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渠道依赖
icon
搜索文档
财说丨趣睡科技陷减持潮、估值泡沫与小米依赖三重困局
新浪财经· 2025-10-09 07:3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虽实现增长,但面临股东密集清仓式减持、募投项目全线延期、对小米渠道过度依赖以及估值远高于行业平均等多重问题,增长前景存在隐患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82%至1.4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9.43% [1][11] - 公司销售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上半年的27.6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4.58%,下降3.08个百分点 [1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家具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1% [6] 股东减持 - 9月公司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李亮与陈林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合计减持128.24万股,占总股本3.21%,占两人合计持股36.41%,转让价43.56元/股较当日收盘价折价16% [2] - 9月共有6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5.49%,其中四家为清仓式减持 [3] - 2024年底,小米系投资机构顺为投资与天津金米已合计减持公司2%股份 [3] 公司估值 - 公司市盈率高达65倍,而主要竞争对手喜临门、顾家家居、水星家纺、富安娜的市盈率分别为18.4倍、16.1倍、12.2倍和13.7倍,行业平均市盈率为15.1倍,公司估值是行业均值的3倍以上 [4][6] 募投项目与内部控制 - IPO时募资投入的三个项目“全系列产品升级项目”、“家居研发中心项目”和“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在2025年4月公告全线延期,前两个项目延期一年,数字化项目延期两年 [7][9] - 项目延期原因为业绩不及预期、市场需求疲软及为降本增效 [9] - 2024年10月,公司因募集资金管理中存在超额使用审批额度、违规置换已垫付资金979.6万元、专户设立未履行审议程序等三大违规问题,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10] 渠道依赖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线上销售收入中有69%来自小米系渠道 [11] - 公司线下销售渠道薄弱,2024年线下销售仅786万元,占总营收比例2% [13] - 对小米渠道的过度依赖导致公司缺乏自主定价权,利润空间受压缩 [11][13]
新股前瞻|正品控股:从“炎痛消”到资本市场:一个香港保健品龙头的突围与局限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41
公司概况 - 正品控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浤博资本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产品生产外包给供应商 [1] - 按2024年零售值计算,公司在香港本地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供货商中排名第七,市场占有率1.6% [1] - 公司拥有六个自有品牌和六个第三方品牌,包括"正品"、"炎痛消"、"Organicpharm"等 [2] 市场地位 - 公司在香港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29.4% [2] - 自有品牌"炎痛消"是2024年万宁零售门市中最畅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补充品之一 [2] - 香港保健品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特征,TOP10企业市占率31.1% [6] - 万宁以34.4%的零售市占率成为核心渠道 [6]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收益分别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亿港元 [2] - 年内溢利分别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2] - 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别为81.59%、78.62%、75.02% [3] - 净利率先升后降,2024年32.37%,2025年回落至27.84% [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三年增长2.4倍,2025年占收入比例28% [5] - 行政开支年均增长50%,财务成本三年累计增长113% [5] 业务模式 - 收益主要来自销售自有及第三方品牌产品,占比98.2%-98.8% [5] - 几乎所有收益均来自香港销售 [5] - 公司还提供销售推广服务及管理包装服务 [5] - 商业模式深度绑定万宁渠道,万宁在香港及澳门拥有346家门店 [7] 行业前景 - 香港美容补充品市场2020年销售额2375.0百万港元,2024年增至2709.0百万港元,复合年增长率3.3% [8] - 预计2029年销售额将达3537.6百万港元,2025-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5.5% [9] - 香港保健品市场未来五年5.5%的复合增速提供温和行业红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