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住楼市
icon
搜索文档
税收经济剪刀差:几点产业观察
一瑜中的· 2025-07-24 23:54
税收经济剪刀差现象 - 2023年以来税收收入增速明显弱于名义GDP增速,2024年税收经济剪刀差达到7.6% [2][10] - 2025年1-5月税收收入增速-1.6%,上半年名义GDP增速4.3%,剪刀差未明显收敛 [2][10] - 我国80%税收为价格相关税,PPI下行期税收减收效果更明显,如钢铁价格下跌50%可能导致增值税下跌95% [2][10] - 中观产业层面四条传导路径导致年减税约1.06万亿,相当于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17.5万亿元)的6% [2][10] 能源结构转换影响 - 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税收体系差异显著,燃油车作为奢侈品管理有巨额税收压力 [3][19] - 车辆购置税年减收约2650亿,其中新能源车减免1300亿,燃油车+成品油消费税减收1350亿 [3][23][24] -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导致燃油车消费税年减收约711亿,2024年乘用车市场均价17.7万元 [23] - 成品油消费下降导致消费税年减收637亿,2025年新能源替代汽油3458万吨、柴油930万吨 [24] - 新能源车企多数未盈利,2025年一季度"蔚小理零"中仅理想汽车净利润为正(6.47亿) [25] 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整 - 2024年11月出台房地产交易环节减税政策,加大契税优惠力度并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 [28][29] - 土地增值税年减收约1623亿,预征率从1.5%降至1% [29][30] - 契税年减收约687亿,调整后90-140平方米购房者统一按1%税率缴纳 [30][32] - 海南作为典型地产依赖省受影响最大,湖南、四川等受影响大于其他区域 [35] 金融业税收变化 - 银行服务贡献我国68%金融业企业所得税,近年受息差收窄影响盈利能力承压 [37] - 按上市银行利润增速测算,2025年企业所得税或减收270亿 [38] - 北京受影响最大(剔除四大行后银行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比重仍超13%),深圳、福建其次 [41] 科技创新税收优惠 - 2023年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 [44] - 2024年全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减免企业税额超5000亿,2025年预计达5366亿 [45] - 2024年我国全社会R&D经费超3.6万亿,企业投入占比超77% [45]
税收经济剪刀差:几点产业观察
华创证券· 2025-07-24 23:33
税收经济剪刀差 - 2024年税收经济剪刀差达7.6%,2025年1 - 5月税收收入增速 - 1.6%,上半年名义GDP增速4.3%[2][7] - 我国80%税收为价格相关税,PPI下行期税收收入减收更明显,如钢铁生产价格跌50%,增值税或跌95%[2][7] - 中观产业层面四条传导路径一年减收约1.06万亿,相当于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17.5万亿的6%[2][7] 能源结构转换 - 新能源汽车阶段性减免车辆购置税,2024 - 2027年免税5200亿,年均约1300亿[13] -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使燃油车消费税年减收约711亿,成品油消费下降使消费税年减收约637亿[21][22] 稳住楼市 - 2024年11月发布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土地增值税一年减收约1623亿,契税一年减收约687亿[25][26][27] - 海南、湖南、四川等地房产交易环节税受影响较大[32] 金融降成本 - 银行息差收窄致盈利能力承压,应税利润减少,企业所得税一年减收约270亿[34][39] - 北京、深圳、福建等地银行服务企业所得税受影响较大[40][42] 鼓励科技创新 - 2023年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至100%并长期实施[3] - 2025年全国减免企业税额约5400亿[45]
大利好!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
凤凰网财经· 2025-03-09 21:4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更新 - 将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 鼓励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 [2] - 城中村改造范围扩大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在去年新增100万套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 [3] - 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重点完善"一老一小"配套设施 包括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和政府托育服务设施 [4] 房地产市场稳定措施 - 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政策稳定楼市 释放降息、增贷、减税等政策效应 [6] - 继续推进"保交房"攻坚战 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6] - 加大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贷款投放力度 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原则提供融资支持 [6] 住宅建设标准提升 - 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7] - 住宅层高标准将调整为不低于3米 [7]
两会预告丨明日上午,外交主题记者会!
证券时报· 2025-03-06 12:47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没有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和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文档主要内容是关于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的安排和一些证券时报的平台内容,但这些信息不包含具体的公司或行业数据、趋势或投资机会。
房地产政策新信号!来看权威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3-05 17:38
政府工作报告房地产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首次将"稳住楼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更大力度促进楼市健康发展" 延续2025年房地产定调 凸显稳楼市对经济稳定的重要性 [1] - 政策三大新变化:1)明确"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2)首次赋予地方政府收购存量房更大自主权 3)首提建设"好房子"标准 [1][4][6][8] 政策优化方向 - 明确提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去年四季度至今年前两月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复苏 房价趋稳城市增多 房屋/土地交易量回升 需巩固连续五个月向好态势 [4] - 核心城市可能调整政策:北上或放开郊区限购 北上深或取消大面积段限购 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或加大购房补贴/优化公积金/降利率等 [4] 存量房收购机制创新 - 首次明确地方政府在收购主体/价格/用途方面获更大自主权 突破原有按重置价格收购的限制 将加速去库存并增加保障房供给 [6] - 新机制可解决供需匹配不足/收购主体意愿低等瓶颈 尤其助力三四线城市化解库存 对稳定房价和市场预期具重要意义 [6] "好房子"建设标准 - 首次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要求完善标准规范 未来新房将按此标准规划建设 通过优质供给创造需求 [8] - 标准实施将与现有政策形成合力 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潜力 预计更多城市将出台细化政策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