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外资回流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收盘(09.01) | 恒指收涨2.15% 黄金、医药股走势强劲 阿里巴巴-W(09988)绩后飙升超18%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6:47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涨2.15%报25617.42点 成交额3802.31亿港元 恒生国企指数涨1.95% 恒生科技指数涨2.2% [1] - 美联储重启降息可能推动港股外资超预期回流 外资偏好科技及金融板块 [1] -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低位且基本面更优 负面因素出现积极变化 有望持续获得外资青睐 [1] 蓝筹股表现 - 阿里巴巴-W涨18.5%报137.1港元 贡献恒指353.44点 成交额549.17亿港元 [2] - 云业务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环比增长11% 资本开支386.76亿元 同比增长220% 环比增长57% [2] - 公司制定AI芯片备用方案 计划推进3800亿元人民币资本支出投资 [2] - 石药集团涨9.14%报10.99港元 贡献恒指11.68点 药明生物涨8.37%报35.98港元 贡献恒指16.17点 [2] - 申洲国际跌2.28%报60.05港元 拖累恒指1.83点 招商银行跌2%报47.04港元 拖累恒指5.92点 [2] 热门板块表现 - 大型科技股多数走高 百度及京东涨超3% 腾讯涨超1% [3] - 黄金股涨幅居前 中国黄金国际涨11.33%报121.8港元 招金矿业涨8.96%报26.26港元 紫金矿业涨7.74%报27.56港元 [3][4] - 医药股走强 三叶草生物涨34.88%报1.16港元 加科思-B涨23.3%报10港元 映恩生物-B涨10.65%报349.2港元 [4] - 芯片股高开低走 中芯国际涨4.86%报63.65港元 华虹半导体跌3.16%报52.1港元 [5] - 部分内房股上扬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涨8.41%报2.45港元 融创中国涨5.26%报1.6港元 中国金茂涨4.11%报1.52港元 [6] 行业动态与催化因素 - 国际金价突破3480美元/盎司 创4月以来新高 全球央行持续配置支撑金价 黄金资源股盈利预期增强 [4] - 港股药企业绩稳健 恒瑞医药收入及利润创新高 翰森制药里程碑收入超预期 中国生物制药收入双位数增长 [5] - 世界肺癌大会及欧洲肿瘤学年会将展示国产创新药成果 包括康方生物AK112及映恩生物DB-1311 [5] - 半导体行业并购升温 华虹半导体拟收购华力微97.5%股权 中芯国际筹划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5] - 阿里云资本开支带动算力需求 国产云厂商需求可能转向国产算力 IDC及算力租赁产业链受益 [5][6] - 1-8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3270.5亿元 同比下降13.3% 政策支持行业企稳回升 城中村改造释放改善性需求 [6] 热门个股异动 - 华检医疗涨15.89%报11.23港元 拟以31.42亿港元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份 [7] - 汇量科技涨14.1%报16.1港元 中期收入9.38亿美元同比增长47% 经调整EBITDA 8868.1万美元同比增长41% [8] - 比亚迪电子涨7.09%报44.1港元 中期收入806.06亿元同比增长2.58% 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3.97% [9] - 中银香港涨6.7%报37.58港元创新高 中期净利润221.2亿港元同比增长10.54% 计划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10] - 广汽集团跌3.68%报3.4港元 中期销售收入426.11亿元同比下降7.88% 亏损25.38亿元 二季度亏损18.1亿元 [11]
国泰海通海外:美联储重启降息之下 港股外资存在超预期回流可能
智通财经· 2025-08-31 10:40
外资流动趋势 - 2020年9月以来外资累计流出港股市场超6700亿港元 当前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比例达历史低位 [3] - 5-7月末长线稳定型外资累计流入约677亿港元 短线灵活型外资流入约162亿港元 [3] - 8月初至8/19长线外资累计流出超400亿港元 短线外资流出约170亿港元 [3] 美联储政策影响 - 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于今年9月重启降息周期 年内降息次数达2次 [2][3] - 美元或延续震荡偏弱格局 为外资边际改善甚至超预期回流提供良好宏观环境 [2][3] 外资行业偏好(存量视角) - 零售业外资整体占比77%(长线稳定型57% 短线灵活型20%) [4] - 保险业外资占比75%(长线60% 短线15%) [4] - 软件与服务外资占比74%(长线51% 短线22%) [4] - 媒体业外资占比69%(长线61% 短线7%) [4] - 外资持仓ROE中枢值10.7% 最新13.4% 明显高于全部港股6.8%-7.0% [4] 外资流向变化(流量视角) - 24/01-25/04期间外资逆势加仓硬件(累计流入84亿港元)和食品用品(22亿港元) [5] - 同期外资大幅减持银行(-2067亿港元)零售(-1847亿港元)软件服务(-1035亿港元) [5] - 25/05以来软件与服务获外资流入760亿港元 技术硬件流入334亿港元 [6] - 耐用消费品获外资流入216亿港元 材料板块流入178亿港元 [6] 板块资金分歧 - 生物制药长线资金流入68亿港元但短线流出180亿港元 [7] - 汽车板块长线流出237亿港元但短线流入148亿港元 [7] - 地产板块长线流出105亿港元但短线流入118亿港元 [7] 一致减持板块 - 银行板块外资整体流出494亿港元 [7] - 能源板块流出152亿港元 [7] - 零售行业受外卖大战影响流出562亿港元 [7] 港股科技板块前景 - 恒生科技PE处20年有数据以来18%分位 [8] - AI产业趋势确认推动科技龙头受益 稀缺性标的向上空间更大 [8] - 科技出口管制松动及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出台改善行业环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