - 保持与投资者良好沟通,增进投资者认同感 [20] - 厚植股东回报理念,健全利润分配制度 [20] - 协调推动大股东增持计划实施,鼓励高管增持 [20] 风险控制与资产质量 - 构建“全口径、全覆盖、全流程、全周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升级智能风控体系 [22]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83%,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上市以来资产质量持续夯实 [22] 资本状况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7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78%,资本充足率为14.87%,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和集团资本规划管理目标 [22] - 近50亿元可转债顺利转股增强了集团资本实力 [22]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促进跨境资本流通 优化长期资金投资环境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11:07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与发展 - 深圳金融局将重点推动深港金融合作项目化、清单化 利用香港金融合作委员会机制 [1] - 支持深圳及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 同时欢迎符合条件的香港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 [1] - 加强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合作 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 [1] 香港金融业优势与创新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将继续深化与内地的金融互联互通 拓展股票通、债券通等功能 [2] - 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包括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等创新工具 [2] - 香港绿色证券发行量在过去四年已超过2000亿美元 [2] - 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2] 澳门金融发展定位 - 澳门将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科技和文化体育四大领域 [3] - 推动债券市场、快速支付系统和数字货币的对接 加强与内地和香港互联互通 [3] - 打造"精准联系人"角色 利用与葡语系国家的联系促进双向投资 [3] 企业界视角与资本市场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应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深化制度型开放 增强产业链韧性 [3] - 优化融资结构 促进跨境资本流通 优化长期资金投资环境 [3]
苏州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回归金融本源,坚持稳健发展锚定金融为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1 07:3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稳健,资产规模、存款、贷款均实现较快增长,净利润同比增幅显著[1][3][4] - 公司坚持"科创+跨境"、"民生+财富"双引擎战略,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成效显著[1][11][12][13][14] - 公司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不良贷款率创上市以来新低,拨备覆盖率保持较高水平[7][10] -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现金分红比例连续5年超过30%[5] 资产规模与业绩表现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6937.14亿元,同比增长15.27%,存款余额4169.65亿元,同比增长14.61%,贷款余额3333.59亿元,同比增长13.62%[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24亿元,同比增长3.01%,净利润52.73亿元,同比增长9.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8亿元,同比增长10.16%[3]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7271.54亿元,较年初增长4.82%,存款余额4630.14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贷款余额3628.90亿元,较年初增长8.86%[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0亿元,同比增长0.76%,净利润16.10亿元,同比增长6.95%[4]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业务聚焦"科创+跨境",2024年合作科创企业客户数超12000家,授信总额超1200亿元,国际结算量突破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0%[12] - 零售业务聚焦"民生+财富",推出"苏心零售"品牌,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超470万张,尊老卡发卡近35万张[13] - 金融市场板块聚焦核心能力建设,2024年成功发行3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75亿元商业银行金融债,资产托管规模达2325.57亿元[14]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2024年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83%,创上市以来新低,拨备覆盖率483.5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7%[7]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保持0.83%,拨备覆盖率447.2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0%[10] - 公司构建"全口径、全覆盖、全流程、全周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上线新综合信贷系统,升级大数据预警[7] 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股东派发2024年度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元(含税),全年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6.47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4.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