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开发
搜索文档
龙源电力附属拟合作设立三家附属公司 出资共1.53亿元
格隆汇· 2025-11-14 22:01
交易概述 - 公司龙源电力及其附属公司雄亚公司与国能江苏电力等交易对方共同出资设立三家新附属公司[1] - 公司及雄亚公司合计出资额为人民币1.53亿元[1] - 交易完成后,如东龙源、盐城大丰龙源及射阳龙源将成为公司的附属公司[1] 交易目的与战略意义 - 新设附属公司旨在充分利用合作方在当地资源优势,发挥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专业特长,实现强强联合[1] - 共同开发建设和运营江苏如东15万千瓦、大丰40万千瓦、射阳75万千瓦三个海上风电项目[1] 财务影响与项目状态 - 出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不会对公司财务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1] - 新设附属公司目前处于筹划设立阶段,短期内对生产经营不会产生重大影响[1] - 从长期看,项目对公司经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1]
龙源电力(00916.HK)附属拟合作设立三家附属公司 出资共1.53亿元
格隆汇· 2025-11-14 21:56
交易概述 - 龙源电力及其附属公司雄亚公司与国能江苏电力等交易对方共同出资设立三家新公司:如东龙源、盐城大丰龙源及射阳龙源 [1] - 公司及雄亚公司就本次交易合共出资人民币1.53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三家新设公司将成为龙源电力的附属公司 [1] 交易目的与战略意义 - 新设附属公司符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旨在充分利用和调动国能江苏电力及各参股方在当地资源优势 [1] - 旨在进一步发挥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实现强强联合 [1] - 共同开发建设和运营江苏如东H1615万千瓦风电项目、大丰H20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射阳海上南区H775万千瓦风电项目 [1] 财务影响与资金来源 - 公司出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1] - 本次交易不会对公司财务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1] - 目前新设公司尚处于筹划设立阶段,短期内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1] - 从长期看,将对公司经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1]
广东沿海数台风电机组被台风吹倒,行业人士:风力远超当年设计标准极限
观察者网· 2025-09-30 09:31
事件概述 - 第18号台风"桦加沙"登陆广东阳江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 导致华能雷平风电场数台风力发电机组倒塌 [1] - 受损风机设备制造商为明阳智能 该公司股价为16.19元 市值为367.76亿元 [3] - 风电场实录最大风速达到75米/秒 强度远超风机设计标准极限 倒塌属于不可抗力 [3][7] 受损风电场详情 - 华能雷平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17.85万千瓦 项目分四期建设 共有109台机组 [4] - 项目首台风机于2012年3月19日并网 至2022年底累计上网电量约30亿千瓦时 已持续安全运行13年 [4] - 涉事风场采用陆上风电1.5兆瓦机型 单机容量较小 叶片长度和塔筒高度低于当前主流水平 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4] - 风机制造商质保期于2017年结束 目前由业主委托第三方负责运维 [4] - 台风期间风机发生线路掉电 理论上影响机组采取抗风动作 [7] 行业专家观点 - 本次倒塌事件被定性为极端天气中的偶发事件 涉及早年建设的陆上风机 [7] - 在台风概率不大的区域 出于成本考虑 陆上机组可能不进行抗台风设计 [7] - 当前在台风频发地区的机组都有抗台风设计 [8] 海上风电表现 - 在"桦加沙"冲击下 至少上千台海上机组顺利通过考验 基本未受影响 [8] - 台风过境期间 海上风电场区域最高平均风速39.89米/秒 瞬时最高风速达56.8米/秒 风机设计抗台风等级为17级 最高设计风速77米/秒 [8] - 明阳智能在广东、海南、广西等中国南海海域在运的1345台海上风电机组均平稳通过台风考验 没有出现设备受损 [8] - 多个海上风电场机组提前进入"抗台风模式" 数百台风机在狂风袭击中安然无恙 [8] 风机抗台风技术 - 明阳智能某型号风机采用单点系泊系统 可使风机像风向标一样随台风方向进行360°自适应偏航 使风轮始终对正来风方向 [9] - 该设计化解了台风带来的巨大载荷 并使支撑结构的极限载荷降低40% [9] - 针对线路掉电情况 明阳智能采用可远程启停及控制的备用电源 确保异常失电后机组仍能有效执行抗台风指令 [10] 行业发展规划 - 广东省预计 到2025年底全省海上风电投产规模将达1500万千瓦 [8]
英国公司放弃爱海上风电场开发计划
商务部网站· 2025-09-19 00:41
公司决策与财务影响 - 可再生能源开发商Corio Generation决定放弃拟议的爱尔兰Sceirde Rocks风电场开发项目 [1] - 公司将损失向政府提交的3540万欧元履约担保 爱尔兰政府确认不会退还该笔担保 [1] - 公司宣布放弃开发的原因为发现项目现场存在重大结构和技术挑战 无法保证项目的可交付性及工作人员和承包商的安全 [1] 项目背景与规模 - Sceirde Rocks风电场是爱尔兰2023年首次海上风电拍卖中选定的项目之一 [1] - 项目预计将产生足够为350,000多户家庭供电的电力 [1] 行业现状与政府目标 - 爱尔兰海上风电场开发进展缓慢 规划系统的延误阻碍了进度 [1] - 爱尔兰目前仅有一个正在运营的海上风电场 即开发于20多年前的阿克洛风电场 [1] - Corio退出项目对爱尔兰政府到2030年实现至少5GW海上风电的目标是巨大打击 [1]
十五五国内海风开发稳步推进,欧洲和日韩海风蓄势待发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 海上风电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现状与趋势 - 2024年新增拍卖量达56吉瓦,在建量48吉瓦,总规模达83吉瓦,远超当年新建规模8吉瓦的5倍,预示未来几年建设量将飞跃式增长[1][6] - 2025 - 2030年,欧洲、亚太(日韩越)和中国各区域海上风电市场年增长率约28% - 31%,全球市场机会轮动,中国2025 - 2026年发力,欧洲2026年爆发,亚太2028年接力发展[1][12] - 过去三年海上风电发展低于资本市场预期,国内因缺乏政策协调框架体系致开发节奏后移,海外受疫情、俄乌战争、加息周期影响,许多项目被放弃或推迟[5] 各地区海上风电发展情况 - **中国**:“十五五”期间稳步推进,发展规模预计跃升200%以上;2025年新增核准规模约2.9吉瓦,2026年新增量将分别达十几吉瓦和十六几瓦;深远海规划规模可能在149 - 230吉瓦之间;海上风电成本低于东部很多省份煤电建设成本,但高于陆上风电和光伏,且差距在缩小,可开发潜力大,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低[3][11][16][17] - **欧洲**:到2030年欧盟主要国家设定111吉瓦发展目标,目前累计建设量不到40吉瓦,未来五年每年建设量需超15吉瓦;2023年融资达高点,预计2025 - 2026年大规模启动建设;2024 - 2027年新增核准量持续高水平,2025年预计达35吉瓦;英国2024年补贴达11亿英镑,总补贴15.5亿英镑,丹麦、法国、德国、西班牙、挪威和波兰均有招标计划,今年预计释放34吉瓦以上新项目[1][2][18][19][20][21] - **亚太(日韩)**:以中国市场为主导,日本2024年释放4.6吉瓦项目,通过修正案扩大开发范围,计划到2030年装机10吉瓦,2040年达30 - 45吉瓦;韩国将2030年装机目标提升至14.3吉瓦,预计2025 - 2026年启动7 - 8吉瓦开发权招标,已完成1.2吉瓦[3][22] 海上风电技术与市场需求 - 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处于准商业化前期,2024年新增招标量达1.9吉瓦,相当于存量90%,为30年后固定式海上风电开发提供增量空间;法国、韩国在该领域有弯道超车趋势[1][9] - 随着深远海、大规模开发及漂浮式方向发展,海缆、风机基础和管桩等核心环节需求大幅上升[9] - 重点关注海底电缆、风机管桩和特种装备系泊链等弹性赛道,海底电缆单位价值量长期呈通胀趋势,镇列缆行业从35千伏向66千伏发展,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200亿元,增长近十倍[3][10][29][31] 海上风电成本与收益 - 海上风电设备成本中主机占35% - 40%,送出电缆占10% - 15%,基础设施占10%,塔筒约占10%,整体基础系统约占25% - 30%;2024年各省造价优化30%以上,深远海项目单位资本开支可能回升至15,000元以上[26][27] - 2014 - 2021年项目全投资收益率7% - 9%,补贴及时可达10% - 13%;2022 - 2024年降至5% - 7%;2025年起调整为4% - 6%,考虑融资成本下降,仍有投资吸引力[28] 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 - 风机基础和海底电缆是国内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中最具长期关注价值的环节,产值弹性更大[3][29] - 国内高压等级送出方案包括500千伏交流、500千伏直流、330千伏交流等,订单集中在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等企业[30] - 2024年国内与国外海风管桩需求均约70多万吨,2030年需求扩张至350 - 400万吨每个地区,中国企业有成本优势,更关注海外市场[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欧洲海上风电项目融资在2020年达277亿欧元,2023年再次出现高点,预示2025 - 2026年将大规模启动建设[20] - 海上漂浮式风电从近海示范试验向深远海成规模发展,材料和技术将变化,对系泊系统可靠性要求高,2031年市场增速将达八倍到十倍[25] - 风电产业链中与行业贝塔相关且弹性最大的细分赛道是风机基础和海缆,今年国内风电建设总规模预计为140吉瓦,大部分是陆上风电,市场出货量可能回调[41] - 海成风电的大住舰和叶片、时代新材等企业将受益于海上发展的盈利修复[42]
日月股份: 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17:11
投资设立参股公司概述 - 公司拟与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浙江宁波浙海风母港装备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象山基地项目 [1] - 标的公司注册资本为120,000万元人民币,公司认缴出资6,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5% [1] - 本次投资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标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园区管理服务、船舶港口服务、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 [2] - 标的公司股东构成: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出资87,600万元(73%)、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4,000万元(20%)、公司出资6,000万元(5%)、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400万元(2%) [3][4] - 标的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浙江海风推荐3名,宁波能源推荐1名,董事长由浙江海风推荐的董事人选中选举产生 [4] 股东背景 - 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9月13日,注册资本600,000万元,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等业务 [4] - 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22日,注册资本111,762.7485万元,主要从事热力生产和供应、发电业务等 [4] -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8月23日,注册资本68,771.5368万元,主要从事电线电缆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业务 [4][5] 投资影响 - 本次投资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公司在风电及铸件行业的影响及竞争力 [6] - 通过本次投资,公司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寻找和挖掘市场潜力和空间,促进公司的成长与发展 [6] - 本次投资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经营能力及资产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6]
海上风电专题研究之四:十五五国内海风开发稳步推进,欧洲和日韩海风蓄势待发
国信证券· 2025-06-28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海上风电行业处于关键转折点,基本面未变,中期前景强劲,主流的中国和欧洲市场持续发展,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实现政策和监管突破 [3] - 海上风电成本具备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经济性,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低,是理想的清洁能源选择,且具备诸多外部友好性 [3] -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大规模开发、漂浮式等方向推进,对海缆和风机基础(管桩)需求大幅上升 [3] - 建议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时代新材、广大特材、金风科技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海上风电展望 - 全球海上风电已基本具备平价条件,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LCOE为0.28 - 0.41元/千瓦时,未来度电成本仍有下降空间,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低,远期有望成东部主力电源 [7][9]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8GW,较前一年下降26%,主要因主要地区装机进度延迟;预计2025 - 2030年新增装机容量从15.5GW增长到38.5GW,CAGR达30%,海外主力增长地区为欧洲、日韩 [12][13] - 2024年中国市场新增装机占全球62%,英国占15%,至年底全球累计并网容量83.2GW,一半来自中国;2024年全球项目招标达56.3GW,国内平价 + 竞争性配置,海外多拍卖 [14] - 2022 - 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核准容量连续三年增长,2024年新增并网容量4.04GW,截至年底累计并网41.3GW;十四五实际新增海风装机预计43GW,仍有20 - 25GW未完成规划;深远海规划体量约230GW,已批复国管海域项目容量达149GW [19][20] - 欧洲是海上风电发源地和最大漂浮式市场,截至2024年底装机总量超36GW,占全球44%;2022年以来装机不及预期,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2.7GW创多年新低,但长期规划目标广阔;2024年核准与招标维持高景气度,需求将延迟至“十五五”集中释放 [24][29] - 英国、丹麦、法国、德国、西班牙、挪威、波兰等国在2025年均有海上风电相关政策或规划出台,推动海上风电发展 [31] - 2030年亚洲(不含中国)地区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达5.6GW,日本、韩国、越南是主力,且在“十五五”中后期放量;2024年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建设规模显著增长 [34] - 日本海风开发处于起步阶段,2040年前开发空间超400GW;2021 - 2024年已完成三轮海上风电开发权拍卖,预计2028 - 2030年投产;立法将开发区域拓展至专属经济区;供应链仍需降本,中国企业已有设备交付业绩 [36][39][42] - 韩国2030年海风装机目标上修至14.3GW;2025年通过《海上风电特别法》简化许可程序;2022 - 2024年完成海上风电开发权拍卖,2025年上半年启动1.25GW海风项目招标,计划2024下半年至2026上半年启动约7 - 8GW招标 [43] - 2009年首个兆瓦级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安装,目前中国已建5个示范项目,累计装机容量约40MW;预计2030年后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爆发式增长,2030 - 2035年市场容量从1GW增长到5GW [49] 海上风电重要产业链 - 海上风电投资分主体工程投资(90%)和其他费用(10%),主体工程投资包括风电机组、基础、场内集电线路、送出海缆、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等;我国不同地区海上风电造价和收益率不同,未来可具备合理经济性 [57][63] - 预计2030年我国海上风电海缆市场空间达312亿元,2025 - 30年CAGR达28%;高压化和柔性直流输电渗透率快速提高;330kV和500kV送出缆盈利能力更强、成长性更高 [67][72][76] - 欧洲海底电网互联直流输电渐成主流,已披露项目对应海缆市场空间超千亿,基本被国际三大巨头垄断,三巨头在手订单持续创新高,生产交付饱和 [84] - 全球海风管桩需求2024年低谷后有望增长,2025 - 2030年从150万吨增长到超700万吨,CAGR超30%;2030年前欧洲海上风电基础以单桩为主,2025 - 2027年欧洲本土单桩供给存在缺口 [88] - 大金重工产能布局领先,批量获取欧洲海风订单,超大单桩已交付;天顺风能国内产能大,德国已落实扩产规划 [93][9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时代新材、广大特材、金风科技 [3] - 给出海上风电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包括金风科技、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时代新材、广大特材、天顺风能等公司的市值、归母净利润、PE、PB等数据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