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化

搜索文档
今天宣告死亡:全球最大语音通信软件,为何没落了?
虎嗅APP· 2025-05-06 22:08
核心观点 - 微软正式关停Skype,曾经的全球最大语音通信软件宣告死亡 [3] - Skype的兴衰揭示了技术先发优势终会消逝,唯有持续迭代与生态融合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 [74] 兴衰历程 - Skype于2003年由爱沙尼亚程序员开发,最大特点是免费语音通话和拨打国际电话功能 [16][17][20] - 凭借P2P技术实现稳定高质量通话,国际电话资费仅按本地标准收费(原1美元/分钟) [19][21] - 用户增长迅猛:2004年1100万→2005年5400万→2006年1亿→2008年4.05亿→2011年月活1.7亿→2013年月活3亿(占国际通话36%市场份额) [23][24][25][26] - 衰落始于2016年,2023年月活降至1.7亿(峰值3亿),日活3600万,远低于微信(10.2亿)、WhatsApp(9.8亿)等主流通讯软件 [27][28][29] 衰落原因 **管理层面** - 6年内三易其主:2005年eBay以26亿美元收购→2009年Silver Lake财团27.5亿美元购回70%股权→2011年微软85亿美元收购 [30] - 频繁易主导致战略摇摆和技术断层,2017年改版失败(界面评分从3.5星暴跌至1.5星)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30][31][32] **技术层面** - P2P技术优势被削弱:流量资费下降(2003年时流量昂贵)和网络稳定性提升 [35][37][39] - 移动互联网转型失败:NAT技术导致连接失败率增高,PC端设计逻辑不适应移动端轻量化需求 [40][41][42] **竞争层面** - 遭遇三重降维打击:WhatsApp/微信等移动原生应用崛起(2009年后),iPhone 4自带FaceTime分流用户 [43][44][61] - 缺乏社交功能构建:始终定位"通讯工具",未发展出如微信"社交+内容+服务"的生态闭环 [49][50][51] 商业启示 **盈利模式** - 主要依赖国际电话充值业务,但收入无法覆盖运营成本,2016-2020年累计亏损超12亿美元 [56][57] - 对比WhatsApp被Meta收购后虽年收入仅13亿美元(占Meta<1%),但成为核心通讯基础设施 [60][62] **生态整合** - 在eBay和微软体系内均未找到定位:eBay时期是"电商附庸",微软时期沦为Teams的"技术试验场" [63][72] - 微软资源倾斜失误:2018年将90%研发预算投向Teams,Skype功能被优先移植至Teams [71][72][73] - Teams月活超3亿后,微软明确表示将停止Skype以简化产品线 [73]
万兴科技:Q1温和复苏,“移动化+AI化”共振可期-20250428
国金证券· 2025-04-28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2025年第一季度回归温和复苏轨道,边际关注AI化和移动化进展 [4] 事件简评 - 2025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亏损靠近预告中值,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收入端逐季度向上 [2] - 收入端:2024财年实现营业收入14.40亿元,同比下降2.78%;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0.43%;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6.06% [2] - 利润端:2024财年归母净利-1.63亿元,同比转盈为亏,计提商誉减值5,906万元;2024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1.58亿元,同比转盈为亏;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0.33亿元,同比转盈为亏 [2] - 毛利率端:2024财年综合毛利率为93.22%,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92.26%,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波动部分由于AI服务器成本提升较快 [2] 结构端 - 视频创意基本盘持平微增 [3] - 分产品看:视频创意类收入9.61亿元,同比增长0.06%,占比66.76%,毛利率92.54%,同比下降2.10个百分点;实用工具类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8.70%,占比16.23%,毛利率94.83%,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文档创意类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10.13%,占比8.12%,毛利率95.31%,同比增长1.49个百分点;绘图创意类收入1.21亿元,同比下降5.88%,占比8.44%,毛利率94.30%,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3] - 分地区看:境外收入13.03亿元,同比下降3.51%,占比90.51%,毛利率93.32%,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境内(含港澳台地区)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4.74%,占比9.49%,毛利率92.23%,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3] 费用端 - 销售投入明显加大,2024财年研发/销售/管理费率分别为30.72%/58.94%/11.40%,同比分别增长3.51/10.12/0.26个百分点;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销售/管理费率分别为27.79%/62.78%/12.17%,同比分别下降1.14个百分点、增长15.15个百分点、增长0.74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上调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79/19.66/23.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1/1.75/2.18亿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S估值约为6.3/5.4/4.5倍 [5] 公司基本情况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81/14.40/16.79/19.66/23.5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5.49%/-2.78%/16.60%/17.11%/19.77% [10]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1.63/0.01/1.75/2.1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13.20%/-289.61%/N/A/11815.35%/24.90% [10] - 2023 - 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626/-0.845/0.008/0.904/1.129元 [10] - 2023 - 2027年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70/0.17/0.24/0.94/1.40元 [10] - 2023 - 2027年ROE(归属母公司,摊薄)分别为6.50%/-14.49%/0.13%/14.09%/15.92% [10]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151.11/-74.69/7216.00/60.56/48.49 [10] - 2023 - 2027年P/B分别为9.83/10.83/9.32/8.53/7.72 [10]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2022 - 2027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80/14.81/14.40/16.79/19.66/23.5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4.67%/25.49%/-2.78%/16.60%/17.11%/19.77% [11] - 资产负债表:2022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15.32/16.79/15.16/14.52/15.86/17.64亿元 [11] - 现金流量表:2022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0.64/1.08/-1.57/0.01/1.75/2.18亿元 [11] 公司点评 - 2022 - 2027年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05/1.65/-0.80/0.66/1.04/1.80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2.37%/16.97%/24.21%/20.32%/20.45%/21.06% [12]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一周内买入、增持、中性、减持评级报告数量均为0,评分为0.00 [13] - 一月内买入评级报告数量为0,增持为1,中性和减持为0,评分为2.00 [13] - 二月内买入评级报告数量为2,增持为1,中性和减持为0,评分为1.33 [13] - 三月内买入评级报告数量为2,增持为1,中性和减持为0,评分为1.33 [13] - 六月内买入评级报告数量为15,增持为0,中性和减持为0,评分为1.00 [13]
万兴科技(300624):Q1温和复苏,“移动化+AI化”共振可期
国金证券· 2025-04-28 11: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S估值约为6.3/5.4/4.5倍(2025~2027年)[5] 核心财务表现 收入与利润 - FY24营业收入14.40亿元(yoy-2.78%),4Q24收入3.87亿元(yoy+0.43%),1Q25收入3.80亿元(yoy+6.06%)[2] - FY24归母净亏损1.63亿元(同比转盈为亏),含商誉减值5,906万元;1Q25亏损收窄至0.33亿元[2] - 毛利率FY24为93.22%(yoy-1.58pct),1Q25为92.26%(yoy-2.24pct),主因AI服务器成本上升[2] 产品结构 - 视频创意类收入占比66.76%(9.61亿元,yoy+0.06%),毛利率92.54%(yoy-2.10pct)[3] - 境外收入占比90.51%(13.03亿元,yoy-3.51%),境内收入增长4.74%至1.37亿元[3] 费用与投入 - FY24销售费率58.94%(yoy+10.12pct),1Q25进一步升至62.78%;研发费率FY24为30.72%(yoy+3.51pct)[4] 增长驱动因素 - AI化进展:24年AI原生收入6,700万元(同比翻倍),AI代码工具生成占比超35%[4] - 移动化转型:Filmora移动端月活用户同比增长90%,收入占比显著提升[4] 盈利预测 - 上调25~27年收入预测至16.79/19.66/23.55亿元,归母净利润0.01/1.75/2.18亿元[5] - 25~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预测为16.60%/17.11%/19.77%[10] 市场评级参考 - 近6个月市场评级中"买入"占比显著(15份报告),综合评分1.00(买入区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