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网络空间
搜索文档
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经济日报· 2025-11-05 06:22
中央网信办近期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加强排查处置,堵塞问 题漏洞,旨在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在网络上引起积极反响。 一个真正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既要依法剔除有害信息,守住法律底线;更需要网络平台、内容生产 者、网民等多方主体协同发力,主动拥抱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与网络文化。为此,要优化推荐机制,强 化内容审核,对不良倾向及时纠偏,积极推广具有建设性的内容,塑造以正能量为导向的网络氛围。唯 有多方协同、综合施策,将正能量导向融入网络治理各环节,才能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平台。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长期以来,网络上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的内容屡禁不止,令广大网民不堪其扰。这类恶意信息与负面情绪 不仅存在于短视频、直播、短剧等显性内容载体中,更藏身于弹幕、评论区、表情包等日常互动环节, 渗透在网络社交的细微之处。部分平台依托算法推荐,用负面情绪营造信息茧房以锁定用户,使用户陷 入越愤怒越沉迷、越沉迷越推送的机制中。在这一过程中,情绪不再服务于个人表达,而成为锁定用 户、放大流量的工具。 相较于事实和逻辑,情绪天然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在流量驱动下,一些内容生 ...
微信最新公告:集体下架
中国基金报· 2025-10-11 20:35
微短剧内容治理 - 微信平台下架数十部违规微短剧,处置相关小程序 [2] - 违规剧目包含低俗擦边、剧情荒诞离奇、缺乏正向价值观引导等内容 [2] - 平台持续引导微短剧类小程序规范发展,以营造清朗网络视听空间 [4] 自媒体不实信息专项整治 - 专项行动累计处置违规内容50184条,处置账号8093个 [5] - 平台采取限制流量、禁止新增粉丝、暂停营利权限、禁言、封号等阶梯性处置措施 [6] - 针对粉丝量较大、违规情节严重的账号进行集中整治,对严重违规账号一律永久关闭 [8] 重点打击的违规行为类型 - 恶意蹭炒误导公众:如账号编造事件起因、进展及伤亡人数等虚假信息,平台已对涉事账号采取永久关闭措施 [8] - 多种手段歪曲事实:如利用AI生成技术仿冒他人身份编造虚假信息,平台已对涉事账号永久关闭 [9] - 发布无明确来源信息:如使用模糊表述标注信息来源发布无依据内容,平台已采取永久关闭、限流、禁言等措施 [10] - 专业领域信息不实:如无资质账号歪曲解读专业内容或编造文案引流牟利,平台已采取永久关闭、禁言并限制功能 [11]
微信:累计处置违规内容42193条,处置账号6084个
新浪科技· 2025-09-26 16:11
平台治理行动概述 - 微信平台宣布进一步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行为,推进信息来源标注,重点打击四类违规内容和行为 [1] - 专项行动累计处置违规内容42,193条,处置账号6,084个 [1] - 平台对违规行为采取阶梯性处置,包括限制流量、禁止新增粉丝、暂停营利权限、禁言、封号等措施 [1] 重点打击的违规行为类型 - 恶意蹭炒误导公众:通过恶意拼接信息、虚构突发事件进展、曲解政策原意等方式扰乱网络秩序,相关账号如“娜**车”、“爱**彩”等已被永久关闭 [2] - 多种手段歪曲事实: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专家视频,或通过旧闻与虚假信息嫁接的方式炮制谣言,相关账号如“法**任”、“为**三”等已被永久关闭 [3] - 不做标注以假乱真:发布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等信息时未标注信息来源,相关账号如“宝**猴”、“哲**4”等被采取阶段性限流或禁言措施 [4] - 专业领域信息不实:无资质账号违规发布医疗诊断、投资建议及非法荐股等内容,相关账号如“x**拿”、“肌**良”等被永久关闭或阶段性禁言,平台已建立专业资质核验机制 [5] 未来治理方向 - 平台将持续落实专项行动要求,提升治理能力,对违规内容和账号进行从严处置 [5] - 呼吁自媒体创作者加强自律,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生态 [5]
小红书为何屡教不改?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12 08:06
监管处罚与整改要求 - 小红书因未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被网信办约谈 责令限期整改并警告 相关责任人员将被从严问责[2] - 平台在热搜榜单中持续推送明星个人动态和炒作琐事话题 严重破坏网络生态秩序[2] - 近年来累计受到超过20次行政处罚 总罚金逾50万元 内容涵盖虚假广告和内容审核缺失等问题[4] - 该平台已被第五次约谈 涉及问题包括虚假种草、未成年人软色情、隐性涨价和明星八卦泛滥[4] 平台用户结构与内容问题 - 43%的用户年龄介于15至24岁之间 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阶段但大量暴露于娱乐八卦内容[5] - 平台向青少年推荐明星琐事的频率是时政类内容的7.2倍 挤压优质信息传播空间[5] - 热搜词条背后存在刷榜-引流-变现灰色产业链 部分热搜位存在明确商业报价[5] 短期整改措施 - 需要立即调整热搜榜算法推荐机制 加强内容审核力度 特别是对明星娱乐类内容的审核标准[6] - 公司内部需要对管理或审核层面的失职人员进行问责 处理相关责任人[7] 长期战略影响 - 平台正从种草社区向生活方式电商平台加速转型 需重新审视商业化与内容责任的平衡[7] - 需要构建更健康可持续的内容生态 这关系到长期声誉和发展[7] - 依赖发布明星八卦或低质内容吸引流量的创作者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7] 行业监管趋势 - 监管层表明遏制流量至上不良风气的决心 给所有互联网平台敲响警钟[7] - 任何平台都不能在流量至上的路上狂奔而不承担社会责任 清朗网络空间需要责任落实[7] - 监管没有终点 整改不应是循环播放的剧本[7]
低俗导流“零容忍”,切实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2:37
平台治理行动成效 - 2025年至今封禁89万个色情导流黑产账号 [1] - 无限期封禁1.9万个从事色情导流非法活动的群组 [1] - 向公安机关报告违法线索后抓获66名犯罪嫌疑人 [1] 色情黑灰产运作特征 - 利用拼图、反色等技术手段处理图片规避审核 [1] - 在直播间伪装互动后亮出导流二维码跳转非法平台 [1] - 呈现跨平台、集团化、隐蔽化特点且采用"前端引流-站外交易"模式 [2] 平台治理策略升级 - 形成"内容识别-平台处置-司法联动"全链条打击体系 [2] - 线上提升AI识别能力与线下司法协作双轨并行 [2] - 公开举报热线和邮箱地址发动社会监督力量 [3] 行业协同治理需求 - 单一平台治理存在局限性需多方协同 [2] - 监管部门需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支撑 [3] - 网民需提升媒介素养并行使监督权形成全域监督网络 [3]
【8点见】江西回应投资3.5亿的博物馆闲置两年
央视网· 2025-06-09 08:06
稀土行业政策 - 商务部将持续加强中重稀土出口合规申请审批工作 [1] 海洋经济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1] 能源基础设施 - 渤海最大油气平台完成海上浮托安装 [3] 科技基础设施 - 新疆奇台射电110米口径望远镜项目土建主体工程封顶 [3] 环境监管 - 张家界通报3家大型养殖场涉嫌环境违法案件办理情况 [6] - 安徽蚌埠通报水污染致上万亩水稻无水可种事件 [13] - 江西上饶责令涉事企业停售三无防晒衣 [10] 交通基础设施 - 交通运输部对河北邯港高速南运河特大桥"4·23"支架垮塌事故挂牌督办 [1] - 青海玉树强降雪致西丽高速150余辆车220余人被困 经救援后恢复畅通 [14] 公共安全事件 - 成都市区小车因操作不当连撞多车 正进一步调查 [10] - 安徽泾县游客被打事件致3人被行政拘留 5名公职人员被追责 [9] - 重庆南岸区通报高考作弊摆拍视频 公安机关正调查处置 [8] 政府项目监管 - 江西回应投资3.5亿博物馆闲置两年事件 将深入调查并严肃处理 [9] 军事训练 - 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开展下半夜拂晓飞行训练以提升全时段作战能力 [19]
合力整治网络“黑嘴”伤企行为
经济日报· 2025-03-31 08:17
核心观点 - 中央网信办公布2025年“清朗”专项行动主要任务,对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短视频恶意营销等8个方面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其中涉企网络“黑嘴”治理备受关注 [1] 网络“黑嘴”伤企乱象 - 针对企业的网络谣言不断出现,发布者通过制造话题、炒作热点吸引流量获利,不惜散布不实信息,干扰企业正常营业,造成名誉和经济利益损失 [1] - 恶意抹黑企业的声音混淆视听,误导公众,扰乱舆论场,影响十分恶劣 [1] - 网络“黑嘴”伤害企业乱象屡禁不止,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较低而维权成本较高 [1] - 网络“黑嘴”隐身于互联网,涉及主体多、利益链条长、取证举报繁琐,受害企业维权艰难 [1] - 企业选择司法渠道维权费时费力,很多企业宁可息事宁人,客观上助长了网络“黑嘴”的气焰 [1] 监管与整治措施 - 公安部、中央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对涉企谣言等侵权乱象进行严厉打击,并取得积极成效 [1] - 需以技术手段加强监管和整治,网络“黑嘴”背后大多有成熟产业链,需多部门形成合力,以常态化执法机制深挖、斩断犯罪链条 [2] - 需完善优化网络谣言监测、预警、应急等机制,确保将谣言危害降到最低 [2] - 需压实网络平台谣言治理责任,平台应坚持“内容属实”“流量向善”原则,对发布内容进行严格审核,提高算法识别技术 [2] - 平台需加大真实信息和严肃内容的曝光度,以正能量压倒“毒流量”,避免恶意抹黑信息滋生和泛滥 [2] 法治与环境建设 - 清朗的营商网络环境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1] - 法治是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的根本保障,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造谣行为的震慑力度 [2] - 让法律成为维护清朗网络的坚强后盾,才能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