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

搜索文档
区域银行样本观察:十五年磨一剑的成长答卷——专访苏州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强
第一财经· 2025-07-28 09:16
三是以"开放思维"重构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面对经济转型与金融科技变革,苏州银行以金融"五篇大文 章"为指引,打造"科创+跨境"和"民生+财富"双引擎发展格局,构建"GOAI科创生态圈"与"苏心·融享智 惠"特色产品体系。在科创金融领域,创新"苏心科创力"评价模型,推出"伴飞贷"等六大产品。跨境金 融方面,上线"汇智赢"一站式服务平台,2024年国际结算量较上年翻番,今年4月推出"五维十策",全 力支持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金融领域,秉持"苏心让您舒心"的品牌理念,升级"一卡一贷一平 台"人才服务体系,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超470万张,服务养老客户超200万人。2025年在《银行家》全 球银行排名中跃居第237位,与15年前翻牌成立时相比大幅提升735位,较上市前提升84位,国际认可度 持续攀升。 在中国区域性银行的发展格局中,城市商业银行(城商行)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长三角地区的城商 行,凭借其独特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更是区域金融研究的焦点所在。身处其中的苏州银行,资产规模 突破7200亿元、资产质量稳居上市城商行前列,其成功转型历程堪称区域银行发展的典范样本。 由农商行改制起步至今,苏州银行已深耕长三角这片活 ...
博彦科技打破“增收不增利” 汇率波动贡献利润
中国经营报· 2025-07-26 03:09
业绩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12亿—1.31亿元,同比增长50%—75%,扣非净利润9695.92万元—1.11亿元,同比增长41.13%—61.01% [1] - 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利润产生积极贡献,但未披露具体汇兑收益金额 [1][5] - 2021—2024年营收从55.32亿元增至68.9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从4.04亿元降至1.24亿元,毛利率由26.16%降至24.05% [2] - 业绩承压主要来自研发投入与人力成本上涨、商誉减值侵蚀及新业务投入 [2] 商誉减值与财务影响 - 2024年对上海泓智、TPG、融易通三家子公司计提近亿元商誉减值,其中融易通5233.45万元,TPG2865.43万元,上海泓智1340.43万元 [3] - 截至2024年底,因收购产生的商誉原值7.11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69亿元 [3] - 商誉减值反映并购整合风险,需关注协同效应实现情况 [4] 业务结构与行业地位 - 2024年金融、互联网、高科技行业营收占比分别为25.2%、37.74%、22.4% [2] - 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排名提升至第16位,移动银行和开放银行解决方案分列第4和第5名,数据智能解决方案第7名 [6] - 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692.96亿元增长至2028年1021.7亿元,复合增长率8.1% [6] 竞争环境与经营挑战 - 项目中标多与中科软、软通动力等厂商竞争,多为外包服务类项目 [6] - 行业面临IT预算收缩、人力成本占比高(2024年达91.26%)、回款周期延长等压力 [7] - 近3个月股价涨幅63%,但业绩预告发布后由16.10元/股跌至14.77元/股 [7] 战略转型与新业务布局 - 提出"技术驱动+生态协同"战略,进军智慧农业,2024年新签约合同总额8.1亿元 [9] - 智慧农业聚焦AI生产模型+全产业链数智化,中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项目 [9] - 布局跨境金融,为东亚银行等机构提供支付系统开发服务 [9] - 在日本启动"大崎创新实验室",聚焦AI+、Web3、量子计算,尚处孵化阶段 [10] 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 - 2024年研发支出3.16亿元,低于2023年3.28亿元但高于2021年2.65亿元 [4] - 技术人员占比连续4年维持在93%左右 [4] - 探索AI应用于金融服务(如MaaS)及海外市场拓展机会 [10]
深圳金融成绩单出炉: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融资成本地位下行
新京报· 2025-07-22 18:51
深圳金融数据与政策 - 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 [1]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1]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向辖内释放资金614亿元 [2] 信贷结构与融资成本 - 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 - 2025年6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2] - 深圳市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2] 债券市场发展 - 深圳地区推动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4只,规模合计207.5亿元 [3] 跨境金融业务 - "跨境理财通"2.0落地后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72亿元,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 [4] - 深圳辖内超1700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1700亿美元 [4] - 支持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累计服务23.7万家企业,业务规模570.9亿美元 [4] - 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外汇业务累计服务商户1.4万家,业务规模13.3亿美元 [4] - 外贸新业态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金额达1.3万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7632.8亿元,同比增长24.3% [4] - 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5512.8亿元,同比增长12.5% [4] - 新增跨境人民币一般货物贸易"首办户"815户,相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44.3亿元 [4] 外籍人员支付 - 2025年1-6月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 [5] - 外籍人员消费主要集中在商超购物和餐饮美食两大领域 [5] - 韩国、美国、新加坡位列深圳入境消费市场前三大客源国,合计贡献近三成消费额 [5] - 老挝、蒙古游客在深消费额同比分别激增150倍、23倍 [5]
深圳科技贷款余额超2万亿 海洋金融增长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53
深圳金融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1] - 深圳形成科技、普惠贷款余额2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2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 [1] - 深圳海洋金融相关贷款余额增速明显,绿色港口和航道、绿色船舶制造、绿色渔业等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5.4% [1][3] - 2025年6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1] 货币政策实施 - 深圳人行落实降准政策向辖内释放资金614亿元 [2] - 清单内已有超1850家科技企业、89个项目获贷超410亿元 [2] - 深圳25家银行实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支持行业领域的贷款全覆盖 [2] - 深圳地方法人银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显著增长 [2] 科技创新金融 - 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 [3] - 102家企业签约"腾飞贷"36亿元,"科技初创通"助力3761家企业获得贷款48.4亿元 [3] - 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4只,规模合计207.5亿元 [2][3] - "种子基金+种子贷"支持体系已助力153家早期科技企业获贷1.3亿元 [3]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 [3] - 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87.5亿元,带动碳减排395万吨 [3]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国有大行聚焦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和装备等加大信贷支持 [3] 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 - "个体通""小微通""深质贷"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11万户,发放贷款超33亿元 [4] - 深圳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849.75亿元 [4] - 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开立数币钱包近3000万个,累计签约预付式经营机构3800家、管理预付资金近31亿元 [4] - 地方征信平台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744亿元 [4] 跨境金融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27632.8亿元,同比增长24.3% [4] - 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5512.8亿元,同比增长12.5% [4] - 深圳辖内超1700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1700亿美元 [5] - "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72亿元 [5] 消费金融与跨境支付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新发放贷款金额103.78亿元 [6] - "创业担保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发放贷款余额超290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微信支付外卡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倍、1.5倍 [6] - 港人在深共开立内地银行账户超321万户,其中代理见证开户超41万户 [6] 外籍人员消费 - 2025年1至6月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 [7] - 韩国、美国、新加坡位列深圳入境消费市场前三大客源国 [7] - 老挝、蒙古游客在深消费额同比分别激增150倍、23倍 [7]
每日复盘-20250721
国元证券· 2025-07-21 22:45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21日沪指4连阳创3年半收盘新高,上证指数涨0.72%,深证成指涨0.86%,创业板指涨0.87%[2] - 市场成交额16996.8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288.31亿元,全市场4056只个股上涨,1310只个股下跌[2]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周期>稳定>成长>消费>金融>0,中盘价值>小盘价值>小盘成长>中盘成长>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21]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上涨,建材、建筑、钢铁表现靠前,涨幅分别为5.64%、3.73%、3.46%;银行、综合金融、计算机表现靠后,涨幅分别为 -0.77%、 -0.39%、 -0.37%[21] 资金流表现 - 7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3.04亿元,超大单净流入23.20亿元,大单净流出116.24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58.25亿元,小单持续净流入168.90亿元[3] - 7月2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70.52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净流入39.00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31.52亿港元,港股市场成交额2630.12亿港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43.22亿港元[4] ETF资金流向表现 - 7月21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0] - 7月18日主要宽基ETF资金流向显示资金主要流入中证1000ETF,流入金额为2.65亿元[30] 全球市场表现 - 7月21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68%,恒生科技指数涨0.84%,韩国综合指数涨0.71%,澳洲标普200指数跌1.02%[4] - 7月18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德国DAX指数跌0.33%,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2%,法国CAC40指数涨0.01%;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指数跌0.32%,标普500指数跌0.0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05%[5]
【财闻联播】事关校园配餐,首个国家标准发布!良品铺子回应9.96亿元股权转让纠纷
券商中国· 2025-07-21 20:22
宏观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等全链条规范指引 [1] - 《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发布,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海南自贸港内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等 [2] -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3] - 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平均每天揽收快件超过5亿件 [4] - 国家航天局发布通知要求商业航天项目承担方质量责任实施终身追究制 [5] 金融机构 - 交易商协会对广发银行启动自律调查,发现其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 [6] 市场数据 - 7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涨0.72%,深证成指涨0.86%,创业板指涨0.87%,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6999.8亿元 [8] - 港股恒生指数涨0.68%,恒生科技指数涨0.84%,建材水泥股领涨,华新水泥涨超85% [9] 公司动态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涉及股份转让纠纷已被法院受理,涉案金额9.96亿元 [10] - 京东回应入局具身智能,领投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聚焦供应链场景推动创新应用 [11] - 晶合集成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39%—109%,主要因行业景气度回升,产品销量增加,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12]
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上半年广东贷款余额近30万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8:05
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9 6万亿元同比增长4 8%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比年初增加1 2万亿元同比多增1098亿元 [2][4][5] - 2025年1-5月广东辖内(不含深圳)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 33万亿元 [5] - 2025年6月广东辖内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 04%处于历史低位同比下降38个基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 79%同比下降41个基点 [2][6] 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 上半年制造业贷款增加2787亿元同比多增140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比重22 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 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5] - 科技贷款余额5 6万亿元同比增长7 3%自5月构建债券市场"科技板"以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07 5亿元 [7] - 绿色贷款余额4 2万亿元同比增长18 4%一季度辖内5家地方法人机构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7 35亿元 [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 8万亿元同比增长9 8%涉农贷款余额2 6万亿元同比增长11 0% [8] - 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03亿元同比增长89 3%办理港澳居民内地购房业务3341笔跨境收入30 8亿元 [8] 金融创新与改革 - 推出"益企共赢计划""股贷担保租"等三大服务模式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落地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7] - 创新"脱核链贷+"供应链融资模式推出25项产品贷款余额103亿元覆盖核心企业356家链上中小企业7583家 [9] - 数字人民币累计开立个人钱包4490万个流通3 82亿笔1576亿元商户620万家消费笔数全国第一 [9] - "跨境理财通"参与投资者16 17万名资金跨境汇划1180亿元 [9][10] - 117家跨国公司获批开展跨境资金池业务集中外债3085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776亿美元 [10] 政策与未来方向 - 印发《关于做好广东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行动方案》及12份专项方案 [7] - 协助发布"南沙金融30条"推动自贸区金融制度型开放 [9] - 下一阶段将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民营小微等领域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0]
800亿USDT穿透国界:孙宇晨团队如何用波场TRON重构跨境金融
搜狐财经· 2025-07-17 17:46
波场TRON网络里程碑 - TRC20-USDT发行量突破800亿美元,刷新区块链稳定币发行历史 [1] - 该成就强化了波场在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中的核心位置 [1] - 创始人孙宇晨表示这代表波场生态的初步成果和全球金融自由的重要跨越 [1] 技术优势与性能 - 采用DPoS共识机制,实现每秒超2000笔交易处理能力,区块确认仅需3秒 [3] - 交易费低至0.001美元,计划年内实现零成本转账目标 [3] - 日均处理超2800万笔交易,账户总量突破3.07亿 [3] 实际应用场景 - 跨境支付场景中,孟加拉劳工汇款费用降至0.1%,到账时间压缩至分钟级 [3] - 在DeFi领域,用户可无需门槛参与复杂金融操作 [3] - USDT应用覆盖全球超百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跨境支付、国际贸易、薪资发放等场景 [3] 合规与监管进展 - 率先达成欧盟MiCA合规认证及ISO 14064碳中和标准双重要求 [5] - 与阿联酋、新加坡、多米尼克等政府建立战略协作关系,USDT获得多米尼克法定地位认可 [5] - 通过智能合约透明运作、BitGo储备金托管及冻结超1.5亿美元非法资产等措施建立监管适应性 [5] 生态协作与未来展望 - 构建差异化的稳定币组合方案,包括USDT、USDD和USDJ,适配不同用户群体需求 [5] - 通过与Visa、Grab等传统机构合作,用户可直接使用USDT结算电商订单与旅行消费 [3] - 持续开拓技术边界,聚焦普惠金融的核心目标,有望发展为普惠金融节点 [7]
江门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跨境金融政策宣讲会圆满举办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5:11
活动概述 - 中国银行江门分行在江门市商务局指导下举办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跨境金融政策宣讲会暨"粤贸同行"系列活动 [1] - 活动吸引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分管外贸工作负责人及外贸企业代表约350人参与 [1] 政策与市场分析 - 江门市商务局解读国家和地方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企业提供明确政策指引 [3] -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专家分析国际金融形势及东南亚市场特点 重点介绍外汇及跨境金融服务 [3] - 中国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分享泰国投资环境 包括经济政策 投资机会及金融支持体系 [3] 风险防范与服务支持 -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海外项目风险防范 提供专业建议 [3] - 互动环节企业代表与专家深入交流 现场解答企业具体问题 [3] 活动成效与后续计划 - 活动增强企业对跨境金融政策的理解应用能力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5] - 江门市商务局表示将持续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支持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5] - 中国银行江门分行承诺打造"全流程 智能化 有温度"的跨境金融综合服务方案 [5]
一揽子举措相继落地金融高水平开放深度广度持续拓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03:46
金融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 外资持股门槛大幅放宽 自3月1日起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境内保险公司取消"最近一年末总资产不低于二十亿美元"规定 6月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获批筹建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已完全取消 [2] - 外资机构总资产规模显著 目前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达9% 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国内市场占比近20% 中资机构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业 [2] -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1月央行等五部门提出20条政策措施 包括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同类新金融服务 支持跨境购买境外金融服务 便利外国投资者资金汇入汇出 完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安排 [3] 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 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3月央行外汇局扩大试点范围 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统筹使用 [3] - 推出跨境支付通系统 6月央行与香港金管局联合上线该系统 提供线上快速双边本币及人民币汇款服务 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3] - 深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1月证监会修订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 销售比例限制从50%放宽至80% 10月9日起允许QFII和RQFII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央行完善债券通"南向通"机制 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4]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增长 截至2025年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达4.4万亿元 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近400% [4]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 - 跨境融资便利化成效显著 上海银行通过便利化政策为某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办理1100万元人民币外债额度 缓解研发资金压力 [5] - 跨国公司资金池规模领先 截至5月末上海跨国公司设立跨境资金池169家 集中外债额度2468.3亿美元 境外放款额度超800亿美元 均居全国前列 [6] - 自由贸易账户广泛使用 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17.9万个 3月印发新规促进自贸账户业务发展 6月央行上海总部拟全面提升自贸账户功能 [6] - 境外支付便利化加速 4月Payoneer完成收购易联支付 成为第三家获准在华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的外资平台 实现"大额刷卡 小额扫码 现金兜底"全覆盖 [7] 未来开放方向 - 扩大制度型开放经验复制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规则 在更宽领域加大开放力度 [8] - 深化核心业务领域开放 外资机构在资产管理绿色金融跨境支付等领域具差异化优势 引入外资可弥补中资在衍生品设计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短板 加速碳金融巨灾债券等新兴市场成熟 [8] - 优化国际金融中心配套 建议建立符合上海特点的金融税收制度 构建金融与海关商务等部门协调监管机制 提升金融案件审理专业性和效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