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培育板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跑出全国第一,广州正在悄然转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2:49
广州港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全国第一,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3.28%,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1.20%,外贸集装箱量超越内贸集装箱量 [1] - 1—6月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43亿吨(同比+2.71%),集装箱吞吐量1382万标箱(同比+7.57%),全球排名分别第五、第六位,国际航运中心指数升至全球第12位 [1] - 外贸集装箱增速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第一,成为港口生产增长主驱动力,标志从"内贸第一大港"向内外贸综合枢纽转型 [1][2] 广州港外贸增长驱动因素 - 1—6月商品汽车接卸量72万辆(同比+3.9%),外贸出口25.6万辆(同比+23.4%),二手车出口同比激增415.4%,外贸煤炭、钢材业务量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上半年广州进出口总额6050.5亿元(同比+15.5%),对全国和广东外贸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3.1%和46.7% [3] - 通过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建立内陆"隐形港口网络",上半年净增7条外贸航线,集装箱班轮航线达285条(外贸航线179条),为"一带一路"航线最多港口之一 [4] 区域经济数据 - 广州2025年上半年GDP 15080.99亿元(同比+3.8%),第三产业增加值11262.78亿元(同比+4.3%) [9] - 南京同期GDP 9179.18亿元(同比+5.3%),第三产业增加值6221.25亿元(同比+5.8%) [10] 全球500强企业动态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营收总和约41.7万亿美元(同比+1.8%),上榜门槛322亿美元 [11][13] - 中国130家企业上榜(同比-3家),营收总额10.7万亿美元,平均销售收入820亿美元,汽车及部件企业表现突出:奇瑞营收597亿美元(排名跃升152位至第233名),比亚迪首次进入前百(第91名),吉利营收增至799亿美元 [13] - 前五企业依次为沃尔玛、亚马逊、国家电网、沙特阿美、中国石油 [12] 其他行业动态 - 河南组建港航集团整合内河航运资源,推动投建运一体化管理 [7] - 上海拟年内实现浦东新区(不含陆家嘴)自动驾驶全域开放,同步推动奉贤、闵行区域开放 [8] - 浙江拟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培育板",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 [9]
强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浙江拟加强与交易所合作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培育板”
全景网· 2025-07-29 15:01
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 - 浙江省计划加强与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合作,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培育板" [1] - 支持杭州、宁波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1] - 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推荐优质四板企业通过绿色通道申报新三板挂牌 [1] - 完善股改规范、路演培训、投融资对接等服务功能,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转板上市 [1] 创投基金规模扩大 - 省级创投类基金规模将扩大至200亿元以上,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 [2] - 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原则,鼓励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参与 [2] - 到2027年,省级创投类基金规模突破200亿元,缓解科技型企业早期融资难题 [2] - 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目标2027年落地基金总规模达400亿元 [2] 科技信贷供给 - 构建多元化接力式科技信贷产品体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提供创新服务 [3] - 目标2027年前实现全省科技贷款余额达4.8万亿元 [3] 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优化 - 运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政策",预计吸引超400亿元资金进入本地市场 [4] - 截至7月25日,浙江已有723家上市公司,板块总市值达80464亿元 [4]
“科技企业培育板”!刚刚,浙江重大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7-29 12:58
科技金融赋能创新浙江建设 - 浙江省发布《若干举措》 提出科技金融赋能创新浙江建设 目标到2027年新增科技领域上市企业占新增上市公司总数80%以上 [1] - 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培育板" 加大与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对接合作 [1] - 持续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 目标2027年落地基金总规模达400亿元 [1][2] 耐心资本与创投基金布局 - 扩大省级创投类基金规模 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领域 目标2027年规模突破200亿元 [1] - 政府投资基金提高对种子基金、人才基金、天使基金出资比例 基金存续期不超过20年 [1] - 建立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与政府投资基金联动机制 支持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中试基金等 [2] 资本市场支持与并购融资 - 重点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 2027年动态保有上市后备企业超1000家 [3] - 争取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至80% 期限延长至10年 [3] - 鼓励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和省级并购基金 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并购 [2] 政策衔接与基金扩容 - 政策基于《浙江省科技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迭代形成 [3] - 扩大省科创母基金规模至130亿元以上 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 [3] - 国有投资基金考核机制调整 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评价 [2]
“科技企业培育板”!刚刚,浙江重大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7-29 12:50
浙江省科技金融政策核心举措 资本市场支持 - 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培育板" 加大与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对接合作 [1] - 目标2027年新增科技领域上市企业占比超80% 动态保有上市后备企业超1000家/年 [1][3] - 争取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贷款比例提至80% 期限延至10年 [4]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 - 省级创投类基金规模目标2027年突破200亿元 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1] - 政府出资比例可提高 基金存续期最长20年 强化"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导向 [1] - 建立概念验证/中试/孵化基金联动机制 支持与高能级平台合作设立专项基金 [2] 资金来源与退出机制 - 推动AIC股权投资试点 目标2027年落地基金总规模400亿元 [1][2] - 鼓励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承接早期投资退出项目 探索省级并购基金设立 [2] - 健全国有创投机构考核机制 按基金全生命周期评价 [2] 配套政策衔接 - 政策基于《浙江省科技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迭代形成 [4] - 省科创母基金规模将扩至130亿元以上 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