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出海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出海舰队”年运力超百万辆
深圳商报· 2025-10-22 06:32
小漠国际物流港汽车出口业务 - 10月19日小漠港有1380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通过“常州号”滚装船出口至巴西市场[2] - 10月份小漠港汽车出口量有望突破1.4万辆,将刷新港区单月汽车出口历史纪录[2] - 小漠港已开通11条汽车滚装外贸航线,覆盖全球七大核心区域[2] - 今年前三季度小漠港累计出口汽车2.3万辆,其中超90%货源来自比亚迪深汕基地[2] - 比亚迪“出海舰队”总投资50亿元,年运力超百万辆,已有8艘巨轮在小漠港停靠出海[2] 比亚迪公司全球及海外市场表现 - 今年1至9月公司全球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历史总销量突破1380万辆[3] - 今年前9个月公司海外累计销量达70.15万辆,已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3] - 9月份公司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为70851辆,占当月总销量约17.9%,同比增长107%[3] - 公司在巴西、法国、西班牙等多国市占率持续走高[3] - 出海战略与高端战略并列为公司未来三年核心战略[3] 港口服务能力与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交通部门优化车辆入场、查验、停放、装船等全流程环节,提供24小时服务确保汽车出口“零延时”[4] - 小漠港是深圳港“一体三翼”中的“东翼”核心增长极,其二期工程已于今年1月开工[4] - 二期工程将新建2个7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并对一期部分岸线进行功能调整[4] - 建成后可满足2艘9200车位汽车滚装船同时靠泊,具备每年100万辆汽车运输能力[4]
从直营到经销商,理想谨慎走向海外
观察者网· 2025-10-15 15:26
导读:虽然出海一直是理想汽车的中长期核心战略之一,但是在"何时出海"以及"怎么出海"这两个问题 上,公司内部一直处于谨慎和摇摆的状态。 (文 / 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 高莘) 2025年10月14日,理想汽车官方宣布,理想汽车海外首家授权零售中心,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正 式开业。 理想汽车表示,面向当地市场,理想汽车将主要销售三款增程产品:L6、L7和L9。 理想汽车塔什干零售中心开业现场 理想汽车 此外,今年11月,理想汽车在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和首都阿斯塔纳的零售中心也将陆续开 业。 理想汽车表示,其将为通过授权零售中心购车的海外用户提供官方质保、检查维修、原厂备件配送、技 术支持、OTA升级等官方服务。 从"直营"到"经销商"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2024年3月的媒体沟通会上,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曾表示,理想汽车在海外会 和国内一样,采用直营模式。 对于这一转变,理想汽车内部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我们拥抱各类渠道模式,原则是从当地用户体验 和市场特点考虑。我们愿意与拥有成熟的场地、团队和运营体系的当地合作伙伴携手建立广泛的销售和 服务网络。" 对比来看,采用直营模式出海涉及海外团队的招 ...
小米高管回应YU7付尾款争议;阿维塔公布整车低功耗专利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7:05
资本市场运作 - 奇瑞汽车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 - 18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流通[1] - 证监会备案标志着公司国际化资本运作取得关键进展 拓宽融资渠道并优化资本结构[1] 海外市场拓展 - 上汽集团在印尼雅加达黄金商圈开设海外首个"五菱+MG"双品牌联名体验中心[2] - 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已构建覆盖制造、供应、销售、金融、人才五大维度的立体化运营体系[2] - 双品牌联合门店有助于提升品牌协同效应并深化东南亚市场布局[2] 技术创新突破 - 阿维塔科技公布"整车低功耗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3] - 专利技术能在低功耗状态下保证蓄电池电量维持良好状态 最大限度降低静态电流[3] - 该技术可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并减少用户因蓄电池亏电带来的困扰[3] 客户关系管理 - 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回应YU7准车主关于下线7天内需付尾款的疑问[4] - 公司表示将认真对待并核实交付流程争议情况[4] - 此类互动有助于维护品牌形象并增强消费者信任[4]
“一把20亿,我差点成为长安2022年的‘罪人’”
虎嗅APP· 2025-06-04 22:18
中国车企出海战略 - 202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出海模式从单纯出口转向体系化海外布局[1] - 东南亚成为车企出海首选地,长安、比亚迪等已在泰国罗勇建厂,长安首个海外工厂半个月前投产[1] - 海外市场竞争复杂度高于国内,价格战并非万能药,需建立本地化体系能力[1][25] - 海外市场窗口期为2023-2024年,关键在于品牌树立和本地化能力构建[16] - 新势力车企出海是被逼战略,因国内市场空间缩小,欧洲市场或成其机会点[18] 长安汽车泰国布局 - 2022年12月进行泰国工厂选址调研,最终决定投资20亿人民币建设生产基地[4][6] - 泰国团队仅9人但已研究三年,若不投资项目组将解散[6] - 投资决策推动公司2023年4月发布"海纳百川"海外战略,2024年1月重组为海外五大区[12] - 内部存在战略分歧,最终采取激进的一步到位方案,撤销国内海外事业部[14] - 目前泰国工厂本地化率达60%,目标提升至85%-90%以增强竞争力[38][39] 海外市场挑战 - 中国品牌突然降价引发海外质疑,泰国政府要求赔偿前期高价购车客户[25] - 银行体系受冲击,因中国车贬值导致贷款回收困难[26] - 质量风险是长期隐患,过快扩张可能影响品质,历史教训需十年修复[27] - 日系品牌在东南亚拥有近乎盲目的品牌忠诚度,预计2025年将展开正面竞争[36][37] - 文化差异显著,当地员工难以适应中国快节奏工作方式[46][47] 长安海外运营策略 - 采取"高定位新形象"策略,首推140万泰铢以上高端车型而非主流价格带产品[33][34] - 在泰国有三家公司,1200名员工中70%-80%为当地人,中国外派约100多人[44] - 研发聚焦智能化,但智驾推进缓慢,车机系统需适配谷歌生态[48][49] - 供应链出海面临盈利挑战,部分供应商为抢占市场甘愿承受五年亏损[42] - 采取"区域运营"转向"国别运营",需大幅增加资源投入[50]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品牌与日系车企的东南亚之战预计2025年爆发,2030年见分晓[36] - 海外经销商资源稀缺且重视长期合作,先发优势明显[15][17] - 外资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上迟缓,因不愿报废既有燃油车资产[21] - 海外消费者中高认知群体已认可中国新能源技术优势[20] - 单个品牌问题可能波及整个中国车企形象,需警惕连锁反应[26]
广汽进军巴西,2026年底前建厂
观察者网· 2025-05-25 16:24
巴西市场拓展计划 - 公司计划从5月24日开始在巴西销售新能源汽车,包括四款电动车型和一款混动车型 [1] - 公司计划2026年下半年在巴西建设整车工厂,生产基地预计设于巴西戈亚斯州卡塔兰市 [1] - 新工厂将基于巴西原三菱、铃木生产基地进行改造,计划生产三款新能源车型包括混动车Aion V及纯电车型Hyper HT、Emkoo [1] - 公司同步宣布将在巴西东北部设立研发中心,但目前选址尚未敲定 [2] 投资与销量目标 - 未来5年公司及其供应链计划在巴西投资10亿美元,包括建立工厂、研发中心和零配件仓库等 [2] - 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在巴西的汽车销量将达10万辆 [2] 巴西市场现状 - 电动汽车是巴西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025年前四个月销量同比增长37.4%达到7.05万辆 [2] - 同期巴西轻型汽车整体销量增长仅3.4%,达到71.48万辆 [2] 战略考量 - 公司表示中美贸易战和关税战等外在因素不影响在巴西的发展计划 [3] - 公司以巴西与中国双边关系为考量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3] 全球化布局 - 公司正与巴西当地合作伙伴深入磋商,预计2026年第四季在巴西设厂造车 [4] - 公司近期加速出海战略,5月18日登陆埃塞俄比亚,计划三年内推出5款新能源车型 [4] - 5月23日宣布与安利捷汽车在埃及推进CKD本地化生产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 [4] - 已完成尼日利亚和突尼斯DKD、马来西亚和泰国CKD工厂建设 [4] - 正推进埃及CKD、缅甸SKD、柬埔寨DKD等项目,同时着眼欧洲和拉美市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