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统建统服
icon
搜索文档
家充桩要迈向能建设、有人管和可持续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4 16:25
行业宏观背景 - 中国已建成全球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换电体系,并正推动服务从“够用”向“好用”升级 [2] - 居民区充电(家充)是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 [2] - 未来居民区充电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大的场景,是市场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4][5] 市场规模与现状 - 中国居民区私人充电桩电力报装数量已达1600万根 [4] - 截至2025年8月,居住区随车配建私桩为1303.2万根 [4] - 2024-2025年,新增的453万根充电桩中,居民区私桩为379.3万根,占比达到75% [4] - 主流桩企通过电商平台每年约销售充电桩100万至200万根 [4] - 居民区公共充电桩从2016年至今大约投建了60多万根 [4] 公司案例与市场表现 - 主营电动汽车家用充电桩解决方案的挚达科技于10月10日在香港上市,成为“家充第一股” [2][3] - 挚达科技上市首日开盘即大涨183.92%,收盘报195.5港元,较招股价66.92港元上涨192.14%,市值达到116.89亿港元 [3] - 公司业务涵盖充电桩设备、安装服务、数字化平台及数字能源管理,在家充市场保持较高市占率 [3] - 家充桩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走低,挚达科技目前仍未实现盈利 [8]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资源紧张是首要问题,老旧社区电网负荷过大,当社区电动汽车占比达20%后建桩资源将全面枯竭 [6][7] - 存在车位紧张、电网容量有限、权责不明等制约因素,协调难度大 [7] - 出现僵尸桩、老旧桩改造问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术标准缺失、改造成本高、信息监管不力等制约 [7] - 建设管理环节存在漏洞,如施工单位资质不一、施工不规范、安全事故责任难界定等 [7] - 使用过程中存在无人管理、噪音扰民、卫生差、安全风险等问题,大部分充电桩缺乏应急开关 [7][8] - 产品技术门槛低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低质低价竞争扰乱市场健康发展并带来安全隐患 [8] 解决方案与发展方向 - 统建统服(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被提出作为解决居民区充电难题的方案 [9] - 该模式可通过负荷控制、专业运维、安全保障等手段解决需求大、隐患多、管理难等痛点 [9] - 测算显示统建统服可使充电设施的安全周期风险成本降低到67%,运营商全责模式下用户投诉率可下降到0.3% [9] - 建议居民区充电桩建设由审批变为备案管理,强化施工管理和验收环节,加强政策引导和标准建设 [10] - 统建统服需要运营商统一规划运营维护,并主动错峰参与车网互动 [10]
重大利好:六部门部署,超级赛道
经济日报· 2025-10-18 10:16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1] - 提供超过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 [1] - 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1] - 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番增长 [1]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 [2] - 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 [2]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4000万辆 [2] - 全国公共充电桩平均功率仅45.5千瓦尚不能有效满足快速补能需求 [2] - 存在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居住区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 [2] 充电网络建设策略 - 建设以快充为主慢充为辅大功率充电为补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 [4] - 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更新改造 [4] - 进一步下沉延伸农村充电网络加大春节返乡充电需求保障 [4] - 在重点城市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大功率充电设施规划建设 [4]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 - 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在价格政策和市场化机制方面持续探索 [4] - 通过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发挥新能源汽车作为储能资源的调节潜力 [4] - 让新能源汽车车主通过卖电挣钱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4] 运营管理与服务提升 - 提升公共充电场站服务质效优化场站环境规范收费标准 [5] - 推广由运营商统一规划建设运维居住区充电设施的统建统服模式 [5] - 实现居住区充电桩有人建有人管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5] 电网配套与能源系统整合 - 将充电设施接入需求纳入配电网规划围绕核心区域开展电网优化 [7] - 推广应用智能有序充电提升高渗透率充电负荷场景下的电网承载能力 [7] - 充电设施从配套工程向能源工程跃迁 [7]
老旧小区“统建统服”充电桩落地
每日商报· 2025-08-13 10:44
商业模式 - 提出“统建统服”创新方案,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改造、统一运营运维,系统解决老旧小区充电难题 [2] - 模式由政府牵头协调资源、供电企业承担建设和后期运维主体,居民享受便捷充电服务 [2] - 项目启动前,建设方案及效果通过小区公告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获得支持后正式落地 [2] 项目实施 - 首批筛选出丰家山、南苑新村等5个需求急迫、条件成熟的小区开展地毯式调研 [2] - 反复勘查确保选点既方便居民,又利于电网接入改造 [2] - 南苑新村小区首批32个“统建统服”公共充电桩正式通电 [2] 项目成效 - 有效缓解了老旧小区充电难题,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3] - 模式在淳安更多老旧社区推广,让居民在家门口拥抱绿色出行 [3] - 为县域城乡融合与低碳发展注入持久能量 [3]