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纳米管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天奈科技(688116):业绩稳健增长,单壁管放量打开新空间
华安证券· 2025-09-01 18: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54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07%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下降6.93%,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增加所致 [4]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5.04%,保持在较好水平 [4] - 传统多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业务国内市占率达53.2%,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5] - 单壁碳纳米管进入批量出货阶段,下游需求旺盛,成为新增长极 [6] - 美国工厂建设稳步推进,近期有望投产以满足核心客户需求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9/6.54/8.43亿元,对应PE 45/29/22倍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3.1%;预计2025年达20.45亿元(+41.2%),2026年达31.65亿元(+54.8%) [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0亿元(-15.8%);预计2025年达4.19亿元(+67.4%),2026年达6.54亿元(+56.2%) [9] - 毛利率稳定在32%-35%区间,2024年为35.2%,2025E为32.2% [9] - ROE持续提升,从2024年8.6%预计升至2027年13.2% [9] - 每股收益从2024年0.73元增长至2027E 2.30元 [9] 业务进展 - 自主研发纳米聚团流化床宏量制备技术,实现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5] - 已推出四代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覆盖主流电池体系,打破国外垄断 [5] - 全球化布局加速,对日韩头部客户供货增加 [5] - 募投单壁纳米导电材料项目稳步推进,保障后续产能释放 [6]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186亿元,流通市值175亿元 [1] - P/B从2024年4.62倍降至2027E 2.94倍 [9] - EV/EBITDA从2024年32.70倍改善至2027E 14.25倍 [9]
2025年中国多壁碳纳米管行业市场现状、产业链及未来趋势研判:锂电池领域对电池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带动多壁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3 09:27
多壁碳纳米管技术特性 -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烯层卷曲而成的无缝管状纳米结构,分为单壁和多壁两种类型 [1][2] - 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更高导电性(3000-6000W/(m*K))和机械强度(抗拉强度50-100GPa),但生产成本较高 [1][2][4] - 多壁碳纳米管由多层石墨烯组成,导电性(2000-3000W/(m*K))和机械性能(抗拉强度10-50GPa)略低,但成本优势显著,更适合大规模应用 [1][2][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多壁碳纳米管浆料市场规模达145亿元人民币 [1][6] - 中国多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2024年出货量超15万吨,受益于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 [15] - 导电塑料领域市场规模从2015年4.86亿元增长至2024年24.6亿元,碳纳米管添加量仅为传统导电碳黑的1/10 [1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占比成本65%,其中NMP为主要原料,人工及能源成本占比35% [1][8][10] - 中游生产以化学气相沉积(CVD)为主导工艺,使用甲烷/乙烯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高温合成 [4] - 下游应用涵盖锂电池、导电塑料、芯片制造、航空航天及生物医疗等领域 [1][8][12][17][19] 锂电池应用 - 碳纳米管导电剂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率和循环寿命,替代传统导电剂趋势加速 [12][13][22] - 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同比增长24%),其中动力电池产量826GWh(同比增长22%) [13] - 高镍三元电池发展推动碳纳米管需求,解决低钴导致的导电性问题 [13] 新兴应用领域 - 导电塑料中添加多壁碳纳米管可实现更低渗滤阈值(0.5%添加量),保持材料力学性能与加工性 [4][17] - 碳纳米管存储器(NRAM)基于微机电开关原理,具备高速、低功耗、高耐久性(>10^11次存取)及极端环境稳定性 [19][20] - 芯片制造领域仅需单层碳纳米管涂膜,成本低于传统多层涂膜工艺 [20]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推动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发展,碳纳米管对传统导电剂替代加速 [22] - 龙头企业持续扩产以提升市场份额,新兴企业不断涌入推动产能增长 [22] - 技术突破将拓展至储能、消费电池、国防军工等新应用领域 [1][8][22]
天奈科技:4月29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中信证券、长盛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09 10:2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上升3.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亿元,同比下降15.80%,扣非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上升13.60%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5亿元,同比上升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4.46万元,同比上升8.1%,扣非净利润5,168.11万元,同比上升0.06% [2] - 2025年一季度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8%,公司对2025年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保持信心 [3] 产品与市场 - 国内主流锂电池生产厂商及日韩头部锂电池生产企业均为公司客户,客户结构变化不大 [5] - 下游3C和动力领域主流客户积极推进单壁碳纳米管验证,部分单壁管产品已在正极、负极中使用,单壁类产品销量增长迅速 [5] - 钠电池研发方案中已有头部客户使用公司单壁碳纳米管产品,以提升导电性和容量密度 [7] - 半固态、固态电池研发体系中对公司产品需求量上升,性能要求越高则碳纳米管添加量越多 [8] 技术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全球极少数能规模化生产单壁碳纳米管的企业,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明显 [9] - 单壁碳纳米管及其复合产品性能突出且兼具性价比优势,公司掌握核心工艺专利并形成技术壁垒 [9] - 单壁类产品制备难度和生产成本更高,价值量更高,逐步推广将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10] 产能与项目进展 - 美国项目厂房改造基本完成,预计2026年投产 [6] 新兴应用领域 - 碳纳米管材料可应用于柔性传感器、电子皮肤、人工肌肉及轻量化材料等领域,公司已与相关客户及科研院所合作并提供样品 [11] 机构预测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范围为3.50亿元至5.71亿元,2026年预测范围为4.53亿元至7.23亿元 [14]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135.8万,融券净流出211.47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